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卡林型金矿床主要分布在北美大盆地地区科迪勒拉造山带、科罗拉多地台和我国扬子地块西南缘的板内古生代 -中生代沉降带和西北缘古生代 -中生代冒地槽。具有分布局限、成矿集中的特点 ,形成许多超大型矿床。金矿床成矿域发育一套大面积分布的巨厚的古 -中生代冒地槽建造 ,同成矿期的岩浆活动和构造活动强烈 ,有利于形成各种地热体系和流体活动。金矿床往往形成成矿带 ,单个金矿床的规模大小不一 ,矿化受构造、围岩和深部流体控制 ,围岩一般具有还原性质。围岩蚀变为去碳酸盐化、硅化、泥化、硫化物化和重晶石化等。金与砷黄铁矿、黄铁矿及毒砂紧密相关 ,以次显微金的形式存在。其他矿物为雄黄、雌黄、重晶石、辉锑矿、石英、方解石、含铊矿物以及表生矿物明矾石和黄钾铁矾等。成矿流体中水为大气降水 ,碳、硫主要来源于矿床围岩和以下岩石 ,少量可能来源于深部。矿床形成于浅 -中等深度。提出了大气降水热液、岩浆热液、变质热液和卤水成矿等卡林型金矿床形成模式 ,大气降水成因模式能较好解释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法国中央地块的勒布尔内克斯金矿产于利穆赞海西基底片麻岩的剪切带中。紧接在糜棱岩化后原先不含矿石英碎裂以后,在剪切带拉张期间形成了含金石英扁豆状体。矿化围岩为微细砂糖状石英,有经济价值的矿化(毒砂、金、黄铁矿、方铅矿和铅硫盐)是在与乳白色石英同期形成的毒砂和黄铁矿结晶后才形成的。与玻璃石英伴生的后期矿物共生组合为:富银自然金、闪锌矿、方铅矿、黝铜矿和硫盐。毒砂有一个成分变化范围,其As的平均含量相当于与黄铁矿达到平衡的温度(约400°±30℃)时毒砂中的砷含量。与成矿同时发生的热液蚀查结果形成了多核白云…  相似文献   

3.
由接触带向远离接触带元素组合由高温向低温演化,矿石及矿物中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接触交代矿床一致,微量元素对黄铁矿的聚类分析表明成矿热液主要来自黑云石英闪长岩,黄铁矿中微量元素主成分分析也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岩体,有部分是围岩提供,成矿过程是多阶段的,可分为氧化物阶段、硫化物阶段和硫酸盐—碳酸盐阶段。  相似文献   

4.
八卦庙金矿床是秦岭地区新近发现的超大型金矿床,本文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这个金矿店的微量元素组成特征,通过与其它金矿床微量元素组合的对比分析,认为八卦庙金矿床是一种类似于中高温热液碳酸盐型金矿床,与卡林型金矿有一定的差异性。基于元素等位残研究,认为大多数微量元素在热液性变过程中呈惰性行为,Au和As表现出一定的活动性,确认了在金的成矿中围岩不仅提供容矿空间,而且还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5.
产于“勉略宁”三角成矿带的高山金矿床由 5个金矿体组成 ,该矿床的形成受区域构造活动所控制 ,其成矿作用可分为三个成矿期 :早期金的初始矿化、中期金的二次富集和晚期金的表生富集。中期成矿期为金的主要富集期 ,但晚期的表生氧化和风化淋滤作用对金的再次富集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矿床流体包裹体以纯液态包裹体为主 ,成矿流体的温度介于 15 0℃~ 30 0℃之间。成矿流体很可能来源于中酸性钠长斑岩脉 ,但又不是典型的岩浆热液 ,具有多成因性。金的沉淀富集是在弱 -中等碱性热液、相对还原的环境中进行的。金矿的物质来源与矿区的超基性岩体、钠长斑岩脉、厚层状白云岩及各类碎屑沉积岩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云南墨江金矿床的同位素地球化学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江金矿的同位土地球化学特征、成矿元素组合和包裹体成分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未源于金厂蚀变起基性岩体,成矿热液是深源流体、岩浆水和大气降水混合的产物。成矿期深部富矿化剂流体沿断裂上升并与地下水混合,从侵入体及围岩中淋滤出了成矿物质。在迁移过程中,随着地球化学条件的改变,金在有利部位沉淀富集形成矿床。墨江金矿床底混合热液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7.
长江中下游地区铁帽型金矿床(地质出版社1992.7.)李瑛贺菊瑞等著章琴芬该著作全面论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表生氧化带铁帽型金矿的区域成矿背景;系统地归纳了该区的铁帽类型和铁帽型柴矿类型;客观地确立了含金和不含金铁帽的判别标志;逐类阐明了含金铁帽中表生金矿物的特征和金、银的赋存状态、铁帽剖面的分带性和金在其中的赋存部位;详细地探讨了铁帽型金矿床形成的控制因素及表生成矿作用的地球化学特征;根据金的溶解沉淀实验结果,初步论证了本区表生带金的主要迁移形式和沉淀环境;在综合全区表生金矿控矿条件的基础上,具体地提…  相似文献   

