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应用带过滤罩的透明鼠盒在层流鼠柜内繁育 T、 B 淋巴细胞均缺失的重度联合免疫缺陷( Scid)小鼠获得成功。 Scid 小鼠平均每窝产仔数略低于对照组 B A L b/c 小鼠。 Scid 小鼠体重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但其胸腺和脾脏重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病理切片示 Scid 小鼠胸腺无皮质结构,髓质保留,主要由类上皮和成纤维细胞构成,缺乏淋巴细胞,脾脏内滤泡呈淋巴细胞脱空状态,基本被网状细胞占据;但脾脏红髓与对照组小鼠比较无明显区别。 Scid 小鼠血象、骨髓象内淋巴细胞比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而中性粒细胞比值明显增高。 Scid 小鼠淋巴细胞形态不同于对照组 B A L b/c 小鼠,其骨髓中的淋巴细胞主要为大颗粒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念珠状链杆菌(Streptobacilusmoniliformis,S.m.)实验感染昆明、C57BL/6J、BALB/c、ICR、NIH、DBA共6个品系小鼠,观察其对S.m.敏感性的差异。其中昆明、C57BL/6J两个品系在腹腔接种后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病理改变。昆明小鼠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92%和80%;C57BL/6J分别是80%和12%。昆明小鼠较之C57BL/6J小鼠起病急、病情严重,多数动物死于感染的急性期。其余品系的发病率为:NIH8%、BALB/c和DBA4%,没有动物死亡;ICR在接种后无任何临床病理改变。在实验感染后临床病理改变方面,昆明小鼠和C57BL/6J小鼠间有较大不同。昆明小鼠以末梢血管淤血、四肢尾部水肿、关节炎、截瘫、腹泻为主,而C57BL/6J小鼠则以注射部位和其它部位皮下脓肿、化脓性关节炎为主。本研究提示,中国昆明小鼠对S.m.敏感性最高,可以将其作为“哨兵动物”用于实验大鼠S.m.的常规监测;不同品系小鼠不仅对实验感染S.m.的敏感性不同,而且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3.
Scid小鼠的繁育及其骨髓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带过滤罩的透明鼠盒在层流鼠柜内繁育T,B淋巴细胞均缺失的重度联合免疫缺阳(Scid)小鼠获得成功,Scid小鼠平均每窝产仔数略低于对照组BALb/c小鼠。Scid小鼠体重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但其胸腺和脾脏重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病理切片Scid小鼠胸腺无皮质结构,髓质保留,主要由类上皮和成纤维细胞构成,缺乏淋巴细胞,脾脏内滤泡呈淋巴细胞胶空状态,基本被网状细胞占据;但脾脏红髓与对照组小鼠比较无  相似文献   

4.
汇集了部分课题中阴性对照组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的测试数据以供参考:KM小鼠为2.28(0~5)‰,BALB/c小鼠为1.67(0~3)‰,SD大鼠为2.33(0~4)‰,Wistar大鼠为2.0(0~4)‰。  相似文献   

5.
RT—PCR方法在小鼠肝炎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4株小鼠肝炎病毒(MHV1、MHV3、A59和JHM)的混合液定量人工感染SCID小鼠、BALB/c裸小鼠、BALB/c小鼠,接种病毒后1、2、5、8d分别取小鼠的全血、肝,用组织总RNA抽提试剂盒提取总RNA,用一步法RT-PCR方法检测小鼠肝炎病毒。结果显示:接种后1d,SCID小鼠和BALB/c裸小鼠即保检测到小鼠肝炎病毒,而BALB/c裸小鼠即可检测到小鼠肝炎病毒,而BALB/c小鼠至接  相似文献   

6.
四氯化碳亚急性染毒大鼠肝脏脂质过氧化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SPF屏障系统繁育SCID小鼠377胎共1631只,两种不同的繁育方法比较结果证明1雄×2雌交配法优于1雄×1雌交配法。SCID小鼠离乳后的体重增长,雄性大于雌性,3~8周龄增重较快,8周龄后体重增长趋缓。经寄生虫和微生物检测,符合SPF小鼠标准。将人体肿瘤H128小细胞肺癌、SGC7901胃腺癌、U251脑瘤、BEL7402和SMMC7721肝癌移植于SCID小鼠和BALB/c裸小鼠皮下,发现SCID小鼠的成瘤率和瘤体积明显高于BALB/c裸小鼠,SMMC7721肝癌在SCID小鼠身上出现局部浸润、肝转移和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分别为46.43%、32.14%和39.29%。SGC7901胃腺癌在SCID小鼠胃原位移植,不仅原位100%生长,还伴有向肝、脾等脏器的高转移。  相似文献   

