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某综合楼项目设计采用了大跨正交斜放钢网格楼盖-钢框架整体结构体系,文章针对其在建造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材质替代的情况,对整体结构进行加固设计;进而建立了加固前和加固后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比分析了结构加固前后基本静动力性能。通过反应谱分析发现结构加固后周期减小,在小震作用下层位移减小。  相似文献   

2.
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发现一些抗震加固过的建筑在地震中也遭到了损坏。以一栋位于日本仙台的加固建筑为例,通过实地考察分析总结了其遭受破坏的典型损伤特征。结构在抗震加固前,应对结构的局部损伤和整体性能有准确的把握;抗震加固时应考虑局部加固对结构整体性能的影响,避免因抗震加固造成新的薄弱部位和薄弱层,从而削弱结构的整体性能。抗震加固应从这些受损的建筑物中吸取教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现有的抗震鉴定方法和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3.
对天津国际贸易中心高层框架-支撑钢结构的建设和加固方案进行了介绍。建立了加固前和加固后结构整体模型,并对施工过程进行了模拟,对比分析了关键部位施工过程中的应力和位移。对整体结构在加固前和加固后使用阶段的重要设计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施工过程中,对加固柱和未加固柱进行了现场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加固效果良好,能够保证施工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杨虹  万忠伦 《建筑技术》2010,41(2):178-180
对主体结构已竣工的项目按业主要求增大营业面积,并按提高了抗震设计地震分组进行改扩建加固设计。对比加固前后结构构件强度、变形指标从结构体系整体概念进行加固改造,并提出了在工程加固实践运用中应遵循工序和原则。加固项目完工后获得业主好评。  相似文献   

5.
对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一些结构病害进行介绍和分析,对道路桥梁结构病害相关加固技术进行全面探讨,运用桥面铺装施工的加固技术、间接加固技术、直接加固技术等方法对桥梁结构进行加固和修复,以确保道路桥梁的整体性能指标达标。  相似文献   

6.
针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抽柱改造实践,归纳了结构整体性能、加固框架梁与拆除框架柱的顺序、支撑系统设计与楼、屋盖结构加固设计等关键问题。对拆除框架柱后结构整体性能提出了验算要求;对加固框架梁与拆除框架柱的顺序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对支撑系统进行了分类,并提出了设计建议和验算方法;对楼、屋盖结构提出了控制加固范围、集中加固目标柱上框架梁的设计理念。基于抗弯刚度考虑,提出采用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梁加固目标柱上框架梁,并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结合安徽某职校的鉴定与加固实例分析,讨论了实际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对结构整体承载能力的影响,并说明了结构分析与加固中应遵循的原则等.  相似文献   

8.
既有建筑改造结构体系加固原则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平山 《结构工程师》2010,26(3):181-184
讨论了既有建筑改造中的体系加固原则,在结构的改造加固中,首先应从结构体系上予以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从结构整体考虑应先考虑结构整体竖向及水平承载性能改善,重点处理重要的结构和构件,注意不能产生新的结构薄弱环节,从而尽量利用和保护原有结构,控制需要加固的范围,减少结构加固总量。  相似文献   

9.
从砌体结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方面对建筑结构检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建筑结构的加固策略,并提出了在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达到提升整体建筑安全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方雪珠 《山西建筑》2011,37(11):39-40
介绍了综合运用增大截面法与碳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过程及技术要点,通过对化工生产中腐蚀受损的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保证了厂房使用安全,达到经济实用的目的,为钢筋混凝土整体结构加固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总图设计的概念、内容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总图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并结合金山花园总图设计进行了归纳总结,以体现总图设计的综合性、政策性、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考虑软土结构强度的次固结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的次固结系数Ca计算方法并没有考虑土体结构性的影响。对原状土和人工结构性土进行了一系列的次固结压缩试验,研究了结构强度q对软土次固结系数Ca的影响。研究表明所提出的先期固结压力pc计算方法有效地降低了Casagrande 法的误差;人工结构性土能够很好地反映结构性对土体固结特性的影响;结构性的存在能够减小土体进入次固结阶段所需时间;当荷载接近或超过土体的结构屈服应力σk时,土体残余的结构性有利于次固结变形的发展;软土的次固结系数Ca随着结构强度q的增加呈较好的线性增长关系;所提出的次固结系数Ca计算方法引入了结构强度q,为预测结构性软土的次固结变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现代住宅小区规划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现代住宅小区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指出住宅小区的交通组织应因地制宜,环境建设要注重整合性,强调了住宅小区安全和社区服务系统改善的重要性,从而完善住宅小区的规划。  相似文献   

14.
湛亚芳 《山西建筑》2010,36(6):122-123
阐述了地下连续墙的定义及应用,对地下连续墙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地下连续墙的优点及不足之处,指出地下连续墙具有结构刚度大,整体性、抗渗性和耐久性好的特点,在城市地铁和深基础工程中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15.
徐振齐 《山西建筑》2011,37(29):47-49
通过砖混结构加固加层改造的实例,介绍了加固加层改造的方法,分析了在加固加层改造中需解决的问题,并提出结构加固加层对施工技术的要求,总结了施工注意事项,以保证新旧结构共同工作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16.
王小静  乔雪垠  聂斌 《山西建筑》2011,37(26):63-64
从混凝土结构加固的重要性、加固的目的、结构加固的方法等方面对我国现有的混凝土结构加固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结构加固技术今后的研究和发展方向作出了展望,以期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7.
结构–桩筏–地基体系时间效应的三维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土的非线性特性及上部荷载作用下地基的固结效应对上部结构内力分布及桩筏基础变形往往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不考虑上部结构刚度影响的共同作用分析常规设计方法与二维简化方法尚未全面地反映共同作用体系的实际工作机理。为此基于Biot固结理论,考虑地基土的弹塑性特性,对上部结构–桩筏基础–地基共同作用体系的时间效应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地基的固结效应对共同作用体系的承载机理与变形协调能力具有显著的影响,共同作用体系的工作性能紧密地依赖于超孔隙水压力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同时上部结构刚度对共同作用体系的时间效应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在共同作用体系分析中应合理地考虑结构刚度效应和地基固结的时间效应。  相似文献   

18.
推算最终沉降中工后次固结沉降比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吉福 《工程勘察》2012,(9):13-16,21
为了更准确地预测工后沉降,利用室内常规压缩试验、长期压缩试验和现场试验研究了三点法、双曲线法、星野法等最终沉降推算方法推算的黏性土地基最终沉降与工后次固结沉降的关系。研究表明,采用三点法推算的黏性土地基最终沉降包含的工后次固结沉降较少,采用双曲线法推算的黏性土地基最终沉降包括约23%~52%的工后次固结沉降,采用星野法推算的黏性土地基最终沉降基本包含了绝大部分工后次固结沉降。故建议采用三点法和双曲线法推算黏性土地基最终沉降并预测工后沉降时还应考虑工后次固结沉降。  相似文献   

19.
张虎伟 《山西建筑》2013,(36):213-214
对京沈线柳河大桥采用改变结构体系的方法进行加固维修,并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DINA对加固后的桥梁进行了仿真模拟分析,同时依据实际实验数据判断其加固后的工作稳定性.研究成果为T型梁桥加固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方法,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推广应用前景,并对其他危旧T型梁桥的维修和加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黄土与湿陷性黄土的结构特性,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强夯法加固黄土填挖路基的试验,对强夯法加固路基的效果进行了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强夯法在整体处理黄土路基的湿陷性和提高承载力方面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