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测定了在三种不同稀土离子(镧La~(3+)、钬Ho~(3+)和镱Yb~(3+)的水溶液中甘氨酰-缬氨酸的~1H和~(13)C稀土诱导位移。计算了Ho、Yb与甘氨酰-缬氨酸配合物的稳定常数,讨论了稀土与该配体的配位作用及对配合物构象进行研究,发现配位后的甘氨酰-缬氨酸以一种空间位阻较小的伸展构象存在。  相似文献   

2.
关于双甘肽的~(13)C化学位移行为及其与稀土离子的配位作用前人有过报导。但有关水溶液中双甘肽稀土配合物的结构仍不清楚。本文测定了在重稀土离子Dy~(3+)、Ho~(3+)、Er~(3+)、Tm~(3+)和Yb~(3+)作用下双甘肽~(13)C和~1H的顺磁诱导位移,研究了水溶液中双甘肽稀土配合物的组成及结构。1 实验部分  相似文献   

3.
采用重稀土离子(Dy、Ho、Er、Tm、Yb)研究了水溶液中L-精氨酸的构象。结果表明,距稀土配位中心4个或4个键以上的配体核的接触位移都很小,在稀土离子附近的配体核具有显著的接触位移。通过对配体磁性核结构因子的实验值进行模拟,建立了水溶液中L-精氨酸的整体构象。在L-精氨酸稀土配合物中,配体的羧基与稀土离子配位,配体的骨架结构位于稀土离子的零偶极位移锥面的外侧。对于羧基的双齿配位模式,计算得到的RE~(3+)-O键长为0.21nm。在溶液中配体以伸展状态存在,分子骨架呈全反式构象。  相似文献   

4.
应用分子力学计算得到了α-丙氨酸和L-组氨酸在溶液中的分子结构.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镧系离子诱导位移的分析和模拟,计算了氨基酸镧系离子配合物的~(13)CNMR准接触位移,模拟了配合物的分子结构.结果表明,在α-丙氨酸镧系离子配合物中,Ce~(3+),Pr~(3+),Nd~(3+)与内氨酸的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氮原子形成双齿配位;Sm~(3+),Eu~(3+),Tb~(3+),Dy~(3+),Ho~(3+),Er~(3+),Tm~(3+),Yb~(3+)则与两个氧原子形成双齿配位 在L-组氨酸镧系离子配合物中,Ce~(3+)~Eu~(3+)与组氨酸的两个氧原子和α-氨基的氮原子形成三齿配位,镧系离子Tb~(3+)~Yb~(3+)则与两个氧原子形成双齿配位.同时,还讨论了pH值条件对氨基酸镧系离子配合物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测量了在7种不同稀土离子(La~(3 )、Pr~(3 )、Nd~(3 )、Dy~(3 )、Ho~(3 )、Er~(3 )和Tm~(3 ))的水溶液中蛋氨酸~(13)C稀土诱导位移。利用稀土诱导位移对蛋氨酸稀土配合物构象的模拟结果表明,蛋氨酸通过离子化的羧基与稀土离子配位,Ln~(3 )—O长度为2.7A在配合物中,蛋氨酸以伸展状态存在,C_0-C_α-C_β-C_γ和C_α-C_β-C_γ-S成反式构象,C_β-C_γ-S-C_δ成旁式构象。根据稀土诱导位移方法建立的构象模型符合~1H邻位质子偶合常数和~(13)C顺磁弛豫速率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利用稀土诱导位移方法研究了水溶液中L-抗坏血酸(Vc)与三价稀土离子的配位作用。在弱酸性条件下二者形成1:1的配合物,稳定常数为8.0M~(-1)。抗坏血酸通过内脂环3位碳上的羟基氧与稀土离子配位,RE~(3 )-O键长为2.0,内脂基和其他碳上的羟基不与稀土离子配位。在配合物中C(3)-C(4)-C(5)-C(6)成反式构象。C(5)-C(6)键与配合物的零偶极位移锥面交叉。  相似文献   

7.
本文测定了在三种不同稀土离子(镧La^3^+、钬Ho^3^+和镱Yb^3^+)的水溶液中甘氨酰-缬氨酸的^1H的^1^3C稀土诱导位移。计算了Ho、Yb与甘氨酰-缬氨酸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讨论了稀土与该配体的配位作用及对配合物构象进行了研究, 发现配位后的甘氨酰-缬氨酸以一种空间位阻较小的伸展构象存在。  相似文献   