7.
用SP2/0骨髓瘤细胞与经人促甲状腺激素(hTSH)免疫的BALB/C小鼠的脾细胞融合,融合率60.4%,抗体阳性率4.3%,经3-4次克隆化,筛出3株稳定分泌TSH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小鼠腹水,抗体效价为10^-4时,抗体结合率为45.5%。用ELISA方法检测小鼠腹水,抗体效价达10^-5。其中3株细胞做琼脂糖免疫双扩散试验,均显示为IgG1,亚类。染色体计数  相似文献   

8.
患女,36岁。以乏力伴皮肤巩膜黄染4周,加重1周于1997年5月20日入院。4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疲乏无力,经充分休息后未能缓解,同时发现自己皮肤巩膜黄染,尿色深黄,似浓茶,在当地医院就诊,化验肝功:TBIL 120μmol/L,DBIL91μmol/L,GPT 174.8U/L,GOT 156.1U/L;乙肝系列:HBsAg(+)、HBeAg(+)、HBcAb(+);血常规检查:白细胞 4. 2× 109/L,红细胞 3. 6×1012/L,血红蛋白11.8g/L,血小板10.5×109/L。诊断为:病…  相似文献   

9.
幽门螺杆菌长期感染鼠腺胃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Zeng Z  Hu P  Chen M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7):494-497
目的 建立适合不同研究需要的Hp动物模型,方法 二级Wistar大鼠,二级C37HL/6小鼠及三级BALB/c小鼠40只,每种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20只)及对照组(20只)。实验组动物拉种Hp(sydneystrain1SS1)小鼠0.4ml/只,大鼠1.5ml/只(约10^9/ml)连续5次,1周完成,而对照组则不作相应处理,距最后一次接种Hp的4,8,12及24周(BALB/c16周)分别处死  相似文献   

10.
用SP2/0骨髓瘤细胞与经人甲状腺球蛋白免疫的BALB/C小鼠的脾细胞进行融合,融合率90.3%,抗体阳性率3.1%,经3~4次克隆化,筛出4株稳定分泌甲状腺球蛋白(TG)McAb的细胞株,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RIA)检测小鼠腹水,抗体效价在10-4时,抗体结合率为43.2%。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小鼠腹水,抗体效价达10-5。琼脂糖免疫双扩试验,均显示为IgG1亚型。染色体计数证明为杂交瘤细胞。  相似文献   

