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波轮式洗衣机的发展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单双桶、机械式程控全自动、电脑程控全自动、模糊控制全自动。模糊控制全自动采用了电子水位、布量(布质)、温度和混浊度(光)传感器,结合模糊控制理论,使洗衣机的操作更加方便,洗涤更加合理。 韩国LG电子公司生产的一种模糊洗衣机,有些功能和设计思想比较新颖实用,现简介如下。 1、新型水流的设计 众所周知,波轮式洗衣机的缺点是磨损率高、缠绕率高、洗涤不均匀等,为此,该公司设计制造了组合式波轮,  相似文献   

2.
张肇富 《江苏电器》1994,(3):36-36,25
在日本,从洗涤到脱水全自动洗衣机的需求量逐年增加。1982年销售量为80万台,占洗衣机总销售量的21%,1987年全自动洗衣机的销售量为93万台,占洗衣机总销售量的25%,今年预计可达到150万台以上,占总销售量的30%。 夏普公司就家庭主妇对全自动洗衣机的欢迎程度作了一些调查,得出如下结论:家庭主妇普遍欢迎全自动洗衣机,据调查,参加工作的主  相似文献   

3.
4.
梁沈 《家用电器》1996,(10):14-16
目前市场上二流行的套桶洗衣机都是全自动型的。把脏衣物投入这种洗衣机中,只要按动按键和启动程序控制器,洗衣机就能自动完成进水、洗涤、漂洗和脱水的全部过程。根据控制电路的不同,套桶全自动洗衣机分为机械程控型和微电脑控制型两种。对于微电脑控制型,由于其许多硬件设备完全被电脑“软件”所取代,使得洗衣机机械控制部分和电路大大简化。而且电脑软件程序变化  相似文献   

5.
洗衣机是每个家庭中最熟悉的家用电器,它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人从繁重的洗涤劳动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休息和娱乐,洗衣不再是令人烦恼的家务事。   经过各国技术人员不断开拓进取,研制出许多不同洗涤方式的洗衣机。这些洗衣机各具所长,各有所短,相互之间彼此竞争与融合,逐渐形成当今世界的三大种类——波轮式洗衣机、滚筒式洗衣机和搅拌式洗衣机。   一、波轮洗衣机   全自动波轮洗衣机目前占据着全自动洗衣机的绝大多数市场份额。它发源于日本,几十年来不断发展,种类繁多,新材料、新技术层出不…  相似文献   

6.
7.
8.
洗衣机模糊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10.
马光 《家用电器》1999,(1):19-19
近年来,家电市场上的智能型模糊控制全自动洗衣机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种洗衣机以人们洗衣操作的经验作为模糊控制的规则,采用多种传感器把水温、布质、布量、洗净度等洗衣状态信息检测出来,并将这些信息送到单片机中,单片机应用模糊控制程序对所检测到的信息进行分析,以确定其最佳的洗涤时间、水流强度、漂洗方式、脱水时间以及注水水位等  相似文献   

11.
12.
双桶波轮式普通洗衣机,主要由洗涤桶、波轮、脱水桶、电动机、传动机构、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在使用过程中,常因易损件不同程度的损坏,造成一些常见故障,下面从两个方面来介绍。 一、洗涤系统 1.洗涤电机不转,但发出嗡嗡声。 一台高宝牌KW-2004型双桶洗衣机已使用多年,在洗涤过程中,突然发生波轮不转故障,经查是洗涤电机不转。根据故障分析,可能性最大的是起动电容损坏,打开后盖用手摸该电容器外壳很烫,判定是电容器漏电造成电机不转。换上同规格的新电容器,开机一切正常。 在检修此故障时,不能长时间通电,否则会烧坏电机,扩大故障。  相似文献   

13.
工作程序要多,要全,具体操作要简,要易,这就是全自动洗衣机功能设置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齐鲁 《家用电器》2000,(2):24-24
滚筒式洗衣机向以欧美产品风格标称于世,欧美的一些电器制造商已经将其经典化;而波轮式套桶全自动洗衣机早已实现了电脑化、智能化。如何取长补短,熔二者的特点于一炉,国内滚筒式洗衣机的生产厂家都在积极探索、开发——尝试为滚筒式洗衣机装备智能化。新年伊始、山东小鸭集团即在北京召开新产品发布会,正式向市场推出“灵机2000”系列电脑滚筒式洗衣机。 使滚筒洗衣机电脑化,是小鸭“灵机2000”系列洗  相似文献   

19.
智能型洗衣机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述了全自动洗衣机的布质,布量,水温等各参数的检测方法,对各检测结果进行模糊推理,达到智能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慧聪 《家用电器》2004,(6):30-31
从2003年开始,洗衣机行业的中外对垒局面开始发生转变。由于国产品牌先后出现危机.同时一些家电企业纷纷找寻新的市场。而与此同时.合资品牌洗衣机为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开始向高端领域转化.本土化的完成.使它们也把价格手段应用到市场竞争中.越来越亲近普通消费者.原先国产品牌与洋品牌之间的平衡发展势态被打破。2004年中外品牌竞争越加激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