8.
金的吸附成矿作用是表生和低温条件下的一种重要成矿机制。本文综述了黄铁矿吸附-还原金络合物的实验研究方法,探讨了黄铁矿吸附-还原不同金络合物的反应机制和影响因素。黄铁矿对Au-S络合物的吸附作用主要是黄铁矿与Au-S络合物之间的静电吸附以及表面络合,由于吸附的Au-S络合物的还原反应相当缓慢,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很容易发生解吸附作用;而黄铁矿对Au-Cl络合物的吸附作用实质上是黄铁矿表面金络合物迅速的还原反应,通过还原作用形成自然金而使得解吸附率极低。As掺杂形成的p型黄铁矿以及和n型黄铁矿构成p-n结是导致金络合物在黄铁矿表面发生电化学沉淀的驱动因素。目前有关金的吸附实验都是在温度小于90℃的表生条件下进行的,开展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吸附成矿实验,尤其是利用电化学方法原位研究高温高压下黄铁矿-金络合物溶液之间的界面反应以及原电池效应对金络合物还原作用的影响,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新疆阿尔泰地区原生金矿的围岩蚀变较发育,且不同类型金矿床同时具有相同特征的围岩蚀变类型。多数金矿床的围岩蚀变具有分带性,从矿体或断裂面向两例呈对称分布。金矿化一般随绢英岩化、黄铁矿化等蚀变的增强而增强。围岩蚀变是成矿流体、围岩和构造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金矿化的表现形式,而不同类型的围岩蚀变则是成矿流体在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下演化的产物,正是这种成矿流体沿破碎带活动,形成一个由高温到低温的蚀变类型组合及与之相应的围岩蚀变分带。  相似文献   

10.
云南墨江金矿床成矿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墨江金矿床位于“三江”褶皱带哀牢山板块结合带北段的墨江 -九甲断裂带中。矿体分布于金厂超基性岩体西侧的金厂组烂山段含火山物质的硅质岩、变余粉砂岩和板岩中 ,矿体由含金石英脉、含金硅质岩组成 ,金矿体受层位和岩性控制。在矿区还分布晚于金矿化形成的镍矿体。金镍矿体共同存在于同一矿区 ,矿区围岩蚀变种类多 ,与金矿化有关的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等。矿体的空间分布与穿插关系表明 ,金成矿作用开始于晚三叠世以前。含金硅质岩具有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质特征 ,其稀土元素、氧、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与热水沉积作用形成的硅质岩一致 ;含金石英脉的矿物组成、结构和构造特征、稀土元素、硅同位素、微量元素组成与含金硅质岩相似 ,可能与硅质岩具有相似物质来源或形成作用。金矿石中金与镍、铬等元素的相关性很低。推断金矿床成矿作用可能开始于中石炭世含金硅质岩的热水沉积作用 ,在早三叠世以前 ,成矿热液通过充填和交代作用在硅质岩和上部的岩石中形成含金石英脉。后来的区域变质作用、超基性岩自变质作用及镍矿化作用可能使金矿体的金含量提高 ,但没有产生具有工业意义的独立金矿化。  相似文献   

11.
利用连续提取法结合电子探针分析对龙塘金矿风化剖面中砷的赋存状态及其地球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矿区表层土壤中砷含量达588mg/kg,是土壤质量标准的十几至几十倍,该土壤已受到砷的严重污染。风化母岩中砷主要赋存于含砷黄铁矿与毒砂之中,而风化样品中砷主要赋存于晶质氧化铁中,其次为非晶质氧化铁之中,其他三个结合态相对较少。风化初期,含砷黄铁矿与毒砂风化溶解,其中大部分砷被风化溶液淋失,其他砷被氧化铁吸附。非晶质氧化铁结合态砷在风化过程中显示先升后降的趋势,而晶质氧化铁结合态砷则逐渐升高。雨水对表层土壤的冲刷、风化母岩中硫化物的风化溶解、风化产物中氧化铁在饱和条件下的溶解等都会使剖面中的砷释放出来,对周围环境造成潜在的威胁。  相似文献   

