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紫涵  陈俊  徐丹 《陕西中医》2021,(3):323-325,333
目的:探讨苦参碱联合胃复春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亚群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作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苦参碱联合胃复春片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胃复春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率、症状积分、胃镜下观察情况并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亚群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8.0%,高于对照组的87.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胃酸烧心、胃脘疼痛、食欲不振等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但两组患者呃逆嗳气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胆汁反流、糜烂、溃疡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而两组患者的出血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蛋白酶原Ⅰ(90.57±14.36)μg/L、胃蛋白酶原I/胃蛋白酶原Ⅱ(9.23±0.99),高于对照组的(63.45±12.85)μg/L、(7.56±0.82),观察组胃蛋白酶原Ⅱ(7.87±4.35)μg/L低于对照组的(9.75±4.87)μ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苦参碱联合胃复春片可有效缓解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亚群含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二陈平胃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痰湿中阻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200例CAG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加服中药二陈平胃散水煎剂,连续治疗6个疗程,评定疗效;治疗前后放免法检测血清G-17及PGⅠ、PGⅡ含量,计算PGⅠ/PGⅡ值。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95. 0%VS79. 0%,P 0. 05);观察组胃镜检查胃黏膜分级、病理组织学检查腺体萎缩分级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 0. 05);血清G-17、PGⅠ水平及PGⅠ/PGⅡ值均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 0. 05)。结论:二陈平胃散治疗CAG痰湿中阻证有肯定效果,可明显改善胃黏膜病理变化,提高血清G-17及PGⅠ水平及PGⅠ/PGⅡ值。  相似文献   

3.
曾微微  麦联任  张玲  吴红艳 《陕西中医》2020,(11):1548-1551
目的:研究健胃益脾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及对患者胃蛋白酶原等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CAG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入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后分别纳入常规组与观察组,常规组给予摩罗丹治疗,观察组给予健胃益脾汤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胃镜下病理积分、胃炎分期评分、肠化生分期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病理萎缩与IM积分、OLGA、OLGI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主症:胃痛、胃脘痞闷与次症纳差、反酸、大便异常、倦怠乏力积分,胃窦大小弯、胃体大小弯、胃角病理萎缩与IM积分,OLGA、OLGIM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健胃益脾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确切,能够改善患者病理评分,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丹芪祛瘀止痛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及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以9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给予四联杀菌方治疗)和研究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芪祛瘀止痛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对比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胃黏膜血流量、PGⅠ、PGⅡ、胃泌素17(G-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胃脘隐痛且痛有定处拒按、夜间疼痛明显、嗳气吐酸、口干发苦、乏力、食少、便溏、胃窦小弯、胃窦前壁、胃窦大弯、胃窦后壁的血流量、PGⅠ、PGⅡ、G-17、TNF-α、IL-1β、EG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胃脘隐痛且痛有定处拒按、夜间疼痛明显、嗳气吐酸、口干发苦、乏力、食少、便溏、PGⅠ、G-17、TNF-α、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胃窦小弯、胃窦前壁、胃窦大弯、胃窦后壁的血流量较治疗前更快,PGⅡ、EGF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临床疗效、胃脘隐痛且痛有定处拒按、夜间疼痛明显、嗳气吐酸、口干发苦、乏力、食少、便溏、PGⅠ、G-17、TNF-α、IL-1β水平更低,胃窦小弯、胃窦前壁、胃窦大弯、胃窦后壁的血流量更快,PGⅡ、EGF水平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丹芪祛瘀止痛汤能够有效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症状,且能够调节胃黏膜血流量、血清PGⅠ、PGⅡ及血清相关指标水平,可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胃复春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及对胃液p H、胃蛋白酶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病科和脾胃病科就诊的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2组患者基础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均采用标准三联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胃复春片治疗,连续治疗4周。治疗后比较2组胃液p H、幽门螺杆菌阳性率、胃蛋白酶原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胃内p H值均显著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胃蛋白酶1、2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3%,较对照组的79.07%显著升高(P0.05)。结论:胃复春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疗效显著,同时提高胃液p H和胃蛋白酶原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逆萎益胃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8年1月我院消化内科门诊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08例,根据Excel随机表格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4例,观察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逆萎益胃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PGⅠ、PGⅡ、G-17水平、炎性因子IL-6、TNF-a以及CRP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1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GⅠ、PGⅡ、G-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IL-6、TNF-a以及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脘疼痛、反酸烧心、便溏腹泻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逆萎益胃方能有效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症状,显著升高患者血清胃蛋白酶PGⅠ、PGⅡ、胃泌素-17水平,能有效降低患者炎性因子IL-6、TNF-a以及CRP水平;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检测与胃镜检查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于东莞市凤岗医院住院就诊的胃炎患者4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病理诊断、胃镜检查、血清PG检测,并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将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设为对照组,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设为观察组,统计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PGⅠ、PGⅡ、PGⅠ/PGⅡ比值(PGR),比较血清PG检测与胃镜检查的诊断准确度。结果:40例患者经病理诊断确诊,21例为慢性萎缩性胃炎,19例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观察组PGⅠ、PGR均低于对照组(P 0.05),但两组间PG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PG检测与胃镜检查的诊断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PGR低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同时在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血清PG检测的诊断准确度与胃镜检查的诊断准确度相近,因此,疑似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在不耐受胃镜检查时可选择使用血清PG检测。  相似文献   

8.
