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脓毒症(spesis)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是脓毒症引起的弥漫性脑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精神状态和运动功能的改变,包括神智异常、昏迷、激动及活动减少等。近年来,脓毒症的研究不断深入,但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研究和报道相对较少,目前该病发病机理尚不明确,诊断标准存在争论,治疗上主要直接针对脓毒症,对脑损伤尚无特效疗法,预后较差。深入研究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发病机制,探讨该病的有效疗法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提升危重疾病的临床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2.
脓毒症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近年来诸多医家研究发现中医药可减少耐药菌产生,预防多重感染,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对炎症反应免疫损害、胃肠功能和凝血功能障碍等方面作用显著,且在整体治疗中起到一定效果,但由于脓毒症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系统、多器官,其病死率高,中医证候多样,分型纷杂,临床救治十分困难。本病的中医药治疗机制尚不清晰,脓毒症的治疗面临巨大挑战,如何发挥中医学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独特优势,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医在脓毒症治疗方面有较多更深入的探索,中医药对炎症反应、免疫损害、胃肠功能和凝血功能障碍等方面均有确切作用,同时可减少耐药菌产生,预防多重感染发生,与西医结合治疗可增强临床疗效。但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机制仍不清晰,仍缺乏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且基础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治疗脓毒症,具有多靶点、多功效的特点,其对机体的治疗机制也各异。肺血流因压力最低,在肺内、肺外因素引起感染时,大量细菌入血引起脓毒症,全身血液最易到达肺组织,对肺组织的损伤也是最重的。此过程中肺血管内皮细胞首当其冲,加之其处于机体氧浓度最高的部位,氧化损伤也是最重的,导致脓毒症过程中对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增多,后续的修复功能下降,出现血管结构的完整性不足,呼吸膜的通透性显著增加,引起重度感染继发的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使脓毒症死亡率居高不下。针对治疗机制具有多途径的特殊性,本文就以最先受累的肺血管内皮细胞为靶点,探讨中医药的保护机制,梳理治疗脉络。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脓毒症相关凝血功能障碍的中医治疗进展,包括单味中药及中药复方的内治法和灌肠、贴敷、针刺等外治法,指出中医药干预治疗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有较好的成效。近年来,中医药干预逐渐成为脓毒症治疗中重要而有效的治疗手段,对脓毒症相关凝血功能障碍治疗的研究正处于发展阶段,是重症医学的研究热点。未来仍需要深入研究中药方剂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治疗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理法方药。  相似文献   

6.
朱嘉敏  谢小玉  梁群 《中国中医急症》2022,(9):1323-1327+1345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寻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脓毒症性脑病的潜在物质基础和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TCMSP、BATMAN-TCM、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醒脑静注射液每味中药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结合TTD、OMIM、Disgenet、Drugbank、Gencards数据库获得脓毒症性脑病的对应基因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建立“药物-有效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并进行分析。把成分靶点和疾病靶点交集后,使用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并分析,得出重要的作用靶点。采用Metascape工具对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脓毒症性脑病的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运用AutoTools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最终获得醒脑静注射液活性化合物46个,化合物靶点共543个,疾病靶点596个,药物-疾病交集靶点42个;醒脑静注射液作用于脓毒症性脑病主要涉及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卡波西肉瘤相关性疱疹病毒感染、癌症中的蛋白聚糖、尼古丁成瘾等信号通路。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通过血脑屏障治疗脓毒症性脑病的作用机制涉...  相似文献   

7.
脓毒症病情危重,病死率极高,现代医学治疗脓毒症形势严峻,西医集束化疗并不明显,炎症因子在脓毒症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已有学者对其机制进行了许多基础实验及临床试验研究,但最终取得临床疗效并不明显,而免疫调节机制在脓毒症的发展中也愈发清晰,脓毒症免疫调节治疗已经成为脓毒症治疗方法的重要手段,尽管中医药对免疫调节的作用机制并不是十分明确,但多靶点。多通路调节作用已经成为中医药改善脓毒症免疫功能的极大优势。本文将对脓毒症免疫紊乱机制,中医药对脓毒症免疫调节机制以及辨证分型治疗进行综述,希冀为临床治疗脓毒症提供新的思路及方向。  相似文献   

8.
宁莹 《内蒙古中医药》2014,(15):178-178
脓毒症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病情凶险。尽管近年来,抗生素不断更新,但脓毒症休克的病死率并无明显下降,而中医药在本病治疗和护理上取得了一定成绩。我科通过实践,采用中医辨证施护对脓毒症患者积极干预,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脓毒症是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失调损伤了自身组织,表现为炎症反应过度或免疫功能抑制,导致机体受到伤害,从而出现的一种威胁生命的状况,因此改善脓毒症免疫紊乱成为治疗脓毒症的新方向。中医在诊治脓毒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药的免疫调节作用已受到广泛的关注。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脓毒症取得了较好成果,发现中药大黄、连翘、黄连、人参、冬虫夏草等能有效改善脓毒症症状,降低脓毒症死亡,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病人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故将疗效显著的单味药物及其有效成分进行阐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杜立建 《山西中医》2013,(12):45-47
脓毒症(sepsis)是由感染或有高度可疑感染灶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其本质是机体过度释放炎症介质导致炎症反应失控和兔疫功能紊乱,它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前兆,其导致的脓毒症休克是主要的死亡原因。脓毒症发病机制复杂,促炎和抗炎,致病和兔疫,失衡和代偿等贯穿于整个发病过程之中,传统西药的单靶点治疗太过局限,  相似文献   

