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文章结合近年的工作经验以及对相关资料的查阅,根据现有实验室条件,运用相似原理和正交实验原理对C15透水性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试验方法研究,以满足混凝土强度和透水性要求。本实验采用3因素3水平均值相似正交法对水灰比、骨灰比、骨料粒径对混凝土空隙率、透水率和抗压强度影响进行研究,根据透水性混凝土性能要求确定试配强度、水泥用量、水灰比、粗集料用量等因素。根据所建立的正交试验表,方差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确定最优配合比和各因素显著性的方法。结果表明,此研究方法在分析不同因素、基于不同性质和目的的透水性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等方面都以实用。  相似文献   

2.
透水混凝土是一种能减少环境破坏的生态型环保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强度和透气透水性,它的铺装可以缓解阻水路面对城市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研究了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强度及透水系数的影响因素。采用体积法进行配合比设计,水灰比决定水泥浆流动性,测试其粘度确定减水剂最佳掺量。适量添加聚丙烯纤维能增大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而对透水性影响较小。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分别得到透水系数、抗压强度与孔隙率的关系式,其相关性较好;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对影响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的因素进行影响程度排序:骨灰比水胶比目标孔隙率;综合考虑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得到使透水混凝土性能最佳的正交组合,即水胶比0.34,目标孔隙率15%,骨灰比3.8。  相似文献   

3.
根据复合地基排水性能对桩体材料的要求,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影响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渗透系数的诸多因素,如水灰比、骨灰比及骨料级配等因素进行了研究,基于大量室内试验,提出了透水性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结果表明,该配合比下的透水混凝土既能满足复合地基桩体材料强度要求,同时具有理想的透水性能。  相似文献   

4.
《混凝土》2014,(6)
采用正交试验原理对废玻璃粉混凝土最佳配合比进行正交试验研究,试验采用废玻璃粉掺量、水胶比、砂率、粒径4变量因素3水平进行正交试验研究对抗压强度的影响,根据试验数据结果分别采用绝对数值法与相对数值法的多项式拟合线性回归,分别研究了各单因素对抗压强度的影响,并定量分析了各个因素影响的显著性。研究表明水胶比、玻璃粉掺量是影响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粒径与砂率是次要因素并且正交法适用于不同变量因素玻璃粉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  相似文献   

5.
文章根据目前国内外对透水性混凝土的研究现状,运用正交试验原理对高透水性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试验研究,研究了骨灰比、水灰比和骨料级配等因素对其透水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选出了最佳混凝土配合比,为透水性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付东山  姚勇  梅军  陈代果 《混凝土》2017,(12):181-184
采用正交法设计试验,选取目标孔隙率为20%,以水灰比、碎石骨料粒径、聚丙烯纤维掺量为因素设计不同因子水平的正交试验并采用极差法分析各因素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配合比计算方法主要参考《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结果表明:水灰比对实测孔隙率影响最大,骨料粒径对透水系数影响最大,纤维掺量对抗压强度影响最大;综合考虑透水系数和抗压强度,得到了透水混凝土性能最佳的正交组合,即水灰比为0.31、骨料粒径为10~15 mm、纤维掺量为0.4%。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2017,(12)
采用正交法设计试验,选取目标孔隙率为20%,以水灰比、碎石骨料粒径、聚丙烯纤维掺量为因素设计不同因子水平的正交试验并采用极差法分析各因素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配合比计算方法主要参考《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结果表明:水灰比对实测孔隙率影响最大,骨料粒径对透水系数影响最大,纤维掺量对抗压强度影响最大;综合考虑透水系数和抗压强度,得到了透水混凝土性能最佳的正交组合,即水灰比为0.31、骨料粒径为10~15 mm、纤维掺量为0.4%。  相似文献   

8.
高强混凝土透水砖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使用正交法设计高强混凝土透水砖,以砖的抗压强度、透水系数为指标,分析研究骨料粒径、水灰比、骨灰比等因素,及其不同因素对透水砖性能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使用正交设计法可以获得符合性能要求的高强混凝土透水路面砖的最优配合比。同时,介绍了透水砖在环境改善中的应用,以及路面铺装工艺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9.
采用Design-Expert 7.0软件对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了方案设计和试验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在成型方式相同的情况下,水泥用量、骨料级配和粒径是影响透水混凝土透水性和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而水灰比对多孔透水混凝土的性能影响较小;使用Design-Expert 7.0软件可以有效的分析不同因素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通过数据分析建立模型,可以得到透水混凝土的优化配合比.  相似文献   

