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采用金相分析、SEM、硬度试验和拉伸试验等方法分析和测试砂型铸造 Mg-10Gd-3Y-0.5Zr 镁合金在T6态(固溶后空冷然后时效)下的显微组织和室温力学性能,讨论该合金的断裂机理。结果表明,砂铸Mg-10Gd-3Y-0.5Zr合金在225℃和250℃时效下的最优T6热处理工艺分别为(525℃,12 h+225℃,14 h)和(525℃,12 h+250℃,12 h)。峰时效下T6态Mg-10Gd-3Y-0.5Zr合金主要由α-Mg+γ+β′相组成,2种峰时效热处理工艺下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339.9 MPa、251.6 MPa、1.5%及359.6 MPa、247.3 MPa、2.7%。在不同热处理工艺下Mg-10Gd-3Y-0.5Zr合金断裂的类型不同,峰时效态合金的断裂方式为穿晶准解理断裂。  相似文献   

2.
采用金相分析、SEM、硬度试验和拉伸试验等方法分析和测试砂型铸造Mg-10Gd-3Y-0.5Zr镁合金在T6态(固溶后空冷然后时效)下的显微组织和室温力学性能,讨论该合金的断裂机理。结果表明,砂铸Mg-10Gd-3Y-0.5Zr合金在225°C和250°C时效下的最优T6热处理工艺分别为(525°C,12 h+225°C,14 h)和(525°C,12 h+250°C,12 h)。峰时效下T6态Mg-10Gd-3Y-0.5Zr合金主要由α-Mg+γ+β′相组成,2种峰时效热处理工艺下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339.9 MPa、251.6 MPa、1.5%及359.6 MPa、247.3 MPa、2.7%。在不同热处理工艺下Mg–10Gd–3Y–0.5Zr合金断裂的类型不同,峰时效态合金的断裂方式为穿晶准解理断裂。  相似文献   

3.
热处理对砂铸Mg—Gd—Y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砂型差压铸造Mg-10Gd-3Y-Zr合金的固溶时效行为、微观组织和室温力学性能.结果表明,T4处理后的合金在225℃、250℃下的峰值时效时间分别为12h和10h,相对于金属型铸造条件下的峰值时效时间分别提前4 h和6 h.XRD衍射分析表明,T6处理后的合金主要由α-Mg和方块状γ相组成.研究还表明,同一时效条件下,随固溶时间延长,合金强度得到提高.与铸态情形相比,最佳热处理条件下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分别提高78.2%和52.1%.  相似文献   

4.
《铸造技术》2016,(12):2574-2578
采用超低速(0.05~0.9 m/s)压铸制备了ADC12合金样件,并对其进行了固溶时效热处理,研究了不同状态下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铸态下,超低速压铸ADC12合金具有高的力学性能,因为合金组织中共晶硅颗粒细小、圆整;该铸态合金能够进行热处理强化,经过固溶和时效热处理,合金强度和塑性较铸态有显著提高,因为合金组织中共晶硅颗粒更加球化,而且分布更均匀,金属间化合物从骨骼状逐渐粒化;170℃时效10 h后,其拉伸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较日本标准分别提高78.3%、104.0%和257.1%;而且在170~190℃,时效4~10 h,时效参数对强度的影响不显著;无论铸态还是热处理态,金属间化合物都是该材料断裂时的裂纹源。  相似文献   

5.
主要研究了喷射成形镍基高温合金的微观组织特征和时效硬化行为。合金经1140℃,8 h固溶处理,然后在780℃,2~12 h时效处理。分别测试了合金显微硬度、析出相大小及形态、电导率和正电子湮没寿命与时效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时效8 h时,显微硬度达到最大值,此时γ'长大到临界尺寸56 nm。然而,时效时间超过8 h,合金显微硬度降低,这是由于γ'长大超过了其临界尺寸。随着时效时间延长至6 h,电导率快速增加到其最大值32%IACS,但是正电子湮没寿命则降低到最小值149 ps,在时效时间为10 h时,正电子湮没寿命达到最大值297 ps。这是由在时效过程中γ'尺寸的变化以及缺陷浓度的变化引起的。  相似文献   

6.
热处理工艺对2024铝合金薄板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正交试验和时效温度试验,分析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2024铝合金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024合金T62态的较优参数为:固溶温度498℃、固溶时间30min、放置时间12h、时效温度185℃、时效时间10h。  相似文献   

