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阐述了束纤维强伸性能的测试方法、表达指标体系,以及强伸曲线后区特征分析模型。描述了双组分束纤维的强伸性能及束纤维强伸性能的统计本构方程,并对本专题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万爱兰  于伟东 《纺织学报》2011,32(12):28-33
本文针对羊毛针织物易于起球的现象,通过对未处理、氯化+树脂处理和氧化处理的羊毛纤维形态和相关性能进行表征,寻求经不同表面处理后纤维表面和形态对其针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影响。主要运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对纤维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原子力显微镜(Atom Force Microscope,AFM)对鳞片平均厚度和纤维表面粗糙度进行测量、计算;三维视频显微镜对纱线毛羽成像;对针织物用起球箱(Pilling Box)进行起毛起球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氧化处理的羊毛纤维表面鳞片被部分剥离、破坏,鳞片厚度降低,纤维表面可见皱缩状沟槽;纤维顺、逆鳞片摩擦系数降低,其纱线表面毛羽较少;AFM结果与摩擦性能测试结果基本一致;针织物的起球等级为2.5级,平均起球个数25个/25cm2。  相似文献   

3.
羊驼毛工艺性能测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羊驼毛纤维表面的鳞片形态特征,对其长度、细度、卷曲、摩擦等工艺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并与山羊绒、超细羊毛、64支澳毛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羊驼毛纤维表面鳞片边缘不光滑,且鳞片翘角大,密度小。纤维的摩擦因数、摩擦效应都比较大,具有很好的缩绒性能。羊驼毛直径粗,有连续型或间断型髓腔。其纤维的卷曲数较少。羊驼毛工艺性能优良,各项指标满足纺织加工的要求。尤其是其长度长、力学性能优异,产品开发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4.
束纤维的拉伸特性与强度—伸长间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束纤维实验与单纤维实验存在差别 ,不仅测试方法和仪器有所不同 ,而且所测得的结果也有差异。采用束纤维强伸性测量方法能够得到羊毛纤维束比强度 (BS)与纤维束伸长率 (BE) ,但在分析纤维束强力曲线时存在局限性。文中提出了新的参量 ,如纤维束初始模量 (BM)、断裂比功 (BW)、峰值前断裂比功 (WBP)、峰值后断裂比功 (WAP)以及二者的比率 (WAP WBP)等。同时比较了羊毛、涤纶及粘胶人造丝三者纤维束的强伸性能。从 32批精梳毛条中抽取试样进行测试 ,结果表明 ,三者的束强力特征间 (如BS BE ,BS BM ,BS BW ,BE BW和BM BW)存在相关性。但是 ,各变量的变异系数彼此几乎不存在相关性 ,并且与束纤维力学参数平均值 (除BS CVBM和CVBM BW外 )不相关。  相似文献   

