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双向输送装置的应用 图1所示为用于烘干零件的立体库,立体库由若干仓组成,码垛机在零件库的中间行走,在码垛机上安装有升降装置,当码垛机运行到图示位置时,通过升降装置的调整,使双向输送装置对准零件的仓位;通过控制输送电机的正反转,即可把零件输送到前后仓位。  相似文献   

2.
冯雷 《机电工程技术》2021,50(1):110-112
针对现有选煤厂配仓方案存在的控制精度不够、实时性差、工人劳动强度大等问题,研究智能化配仓方案.在分析智能化配仓方案系统组成的基础上,对该方案中的配仓小车定位、煤仓仓位实时检测、配仓小车驱动以及信号抗干扰等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和设计,并给出配仓PLC控制流程.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设计并实现的智能化配仓方案能够保证配仓的精确性和...  相似文献   

3.
原煤仓分炉煤计量是火力发电企业入炉煤耗数据来源的关键环节,原煤仓分炉煤计量装置因称量量程大而采用传统的标准砝码测量法很难进行量值溯源,本文采用基于标准载荷测量法对原煤仓分炉煤计量装置计量特性进行测量,并对测量过程产生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实验和计算数据表明,应用标准负荷传感器和高稳定性力源控制系统等组成标准载荷测量装置对原煤仓分炉煤计量系统进行量值溯源,其计量特性数据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超导转子旋转驱动原理以及应用在超导转子旋转装置中的一种光纤传感测量系统。光纤传感测量系统包括微位移光纤传感器、转速光纤传感器、电机控制光纤传感器和信号读取图形,该系统能够进行转子悬浮微位移和旋转速度的测量并提供转子旋转所需的控制信号。在4.2K低温下进行了转子悬浮旋转实验,超导球形转子悬浮微位移测量分辨率为10μm,转子转速达到了1013rpm。实验结果为进一步应用光纤传感测量系统精确监控超导转子工作姿态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复杂封闭空间精密操作中连续体机器人三维形状与位置高精度测量问题,提出基于多芯光纤形变传感方程与三维形状重构算法的误差分析及校正方法。基于多芯光纤传感结构特征和三维空间几何变换原理,推演建立了多芯光纤三维形状与位置测量的关键方程和算法。采用关键模型算法驱动方法,系统性地分析了传感光纤关键参数误差、信号解调误差、传感方程与重构算法误差、环境温度变化等对测量精度的影响,确定了主要误差源及其定量影响程度。通过误差溯源,建立了测量系统关键参数标定与误差校正方法。构建了七芯光纤测量实验装置,实验验证了方法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实现系统测量误差溯源、定量分析与校正,有效提高多芯光纤三维形状与位置测量精度,在连续体机器人精密测量领域具有应用价值与前景。  相似文献   

6.
针对吕临选煤厂储煤仓系统存在的人工操作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故障率高的问题,设计储煤仓远程智能化控制系统。该系统以PLC控制器为核心,根据仓位传感器实时检测的储煤仓数据,驱动配仓小车在指定储煤仓往复运行,实现远程智能化配仓功能。应用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运行稳定,实现了减员增效的目的,故障发生率较低,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IP模式工厂化农业湿温气参数测控装置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一种IP模式工厂化农业湿温气参数测控装置的研制,主要包括该装置的原理以及传感信号就地数字化和频率化、电阻式高分子湿敏传感特性优化、高精度频率测量、消除温度影响湿度传感、在线通用编程及IP模式接口等6个核心技术。理论和实践结果表明,该测控装置具有测量范围广、精度高、通用性好和应用范围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从协同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出发,通过介绍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现状,提出将协同学引入多传感测量领域的新设想.分析协同学在多传感测量系统中的研究方法,建立基于协同学的多传感测量系统应用模式,并讨论多个关键问题,展望协同学在多传感测量系统应用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申运 《装备制造技术》2023,(2):254-258+286
湖南金三和粮油有限公司新建了稻谷储存仓库,需要设计一套稻谷自动选仓控制系统对生产线进行自动控制。粮仓通常需要根据稻谷的品种等级进行分类存储,传统的方式是采用人工控制传送带对谷物进行进仓控制。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粉尘,工作环境恶劣,容易出错且安全性低。该文以PLC为核心控制器对谷仓自动选仓电气控制系统开展软、硬件设计。对入口三位分选、移动小车移位及小车上的翻板位置进行控制,实现了仓位的自动选择。对稻谷进行除杂、除尘等预处理,经提升与传送实现了稻谷自动入仓控制。通过逻辑联锁及顺序控制实现选仓与进仓控制的安全防护。运用触摸屏人机界面对系统进行监控,对系统工艺流程予以了监视,实现了谷仓控制系统一键式操作,可以满足不同人群操作需求。对控制系统开展了实际应用与调试,系统具有安全、稳定、可靠的特点,能满足稻谷进仓流程自动控制需求。系统在稻谷存储、进仓过程控制领域有很强的实用与推广价值。在条件富裕的粮仓可以从仓内物品高度、重量显示、温湿度控制、入仓与出仓管理、视频监视、消防等方面开展深度应用与实践,开展智慧粮仓的技术升级。  相似文献   

