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对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和意义进行研究,从而尽早使患者的糖尿病肾病得到诊断,并对血糖控制水平以及病程对糖尿病肾病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择98例我院进行糖尿病肾病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25名体检健康人士作为对照组,分别对糖尿病患者和体检健康人士的尿微量白蛋白进行检测,检测工具为尿微量白蛋白试条,并于患者空腹时对其血糖进行测定。结果 25例患者尿白蛋白异常,异常率为25.5%,20例患者入院时糖尿病肾病诊断分期为Ⅲ期,4例患者诊断分期为Ⅳ期。25名体检健康人士的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均呈现阴性,两组患者的尿白蛋白测定情况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程组间患者尿白蛋白异常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血糖控制水平组间患者蛋白异常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测定,能够使糖尿病肾病及时得到诊断,尿微量蛋白试条能够方便、快捷的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52例作为糖尿病早期肾病组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49例作为健康体检组研究对象,测定两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为,未见健康者尿微量白蛋白呈阳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阳性与病史有着密切联系,病史越长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越高,与患者性别无关。结论: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早期肾病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有助于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为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肾病是2型糖尿病患者最常见、危害性大的并发症。其病程进展缓慢、隐匿,大致分为5期:1、2期为临床前肾病,以肾体积增大,滤过率增强为特点;3期为早期肾病期,以微量白蛋白尿(MAU)为特点,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量为30~300  相似文献   

4.
刘涛 《中国保健》2010,(8):34-34
目的观察羟苯磺酸钙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Ⅲ期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40例患者资料。结果治疗后尿白蛋白显著降低(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可减少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发现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0年5月以来,对在我院治疗的180例2型DM患者进行尿微量白蛋白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检测,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无糖尿病肾病患者组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以及临床糖尿病肾病组存在明显差异性,三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微量白蛋白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可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病人致残与死亡的重要原因。早期诊断和治疗对延缓病情进展、改善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近年的研究表明,检测尿微量蛋白、β2-微球蛋白(β2-MG)对糖尿病肾病的有良好早期诊断价值。因此,我们检测了51例尿常规尿蛋白阴性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及β2-MG水平,探讨它们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以便为临床采取及时、有效的诊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尿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诊断糖尿病肾病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并选择6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检测尿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尿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及检测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可有效诊断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8.
《rrjk》2017,(8)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检验中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在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断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方法:选取2015年06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肾内科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58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58例作为对照组,检查受试者尿蛋白指标和尿微量白蛋白指标,将两组受试者的指标结果加以对比。结果:分析两组观察对象的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观察组与对照组阳性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阳性患者的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早期诊断的过程中,通过对患者的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等相关指标进行检查并进行分析,能够较好的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检测,对于早期的诊断糖尿病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疾病筛查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检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5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54名于我院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尿微量白蛋白指标含量、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阳性检出率。结果研究组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尿蛋白阳性率、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的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明显比健康者高,在糖尿病肾病的检查中可以用此为病症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片治疗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的效果。方法采用双盲对照法,158例伴有2型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的高血压患者采用厄贝沙坦片口服治疗,150mg/1次,治疗6个月。结果 158例中94%的患者白蛋白尿排泄量恢复正常,6%患者尿白尿排泄量减轻。结论厄贝沙坦片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具有良好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车骧 《家庭医学》2004,(3):50-50