10.
废旧橡胶颗粒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建筑材料。采用体积法设计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完成9组不同配比28d抗压强度、透水系数及连续孔隙率试验,通过正交试验方法,考察成型锤击次数、废旧橡胶颗粒细度和增强剂掺量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透水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透水水泥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阐述了透水性水泥混凝土作为道路面层材料的背景与意义,研究了各种因素(如集料的种类和尺寸、集灰比、水灰比、外加剂等)对透水水泥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透水率与耐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集料种类与尺寸、集灰比和水灰比是影响透水水泥混凝土强度及透水率的关键因素.通过合理配制,可以配制出28 d抗压强度达25 MPa以上、耐久性能优良、透水率大于10 mm/s的透水水泥混凝土.  相似文献   

12.
以历经最高温度、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粗骨料类型、混凝土强度为变化参数,设计和制作了168个再生混凝土标准棱柱体试件,对其进行高温后的物理及力学性能试验。试验中观察了高温后试件的表观变化及其受力破坏形态,获取了再生混凝土的高温烧失率以及各试件的轴心受压全过程应力-应变曲线,通过分析各变化参数对历经高温后再生混凝土的物理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根据最高受火温度和质量烧失率分别提出高温后再生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评估公式。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提高,高温后再生混凝土由青灰色变为棕灰色,最后呈灰白色,出现温度裂缝及剥落现象;烧失率随着温度的提高、取代率的增大和强度的降低而显著增大;温度对高温后再生混凝土破坏形态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最大,温度越高,其轴心受压破坏时的裂缝带越宽,破坏程度越严重;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弹性模量的衰减程度要比峰值应力的大;相比卵石骨料再生混凝土,高温对碎石骨料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更为显著;混凝土强度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变化对高温后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无明显影响。基于试验结果提出的高温后再生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评估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若干因素对多孔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研究了若干因素如骨料级配与粒径、骨灰比、水灰比、外加剂及搅拌工艺等对多孔透水混凝土的空隙率、透水系数与抗压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骨料粒径与级配、骨灰比是影响多孔透水混凝土空隙率、透水系数与抗压强度的关键因素;水灰比对多孔透水混凝土的性能影响较小;减水剂、硅灰及聚合物乳液等外加剂可改善多孔透水混凝土的性能;水泥裹石法搅拌工艺对多孔透水混凝土的透水系数影响不大,但能使其抗压强度提高、空隙率下降.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铁尾矿砂、浮石、粉煤灰陶粒对轻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和干表观密度的影响,并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对配合比进行了优化.结果 表明:随着粉煤灰陶粒相对掺量的增加,轻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提高,干表观密度增大;随着浮石相对掺量的增加,轻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降低,干表观密度减小;随着砂率的增...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研究泡沫玻璃轻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本实验组在之前已完成的泡沫玻璃轻骨料混凝土的基础上将陶砂替换为玻化微珠进行混掺保温混凝土的正交试验,对影响该新型泡沫玻璃轻骨料混凝土的热导率和抗压强度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发泡剂水泥取得量是混凝土抗压强度与热导率最大的决定因素。但本实验仍需寻找一种新型相对高强度、低热导率的材料作为骨料,并学习成熟的加气混凝土制作技术,以此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16.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朱平华  陈华建 《工业建筑》2003,33(8):11-12,18
研究了一种由固体碱为激发剂制备的碱 -矿渣 -高钙粉煤灰渣新型胶凝材料配制的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渗透性、碱集料反应、工作性与抗压强度。结果表明 :该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Cl- 渗透的能力 ,不会产生膨胀性破坏的碱集料反应 ,矿渣与粉煤灰渣的质量比、水胶比、减水剂的掺量及粗骨料的种类对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强度有明显的影响 ,为混凝土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水灰比对再生混凝土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邓旭华 《混凝土》2005,(2):46-48
研究了水灰比对普通与再生骨料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土强度与水灰比密切相关。当水灰比大于0.57时,与普通混凝土相类似,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着水灰比的增大而减小;当水灰比小于0.57时,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着水灰比的增大而增大。基准混凝土和再生混凝土超声声速和回弹值随水灰比的变化规律与它们抗压强度值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纳米CaCO3掺量、水胶比、砂率和再生粗骨料掺量对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再生混凝土7 d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胶比,而影响再生混凝土14 d和28 d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再生粗骨料掺量。此外,适量纳米CaCO3能够改善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其对早期抗压强度的提高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9.
再生混凝土抗压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并完成了20个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系统地研究了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水灰比、粗骨料取代率以及龄期之间的关系。通过与普通混凝土试验对比分析认为: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龄期的发展规律类似于普通混凝土;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关系密切;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水灰比的关系不尽相同。最后结合试验结果对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再生骨料混凝土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正交试验方案,分析了水胶比、砂率、硅灰掺量及减水剂掺量对混凝土再生性的影响,并根据综合平衡法,得出所采用的原材料体系中各因素的最佳取值范围。在此基础上,采用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与人工破碎所得的再生骨料成功配制了强度为50MPa的再生混凝土,并给出了不同水胶比情况下的再生混凝土推荐配合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