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终末期肾病患者多需要依赖透析生存或延缓生命,透析治疗的目的是延长终末期肾病患者生存时间,减少病死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液透析充分与否对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充分血液透析可以提高维持性血透患者长期生存率、降低死亡率、改善生活质量。影响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因素很多,如透析时间和频率、透析器及透析膜的类型、透析治疗时间、血透超滤量等,对透析充分性及中、小分子毒素清除均有影响。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评估方法以及对影响透析充分性的各种重要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陈花 《工企医刊》2007,20(2):38-38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血液透析已成为治疗慢性肾衰尿毒症者的重要疗法,目前世界约50~80万患者依赖其维持生命.而血液透析(以下简称血透)病人的健康教育在适应现代延缓进展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简称血透)是目前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可靠方法之一.但是,血透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低血压,不但影响血透的顺利进行,影响透析的充分性,甚至危及病人生命.因此,研究血透中低血压发生规律和对策,降低其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尤其是老年血透患者,由于生理上的原因,血透中更容易发生低血压,本文就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老年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规律和预防措施(如低温高钠透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血液透析是治疗肾功能衰竭最有效的方法,应用血液透析机提高了肾功能衰竭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了患者的生命。随着各血液净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血液透析病人得到了更合理的治疗,但是各类血透并发症仍然时有发生。本文针对一些血透并发症,对血液透析机及水处理系统的维护进行经验总结及探讨。  相似文献   

5.
尘啼病系指在生产活动中吸人粉尘而发生的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一种慢性持续进展性疾病,老年患者多伴有非呼吸性疾病,一旦患者有合并症,病情将进一步加剧,病情凶险。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可阻止或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我院2008年7月收治1例尘肺并发严重肺部感染的病人,经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患者病情稳定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刘静 《工企医刊》2014,27(6):1094-1095
目的通过对终末期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肾内科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对血液透析治疗有效率和死亡率,对比分析全面临床护理对终末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血液透析治疗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降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对治疗的心里接受度,并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延缓病情进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人口老龄化和透析技术的进展,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日益增多。由于老年人生理与心理特点,病情复杂多变,其血液透析并发症及病死率高于非老年患者[1]。改善老年患者生存质量及预后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我院血  相似文献   

8.
王珊珊 《中国卫生产业》2014,(6):138-138,140
目的探讨老年心血管病的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2013年3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50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资料,分析并总结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方法及效果。结果老年患者的免疫力差、病程长、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反复发作,常合并多系统病理改变,门诊医生在诊断过程中应仔细研究病史,并综合分析,以得出正确的诊断和相应治疗方法。结论完善各项检查,结合患者的病史,综合分析病情,得出正确的诊断,并积极防治,才可延缓病情消极发展,有效提高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9.
老年血透患者大多有复杂的疾病背景,对透析治疗的舒适度和依从性降低 ,加上常规血透的非生理性使临床上相当一部分重症老年血透患者在病情稍有变化时透析反应会增多加重从而无法耐受,严重时威胁到生命.  相似文献   

10.
姬蕾 《保健医苑》2021,(8):22-23
正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日益加速,老年痴呆患者越来越多,老年痴呆成为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老年痴呆一般指的是阿尔茨海默病,是脑功能障碍性疾病,其病程隐蔽,进展缓慢。虽然药物治疗可以延缓发展进程,但目前尚无彻底的治愈方法。由于患者大部分时间需在家中受人照料,因此家庭护理在延缓病情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肾脏替代治疗手段之一,随着透析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患者依靠血透维持生命,透析患者的存活率也不断延长。但血液透析毕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血透室护理工作也不同于一般的病区护理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风险性,透析治疗过程中无论是患者还是工作人员均存在着各种潜在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作为阿尔茨海默病的高危人群,具有发病隐匿的特性。积极进行干预训练可以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照顾者的照护负担。本文将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干预现状进行概括,包括疾病认知指导、中医干预训练、功能训练干预、虚拟现实技术干预,并对每种干预方案进行深刻剖析,旨在为未来针对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构建体系化的干预方案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老年病人血液透析的特点与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和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 ,人口的老龄化日益明显。近十几年来 ,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的老年患者越来越多 ,由于老年透析起步晚 ,临床资料和经验相对不足 ,同时老年人又具有独特的生理特点 ,病情复杂多变 ,给临床处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 ,有必要对老年病人的血液透析 (HD)给予高度的重视。现就老年患者血液透析的特点及现状进行概述。1 老年透析病人的年龄和病因1 1 老年透析病人的年龄 老年透析病人的年龄目前仍未统一。欧美等地区的国家一般以≥ 6 5岁作为老年的年龄界限 ,而世界卫生组织 (WHO)则将亚太地区老年人的年龄界…  相似文献   