8.
用量热滴定法于298.15K测定了除钪、钷以外的全部十五种稀土(Ⅲ)高氯酸盐与苯并-15-冠-5在乙腈溶液中的配位作用.借助计算机算出了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和配位焓,进而算出了配位自由能和配位熵.结果表明:十五种稀土(Ⅲ)离子与苯并-15-冠-5都可以配位,配位焓为正值;La~(3+)配合物最稳定,Ce~(3+)次之,其余稀土(Ⅲ)离子配合物的稳定性变小,但彼此差别不大,在Tb处有突变;熵在配合物形成时起稳定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用稀土离子诱导位移和顺磁弛豫时间测定等NMR方法研究了稀土柠檬酸配合物在pH 7.4的溶液中的配位结构。结果表明稀土离子通过3-羟基和3-羧基与柠檬酸配体形成1:2的配合物, 两个端羧基没有参与配位。通过计算稀土离子和柠檬酸配体中各个碳原子间的空间距离的相对比, 建立了稀土离子与柠檬酸配体配位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顺磁稀土离子的诱导化学位移变化的性质, 研究了多官能团配体谷胱甘肽(GSH)与稀土的配位作用。在水溶液中GSH通过分子两端的羧基负离子与稀土形成遥爪配位结构。谷氨酸和甘氨酸羧基与Eu^3+的配位稳定常数分别为12.5±0.1L.mol和100.0±0.5L/mol。从13^C化学位移的pH变化曲线求得谷氨酸和甘氨酸羧基解离的pK~a值分别为2.20±0.02和3.50±0.04。对Dy^3+、Ho^3+、Er^3+、Tm^3+和Yb^3+作用下, GSH的13^C位移数据分析表明, 配体与这些离子形成同构的配合物, 分子两端羧基均可能以双齿形式与稀土配位。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顺磁稀土离子的诱导化学位移变化的性质, 研究了多官能团配体谷胱甘肽(GSH)与稀土的配位作用。在水溶液中GSH通过分子两端的羧基负离子与稀土形成遥爪配位结构。谷氨酸和甘氨酸羧基与Eu^3+的配位稳定常数分别为12.5±0.1L.mol和100.0±0.5L/mol。从13^C化学位移的pH变化曲线求得谷氨酸和甘氨酸羧基解离的pK~a值分别为2.20±0.02和3.50±0.04。对Dy^3+、Ho^3+、Er^3+、Tm^3+和Yb^3+作用下, GSH的13^C位移数据分析表明, 配体与这些离子形成同构的配合物, 分子两端羧基均可能以双齿形式与稀土配位。  相似文献   

12.
桥联双(甲巯咪唑)化合物的合成和配位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桥联双(甲巯咪唑)化合物(Ⅰ_a—Ⅳ_a、Ⅰ_b)的合成和配位性能。UV谱显示Ⅰ_a—Ⅳ_a与UO_2~(2+)离子(硬酸)配位,溶液中形成3:1的配合物。Ⅰ_b与Hg~(2+)、Au~(3+)离子(软酸)配位形成2:1的配合物,用CNDO/2方法计算了各配体分子中原子净电荷密度和HOMO、LUMO能量。  相似文献   

13.
稀土环己烷酸配合物合成及振动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稀土羧酸配合物中,羧基配位方式是个有兴趣的问题。羧基采取单配位、螯合配位、对称桥式配位或单原子桥式(或螯合桥式)配位的那些方式,不但与稀土离子和羧酸结构,而且与配合物制备条件有关。不少研究发现某些配合物中,羧基可以同时存在多种配位方式。用振动光谱研究羧基的配位方式和配合物结构已引起广泛兴趣。环已烷酸(以下用HL和L分别代表酸及其阴离子)与稀土的配合物研究尚少,我们合成了它的十六种稀土的1∶3无水配合物,通过红外和拉曼光谱研究了羧基在各稀土配合物中的配合方式,配位多面体结构及配位键性质。  相似文献   

