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体育课程论与体育教学论的辨析和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析"体育课程论"、"体育教学论"在<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定位与建构;辨析"两论"的分野及交合互动的关系;揭示其积极变化和努力的方向,寻绎制约的瓶颈和成因.力求催生对"两论"认识的视野深度与广度,为促进学校体育学研究提供参考,为"两论"在学校体育的正确实施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
中印两国不约而同产生了"味"论,其中大有不谋而合之处。"味"论在两国诗学体系中的历史地位相仿佛,既源远流长,又据有主导地位,且统领文艺诸领域。其产生的根由类同,均是从生理上的体验推演到诗学领域。虽由味而韵,在中国是"韵味"相联,在印度,"韵"则获得了较大的独立性,但凭借词语的暗示义,两者也有相似处和共同点;而"情"作为韵论的基础,则颇多暗合。两国的"味"论常在相互借鉴中有所发明。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论断。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基本内涵的大庆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好诠释。深入挖掘大庆精神的价值观内涵,有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积极探索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弘扬大庆精神的路径和手段,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4.
离异家庭是特殊家庭结构的一种,而离异家庭的子女一直是被社会关注的弱势群体之一。父母离异会对子女的心理健康及行为造成较大影响。目前关于父母离异对子女影响主要有"严重影响论"和"有限影响论"两种观点。"严重影响论"得到了大多数实证研究的证实,但"有限影响论"也为重新理解离异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人性问题历来是中国哲学史上争论的焦点.先秦时孟子主张"性善"论;告子主张"生之谓性,性无善恶"论;荀子提出"性恶"论;宋代关学代表张载则强调"天人一气",他认为人以天性为本性,"性"是一个"合两"、"极总之要"的大范畴,它囊括了天性、物性、人性及三者的统一,三性统归于一"气",旨在与佛教的本体"真性"与见闻"自性"相区分开来,可谓是中国自先秦以来"性论"研究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6.
理论体系的构建须有一个恰当的起点。会计理论研究的起点应能够适应会计环境的变化、能够指导会计实践、能够演绎出完整的会计理论体系、可被验证、具有确定性,而目前的主流观点"目标起点论"和曾经出现的"假设起点论"本质起点论"动因(价值)起点论"环境起点论"职能起点论"对象起点论"等均不能完全满足上述条件。基于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以会计理论得以产生和发展的两大基础——界定经济利益归属的"权责关系"和计量经济利益的"市场价格"为会计理论研究的起点,即"基础起点论"则能满足上述条件,并能引领未来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离合词以动宾式离合词为主,动宾式离合词扩展式形成的主要原因来自它的句法内部。当它扩展时,它的插入成分通过两种途径产生:一是论元增容,二是论元提升。当这些论元投射到句法层面时,由于受句法位置有限性的制约,只能出现在非论元位置"定语"上,从而使其呈现出"能合能离"的特性。  相似文献   

8.
教学中的主体性与主体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人们围绕教师和学生谁是主体、谁是客体展开了一场大论战,形成了"教师主体论"、"学生主体论"、"师生双主体论"、"师生教材三主体论"、"主导主体论"、"互主体论"等观点。在现代教育活动中,师生同为主体,相互作用。只是从一个新的视野和角度探讨和认识这个问题,以推进主体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以凯洛夫、叶西波夫为代表的"传统教学"教学论流派及以赞科夫、达维多夫为代表的"发展性教学"教学流派是在前苏联的传统文化背景影响下于不同时期形成的极具影响力的教学论流派,这两个流派的教学思想既存在差异性,又具继承性,其教育教学思想的创新与发展,对我们当下的教育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我国语言哲学史上,存在"言不尽意论"和"言尽意论"两种相反的观点.汉民族持思想感情在心的本体意识,思维与语言文字处于同一架构中存在差异性,语言文字在思维中的作用与地位不断提升.表明思维与语言统一性中的不一致性,两者之间是辨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1.
陈云1957年提出的"建设规模的大小必须和国家的财力物力相适应"的思想被后世学者总结成为"国力论"。"国力论"思想的实质是实事求是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国力论"思想的核心是搞好综合平衡,按比例发展国民经济;考察"国力论"的科学内涵,对当前进一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二回借贾雨村之口提出"正邪两赋"论,并塑造了贾宝玉这一具有"正邪两赋"人格内涵的形象。贾宝玉"正邪两赋"的人格是"清明灵秀"之正气与"残忍乖僻"之邪气搏击斗争的产物,使其成为一个"正邪两赋"的矛盾集合体,具有"情痴情种"和"逸士高人"两种生命形态。  相似文献   