14.
多发性硬化是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20岁至40岁的青中年女性。但是在我国,多发性硬化的发病率近年有增高趋势,首次发病年龄在60岁甚至70岁的老年患者也并不罕见。因此,尽早认识、及时治疗,对减轻本病患者的痛苦、延缓病情进展、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发性硬化是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20岁至40岁的青中年女性。但是在我国,多发性硬化的发病率近年有增高趋势,首次发病年龄在60岁甚至70岁的老年患者也并不罕见。因此,尽早认识、及时治疗,对减轻本病患者的痛苦、延缓病情进展、提高其生活质量具…  相似文献   

15.
廖维桃 《现代保健》2012,(21):65-66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医疗卫生保健需求不断提高,医疗纠纷也随之增多。透析中心作为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延续生命的一个科室,也是医疗纠纷常发地。血透护士不但要有熟练的基础护理知识和急救技能,承担大量血液透析中心的治疗任务和繁重的血透监测护理工作、抢救工作以及患者管理工作,还要完成重症监护室(ICU)危重患者的连续性床旁血液滤过(CRRT)任务。血液透析是一门技术性、专业性、责任性很强的工作,具有—定的特殊性,血透护士不仅要具备独立工作能力,还需具备处理紧急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袁力 《中国保健》2008,16(11):456-457
目的探讨112例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病情轻重,采用醋酸盐或碳酸氢透析液行血液透析,每周1~3次,每次6h,超滤脱水0.5kg,同时予以对症处理.结果慢性肾功能衰竭者经维持血透,尿毒症表现和血肌酐、尿素氮明显好转.老年组并发心脑血管病明显高于非老年组.结论影响老年人血透患者生存期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心脑血管并发症.改善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是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慢性肾衰、尿毒症晚期患者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日见增多。由于这些患者病情较重,一些人情绪比较低落,缺乏正确的自我调养和保健意识,为此,如何提高血透患者的生命质量已引起高度重视。每一位血透患者都应该意识到,平素的自我调养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这样才会获得理想的透析效果,减少并发症,生活得潇洒自如。营养不良在维持性血透患者中十分常见,并且与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有关,也是影响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血透患者应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从丰富多彩的食品种类中摄取蛋白质多…  相似文献   

18.
正帕金森病是神经系统的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随着大家对帕金森病认识的提高,来门诊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多。受目前人类科技水平所限,现阶段帕金森病的所有治疗手段只能改善疾病症状,不能阻止病情的进展,也无法完全治愈帕金森病,但有效的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病情的进展。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的病情在有效的治疗下,进展是缓慢的,预期寿命与普通人群无显著差异。帕金森病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保障血透患者安全。方法从医院感染角度加强对血液透析中心的管理。结果加强对血液透析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可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结论落实血透室制度加强院感及各项消毒监测,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前阿尔茨海默病已成为我国老年人群致死和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对老年人健康和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以德国常见老年照护机构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照护实践为例,探讨从物理环境要求、日常生活结构和社会环境营造的整体照护体现出的人文关怀,满足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需求、确保患者安全、延缓病情进展和减轻照料者压力等起到了积极效果。结合我国实际从照护机构、工作人员、患者和家属以及照护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建议,有效促进我国未来老年照护事业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