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胜利发电厂一期2台220 MW纯凝汽机组进行了热电联产供热改造,设备运行中经常出现疏水泵汽化、机械密封损坏事故.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查找事故根源,并有针时性地制定整改方案,成功避免了设备损坏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郑国  龙新峰 《广东电力》2006,19(1):63-67
针对300MW机组低压加热器疏水系统运行时存在的泵故障率高、管道振动大、投运率低等问题,根据对水泵的各种调节方式的分析比较和疏水系统运行特性,提出了将变频调速控制技术用于低压加热器疏水泵上的改造方案,即将低压加热器疏水控制方式由阀门调节改为疏水泵变频调速控制,改造后的经济效益分析表明该改造方案节省了电能。提高了经济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合山电厂330 MW汽轮机组调试的故障分析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立斌 《广西电力》2005,28(2):20-22
介绍合山电厂330MW汽轮发电机组启动调试过程中所遇到的启动疏水扩容器、低加疏水泵打不出水、冷却器堵塞、汽机振动大、注油试验电磁阀问题、汽机润滑油压低的试验设备等多种问题的分析和处理。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660 MW超超临界机组低压加热器疏水系统的配置方案,分析了低压加热器疏水系统配置疏水泵和采用逐级自流方式疏水时对汽轮机热耗的影响,热耗验收工况下采用疏水泵方案时汽轮机热耗下降约3kJ/(kW·h),推荐采用配置2台100%容量疏水泵的低压加热器疏水系统的优化方案;同时,采用最小年费用法比较了疏水泵定速和变频调速方案,变频调速方案年费用最小,较定速低加疏水泵方案年费用减少1.63×104元,疏水泵推荐采用变频调速方案。  相似文献   

5.
2×330MW机组低加疏水泵原设计为节流调节方式,疏水泵的出口压力比较高,疏水泵及电机长期处于高速运转状态,不但浪费了电能,还造成疏水泵及电机频繁故障。为解决以上问题,把节流调节改为变频调节,改造后不但提高了机组的经济性和可靠性,而且平均节电率达65%。  相似文献   

6.
梁娜  张宗珩 《热力发电》2012,41(6):8-10
针对某台N600-16.7/537/537型机组低压加热器疏水系统冷源损失及疏水不畅等问题,提出在5号或6号低压加热器疏水出口加装疏水泵的2种优化方案,并应用等效焓降法分析不同工况下各优化方案的热经济性。结果表明,在考虑疏水泵耗电条件下,5号低压加热器疏水出口加装疏水泵的热经济性优于6号。  相似文献   

7.
火力发电厂暖风器疏水系统常规布置为“疏水泵→除氧器”方式,易发生水位控制失灵、疏水泵汽蚀、暖风器泄漏等故障。采用“疏水器→凝汽器”方式对暖风器疏水系统进行改造,系统简单,投资少,简单易行,效果明显,适用于各种暖风器布置方式,可有效解决暖风器疏水系统的常见问题。改造后的系统运行调节灵活、基本无维护工作量,提高了设备运行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国产300MW机组低压加热器疏水系统连接方式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国产300MW机组给水低压加热器疏水系统存在的问题,交原设计为疏水逐级自流与疏水泵相结合的连接方式,以疏水逐级自流与外置式疏水冷却器相结合的方式来取代,不仅计算热经济性相当,而且因取消了转动设备疏水泵,提高了系统实际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300MW机组低压加热器疏水系统设计为逐级自流和低压加热器疏水泵联合运行方式,疏水泵定速运行时普遍存在泵故障率高、管道振动大、低压加热器投入率等问题。利用变频技术将低压加热器水位控制方式由阀门调节为疏水泵变频控制,改造后一年多运行表明疏水泵运行稳定,安全可靠,低压加热器投入率达100%,节能显著,并很快在湛江发电厂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李强 《电力技术》2014,(9):46-51
核电机组常规岛低压加热器(简称低加)疏水泵不同的配置方案影响低加疏水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为了优化系统性能,通过对现有国内规程和国内外不同堆型常规岛低加疏水泵配置方案的对比分析,结合AP1000常规岛低加疏水泵及相关系统的初投资,并考虑运行费用的影响,从经济性角度提出了低加疏水泵配置3台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根据低加疏水泵初步选型结果及低加疏水泵的特性曲线,通过经济分析,对低加疏水泵的选型流量和扬程进行了优化,提出了低加疏水泵流量按额定工况选择的建议,并对其扬程选择进行了优化,降低了低加疏水泵的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11.
300MW机组低压加热器疏水系统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型国产300MW机组低压加热器逐级放流式疏水系统不畅是个普遍问题,主要原因是7号低加疏水难以导入8号低加。加装疏水泵后,提高了机组的循环热效率,降低了供电煤耗。疏水泵控制采用变频调速控制技术,有效地维持了低加水位,保证了疏水泵的稳定运行,降低了疏水泵的电耗和检修工作量,取得了良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上海汽轮机厂N125型机组回热系统中设有疏水泵,将~#2、~#3、~#4低加疏水打入凝结水系统。该疏水泵出口分为两路,分别接~#2低加出口及~#4低加出口凝水系统。当正常运行方式时,将疏水打到~#2低加出口凝水系统,以提高汽机回热循环的热经济性,而我厂两台机组从投产以来,将疏水打到~#4低加出口凝水系统。由于~#4低加出水温度在145℃左右,而~#2低加疏水温度只有约89℃,当两股水流混合时,由于温差大,从而增大了不可逆损失,回热  相似文献   