7.
2A12铝合金热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春燕  邱义伦  王斌 《热处理》2008,23(5):59-61
对2A12铝合金进行了固溶、时效和过时效工艺试验,测定了经不同工艺热处理后合金的性能,建立了2A12合金过时效工艺与硬度之间的关系曲线。试验结果表明,固溶处理和自然时效后合金的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均比人工时效后的提高了36%,固溶处理并分级时效后合金的强度提高了50%。生产中,为获得100~120HB硬度的过时效工艺为270℃×2h,要进行校正的2A12合金薄板的最佳热处理工艺为240℃×6~8h。  相似文献   

8.
主要研究了喷射成形镍基高温合金的微观组织特征和时效硬化行为。合金经1140 ℃,8 h固溶处理,然后在780 ℃,2~12 h时效处理。分别测试了合金显微硬度、析出相大小及形态、电导率和正电子湮没寿命与时效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时效8 h时,显微硬度达到最大值,此时γ'' 长大到临界尺寸56 nm。然而,时效时间超过8 h,合金显微硬度降低,这是由于γ'' 长大超过了其临界尺寸。随着时效时间延长至6 h,电导率快速增加到其最大值32%IACS,但是正电子湮没寿命则降低到最小值149 ps,在时效时间为10 h时,正电子湮没寿命达到最大值297 ps。这是由在时效过程中γ'' 尺寸的变化以及缺陷浓度的变化引起的  相似文献   

9.
采用不同的固溶温度、固溶时间、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对汽车空调新型铝合金Al-Si-Cu-Mg-Ti-In进行了热处理,并进行了试样拉伸性能和耐磨损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随固溶温度从500℃增加到530℃,固溶时间从4 h增加到12 h,时效温度从160℃提高到190℃,或时效时间从5 h提高到9 h,该合金的抗拉强度均先增大后减小,磨损体积先减小后增大,拉伸性能和耐磨损性能均先提高后下降。合金的固溶温度、固溶时间和时效温度、时效时间分别优选为525℃、10 h和185℃、8 h。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同工艺对网球拍用Al-Mg-Zn-In新型铝合金进行了时效处理,研究了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对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90℃挤压后水淬再时效,随时效温度从120℃增大至180℃或时效时间从10 h延长至30 h,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均先增大后减小,平均晶粒尺寸先减小后增大。合金的时效温度优选为150℃,时效时间优选为20 h。  相似文献   

11.
采用组织分析和硬度测试,研究了时效对Mg-5Y-3Sm-0.8Ca合金的影响。结果表明:Mg-5Y-3Sm-0.8Ca合金经525℃×6 h固溶处理,在225℃进行时效时,随时效时间延长显微硬度迅速上升,在12 h出现峰值,然后基本不变,48 h后逐渐降低。当时效时间从12 h增加到48 h时,合金中析出了纳米级的β'相,且其形貌和尺寸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2.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研究了固溶时间、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三因素对Mg-5. 0Sm-0. 6Zn-0. 5Zr(质量分数,%)合金组织、散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其显著性。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合金组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固溶时间时效温度时效时间,对合金散热性能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时效时间时效温度固溶时间,对合金力学性能影响最显著的为时效温度,固溶时间和时效时间影响相对较弱。采用固溶温度520℃、固溶时间4 h,时效温度180℃、时效时间40 h的热处理工艺能使合金获得较好的散热性能。采用固溶温度520℃、固溶时间8h,时效温度200℃、时效时间10 h的热处理工艺能使合金获得较好的力学性能。而采用固溶温度520℃、固溶时间4 h,时效温度200℃、时效时间40 h时,合金可以获得较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3.
对Y变质的铸造铝合金ZL114A进行了热处理试验。通过金相分析和拉伸试验研究了固溶温度、固溶时间、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对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30℃固溶处理时含0.08%Y的ZL114A合金抗拉强度随固溶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在12 h时达到最大,此时共晶硅细小圆整;伸长率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在固溶时间10 h时达到最大。在175℃时效处理时合金的抗拉强度随时效时间的延长先增大后趋于稳定,在时效时间7 h时达到最大值;伸长率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在9 h时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4.
采用显微硬度测试、电导率测试、拉伸力学性能测试以及透射电镜观察,研究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对2A14大规格铝合金棒材力学性能和电导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时效时间下,合金电导率随时效温度升高而逐渐升高;在相同的时效温度下,合金电导率随时效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固溶态2A14合金中存在与Al6Mn晶体结构相近的Al12(MnCu)3Si2粒子,此Al12(MnCu)3Si2粒子在合金再结晶过程中影响晶界迁移,抑制晶粒在固溶过程中的长大效应;时效后,合金中主要的强化相为S'相,但在140℃(或低于400℃)时效12 h的合金中,强化相数量较少,合金性能与固溶态接近;经160℃、12 h时效后,合金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其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为509 MPa和452 MPa,伸长率为10.1%;在180℃、12 h时效条件下处理后,合金中的S'相会明显粗化,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大幅下降,伸长率升高,表现出明显的过时效特征。  相似文献   