5.
针对立体织物织造过程中高强高模纤维束间相互摩擦而导致织物性能下降的问题,以石英纤维为例,设计了一种用于测试纤维束间摩擦性能的摩擦磨损试验机夹具,使纤维束或单根纤维能够以相互正交或一定角度相接触,在纤维尺度上研究了摩擦角度、摩擦频率和法向载荷对纤维束间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实验参数对纤维束表面的磨损程度不同;摩擦角度为70°时的摩擦因数是90°时的1.2倍,即摩擦角度越小,磨损程度越大;在一定范围内,摩擦频率和法向载荷对摩擦因数没有影响;在立体织物织造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纤维束间倾斜接触,从而降低织物性能下降,还可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织造频率和法向载荷,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6.
束纤维强力测试省时、省力而且可由其强伸曲线反推单纤维的力学性质。主要介绍了国外束纤维强力标准,棉(Stelometer、Pressley、HVI)和羊毛(Sirolan“Tensor、ATLAS)束纤维测试仪器的原理,指出测试方法、仪器使用过程中的优点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双氧水预处理与Wolsen酸性蛋白酶相结合的方法对羊驼毛进行减量细化,主要探讨了减量细化后羊驼毛的强伸性能和表面摩擦性能,并着重分析了羊驼毛经减量细化后减量率、逆鳞片摩擦系数、顺鳞片摩擦系数等与蛋白酶处理条件的关系,最后得到羊驼毛的强度保持率与减量率的线性拟合关系和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解决纤维及其制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摩擦问题,提升产品综合性能,对现阶段纤维及其制品生产及使用过程中因摩擦引起的常见缺陷、摩擦性能研究背景及研究价值进行了介绍。阐述了点接触型、线接触型和面接触型纤维及其制品摩擦性能测试方法,分析了不同研究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及其最新进展,并对纤维摩擦性能部分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分析认为:纤维及其制品的摩擦性能研究涉及多学科交叉,需加强纤维及其制品微观接触模型及摩擦性能表征方式、与纺织工艺相匹配的测试方法及测试精度提升等方面研究,同时需要纺织、机械、材料和数学等学科人才团队协同创新来推动纤维及其制品摩擦性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玉米苞叶纤维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脱胶后制得的玉米苞叶纤维梳理工艺。对玉米苞叶进行脱胶,优选了玉米苞叶纤维的梳理助剂,确定了具体梳理流程和工艺参数,对梳理得到的纤维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优选梳理助剂和循序渐进的四道梳理,可以得到长度为7cm、线密度为12.5tex的玉米苞叶纤维。认为:梳理可以进一步分离束纤维,降低玉米苞叶纤维线密度,提高断裂伸长率和柔软性,纤维长度分布比较集中,可纺性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凉爽锦纶纤维的热湿性能,测试分析了纤维的细度不匀、拉伸性能、摩擦抱合性能、沸水收缩率和含油率等基本性能;在此基础上,通过差热分析、热重分析、降温实验、吸湿实验和放湿实验分别研究了凉爽锦纶纤维的热性能、降温性能和吸放湿性能。结果表明,凉爽锦纶纤维的细度不匀、拉伸性能和摩擦抱合性能比普通锦纶略差,沸水收缩率和含油率与普通锦纶相似;凉爽锦纶纤维的差示扫描量热曲线与普通锦纶存在一定差异,在织造、染整等加工过程中的控制温度应低于370℃;凉爽锦纶纤维的降温性能、吸放湿性能均优于普通锦纶。  相似文献   

11.
确定梳棉机后固定盖板隔距的研讨   总被引:8,自引:11,他引:8  
后固定盖板隔距的确定要从后固定盖板作用出发。应从对纤维束定向度、纤维束预分梳、纤维损伤、生条棉结和杂质、梳棉机的产量、锡林的速度及喂入到锡林上棉束的大小及均匀程度等方面束考虑确定后固定盖板的隔距。提出了后固定盖板隔距应适当大一些掌握的观点,并通过试验论证了此观点。  相似文献   

12.
单纤维平均梳理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了单纤维平均梳理力的计算公式,通过工艺实验揭示了不同梳理工艺条件下,单纤维平均梳理力对生条中棉结和短绒的影响,并根据单纤维平均梳理力推算了锡林齿条前角其余角的最小值.  相似文献   