11.
小鼠免疫力对接种人类肝癌细胞系9724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免疫力小鼠的免疫细胞对人类肝癌细胞系9724生长的影响及异种特异性细胞毒杀伤能力。方法 将培养后的人类肝癌细胞系接种到不同免疫力小鼠(免疫正常的BALB/c,B缺陷的CBA/N,T缺陷的BALB/c nude及T,B缺陷的C.B-17 SICD小鼠)右后臀皮下,观察其生长;取实验和相应的正常鼠脾细胞进行细胞毒杀伤试验。结果 BALB/c和CAB/N小鼠不成瘤;BALB/c nude和C.B-17 SCID小鼠100%成瘤;SCID免疫重建组用BALB/c外周淋巴细胞重建SCID(BALB/c-PBL-SCID)的不成瘤,用CAB/N外周淋巴细胞重建的SCID(CBA/N-PBL-SCID)成瘤,接种过瘤的BALB/c和CBA/N小鼠脾细胞对癌细胞有较强的细胞毒杀作用,对照组和nude,SCID小鼠无杀伤作用;SCID免疫重建有较小的杀伤作用。结论 T细胞在异种瘤移植排斥中起主要的免疫杀伤作用,这种排斥是异种特异笥的;肿瘤免疫需要综合性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人类肝癌细胞9724在不同免疫缺陷小鼠的生长及模型特点。方法 体外培养人类肝癌细胞9724;按种到不同免疫力小鼠(B缺陷的CBA/N,T缺陷的BALB/c裸鼠,T,B缺陷的C.B-17 SICD小鼠及免疫重建的SCID小鼠。免疫正常的BALB/c作为对照组)皮下、肝内、腹腔,观察其生长特性。结果 BALB/c小鼠和用BALB/c外周淋巴细胞免疫重建的SCID(BALB/c-PBL-SCID)不成瘤;CBA/N小鼠随接种数量和途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BALB/c裸鼠,SCID小鼠和CBA/N小鼠外周淋巴细胞重建的SCID(CBA/N-PBL-SCID)100%成瘤。结论 SCID小鼠是建立肝癌模型的最佳小鼠,也是进行肿瘤免疫研究最佳模型动物;T细胞在异种瘤移植排斥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CBA/N,nude,SCID小鼠建立人肝癌模型和重建SCID免疫的特点,初步探讨B淋巴细胞及其抗体对肝癌细胞生长的排斥作用.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接种到B细胞缺陷的CBA/N,T细胞缺陷的BALB/c-nu,T,B细胞缺陷的SCID小鼠及免疫重建的SCID小鼠中,观察瘤细胞生长特点;取实验小鼠血清,测定荷瘤鼠抗体Ig含量的变化,取小鼠血清与肝癌细胞作抗原抗体凝集试验.结果: CBA/N和用BALB/c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重建的SCID(B-PBL-SCID)小鼠不成瘤,nude,SCID和用CBA/N外周血淋巴细胞重建的SCID (C-PBL-SCID)小鼠100%成瘤;有B淋巴细胞的实验鼠(包括B-PBL-SCID)测到的Ig达到mg/mL水平,血清能与肝癌产生凝集反应.结论: SCID小鼠是建立肿瘤模型和免疫重建及其肿瘤免疫研究的理想的实验动物;B淋巴细胞及其产生的抗体在抗肿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人眼眶横纹肌肉瘤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建立人眼眶横纹肌肉瘤动物模型的方法. 方法:培养人胚胎型横纹肌肉瘤细胞株RD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分别接种于4周龄SCID鼠和60Co照射 (1 Gy) 后1 d 的BALB/c裸小鼠;选用成瘤BALB/c裸小鼠的瘤块移植入另一批4周龄BALB/c裸小鼠胁部皮下(组织块接种法).观察各组动物肿瘤生长情况,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肿瘤组织行常规病理H-E染色并镜检. 结果:60Co照射后1 d裸小鼠成瘤时间约6~8周,SCID鼠组约3~4周,组织块接种法移植2周后裸小鼠瘤体较明显,3组动物的成瘤率均为100%;成功绘制出肿瘤生长曲线,肿瘤均呈进行性生长;病理检查示各组移植性横纹肌肉瘤与人体肿瘤标本所见类似.结论:成功建立了裸小鼠和SCID鼠人眼眶横纹肌肉瘤模型,组织块接种法可以缩短BALB/c裸小鼠成瘤时间,为进一步研究人眼眶横纹肌肉瘤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品系的小鼠对于食管鳞癌患者来源的异种移植瘤(ESCC PDX)成瘤率的影响,为ESCC的临床个体化治疗建立更优势的临床前动物模型。方法 收集22例ESCC患者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分别利用B-NDG®(NSG)鼠和BALB/c裸鼠来建立ESCC PDX模型。通过观察移植瘤成瘤情况,测量移植瘤体积,绘制生长曲线图,计算成瘤率和成瘤时间,HE染色、免疫组化及基因组测序等实验,比较移植瘤组织与原患者肿瘤组织的一致性。结果 22例标本的PDX模型移植结束,发现NSG小鼠ESCC肿瘤发生率(50%,11/22)高于BALB/c裸鼠(18.18%,4/22)(P=0.027)。NSG小鼠的平均肿瘤成瘤时间为75.95 d短于BALB/c小鼠的91.67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NSG小鼠和BALB/c小鼠异种移植模型中,肿瘤均能保持病人ESCC肿瘤组织的形态学特征。基因分析结果显示,与BALB/c裸鼠相比,NSG小鼠肿瘤与亲代患者肿瘤样本间的基因相似度更高(P<0.0001)。结论 成功构建了NSG小鼠和BALB/c裸鼠ESCC皮下移植瘤模型,并发现NSG小鼠对于模型成功的建立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6.