糖尿病肾病是2型糖尿病患最常见、危害性大的并发症。其病程进展缓慢、隐匿,大致分为5期:1、2期为临床前肾病,以肾体积增大,滤过率增强为特点;3期为早期肾病期,以微量白蛋白尿(MAU)为特点,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量为30~300毫克;4期为临床肾病期,典型表现为大量蛋白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糖肾方运用到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中的功效。方法:选取本单位门诊和住院的82例符合2013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糖尿病肾病Ⅲ期的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糖肾方。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尿ACR、微量白蛋白尿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尿ACR下降更显著(P0.01),微量白蛋白尿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中医症状的改善更明显(P0.01),服用糖肾方的患者未发生与中药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糖肾方能够在常规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舒洛地特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的疗效。[方法]纳入2型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期患者42例,随机分为舒洛地特治疗组(22例)及对照组(20例),两组原降糖降压等药物治疗不变,治疗组加用舒洛地特治疗12周。观察尿微量白蛋白变化情况及糖代谢指标、血肌酐、凝血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尿微量白蛋白随时间逐渐下降,至第8周已较治疗前有明显统计学差异,至第12周下降达29.6%,两组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血凝指标、血压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舒洛地特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排泄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尿液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运用。方法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159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尿液微量白蛋白,并与102例健康体检者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糖尿病组和健康体检组相比,尿MA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糖尿病患者尿MA与糖尿病病史关系密切。结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操作过程更加简单、方便、快速、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给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带来了方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早晨第一次清洁中段尿,采用免疫比浊法,在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62名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并与78名正常健康者(2008年7月至10月来我院体检,排除肾脏疾病、糖尿病、高血压、泌尿系统感染、妊娠及其他严重疾病的健康体检者)的比较。[结果]62名糖尿病患者中检出尿微量白蛋白者22名,检出率为35.48%,检测78名正常对照者,2人检出尿微量白蛋白,检出率为2.56%。二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检出率高,定期对糖尿病患者检测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量,对发现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害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在本院门诊或住院部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216例,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分为Ⅰ期组104例、Ⅱ期组70例、Ⅲ期组42例;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100例为对照组。检测晨尿样本中的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及24 h尿样本中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根据尿量计算排泄率;检测血清CysC、β2-MG水平。结果Ⅰ期组、Ⅱ期组、Ⅲ期组患者血清CysC、β2-MG、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Ⅱ期组、Ⅲ期组明显高于Ⅰ期组,Ⅲ期组明显高于Ⅱ期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Ⅱ期组、Ⅲ期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明显高于Ⅰ期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Ⅲ期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819.62±74.39)mg/24 h明显高于Ⅱ期组(153.05±41.39)mg/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CysC、β2-MG、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随着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程度进展,血清CysC、β2-MG、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均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活性维生素D联合ARB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2013年在本院就诊的45例符合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RB治疗组(A组)、活性维生素D治疗组(B组)、ARB联合活性维生素D治疗组(C组)各15例,各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糖尿病治疗。疗程16周,观察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U-mAlb)、血TGF-β1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16周后,各组尿微量白蛋白、血TGF-β1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联合治疗组尿微量白蛋白、血TGF-β1水平下降最明显(P〈0.05)。结论:活性维生素D可以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减轻肾脏纤维化,且联合ARB治疗后疗效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尿糖(uGlu)与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指标在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中的意义.方法?将该院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干化学试纸检测尿糖,采用免疫胶体金技术检测微量白蛋白在晨尿中的水平,同时与对照组100例健康体检者的相关体检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呈阳性的有56例,尿糖呈阳性的有81例,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且与发展为糖尿病肾脏的患者数相符.结论?尿糖和微量白蛋白检验同时呈阳性是早期确诊糖尿病肾病存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及慢性肾衰竭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肾病患者人数较多,大约占糖尿病患者总人数的33.60%。血液透析是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方法之一。通过调查发现,在所有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中,有34.39%的透析患者患有老年糖尿病肾病。随着糖尿病老龄化的不断增加,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也在逐渐增长。目前老年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以通过患者尿液中微量白蛋白定量诊断糖尿病肾病,而肾活组织检查是诊断该病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从老年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分期诊断及治疗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为老年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案,更好地提高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胱抑素C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第5卷第12期方法测定218例II型糖尿病患者和203例健康体检者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胱抑素C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胱抑素C的水平可作为反映糖尿病患者早期肾脏损伤的一个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