13.
朱伟强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8):1102-1103,1109
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推广实施,"课程论概念系统"进入了我们的学术视野.从其他国家课程改革的动向来看,以"课程论概念系统"代替"教学论概念系统",是当代教育改革的一种趋势.我国学校体育实践也正呈现出从"教学论概念系统"到"课程论概念系统"转换的取向."体育课程目标"问题,是体育课程设计、课程开发中的关键问题.就体育课程目标的内涵、分类、分类意义、分类结构等问题阐述我们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浅议许渊冲古诗英译"三美"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得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渊冲教授是汉语古体诗(即格律诗)英译的大家,他提出了诗体译诗的"三美"论标准,主张译诗在意、音、形三个层面上尽量转递和保存原诗的神韵。古诗英译"三美"论标准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新月派新诗革命"三美"论主张之间有承递的关系,"三美"论标准在许渊冲翻译实践中也有得失。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云南五十年大庆"献礼丛书"中的五部纪实性作品,对纪实性作品中的作家主观性问题,现象描述与理性分析问题,作家的创作主体与纪实客体之间是否两相适应的问题作出理论思考,总结了这五部作品在这些方面处理的优劣得失.  相似文献   

16.
"气"是中国传统文论中最具民族特色的一个文学批评范畴,它包含着中国人对文学、艺术以及审美的独特体验。曹丕首开"文气"论,孟子哲学体系中又以"养气"之说为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理论对后世影响颇深。试图就"文气"论与"养气"论加以展开,探求疏通二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太极拳论》为王宗岳所作。研究认为,太极拳论中所体现出的哲学思想深受当时程朱理学的影响,太极拳论是传统文化中儒道合流的产物。本文分析了无极而太极的宇宙生成论与太极拳定名的关系,儒家"时中"思想与中正安舒之道,道家"时变"与舍己从人的原则,以及"所以一阴一阳,道也"与以拳悟道的关系,探究理学思想、道家思想在拳论拳理的上的体现。力图在当时社会文化的背景下对《太极拳论》做出解读。  相似文献   

18.
商务英语作为一门跨学科、跨领域的专门用途英语,其翻译实践仅以忠实和通顺作为翻译标准是不完全适用的,钱钟书倡导的"化境"论在翻译实践中要求译文与原文在风格和意境上对等,而不单纯是形式上的文字转换,更适合作为商务英语翻译的指导思想.相比传统译学的单一标准,"化境"论需要译者用多元化的标准来完成两种语言的情境转化.从而达到商...  相似文献   

19.
商务英语作为一门跨学科、跨领域的专门用途英语,其翻译实践仅以忠实和通顺作为翻译标准是不完全适用的,钱钟书倡导的"化境"论在翻译实践中要求译文与原文在风格和意境上对等,而不单纯是形式上的文字转换,更适合作为商务英语翻译的指导思想.相比传统译学的单一标准,"化境"论需要译者用多元化的标准来完成两种语言的情境转化.从而达到商务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猫论"指的是办事情、做工作,不管采取什么方式、方法,只要达到目的就是好样的.其实质就是讲究求真、务实的精神.对待"猫论"的正确态度就是要实事求是,还其"猫论"的本来面目,不夸大、不缩小,防止它的消极意义,发扬它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