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的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HD)患者健康促进行为、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CAH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2)。所有患者行CABG,观察组患者给予基于IMB模型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干预时间为3个月。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评估患者的健康促进行为水平,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估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采用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干预前后2组患者的健康促进行为、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HPLP-Ⅱ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后HPLP-Ⅱ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PLP-Ⅱ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  相似文献   

2.
吴芬  孙敏  吴霞 《大家健康》2014,(7):273-273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50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将其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生活质量及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总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老年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3.
季虹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8):1429-143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并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采用SDS、SAS进行评价。结果:对两组患者不同时间采用SDS量表进行评分,实验组患者其在护理干预3d后其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SAS评分,实验组患者其SAS评分在护理干预后3d其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相关项目比较,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抑郁情绪程度,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给予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针对性护理对患者健康及生活的影响。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护理方式不同将入选病例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患者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30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降压效果,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对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判定。结果:实验组降压显效率(56.67%)、总有效率(96.67%)、QOL-BREF评分(52.6±3.9)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护理干预能有效调控患者血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冠心病危险因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50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将其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生活质量及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总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老年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参照组),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措施。结果:对比两组护理后的临床应用效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92)高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1.43),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好于参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两组数据对比后,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模式更具优势。讨论:将综合护理措施用于老年支气管炎患者中,具有很好的护理效果,该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佘丽  高瞻 《大家健康》2016,(9):251-25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纳入本文实验,按照数字分层法将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介入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后心理状态、临床效果、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均低于对照组,而临床总有效率则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通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发展持续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冠心病心绞痛老年患者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李亚兰 《大家健康》2017,(10):257-25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PCI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某医院急诊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效能干预.术前和术后3个月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 GQOL1-74生活质量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抑郁焦虑情况、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降低,自我效能评分及生活质量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痛PCI术后患者实施提高自我效能的干预,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消化道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2 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6 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指导、饮食护理、行为训练、社会支持等护理干预;对照组36 例给予常规护理.采用症状自评表SCL-90 评价两组患者的生理、心理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SCL~90 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躯体化、强迫症状等6个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老年消化道癌症患者生理、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结合Gugging吞咽功能评估量表(GUSS)评估的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吞咽障碍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老年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在GUSS评估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时间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吞咽功能恢复情况、GUSS评分、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生活质量评分、Rosenbek误吸程度和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有效率、Rosenbek误吸程度1~4级发生率、GUSS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GUSS评估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老年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降低在饮食过程中的误吸,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董雅娟  田波 《湖南医学》2014,(4):804-80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1年11月至2013年1月入住本院的108例冠心病伴发抑郁的患者,按先后住院时间段分为对照组54例和心理干预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分别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进行评定。【结果】心理干预组抑郁得分在干预后较干预前及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心理干预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定八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心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地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抑郁症康复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住院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 将96例老年抑郁症者,随机分为传统护理组和综合护理干预组,综合护理干预是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支持性心理护理、认知行为干预、工娱疗法、家庭支持等措施,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于护理干预前、后1、2、4、6周末评定疗效及副反应;于干预前和干预后6周末两组患者测查生活质量评定问卷(GQOL-74),并进行同组间比较.结果 综合护理干预组显效79.17%,传统护理组显效58.33%,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于干预后HAMD总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综合干预组于6周末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明显高于传统护理组(P<0.05).结论 综合干预能提高住院老年抑郁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副反应的程度,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永城市中心医院于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5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后日常行为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日常行为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不健康行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8例作为本次观察的对象,按照临床护理方法的不同而分为干预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干预组患者临床给予优质且全面的护理干预,而对照组患者临床仅给予常规化的护理,观察干预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进而分析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在给予不同护理方案干预前,观察两组患者的健康行为与生活质量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而经过不同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程度为97.06%(33/34),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程度为82.35%(26/34),明显得知干预组护理干预效果强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具备意义;同时,干预组患者的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情况都优于对照组,对比评价各维度的差异(P0.05),统计学均具备意义。结论临床给予优质且全面的护理干预对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恢复具有极好的应用效果,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总满意度很高,同时可显著提升患者的健康行为以及生活质量,值得积极在临床冠心病护理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魏细花 《吉林医学》2014,(21):4719-472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137例高血压老年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和遵医行为。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评分为(77.05±1.83)分,对照组GQOLI评分为(62.91±2.3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饮食控制、规律服药及自我血压监测等遵医行为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在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罗真华  张宁 《河北医学》2016,(1):160-16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及健康行为量表各维度评分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及健康行为量表各维度评分较护理前均增加,但观察组增加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以我社区门诊收治的7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实验法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过常规护理干预和优质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和焦虑程度的改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结论:在临床上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焦虑程度,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责任制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病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至2017年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接受责任制护理的实验组,每组45例。对比两组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冠心病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33%,生活质量评分均值(50.50±4.50)分。对照组冠心病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5.55%,生活质量评分均值(37.50±4.20)分。经统计学计算,P0.05。结论责任制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老年慢阻肺患者采取舒适护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72例老年慢阻肺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随机分组,实验组39例患者接受舒适护理,对照组33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差异较为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在生理健康评分,心理健康评分以及社会关系评分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阻肺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消除不良的身体症状,缓解病痛,促使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采用等组实验法,选择2017年1—4月在我院心血管病区、内分泌科、呼吸科住院并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慢性病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选择2017年5—8月同病区同类疾病患者50例设为管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医院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持续时间为6周。干预结束后分别采用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和生活质量量表(SF-36QOL量表)对两组进行测评,比较其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管理组AHSMSRS总分及3个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明显较高(均P<0.01);SF-36QOL量表8个维度得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较高(均P<0.01)。结论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从入院到出院以及出院后不间断的护理支持,可提高患者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从而降低再入院率,减少医疗费用,维护老年患者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