15.
采用透射电镜(TEM)、显微硬度计、电导仪等研究了单级与双级时效处理对Al-Zn-Mg-Cu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级时效相比,双级时效处理的Al-Zn-Mg-Cu合金硬度有所降低,导电率明显提高。双级时效的终时效温度为140~180℃,终时效时间在8~14 h,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和时效时间的增加,合金试样的硬度均逐渐降低,导电率均逐渐升高。Al-Zn-Mg-Cu合金经475℃×4 h的固溶处理后,再进行120℃×8 h+160℃×12 h双级时效后,试样导电率达到37.6%IACS,比120℃×24 h单级时效处理试样的导电率提高了25.8%。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Cu-Ti合金中Ti含量对其淬火和时效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时效强化效果的Cu-Ti合金的Ti含量要高于0.6%。液氮固溶淬火可以抑制过饱和Cu-Ti固溶体的早期分解。Ti含量达到5%时,其铸态、固溶淬火态、时效态硬度比含Ti量在0.6%~4%之间的Cu-Ti合金要有较大的提升。Cu-Ti合金在450℃时效时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硬度均出现了双峰现象。时效3 h后出现一个小的硬度峰,时效10 h后合金硬度达到最高值。继续延长时效时间,合金硬度下降。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700℃超超临界锅炉管用617B合金在720℃/10 000 h、800℃/2000 h和850℃/100 h时效和不同温度50 h时效过程中组织稳定性及力学性能变化。结果表明:617B合金在10 000 h长期时效末期组织稳定性较差,γ′相粗化且晶界上有有害相析出;温度对617B合金的组织稳定性影响较大,随着温度升高γ′相急剧粗化,晶内析出相发生转变;合金的硬度主要受γ′相析出规律的影响;720℃时效过程中晶内有拉链状析出相,其种类、结构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预轧制变形时效对固溶态2055铝锂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固溶2055铝锂合金在时效前进行预轧制变形可显著缩短峰值时效时间、提高合金硬度和强度。当预轧制变形量为0、3%和10%时,2055铝锂合金分别在155℃下时效40、30和28 h达到峰值硬度(HV),分别为207.66、215.31和220.07。10%预轧制+155℃×28 h峰时效合金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分别达到562.64 MPa和622.04 MPa,比未预轧制、3%预轧制峰时效合金分别提高了67%、21%和43%、8%,大塑性变形诱导高密度位错促进析出相大量均匀弥散析出是其力学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等分析手段研究了Bi、Cr-Bi复合添加对Mg-8Al-4Zn合金铸态组织及时效沉淀相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Cr-Bi复合添加能有效改善合金的铸态组织,使连续网状相断开呈短杆或颗粒状。Bi、Cr-Bi复合添加的合金经350℃×12 h+160℃时效,其沉淀硬化曲线呈现典型的温时效。Cr-Bi复合添加的合金时效初期硬化速率较高,20 h就达到峰值硬度的97%,时效48 h达到峰值硬度92.44 HV,过时效阶段硬度下降速度比较缓慢。Mg-8Zn-4Al-0.5Bi合金经350℃×12 h+160℃×120 h时效后主要有MgZn2、Mg3Bi2和单Bi相,呈短杆或细小颗粒状弥散分布在基体上;Cr-Bi复合添加的合金经350℃×12 h+160℃×144 h时效后,除短杆或细小颗粒状的MgZn2相外还有Cr、Al12Cr3等沉淀相,没有发现粗大的MgZn相,且沉淀相与单独添加Bi经120 h时效的合金相比更加细小、致密、弥散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20.
采用力学性能和电导率测定、透射电镜组织观察等方法,研究了Al-6.2Zn-2.3Mg-2.3Cu超高强铝合金厚板双级时效过程第一级时效条件及第二级时效温度和时间对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该合金厚板性能最重要的因素是第二级时效温度,其次是第二级时效时间,第一级时效条件对合金性能的影响不大;当第二级时效温度为165℃或175℃时,温度低、长时间(165℃8 h)时效或温度高、短时间(175℃4 h)时效可使板材获得相似的性能;该合金厚板合适的双级时效处理制度为120℃4 h+165℃(8~12)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