11.
脓毒症(sepsis)是一种与炎症相关的高死亡率疾病,目前临床的治疗手段多围绕抗感染、液体复苏及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进行,但疗效有限,仍需进行机制研究以开发新疗法。细胞焦亡(pyroptosis)是一种受多靶点调控的细胞炎性程序性死亡模式,与机体炎症的调控密切相关。大量证据表明抑制细胞焦亡可以显著控制脓毒症发展、改善脓毒症造成的器官功能损伤。中医药具有多靶点、多通路治疗疾病的优势,近些年的研究显示中医药在通过抑制细胞焦亡多种途径的相关靶点治疗脓毒症方面可以发挥较好作用。本文旨在对近几年中医药抑制细胞焦亡多种途径治疗脓毒症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与探析,以期为未来探索中医药治疗脓毒症新型治疗策略的研究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脓毒症作为在ICU急危重症患者中常见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具有发病急、病势凶险、死亡率高的特点。中医对脓毒症治疗有着独特的优势,据文献报道,无论是纯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均有着明显的治疗效果。据笔者观察发现,大量治疗脓毒症的中医方剂都有人参,人参对脓毒症引发的免疫抑制状态有着极大改善作用。文章将从脓毒症的免疫抑制及人参的现代药理研究来阐述人参对脓毒症免疫系统的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3.
脓毒症是内外科危重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近年来中医药对于危重病患者的治疗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开拓出了新的治疗理念和思路,取得了较好疗效。本文从病因病机、证型、治法、中药单体、中药复方制剂等方面对中医药治疗脓毒症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脓毒症高致死率使其成为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已知免疫失衡是其主要发病机制之一。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是致免疫失衡的关键因子,有RAGE、TLRs和CD24等多种受体,可通过与受体结合,介导多种信号转导通路,从而发挥免疫调节功能。中药以单体和复方治疗脓毒症均取得一定进展,有待进一步结合现代医学共同应对脓毒症挑战。  相似文献   

15.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现代医学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环孢素A及血浆置换等方法,亦取得一定疗效,但存在着不良反应大、费用高及远期疗效差等问题。中药治疗本病远期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少。综合近几年中医药治疗ITP的文献,从ITP的病因病机,分型论治,专方专药及中西医结合等方面探讨该病最新研究进展,并阐述中医在治疗方面疗效可靠,可减少单纯西药治疗导致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龙宇  张羽璐  万金艳  刘松雨  倪丽  李楠  杨明 《中草药》2021,52(7):2106-2116
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可引发包括心、肝、脾、肺、肾在内的多个器官损伤,该类疾病是由多个病理环节组成,具有复杂的发病机制及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严重者可形成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s,MODS)。目前任何针对单一环节、单一靶点的治疗都不足以应对这一问题。研究发现中药可经多途径、多靶点,参与疾病的多个环节干预疾病。中药通过抗氧化作用、抑制炎症反应、调节能量代谢等对CIS引发的多器官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对CIS后引起的多器官损伤及其相关机制进行了综述,以期更大程度地发挥祖国医学的治疗作用和治疗范围,为中药临床干预脑血管类合并多器官损伤类疾病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马融教授治疗小儿癫痫经验简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梦  张喜莲  马融 《天津中医药》2015,32(3):135-138
癫痫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疾病,具有突然性、短暂性、反复发作的特点。此病多因情志失宜,饮食失调,六淫所伤等引起,还与先天因素关系密切。基本病机是顽痰内伏、瘀血停积、气机逆乱,而痰随气逆,瘀血阻络,清阳蒙蔽,引动肝风,发为癫痫。中医学中大多医家从风、痰、瘀入手辨治癫痫。马融教授根据患儿不同的发作形式、诱因、体质特点及脑电图表现,灵活选用涤痰汤、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凉膈散、风引汤等系列方药,以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癫痫,屡获效验。  相似文献   

18.
抗心磷脂抗体导致的反复自然流产在临床有着广泛的发病人群,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治疗方案上,中西医各有特点。本文就近年来本病发病机制以及中西医治疗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常见的身心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加,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已有较多研究致力于FD的临床及相关基础研究。西医多从胃肠的动力障碍入手,中医多认为本病由于肝郁脾虚,但临床中发现多数患者存在因精神心理因素复发的情况,中医脏腑体系认为心为神明之大主,可以调节神志活动,并且参与了FD的发病过程。在治疗上,西医主要采用对症处理,中医药疗法在本病的防治上具有明显的特色,其中,针灸作为中医特色疗法,在本病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运用优势,得到临床的认可。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及总结导师临证经验得出,在治疗FD中,健脾和胃与调养心神合用,以八脉交会穴之内关、公孙为主穴并配合腹部腧穴及百会,同时配合中药,并随诊加减,可获良效。在心胃相关理论指导下,针药并用可使得FD的治疗方法更加丰富,发挥中医药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郭晶  郭思佳 《环球中医药》2020,13(3):524-529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肺癌发病机制可能是基因异常、细胞间通讯的减少、瘢痕、吸烟、炎症和职业粉尘接触污染,目前采用药物、手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基因治疗和去除衰老细胞等治疗方法。中医研究方面,该病为正气亏损,实邪阻肺所致,治疗以扶正固本,祛邪抗癌。本文从国内外近年来中、西医学关于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肺癌的研究现状出发,从中西医两方面,分别对该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综述,并对中医药治疗该病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以供读者学习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