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水采茭白     
江初昕 《水利天地》2014,(11):48-48
<正>我的家乡濒临鄱阳湖,境内河港纵横,水域辽阔,水乡有大面积的滩涂,茭白就喜欢生长在湖岸滩涂的淤泥中,淤泥越厚禾丛就长得越旺盛,叶下结的茭白也就肥大。印象中,农历的中秋节前后是吃茭白的时候。都说捉鱼比吃鱼有味,到湖边采茭白也同样如此,成了我们孩子们的一种乐趣。到湖边采茭白是不用什么工具的,只要赤手空拳就可以。脱掉鞋袜,挽起裤脚下到湖边的茭白丛中。茭白丛一人多高,人钻进密实的禾丛中,便没了身影,只能听见  相似文献   

2.
<正>听说周云蓬,从《看见》开始。虽然他从9岁开始就不能再看见什么,虽然从他什么也看不见开始,有更多人关心他看见的是什么,他说:不是黑也不是白。我想,那样一种区别于常人的"看见",是未经历者所永远看不见的。周云蓬的事迹很容易被讲成励志故事,但恐怕他不会喜欢。他就是自然的存在,以他认为可  相似文献   

3.
<正>站在青海湖边,看着那些滑行在天地间的鸟影,尤其是斑头雁高傲而艰辛的身影落临湖边时,我替法国著名电影大师雅克·贝汉心生一个遗憾来——在他的成名作《迁徙的鸟》中,如果能完成这样一场漫长的跟踪拍摄该有多好:选择一群从尼泊尔或者印度南部地区起飞的斑头雁,飞越过9000多米的云端,将地球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也置身于羽翅之下,然后,它们或进入蒙古国境内,或选择前往青藏高原一带的"夏飞地"。筑巢、产卵、育雏后,它们依然按照  相似文献   

4.
湖边的风     
<正>清澈浩渺的湖水,淡墨素描。平天湖长长的堤岸,是我上班的经过之路。湖的四季之景,就在我每天的行走中不停地变幻。温暖或清寒,热烈或萧瑟,甚至孤星悬月,暗香残雪,带给湖边行人的,定是心境和景色的交融。有时,眼前的风景会突然触动你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让你有丝丝的惆怅,淡淡的喜,轻轻的痛。对于我来说,时常触动我心的,不是这四季变幻之景,而是从湖面吹来的风。站在湖边,风会比你站在街上时要大一些。空旷、岑寂的水面,似乎是风起的地方。那些有规则的、有节奏的一层层的波浪,带着纯净之美,涌向湖堤,激起浪花,然后倾碎在岸边。一次一次的涌来,一次一次的破碎。我曾经固执的认为,就是从这种单调的持续中,生出了风。可别小看这湖边的风,仲春一到,它只要轻轻一吹,冬天里那些裸露枝干的树  相似文献   

5.
红狐传奇     
在美丽的红湖西岸,人们经常看见一对火红的狐狸在公路边的草地上散步,旁若无人,神态悠闲。当地人谁也不知道它们究竟在这里生活了多少年,谁也不去打扰它们,因为老辈上传说有这样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6.
李祥 《水利天地》2007,(6):36-37
每当我翻阅《水利天地》时,就有走进绿野良田的感觉。仿佛看见纵横交错的沟渠,听到挖掘机作业时的轰鸣,回想起我修水利时的情景,也认识到当今水利工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台城便是这玄武湖畔的城墙,时至今日,台城依然,而湖畔柳树烟笼更胜前朝,它们似乎有着天生特立独行的派头,不因文人们对它诽谤就自伤白怜。柳树扶风,倔强地生长在湖边,如丝的柳条自然地垂在粼粼波光之上,和那映日的荷花交相辉映。  相似文献   

8.
不敢看表     
由于工作的变动,办公室也随之改受。两个办公室的惟一不同是:新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块表。这块表最大的特点是:它的秒针不是一下、一下地运动,而是没有停顿地、匀速地做着圆周运动,所以我不敢看它。想知道时间,仍然习惯于只看手表。虽然偶尔也会了一眼墙上的表,但目光马上就得离开。因为我受不了那醒目的秒针  相似文献   

9.
惊喜地收到家里寄来的几本巫山画册,装帧很精美,我迫不急待地打开包裹,就看见了熟悉的蓝天、白云、山川,在红叶的映衬下,古老的山川也变得年轻起来。巫山或者说三峡已经被古人及来者写尽了风流,我虽然算个地道的巫山人,却不敢有另启美文超越的雄心,唯一感到汗颜的是,与多数人一样,最不了解的往往是最熟悉的东西。我只好这样开脱自己,也许正是不了解,正是距离感,才让我有了想象的空间,那些历史、数据、考证,也许只会增  相似文献   

10.
垂钓人生     
我喜欢看别人钓鱼,常常偷闲去湖边,凑到垂钓者身边,去分享垂钓者的欢乐。  一位老者,总是兴致勃勃地坐在湖边的一角钓鱼,显得乐观而自信。他拥有3根带支架的鱼杆,长长的鱼杆伸向湖中,他聚精会神地等待鱼儿上钩,往往是很久很久才钓到1条小鱼,只有二三寸长,他非常娴熟地收杆,摘下鱼嘴里的钩,把鱼放进浸没在水中的网兜里,然后又把鱼杆甩出去,便耐心地等待。在我看来,这老者纯粹是在浪费时间,凭我的感觉,在这里他钓鱼一天,也只不过一斤鱼的收获。一次,我瞧着他网兜中那几条又小又瘦的鱼说:你老钓这样的小鱼有啥意思?他笑…  相似文献   

