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糖尿病是以“三多一少”(即吃得多、喝得多、小便多。或形体消瘦)为主要症状的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属于中医“消渴”病范畴。笔者多年来在各型糖尿病的治疗中,以重“后天之本”脾胃为主,加以健脾化瘀药以益气祛瘀,收到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点滴体会归结于下,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2.
体质与脉象的相关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正常人体质和脉象的调查研究,以揭示不同体质在脉象表现上的差异,了解两者之间存在的某种规律。结果表明:阴虚质以脉细数为常,阳虚质多表现为沉迟无力,湿热质以脉数多见,痰湿质以滑脉为主,气虚质以脉沉细数无力多见,瘀血质以湿脉多见。  相似文献   

3.
叶任高治疗肾炎血尿的经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吕立言 《辽宁中医杂志》1995,22(10):439-440
主要从肾炎血尿初期多阴虚内热,治疗以滋阴化瘀为主;中期多气阴两虚,治以补益为主切忌温燥;后期多脾肾气虚,治以补肾为主,须防外感。基本上将本病分3期进行论治,介绍叶任高教授的经验方及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4.
吃饭要细嚼慢咽,以防止食物塞住喉咙;走路要选择平坦的路面,以防止被路上的障碍物绊倒。比喻办事要小心谨慎,以防发生意外。也有作“吃饭防噎,行路防跌”、“大嚼多噎,大走多蹶”、“大嚼多咽,大走多跌”的。  相似文献   

5.
老年中风发病与体质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老年中风发病与体质有密切关系:肥胖之人多气虚痰湿,中风以中经络者多;瘦人多阴虚火盛,中风以中脏腑者多。老年人过度肥胖或消瘦均易发中风病,须采取措施预防,如调摄精神、节制饮食、起居有常及药物防治等。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临床常见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的症状表现,多归属于中医“消渴”范畴。根据其临床表现,病机多概括为“阴虚燥热”。但临床有一部分患者,多饮、多食、多尿表现不明显,主诉以周身困重乏力、胸脘痞满、消瘦来就诊,查其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均高于正常,舌苔白腻,脉濡缓,治以健脾化湿多获良效。现就自己治疗体会略作阐述,供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7.
作者从四个方面探讨糖尿病辨治规律:(1)多饮症状明显者,以宣肺清热法;(2)多食症状明显者,以通利大便法;(3)多尿症状明显者,以温肾救阴法;(4)多饮多食多尿较著者,以活血化瘀法。能准确指导遣方用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比较常见的腰痛病之一,以青壮年多见,主要原因是由于第三腰椎横突过长,活动范围广,负重多等积累性损伤,症状多以患侧腰痛为主,并伴有不同程序的下肢疼痛。我院采用药针刀配合手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通过梳理、分析、总结近年来有关放射性膀胱炎(RC)的中医药文献,对其病因病机及其相关治疗研究进展进行阐述。RC病变初期,多以热毒之邪为主;病变中期,多以瘀热夹浊毒为主;病变晚期,多以虚实夹杂为主。故疾病初期治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化浊解毒;疾病后期治以扶正祛邪、健脾补肾。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论述头痛,以六经作为分证纲领,将头痛分为太阳经头痛、阳明经头痛、少阳经头痛、太阴经头痛、少阴经头痛、厥阴经头痛六种,治疗上太阳经头痛多以解表法为主,代表方剂为麻黄汤、桂枝汤;阳明经头痛多以通腑泄热法为主,代表方剂为承气汤;少阳经头痛多以和解法为主,代表方剂为小柴胡汤;太阴经头痛多以温中散寒为主,代表方剂为理中丸;少阴经头痛多以回阳救逆法为主,代表方剂为四逆汤;厥阴经头痛多以温散寒邪为主,代表方剂为吴莱萸汤。以上辨治方法为后世医家治疗头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脑血管神经性头痛是由于头部损伤或感受寒邪,致使瘀血阻络,寒凝经脉,使经脉拘急所致。在临床巾以急性多见,尤其是以中、青年发病率较高。其症为头痛剧烈,尤如针刺且部位固定,痛处多以头部两侧为主,性质属多发性,遇寒则头痛加重。  相似文献   