13.
对4种新型弹性盖板针布的特点、在新型梳棉机上的梳理作用及其梳理力计算方法和结构参数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对新型梳棉弹性盖板针布工艺特性进行对比试验,采用数理统计显著性F检验及多重比较法,对4种盖板针布梳理效能差异作了较为深入的试验与研究.新型梳棉弹性盖板针布对生条棉结有显著影响,梳理力大,对分梳除杂、纤维伸直度都有一定的改善.稀密型盖板针布对降低生条棉结杂质、减少生条短绒有一定效果,盖板充塞现象改善.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对不同纤维梳理性能的客观评价,从纤维状态出发阐述梳理性能内涵,从材料物理性能入手探究梳理性能与纤维特性的关联。提出梳理性能是纤维分离维、集束维、伸直维和梳断维 4 个维度的有机组合;借助仪器测试获取 20 种纤维的物理性能参数并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了与 4 个维度相对应的主因子,并验证了其可靠性。结果表明:分离维、梳断维、伸直维与梳理性呈正相关,集束维与梳理性呈负相关;以主因子累积贡献率为权重,建立梳理性指数的计算模型,实现对不同纤维梳理性能的水平评价,梳理性指数越大越有利于梳理;提出纤维梳理性分类模型,建立从易到难 5 种类型分类方案,该方案与梳理实践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5.
高产梳棉机提高除杂作用的研究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研究提高高产梳棉机除杂作用的技术措施.分析了影响梳棉机刺辊部分除杂及锡林盖板部分除杂的因素,并从工艺参数、工艺测试入手,研究了目前所采用的新技术措施的梳理和除杂作用及其对梳棉机落棉率、生条和成纱质量的影响.指出:为提高刺辊部分的梳理除杂作用,可采用梳针刺辊和梳针分梳板、刺辊下安装吸风尘刀的方法,为提高盖板部分的除杂作用,可采用锡林盖板间紧隔距、强分梳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16.
A186C型梳棉机安装附加分梳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伟才 《棉纺织技术》2002,30(10):17-21
介绍了A186C型梳棉机附加分梳件的齿形与结构、测试与分析、使用与维护等情况 ,提出梳棉机不同部位安装附加分梳件有其各自的作用 :刺辊预分梳板有效提高棉束分离度 ,锡林后固定盖板对棉束进行预梳理 ,而锡林前固定盖板则是对梳理区的纤维层进行补充梳理 ,改善棉网内在质量。指出梳棉机安装附加分梳件是增加梳理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NCT是在线检测梳棉棉网内结杂的仪器,可以方便、快速地检测每克棉网内棉结、棉籽及杂质的粒数,然后依据检测结果优化梳棉机的定量、速度、隔距等工艺参数,提高产品质量.在DK903型梳棉机上利用NCT进行了工艺参数优化试验,有效控制了梳棉结杂数量.  相似文献   

18.
棉毛麻丝多种纤维在梳理机的梳理过程中,可应用非电量电测原理研制的梳理力、棉束测定仪来进行测定,以评价梳理质量的好坏.介绍了梳理力测定仪的原理、组成以及测定仪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并对棉纺梳棉机的3种盖板针布、调整工艺参数(刺棍、锡林速度、梳棉机产量、生条定量)等进行了实测,其他纤维的梳理机也可采用此法来进行测定,以得出梳理中梳理质量的正确评价.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分梳山羊绒长度检测的效率、降低测量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分梳山羊绒长度检测流程和方法。对分梳山羊绒进行数字图像采集,将采集到的图像转换成灰度图像,对灰度图像进行滤波、二值化处理、边缘提取、拟合曲线,最后根据GB 18267-2013《山羊绒》计算分梳山羊绒的平均长度。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获得分梳山羊绒的边缘曲线,根据曲线测得的分梳山羊绒平均长度与人工测量长度非常接近,为分梳山羊绒长度检测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王盼  程隆棣  华志宏 《纺织学报》2017,38(9):131-135
针对梳棉机刺辊分梳时刺辊锯齿的螺旋倾角使得锯齿倾斜分梳纤维层,易加重纤维损伤的问题,以单个锯齿为研究对象,对嵌入式和自锁式刺辊锯齿的分梳过程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采用建立力学模型的方法对螺旋倾角为0°和θ 时纤维的受力情况进行研究。通过显式动力学模块对倾角为0°、1°、2°时锯齿的运动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当倾角为0°时,被梳纤维束所受的摩擦阻力及应力、应变均最小,且随着倾角的增大,摩擦阻力、应力及应变逐渐增大,束中纤维损伤越严重,纤维断裂概率越大;螺旋倾角的存在使得锯齿分解能力降低,易导致束纤维比例增大,分梳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