小鼠11个品系20个微卫星基因位点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利用PCR对近交系小鼠11个品系的20个微卫星基因座进行遗传检测,为实验室日常检测近交系小鼠的遗传背景提供一种分子生物学方法.方法用20个微卫星引物对11个品系近交系小鼠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根据MMDBJ数据库信息,已知品系C3H、DBA、BALB/c和C57BL/6的多态性位点大小,由此可推知其他品系C57BL/6-Bg、C57BL/10、TA1、TA2、T739、M615和SCID的多态性位点大小.结果应出现的220条条带中有193条与预期的一致.结论利用这20个微卫星基因位点可以将11个品系的近交系小鼠区分开来,近交系小鼠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这些结果对于近交系小鼠的遗传检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MDA -MB2 31乳腺癌细胞致瘤块和人肺腺癌 1Ax - 83细胞系 ,在严重联合免疫缺陷 (SCID)小鼠、BALB c裸鼠的乳房垫和腋背侧皮下移植。结果表明 ,SCID小鼠对两株人体肿瘤细胞系成瘤率为 10 0 % (2 1 2 1)高于BALB c裸鼠 57 1% (8 14) ,两者差异显著 (P <0 0 5) ,SCID小鼠比BALB c裸鼠潜伏期明显缩短、且肿瘤生长较快。MDA -MB - 2 31乳腺癌细胞致瘤块移植组 ,SCID小鼠乳房垫接种者肺转移 10 0 % (5 5)、淋巴结转移 2 0 % (1 5) ,腋背侧皮下移植肺转移 50 % (2 4 )、淋巴结未见转移 (0 4 ) ;而BALB c裸鼠乳房垫接种者未见转移 (0 4 ) ,腋背侧皮下接种者仅 2 0 %(1 5)有肺转移。人肺腺癌 1Ax - 83细胞系移植组SCID鼠无自然消退 ,而BALB c裸鼠消退率 50 %(1 2 )。结论 :SCID小鼠比BALB c裸鼠更适宜做某些肿瘤移植模型 ,尤其是乳腺癌原位移植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制备99mTc标记载5-FU抗VEGF单克隆抗体纳米粒(99mTc-5-FU-Ab-NPs)的方法,并观察99mTc-5-FU-Ab-NPs胃癌移植瘤模型体内的分布情况.方法 用改进的Schwarz方法对载5-FU抗VEGF单克隆抗体纳米粒进行99mTc标记,经SephadexG250柱分离纯化,用纸层析法测定标记率与放化纯度;ELISA法和免疫组化法测定标记物的免疫活性;经荷人胃癌鼠静脉注射99mTc-Ab-5-FU-NPs(实验组)及99mTc标记鼠源性多克隆IgG纳米粒(对照组),并于2、6 h行放射免疫ECT显像,用感兴趣区(ROI)技术获得实验组和对照组荷人胃癌鼠全身和肿瘤放射性计数及肿瘤与对侧正常组织(T/NT)的放射性比值;24 h显像后处死鼠,测定体内放射性分布,计算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及T/NT比值.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两组鼠肿瘤组织和血液中5-FU的浓度.结果 制备所得99mTc-5-FU-Ab-NPs标记率为90%~95%,抗体的活性在标记前后无明显下降;荷人胃癌鼠放射免疫显像结果提示静脉注射99mTc-5-FU-Ab-NPs 2 h后肿瘤已显影,随时间延长到6 h更清晰,2和6 h肿瘤组织ID%/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 h时实验组肿瘤组织ID%/g和肿瘤与血液的放射性比值较2 h时升高;同时,实验组肿瘤组织中5-FU浓度随着时间延长呈持续升高且与对照组5-FU浓度相比有显著性差别.结论 本研究制备所得99mTc-5-FU-Ab-NPs能较好地满足放射免疫显像的要求;抗VEGF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导向作用可靠,注射后6 h,99mTc-5-FU-Ab-NPs在肿瘤组织中有相对较高的特异性浓聚.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品系小鼠食物过敏模型的敏感性和肠道菌群变化的差异,旨在为食物过敏模型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对30只4~5周龄BALB/c和KM雌鼠用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致敏建立食物过敏模型,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OVA特异性IgE水平;HE染色观察空肠组织形态;采用DGGE技术检测粪便菌群的变化.结果 (1)30只致敏的BALB/c小鼠中有27只血清OVA特异性IgE水平明显升高(P<0.001),而30只致敏的KM小鼠中有21只,且BALB/c小鼠空肠绒毛炎症细胞浸润、上皮脱落及坏死比KM小鼠明显;(2)食物过敏造模后,BALB/c小鼠肠道菌群的改变明显(P<0.001),而KM小鼠中仅有均匀度改变显著(P<0.05);(3)BALB/c小鼠和KM小鼠对照组肠道菌群的丰富度、Shannon指数及均匀度都有差异.结论 BALB/c小鼠对OVA的敏感性高于KM小鼠,不同品系小鼠肠道菌群结构不同,OVA处理后,BALB/c小鼠菌群的改变比KM小鼠更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裸小鼠淋巴结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特点。方法 使用手术显微镜解剖20只BALB/c裸小鼠和20只BALB/c小鼠,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了两者淋巴结中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表达的不同。结果 平均每只裸小鼠中包含23个淋巴结和一组大型淋巴结群。裸小鼠颈部淋巴结分布密度较高,其中颌下淋巴结及颈浅淋巴结在裸小鼠中大多数为2个(构成比分别为95%和90%),而在小鼠中大多数为4个(构成比分别为95%和9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论小鼠还是裸小鼠的颈深淋巴结均为2个(构成比分别为100%和9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裸小鼠淋巴结中CD3阳性的T淋巴细胞减少。细胞膜和细胞质着色的CD3阳性表达的T细胞在裸小鼠的表达阳性率为15%,在小鼠的表达阳性率为100%,两者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细胞膜阳性表达CD20的B细胞在裸小鼠中的阳性率为95%,在小鼠中的阳性率为100%,两者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裸小鼠淋巴结分布的解剖图对于初学者有一定的帮助,裸小鼠颈部淋巴结密度较高的解剖学特点和缺乏CD3阳性的T淋巴细胞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裸小鼠的淋巴结转移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