《光明中医》2021,36(9)
目的研究石斛养胃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门诊部2015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胶体果胶铋干混悬剂、阿莫西林胶囊治疗,试验组40例在此基础上联合石斛养胃汤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胃功能指标、血清G-17、PGⅠ、PGⅡ水平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食欲不振、腹痛、贫血中医症状积分、血清CRP、IL-6、TNF-α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胃功能指标、血清G-17、PGⅠ、PGⅡ水平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石斛养胃汤联合胶体果胶铋干混悬剂可显著减轻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不良等临床症状,改善胃功能,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益气活血解毒方联合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的疗效及对胃蛋白酶原(PG)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2月郑州市中医院收治的Hp阳性CAG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Hp阳性CAG患者采用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Hp阳性CAG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益气活血解毒方。治疗3个月后,检测患者PG(PGⅠ、PGⅡ、PGⅠ/PGⅡ)、炎性反应递质水平、胃液p H值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数变化情况,评价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 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 97%(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的p H值、炎性反应递质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液流变学指数(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降低,PG(PGⅠ、PGⅡ、PGⅠ/PGⅡ)水平升高(P 0. 05),观察组患者的p H值、炎性反应递质水平(IL-6、TNF-、hs-CRP)、血液流变学指数(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低于对照组,PG(PGⅠ、PGⅡ、PGⅠ/PGⅡ)水平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益气活血解毒方联合西药四联疗法可以对Hp产生抑菌作用,有效控制Hp阳性CAG患者的PG、炎性反应递质水平,改善血流动力学,保护胃黏膜,发挥良好的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胃康安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患者情志的影响。方法将20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0例和对照组98例。治疗组给予胃康安,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胃胀、胃痛、嗳气、烧心等)、胃镜、病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ion Anxiety Rating Scale,HAMA)及基于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Patient Reported Outcomes, PRO)评价量表,以判断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胃癌前病变患者情志得分高于全国常模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胃康安治疗胃癌前病变(PLGC)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LGC患者经治疗后HAMD及HAMA的总得分较治疗前的总得分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的HAMD及HAMA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PRO评价量表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的得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的PRO评价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胃康安具有化浊解毒,调肝醒脾作用,可改善患者情志,消除不良情志对胃黏膜的损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IM)或(和)异型增生(ATP),并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胃和冲剂Ⅱ号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液中胃蛋白酶活性、血清胃泌素(GAS)和前列腺素E2(PGE2)的影响。方法:将70只W 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胃和冲剂Ⅱ号低、中、高剂量组和维酶素对照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经综合造模法复制CAG动物模型,施加相关治疗因素2个月,对大鼠胃液中胃蛋白酶活性和血清GAS、PGE2水平的变化进行现察。结果:模型组胃蛋白酶活性和血清GAS、PGE2含量均较正常组降低,而胃和冲剂Ⅱ号各组的胃蛋白酶活性和血清GAS、PGE2含量均较模型组升高。结论:胃和冲剂Ⅱ号能够明显促进CAG大鼠血清GAS和PGE2的分泌,提高胃蛋白酶活性,增强胃黏膜的防御机能,是该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疏肝和胃颗粒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肝胃郁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和中药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使用疏肝和胃颗粒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中药组给予疏肝和胃颗粒治疗,疗程均为4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血清胃泌素(GAS)、胃蛋白酶原(PG)水平改善情况及总体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在改善临床症状及降低血清GAS、PG水平方面,3组疗效均显著,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中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中药组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和胃颗粒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疗效优于单纯西药、中药疗法,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金宇安教授自拟合胃汤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胃动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8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就诊的74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7例,金宇安教授自拟合胃汤联合西药治疗)和对照组(37例,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白细胞(WBC)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治疗后贲门通畅、幽门通畅、胃反流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降幅更大(P<0.05);观察组WBC、CRP、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贲门、幽门受阻及胃反流例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宇安教授自拟合胃汤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胃动力的恢复,缓解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柴芍六君子汤联合西药治疗脾虚肝郁证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PG)、糖类抗原724(CA724)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张家港市中医医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9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中医“脾虚肝郁证”辨证标准,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2组患者均给予雷贝拉唑肠溶片连服4周,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缓释胶囊连服2周,观察组加服中药柴芍六君子汤4周。