10.
基于目前地铁盾构施工测量现状,提出了一套面向盾构施工测量的智能化传感装置与监测系统,包括智能导向、智能掘进、智能检测和安全风险规避等内容,同时分析了该智能传感与检测系统设计理念和实现路径。结果表明,该系统具备可直接应用到现场辅助施工的能力,具有智能化程度高、可靠性与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可实现盾构施工生产、施工、监理以及维护完整的数字化链路和全流程监控。  相似文献   

11.
无线传感网络测量系统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无线传感网络测量系统的发展背景、系统组成及特点。从“低耗自组、泛在协同、异构互联“3个方面详细论述无线传感网络测量系统关键技术,并具体阐述低功耗无线传感网络测量系统硬件设计、协作信号处理、动态能量管理优化和测量代理技术等理论和关键技术。还介绍无线传感网络测量系统在工业过程及设备监测中的应用情况,体现无线传感网络测量系统的灵活性、高效性和稳定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主要用途及应用范围:本机采用传感、伺服、数显、微机等多项技术,前开式液压夹头,数字显示及指针指示试验力,大跨度试验量程,与数据处理装置DATAEITY402联机,能描绘试验曲线,对试验结果进行处理,装有微机控制系统及电液伺服装置,具有等速率应变控制、等速率施加试验力控制、等速度行程控制等多种控制模式,是国内唯一完全符合GB228—87《金  相似文献   

13.
针对飞机装配工装的过程状态监控,提出一种基于多传感信号融合的在线测量技术。该技术融合了视觉测量、电涡流微位移监测、应力应变检测以及温度补偿等技术,利用该技术,并结合系统集成控制技术和多传感数据融合分析方法,搭建飞机装配生产线上的智能化工装测量系统。  相似文献   

14.
筒仓作为贮存水泥、粉煤灰的装置在搅拌站中被广泛应用,常见的有1 00 t、200 t、300 t水泥筒仓和粉煤灰筒仓。长期以来,粉料筒仓料位测量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水泥、粉煤灰等物科由于无法准确测量仓位造成扬尘和污染,引起了环保部门和越来越多制造商的重视。目前国内使用的料位显示系统一般采用重锤式、电容式、微波式或超声波等形式,这些料位指示方式都存在无法连续实时测量、测量误差较大、成本过高、不易维护等不足,由于各种物料进料时是以质量计算,材料管理人员也希望筒仓贮料能以质量显示。青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绝大多数温度传感装置测量点单一,无法满足在许多场合需要大面积的多点温度测量需求的问题,本设计采用以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芯片、51单片机、RS232串口等芯片组成的温度测量装置具有测量精度高、测量多点分布以及可以联网实现远程监控的特点,可以很好地满足上述要求。本文主要阐述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以及多个传感器组成网络的自动搜索算法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利用现有的钟罩装置,加装精密光栅尺作为钟罩位移传感元件,并增设多路温度、压力传感器,设计了由计算机和控制器组成的自动检定系统。以控制器研制为核心,详细阐述了信号采集、调理、阀门控制等硬件电路设计和检定数据采集、处理等软件部分设计。  相似文献   

17.
航空航天光纤传感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纤传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测量灵敏度高、复用能力强、抗电磁干扰、易于嵌入材料内部等诸多优点,非常适合航空航天极端环境下温度、应变、压力、声振动以及角速度等多种参量的测量。着重介绍基于EFPI、FBG以及FOG的航空航天光纤传感技术研究现状,以及天津大学在航空航天光纤传感技术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包括航空航天温度、应变、压力、声振动传感系统,航空光纤法珀大气压力测量实验及多参量光纤传感系统在空间环境模拟设备中的应用实例。讨论航空航天光纤传感技术的难点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出航空航天光纤传感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多功能电子光学气体检测系统西安鸿飞精密机械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于鸿津主持研制的多功能电子光学气体检测系统是一种测定一定空间空气中甲烷_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含座的自动化检测仪器.主要由红外传感、特制接头、气敏传感装置和微机控制系统组成,能随时测定监测空间的废...  相似文献   

19.
正压气力除灰系统是指以仓式泵为发送器,通过管道将粉煤灰输送到灰库的干式气力输送系统。系统包括进料装置、发送仓泵、管道、阀门、库顶分离装置、灰库气化装置、库底卸料装置、风机、程控装置等,采用PIC控制全自动运行;最大输送能力≥50t/h(粉煤灰),最大输送距离≥2000米(当量长度),适用于300MW及以下火电机组的干除灰。该系统是浙江省电力设备总厂自行开发研制,全部国产化的系统,至今已有数百台套运行于全国各地的火电厂,深得用户信赖。  相似文献   

20.
隧道传感系统微位移机构的主从关联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传感系统是基于量子隧道效应,用以测量纳米级微小测量量的传感装置。其中微位移机构的设计对传感器的整体尺寸、量程、精度等性能具有重要作用。以往关于位移机构优化设计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单一优化目标或普通多目标优化问题,而实际上机构不仅有多个属性需要优化,而且这些属性还可能具有不同的变量和约束,普通单层数学规划难以准确描述和解决。基于此,对隧道传感系统微位移机构的主从关联优化进行研究。根据传感系统的性能要求,对由压电陶瓷和六连杆柔性铰链机构组成的纳米级微位移机构进行初步设计。在此基础上建立柔性铰链机构空间尺寸和静态性能两个关键属性的优化模型,并构建其公共变量的协调层,形成具有主从结构的双层规划模型。提出一种面向工程背景,基于移动区间响应曲面拟合下层最优值函数的双层规划数值方法。最后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