12.
萨尔布拉克金矿为破碎蚀变岩型金矿,矿体严格受“菱形构造”和岩屑晶屑凝灰岩的控制.在平面上是透镜状近多间距出现,剖面上呈膝状拐折.以矿石中含有较多毒砂为特征.围岩蚀变强烈.具有明显的烛变分带性,从中心向两侧,蚀变具对称性.矿石中金含量与毒砂、黄铁矿的含量成正相关,五角十二面体黄铁矿与金矿化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3.
拉拉布脉状金矿床是西必塔矿集区最典型的矿床,而西必塔矿集区脉状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是近年来发现的最具经济潜力的金矿床之一。金矿赋存于中新世—更新世马林丹群火山岩中,该火山岩呈零星岛状散布于斯丹岗—哥塔巴托—大姑玛线性构造活动带(SCDL)的东部,并受到安山玢岩侵入。该火山岩可分为上、下段两段。下段由安山质熔岩、英安岩、凝灰岩组成,上段为火山角砾岩和凝灰质角砾岩。拉拉布矿床的安山岩具有明显的热液蚀变,属于冰长石—绢云母型金矿化。金是在pH值近中性的浅表环境中由于热液沸腾并伴随流体的混合沉淀而成,通常富集于标高30~200 m之间。金的富集有4个阶段(1)形成角砾岩之前的围岩蚀变作用;(2)热液角砾岩的形成;(3)形成角砾岩后的围岩蚀变作用;(4)金矿形成。  相似文献   

14.
小西弓矿床是北山地区最重要的金矿床。金矿化在中元古代糜棱岩化绿片岩和长英片岩中呈脉状或蚀变岩团块产出,并且同海西期花岗岩类侵入岩体具密切时空联系。详细的硫、氧、氢和铅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金矿床成矿物质和含矿流体主要来自海西期花岗岩类侵入岩、中元古代变质岩地层与大气降水。晚古生代时期,哈萨克斯坦—北山与塔里木板块沿柳园—大奇山深大断裂发生碰撞与地体拼贴,其中挤压与伸展转换期的构造变形作用不仅致使前海西期岩体(层)发生深熔,形成花岗质熔浆,而且诱发含矿流体向低温与低压构造破碎带运移,进而形成小西弓金矿床。  相似文献   

15.
赋存于胶莱盆地下白垩统莱阳组含碳碎屑岩系中的蓬家夼式金矿床与金矿化 ,无论其形成地质时代还是岩石特征或沉积环境 ,均与国内外已知的金矿不同 ,为一种新类型金矿床。本文阐述了蓬家夼式新类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 ,并论述了其成因 ,认为其为一种沉积 -改造作用形成的新类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6.
金顶铅锌矿床生物有机成矿作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顶铅锌矿床矿石矿物的演化经历了沉积成岩期、热卤水成矿期和表生成矿期三个阶段,在这三个演化阶段中生物有机质均起着重要的作用。沉积成岩期表现为生物体对铅、锌等成矿元素的吸附作用以及腐殖酸的吸附、配合作用;热卤水成矿期表现为有机羧酸的溶蚀作用以及对成矿环境的控制作用;表生成矿期主要表现为地表细菌的氧化作用以及深部细菌的还原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总结了金矿床中毒砂的基本标型特征,并从地球化学角度阐述了金在毒砂中富集的机理,解释了同一金矿床中毒砂含金量比黄铁矿高,以及毒砂中常常出现晶格金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安徽铜陵鸡冠石银(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冠石银 (金 )矿床是铜陵地区一个具中型规模的银 (金 )矿床 ,在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都有其代表性。矿床分四个主要成矿阶段 :夕卡岩阶段、氧化物 -硫化物阶段、石英 -硫化物阶段和石英多金属硫化物-碳酸盐阶段。对矿床的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 ,独立的银、金矿物和含Au、Ag低的硫化物、含Ag硫盐矿物 ,主要形成于热液成矿期中晚阶段 ;矿床的轻、重稀土元素总浓度比值与辉石二长闪长岩相近 ,反映出二者的同源特征 ;稳定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结果 ,反映出该矿床以岩浆热液为主的成因标志 ;成矿热液以岩浆水为主 ,但在成矿晚期有大气降水和地层成分加入 ;成矿流体为NaCl-KCl -H2 O体系 ;矿床成因属夕卡岩 -中低温热液充填 -交代型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