治疗结束1个月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血清G-17、PG、CA724水平及中医症状评分。结果治疗结束1个月后,观察组临床愈显率为93.4%(42/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8%(22/45)(P<0.05);2组患者治疗4周后血清PGⅠ、PGⅠ/PGⅡ、G-17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均<0.05),PGⅡ、CA724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组间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变明显(P均<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胃脘痞痛、纳呆食少、大便溏薄、性急易怒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对照组胃脘痞痛、大便溏薄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但纳呆食少、性急易怒积分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均>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各项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后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柴芍六君子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胃黏膜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芍药八味汤结合穴位埋线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疗效、胃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纳入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13例,随机分为两组,予以对照组患者(56例)西医常规疗法,观察组患者(57例)西医常规疗法结合芍药八味汤及穴位埋线治疗,比较各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胃脘痞闷、胃脘灼热、口干口苦、纳呆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安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黏膜EG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诊断标准的病例分为2组,治疗组20例,给予安胃汤(由百合、白芍各20g,丹参15g,薏苡仁、半夏各10g,乌药7g,黄连、干姜、炙甘草各5g组成)治疗;对照组20例,用维酶素片治疗,每次2片,每日3次。两组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胃黏膜EGFmRNA水平,对后者进行图像分析及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EGF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治疗后EGFmRNA表达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低CAG胃黏膜EGFmRNA的表达,减缓细胞的分化与增殖异常,缓解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异形增生,可能是安胃汤防治CAG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胃康宁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方法 60例CAG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服胃复春片治疗,治疗组30例服用胃康宁治疗该病,并与西药治疗进行对照观察。发现多数病例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各种症状明显改善,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扶正消浊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探讨中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2例CAG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扶正消浊方治疗。连续服药治疗2个疗程后对两组的症候积分、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PGⅠ/Ⅱ)、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停药1个月复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中医症状积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中观察组的腹胀、上腹痛、纳差、恶心、嘈杂症状积分下降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PGⅠ、PGⅠ/PGⅡ水平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P根除率为55.0%,对照组HP根除率为81.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消浊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胃肠道症状,进一步巩固了CAG中医治疗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胃癌相关抗原MG7(sMG7-Ag)、胃蛋白酶原I、II(sPGI、II)变化的相关性。方法:90例CAG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脾胃湿热和胃络瘀血4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型患者血清sMG7-Ag、sPGI、sPGⅡ的含量。结果:CAG患者sMG7-A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其中胃络瘀血型患者sMG7-Ag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型;CAG患者sPGI、sPGⅡ含量明显低于正常人,脾胃虚弱、胃络瘀血型患者sPGI、sPGⅡ含量明显低于肝胃不和、脾胃湿热型患者。结论:sMG7-Ag、sPG变化与CAG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化肝煎加减联合叶酸对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蛋白酶原、白介素族及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医院收治的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叶酸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化肝煎加减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患者的血清胃蛋白酶原(PG)、白介素(IL)族、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1)实验组患者的血清PGⅠ水平较高,PGⅡ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患者的血清IL-1β、IL-6、IL-17水平较低(P<0.05);(3)实验组患者的血清MDA水平较低,SOD水平较高(P<0.05);(4)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P<0.05)。结论:化肝煎加减联合叶酸能够显著降低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PGⅡ、IL-1β、IL-6、IL-17及MDA水平,提高血清PGⅠ及SOD水平,改善胃黏膜腺体细胞功能及抗氧化能力,减轻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