14.
头孢哌酮钠(CFPS)和稀土离子La~(3+)在水溶液中能够形成配合物,采用电导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配合物的形成。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法、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XPS)研究了La~(3+)和CFPS以及CFPS-La~(3+)在HCl介质中对碳钢表面的缓蚀性能。单一CFPS在最佳浓度5×10~(-4) mol·L~(-1)时,其缓蚀效率为62%,而La~(3+)对碳钢的缓蚀作用不明显。当两者配合时,CFPS浓度仍为5×10~(-4) mol·L~(-1),保持CFPS和La~(3+)的摩尔比为2∶1,缓蚀效率可达90%以上,表明CFPS-La~(3+)对碳钢的缓蚀效果比单一药物或稀土好。  相似文献   

15.
合成邻香兰素(2-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与α-萘胺Schiff碱硝酸稀土配合物[LnL~2(NO~3)~2]NO~3(Ln: 镧系元素, L: Schiff碱配体)。配合物由一个中心稀土离子, 两个Schiff碱和三个硝酸根组成, 两个Schiff碱都是氮、氧双配位, 两个硝酸根是双齿配位, 另一硝酸根在配合物外界。中心稀土离子是八配位的, 满足稀土八配位的稳定结构。  相似文献   

16.
应用分子力学计算得到了α-丙氨酸和L-组氨酸在溶液中的分子结构。在此基础上, 通过对镧系离子诱导位移的分析和模拟, 计算了氨基酸镧系离子配合物的13^C NMR作接触位移, 模拟了配合物的分子结构。结果表明, 在α-丙氨酸镧系离子配合物中, Ce^3+, Pr^3+, Nd^3+与丙氨酸的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氮原子形成双齿配位; Sm^3+, Eu^3+, Tb^3+, Dy^3+, Ho^3+, Er^3+, Tm^3+, Yb^3+则与两个氧原子形成双齿配位, 在L-组氨酸镧系离子配合物中, Ce^3+~Eu^3+与组氨酸的两个氧原子和α-氨基的氮原子形成三齿配位, 镧系离子Tb^3+~Yb^3+则与两个氧原子形成双齿配位, 同时, 还讨论了pH条件对氨基酸镧系离子配合物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镧系离子与L-羟脯氨酸、DL-瓜氨酸配位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稀土与体内广泛存在的生物配体氨基酸的配位作用,尤其是三元体系的研究对于阐明稀土元素在体内的存在形态及探索稀土生物效应具有重要意义.羟脯氨酸和瓜氨酸均是人体中存在的重要氨基酸,它们在人体血浆中的浓度与必需的氨基酸相近[‘j.稀土与氨基酸配位作用的研究已有较多报道「’‘,但模拟生理条件下稀土离子与羟脯氨酸、瓜氨酸的二元、三元配合物的PH电位法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报道在模拟生理条件下(37C,0·15mol/LNaCI)湖系离子(Pm和Lu除外)与上述2种氨基酸的二元及三元配合物PH电位法研究结果.1实验部分1.1试剂和仪…  相似文献   

18.
用量热滴定法于298.15K测定了除钪、钷以外的全部十五种稀土(III)高氯酸盐与苯并-15-冠-5在乙腈溶液中的配位作用。借助计算机算出了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和配位焓, 进而算出了配位自由能和配位熵。结果表明:十五种稀土(III)离子与苯并-15-冠-5都可以配位, 配位焓为正值;La^3^+配合物最稳定, Ce^3^+次之, 其余稀土(III)离子配合物稳定性变小, 但彼此差别不大, 在Tb处有突变;熵在配合物形成时起稳定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用量热滴定法于298.15K测定了除钪、钷以外的全部十五种稀土(III)高氯酸盐与苯并-15-冠-5在乙腈溶液中的配位作用。借助计算机算出了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和配位焓, 进而算出了配位自由能和配位熵。结果表明:十五种稀土(III)离子与苯并-15-冠-5都可以配位, 配位焓为正值;La^3^+配合物最稳定, Ce^3^+次之, 其余稀土(III)离子配合物稳定性变小, 但彼此差别不大, 在Tb处有突变;熵在配合物形成时起稳定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N.N′-双亚香草基乙二胺(BVEA)既有香草醛的芳香气味,又有可能与金属离子配位的-OH、-OCH_3、-C=N基团,所以试制和研究BVEA的稀土离子配合物可能在实用上有意义。文献上仅有Pujar关于BVEA的Zn~(2+),Cd~(2+),Hg~(2+)配合物的文章,至今未见到有关BVEA的稀土配合物的研究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