11.
《治淮》2009,(2):1-1
原本一直为本期杂志的卷首语写些什么而犹豫。就在我坐在窗前凝思的时候看见了潮湿的路面。心中不禁大喜。竟然下雨了。早些天,一直为没有冬雪而颇觉遗憾。转念间。突然意识到也很久没有下雨了,这个冬天似乎雨水来得太少。就在这转念中。干旱突然进入了我的视线。于是。在那个转念间。我看到了那张让我一直震撼,然后鼻尖发酸的照片,那张布满伤口的照片。  相似文献   

12.
北戴河观海     
周礼 《水利天地》2012,(9):45-45
来到北戴河正好是下午,放下行李,便迫不急待地直奔大海。从小生活在西南的我,只是在电视上见过大海,根本无法想象大海是什么景象。终于可以零距离地接触大海了,我的心情别提有多高兴、有多激动,脚下不由自主地加了速。出门不到一百米,就看见了那一望无际的大海。放  相似文献   

13.
收藏故居     
又是春风绿江南的季节,故居废墟上的草们,却只能在风中瑟瑟作响,丝毫也不打算吐出绿茵了。我便知道,故居是再也不能为我收藏故事,只有我来为故居收藏记忆了。故居其实没有什么值得仔细描绘的特征。在长江三峡中,这种子垒的农家小屋只要有炊烟飘香的地方,就有它们的存在。就像那些纯朴的峡江人,它们没有什么刻意的雕饰,不管岁月怎样无情地剥落它们,也无怨无悔地为峡江繁衍一个又一个故事。故居在成为我们的故居前,曾有过辉煌。整齐的条形青石为王间房垒起了一个高高的基座,让它兀自产生出一种居高临下的尊严。似乎是为登堂入室的…  相似文献   

14.
山韵     
平生好之者甚多,尤嗜山水.每每看见峰俊,就想张臂拥抱;看见山绿,就会垂涎欲滴;见山河湖泊,就想纵身畅游;见瀑布高挂,就思激流涤身.古人云:仁者爱山,智者乐水.我虽少仁短智,却对山水情有独钟.今年暮春时节,有幸同省三门峡库区管理局高级工程师唐先海去四川大邑出了趟差,公务之余,很是饱赏了一回山风山韵,时至今日,依然记忆留香,恍如昨天.  相似文献   

15.
正无论是谁,只要吃过鱿鱼,便总得吃到一块脆脆的、硬硬的软骨一样的东西,那就是鱿鱼屁股上的骨头。尤其是学校食堂或是便宜快餐厅,更是近距离接触屁股的圣地:我曾在学校一份10块钱的炒鱿鱼里吃出了20多块屁股。无非别的,就是口感不好,总被弃去,所以特别便宜,逐利的商家自然趋之若鹜了。然而,我们弃之如敝履的鱿鱼屁股,却是它们身上的宝贝,假若鱿鱼在天有灵,看见自己宝贵的屁股被这样作践,定是死不瞑目——反正,大部分鱿鱼都没有眼皮,本来就闭不上眼睛。  相似文献   

16.
张忠涛 《水利天地》2005,(10):47-47
在水利部门工作久了,家庭中的琐事悄然受到了些许的影响,特别是有关水的故事和情结。儿子读小学二年级,平时受我的耳濡目染,养成了一些良好的习惯。比如刚懂事的时候,我就从订阅的一些水利杂志中挑选有意思的章节读给他听。一些关于节水的宣传画他也是爱不释手,左看右看,似乎能  相似文献   

17.
<正>父亲爱看书,也爱买书,家中藏书千余册。但是,来花城上大学的时候,我就带了三本书,《史记》、《红楼梦》和《宋词三百首》,都是我最喜欢的。而今,大学毕业已经有些年头,我在花城安了家,十余年的积累,也积攒了好几百册书籍。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这三本。到外地出差时,常带的,肯定是它们其中之一。这么  相似文献   

18.
渺小至斯     
正和飞机相比,鸟儿很渺小。据说,人类从鸟类翅膀那里得到启发,发明了飞机。我看见飞机在天上穿梭,一次次惊飞所有的鸟儿。和餐桌相比,鸟儿很渺小。据说,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我看见鸟儿成为餐桌上的各式美味,餐具已然太慢,徒手扯才是恰当礼仪。和故乡相比,鸟儿很渺小。据说迁徙是鸟类的本能。我看见寒夜里结冰的苹果和月亮,羽毛零落的鸟儿眺望故乡,无力飞回……在我的作  相似文献   

19.
<正>那些嗡嗡声、口哨声和嘭嘭声似乎是海豚之间用来交流的,而滴答声则是用来展现它们周围环境的。它们是从额隆体传出的一道声波,海豚把它们用来像手电筒一样在水里扫描。如果想要判断诺里斯是对还是错,必须要能看见海豚头部在自然状态下的结构。没有这样的精确描述,没有人能确切地知道声音从哪里来又传到哪里去。游泳需要有复杂的身体构造——整套的制冷器官、弹簧、鞘和杠杆。但相比海豚前额里如此奇怪和复杂的器官,它们身体的其余部位就像独轮车的构造一样简单易懂。海豚  相似文献   

20.
1965年,“大年”二十九,我六点钟就赶到所里来上班。因为眼看过节,报装活特别多,谁家都想安安全全、亮亮堂堂,为了满足用灯户要求,早起点,多干点,这是完全应该的。我到了班上,就赶紧准备工具,不一会儿,组里人全到齐,我们就骑车下户工作了。先来到鱼市大街回民商店门市部,看见门口买肉的人排着很长的队,就因为这个门市部没有安电力表,绞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