13.
1.前言 某厂低加疏水系统图如图1所示,按照原系统设计要求,低加疏水采用逐级自流和两台低加疏水泵联合运行方式。这种设计使低加疏水泵运行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 (1) 由于低加的水位靠低加疏水泵出口电动调整门的节流来控制,低加疏水泵运行时节流量大,出口压力高,经常发生泵的格兰大量漏水造成热量和水量损失,地面污染,引起疏水泵不能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4.
无电泵及炉水循环泵的超临界机组在启动过程中会遇到汽机冲车时主蒸汽温度超温及启动时间长的问题.为此,增加了从启动疏水泵至除氧器的一条管路,并修改了部分参数,从而使该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另外,分析计算了超临界机组通过疏水扩容器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次蒸汽流量,指出将该蒸汽回收后会给电厂带来一系列的好处.  相似文献   

15.
樊贤 《江苏电器》2013,(12):35-37
低加疏水泵的作用是从低压加热器吸取冷凝水,并把水输送至除氧器,从而提高加热效率。介绍了某公司低加疏水泵改造前设备系统异动状况,并提出了具体的改造技术方案,将疏水泵组更换型号,控制部分采用变频调节。实际运行结果表明,改造后的设备平均节电率达65%,提升了控制操作实时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坪石发电厂有限公司3号机为125MW机组,由DCS系统控制。其低加疏水系统采用逐级自流方式,即4号低加疏水自流至3号低加,3号低加疏水自流至2号低加,2号低加疏水由疏水泵打入主凝结水至除氧器。2号低加的水位由疏水泵出口调节阀调节。过去,运行中的2号低加水位很不稳定,经常出现满水或缺水。满水时,3,4号低加也跟着满水,这不仅严重影响低加的热交换效率,严重时还会引起汽轮机进水。缺水时,经常出现疏水泵打空泵,造成疏水泵叶轮汽蚀。总之,这种用调节阀调节低加水位的方式,既不经济,也不安全。为此,决定对此疏水泵电机进行变频调速改造,即通过…  相似文献   

17.
华能巢湖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2号超临界600 MW机组投产初期低压加热器(低加)疏水泵经过多次调试,始终不能正常投入运行。分析认为,该机组低加疏水泵系统阻力较大,达不到泵的必需汽蚀余量,从而使疏水泵入口产生汽蚀,不能满足高负荷连续运行的要求。为此,将低加疏水泵首级叶轮改为双吸叶轮。改造后,低加疏水泵在600 MW额定负荷下汽蚀余量大于泵的必需汽蚀余量,可连续运行,满足机组运行需要。  相似文献   

18.
《发电设备》2021,35(4)
提出一种基于分区域等效焓降法的低压加热器疏水泵热经济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加热器改为疏水泵式后,各区域疏水流量、换热量、泵功率的变化对汽轮机净发电量的影响,并且利用某1 000 MW二次再热机组验证所提出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考虑到疏水焓及泵功率,能够更好地适用于新建机组低压加热器疏水泵的热经济性分析,并且指导疏水泵的优化布置;受疏水流量和抽汽效率的影响,存在设置1台疏水泵的最佳位置;设置第2台疏水泵的节能效果较设置1台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9.
变频技术在低加疏水系统中的应用与节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变频调速优于调压调速、变极调速、串级调速等传统调速方式,是目前国际上一项效益高、性能好、应用广、有发展前途的电机调速技术。文章简要介绍了水泵的变频调速工作原理与特点,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变频调速的节能率。针对某大型机组在设计和运行方式上存在的问题,对水泵的各种调节方式进行分析比较,提出了利用变频技术将低加水位控制方式由阀门调节改为疏水泵变频调速控制的具体方案。运行效果和经济效益分析表明:该改造方案节省了电能,提高了经济性和稳定性,可在同类型汽轮发电机组的低加疏水系统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马勇  朱立彤  付昶 《电站辅机》2013,34(1):20-22
越来越多的城市郊区电厂改造成为热电厂。针对热网电厂运行中存在热网循环水加热不足、选择热网汽侧疏水注入系统的位置、热网回水管道补水标准的选择、热网除氧器的正常运行、热网循环水泵的调速运行和热网疏水泵的调速运行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