12.
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为特征的病证。一般认为,其病因多是禀赋不足、劳欲过度、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病机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阴损及阳,阴阳俱虚,变证百出。然而,当今临床所看到的患者,多为出生富贵、身强体胖之阳虚痰浊之体,未有先天禀赋不足之证据;症状均以多饮、多食、多尿为主,容易疲劳,未见明显阴虚之象: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证治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范畴,以多饮、多食、多尿为典型症状,有上、中、下三消之分。从脏腑辨证以肺、脾、肾为病位,从阴阳属性观察以阴虚燥热、气阴耗伤为多见,亦有属于阳虚、湿热、血瘀者。笔者根据多年来治疗本病的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不揣浅陋,介绍如下:l气明同治,首当顾肺消渴病虽有上、中、下之分,但求治于中医者,大多数经过一段病程,用过中西药物治疗,典型之三多症状多不具备。根据临床观察有口渴引饮者,也有无口渴者,但多见短气乏力,倦怠,口干,舌干红剥少苦,五心烦热,头昏,小便短黄,脉虚数等候。辨证属于气阴两虚…  相似文献   

14.
摘 孙国珍老先生是湖北省恩施州知名老中医,跻身杏林60余栽。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中医妇科方面有独到的见解,笔者隋师侍诊10余年,获益良多,深得教诲,孙老从肝肾亏虚和冲任虚瘀论治女子月经不调(以月经量少或继发性闭经为主),用药精当,疗效显著。孙老临证时注重女子多虚、多郁、多瘀的病理特点,以“治肝肾即调冲任”为原则,拟方用药多以调补肝肾气血为主,以养女子之冲任,使气血化源充足。现将承师习业以来亲历恿师拟方诊治的月经不调患者120例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应用朝医理论观察了274例各体质人的绝经时间及更年期月经改变特征。发现绝经时间上少阳人最早,太阴人次之,少阴人最迟。还发现各体质人在更年期前期、中期、后期主要症状有所差异,前期太阴人以胸闷心悸为主,少阴人以食欲降低为主,少阳人以眼热眼涩为主;中期太阴人以烦躁易怒为主,少阴人多见抑郁忧伤,少阳人以失眠多见;后期以慢性衰退性症状为主,太阴人多见面跗肿胀,少阴人多见乏力消瘦,少阳皮肤皱纹症状。其原因主要是体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赵晓琴 《四川中医》2009,27(2):84-85
肝硬化失代偿期临床症状以脾大、腹水等为主要特征,属中医“肋痛”“鼓胀”“积聚”等范畴,多由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药物性肝炎等迁延日久不愈,自身调理不当所致,久病多虚多瘀,一临床以气虚血瘀多,急则治标,注意脾肾在腹水形成中的重要作用,缓则治本,采用补气柔肝敛阴之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274例太少阴阳体质人在更年期综合征症状的频次、序次特点,说明体质与其有一定的相关性,体质决定了症状的群体倾向性。结果发现:各体质可出现不同系统为主的表现,太阴人以肺、肝系统为主,少阴人以脾系统为多,少阳人以神经系统为多。其次,不同体质人随着绝经时间上变化出现不同症状,绝经前半年太阴人心悸胸闷为多,少阴人乏力食少为多,少阳人眼热眼涩为多。绝经1年内,除烘热汗出外,太阴人多见烦躁易怒,少阴人多见抑郁忧伤,少阳人多见失眠。到了后期,太阴人多见面跗水肿,少阴人乏力消瘦,少阳人皮肤皱纹等慢性衰退性症状为主。  相似文献   

1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王书臣教授认为对此类疾病应重视缓解期的治疗,以减少急性发作。并结合临床认为,缓解期多属本虚标实之患,本虚以肺脾肾虚为主,标实以痰瘀交阻为多。故在床辨治中,着重于“痰”、“虚”、“瘀”的治疗,以补肾健脾、祛瘀化痰为治疗大法,采用自拟的补肾健脾祛瘀化痰方随证加减,收到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卵巢囊性肿瘤中医辨证分型与B超诊断结果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卵巢囊性肿瘤按中医“症瘕”辨证分为气滞、血瘀、痰湿、湿热4型发现中医各型各类病例所占比例有明显差异,气滞型以卵巢囊肿多见,血瘀型以巧克力囊肿、囊腺瘤多见,痰湿型以囊腺瘤、皮样囊肿多见,温热型以炎性假瘤、卵巢囊肿多见,并提出职医辨证与西医辩病相结合,可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20.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以胰岛素抵抗(IR)为病理基础,以中心性肥胖、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为主要表现,以多种代谢性疾病合并出现为临床特点的一组症候群,也称IR综合征或X综合征。目前普遍认为,MS是一种多因素、多机制、多系统的亚临床疾病,和心、脑、肾的增龄性血管病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