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析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予以中药保留灌肠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选择2015年4月-2018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70例,按随机对照法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6例),观察组予以中药保留灌肠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对照组予以米非司酮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异位病灶体积、血清雌二醇(E2)水平变化;比较治疗后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异位病灶体积、血清雌二醇水平均有降低,但观察组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异位病灶体积、血清雌二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发生痤疮、胃肠道反应、体质量增加、阴道不规则流血、潮热等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予以中药保留灌肠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可促使患者激素水平保持在卵泡期水平,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补肾化瘀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0例根据入院时间排号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米非司酮12.5 mg,1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肾化瘀汤,1剂/d,分2次口服,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VAS疼痛评分、血清激素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雌二醇(E_2)和促卵泡生成激素(FSH)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E_2和FSH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化瘀汤联合米非司酮能够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疗效,降低疼痛和改善患者血清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小金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120例符合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给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观察组60例,给予米非司酮联合小金胶囊口服。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后,观察2组治疗后的有效率、血清CA125、性激素水平、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CA12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性激素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小金胶囊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有一定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史婵 《新中医》2016,48(6):151-152
目的:观察中药方剂辨证加减联合米非司酮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7例给予米非司酮片治疗,观察组48例在米非司酮片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中药方剂辨证加减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清CA125水平及治疗总有效率,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1.7%,对照组7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CA125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方剂辨证加减联合米非司酮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CA125水平,缩小并消退包块。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抽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祥云县人民医院接诊的13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6例,对照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米非司酮,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71.21%,总有效率为89.39%,复发率为9.10%,而对照组有效率为39.40%,总有效率为66.67%,复发率为36.3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无副作用,而对照组副作用发生率为22.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确切的疗效,安全性高,复发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自拟内异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单予米非司酮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A-125、性激素水平改善情况,并评定两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7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CA-125及性激素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异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散结镇痛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散结镇痛胶囊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性激素水平、中医证候积分、疼痛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黄体酮(P)及雌二醇(E_2)水平、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散结镇痛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可有效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性激素水平,缓解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疼痛,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散结镇痛胶囊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疗效和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1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用散结镇痛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00%)明显优于对照组(78.00%),观察组患者性激素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散结镇痛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可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曾智 《亚太传统医药》2012,(11):118-1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应用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应用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妊娠率、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60.0%(P<0.05);观察组总妊娠率为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妊娠率30.8%(P<0.05);观察组复发率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43.3%(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能有效提高疗效及妊娠率,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11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6例。两组均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加用桃红四物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激素水平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低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IL-6、s ICAM-1、MMP-9水平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FSH、E2、CA125水平对照组均低于观察组(P0.05),P水平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更加显著,能够调节激素平衡,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加快康复,且用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自拟三花益肾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采用自拟三花益肾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三花益肾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张帆  邓雷厉  盘娟 《中医杂志》2003,44(11):841-842
目的:观察化瘀调经方配合盆炎液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选择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2例,采用化瘀调经方内服,盆炎液保留灌肠,对照组38例口服丹那唑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为76.3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化瘀调经方配合盆炎液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诺雷得联合妈富隆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归肾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3%)明显高于对照组(71.4%),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黄体生成素(LH)、血清卵泡刺激素(FSH)以及血清雌二醇(E2)等血清性激素水平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相对单纯西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黄美英 《新中医》2018,50(4):127-129
目的:观察丹莪妇康煎膏联合米非司酮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抗子宫内膜抗体(Em Ab)的影响。方法:选取11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予米非司酮胶囊治疗,研究组予丹莪妇康煎膏联合米非司酮胶囊治疗。评估2组治疗效果,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Em Ab阳性率,统计受孕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1.0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清Em Ab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Em Ab阳性率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血清Em Ab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受孕12例,受孕率21.43%,对照组受孕4例,受孕率7.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莪妇康煎膏联合米非司酮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细胞因子和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和激素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观察组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SH、LH、E2激素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激素水平,可有效控制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陕西中医》2017,(10):1343-1344
目的:观察补肾化瘀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肾化瘀汤,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盆腔包块大小变化、血清免疫学指标含量及安全性指标变化。结果:试验过程中观察组脱落1例,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87%,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盆腔包块较对照组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降低CA125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降低患者血清中TNF-α含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EMAB转阴率为69.23%,对照组为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各项安全检查均未见异常改变。结论:补肾化瘀汤联合米非司酮可明显改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症状,缩小患者盆腔包块大小,降低肿瘤相关免疫学指标,且对肝肾功能无明显损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选取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7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53例予以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研究组54例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丹栀逍遥丸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个月后血清性激素孕酮(P)、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水平,统计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预后妊娠率。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4个月后血清E2、FSH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预后妊娠率46.29%,高于对照组24.5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予以丹栀逍遥丸与加味桃红四物汤联合治疗效果明显,可明显改善其性激素水平及提高预后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8.
清异汤保留灌肠治疗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磊  祝佩芹 《四川中医》2007,25(12):84-85
目的:观察清异汤保留灌肠治疗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6例,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0%,对照组总有效率8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清异汤保留灌肠治疗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有较好疗效,且安全性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实施米非司酮治疗,于月经来潮后5天内给药,治疗3个月后观察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评分、子宫内膜厚度、性激素水平的差异。结果: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评分、子宫内膜厚度、性激素水平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的可行性高,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性激素水平,减少子宫内膜厚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8例)采用米非司酮口服治疗,观察组(n=4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治疗,并给予相应护理措施,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子宫活动度、后陷凹结节大小、附件包块大小、闭经情况变化及治疗结束后月经复潮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月经期、非月经期)、子宫活动度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后陷凹结节及附件包块大小均明显缩小(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或缩小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4、8、12周后的闭经例数均明显多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停药后平均复经时间(30.2±7.8)d较对照组(57.5±14.5)d明显缩短(P0.05)。结论中药灌肠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疼痛,缩小病灶组织,提高闭经例数和缩短复经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