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血的教训换来"防震强国" 日本地处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交界处,是地震多发地带.据不完全统计,日本全国平均每天有4次地震,6级以上的地震每年有1次;世界范围内发生的里氏6级以上地震,大约有20%发生在日本.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是日本70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  相似文献   

2.
中国对地震的强烈程度以"烈度"表示,而日本则以"震度"表示.由于本刊论文中提到日本的地震震度,且日本对震度的定义与中国不同,故在此简要介绍一下日本气象厅对日本地震"震度"的定义.  相似文献   

3.
破记录地震所谓破记录地震,是指超过当地有史以来最大震级的地震.例如,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的9.0级巨震,就是一次破记录地震,它不仅打破了宫城县海域的地震记录,同时还打破了日本海沟地震带的地震记录,以及日本全国的地震记录(8.6级).  相似文献   

4.
《建材城》2014,(4):66-69
2013年3月18日,又一位日本建筑师伊东丰雄获得了普利兹克建筑奖,把日本建筑推到了聚光灯下.其实除了创意传承,日本建筑界对于建筑的社会职能也有着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作为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建筑对于日本人来说远不只是审美那么简单,它还承担着复杂而庞大的民生职责.2011年东日本地震后,惨烈的损失使重建家园成了日本建筑师迫在眉睫的任务,作为灾后重建的典型个案,日本在两年间给出了一份完整的田野调查,对现代建筑的主要材料——钢筋混凝土提出了深入质疑.  相似文献   

5.
日本阪神地震的震害及教训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日本阪神地震的震害及教训周炳章(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每年有感地震约l~2千次,8级以上地震每15年一次,7—8级地震每l—2年一次,6~7级地震每年15次左右。日本地震遍及全境,发生在日本及其周围地区的地震约占全世界地震的豆...  相似文献   

6.
每四年一次的日本地震工程学讨论议,于1982年12月1~3日在东京虎门国立教育馆召开.会议由日本地震学会、土质工程学会、机械学会、建筑学会、土木学会五个学会共同组织.会议集中讨论各学会内的地震工程学问题.该次讨论会共收到各大学、有关局、厅及民间企业等提出的论文共266篇.  相似文献   

7.
建筑物三维分析模型及其用于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可靠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地震防灾研究中心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共同开发和进一步发展了用于研究结构物地震反应的三维分析模型,并采用该模型编制了计算机程序,用于模拟结构物的地震反应,研究地震破坏机理.运用该分析模型的建模方法和对一设有地震仪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物进行了分析.通过将分析结果与该建筑物在1994年Northridge地震中的记录和损伤情况进行比较,验证了作者所开发的三维分析模型和计算机程序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刘少才 《城市开发》2022,(4):118-119
日本是个地震、火灾等灾害频发的国家.地震是因为日本所处地理位置导致的,而火灾是因为强震发生时会导致输电线路着火,日本很多旧城古街及早期民居多是木制结构,一旦失火,很容易火烧连营,损失巨大.所以,日本政府对防火和逃生非常非常重视.本文重点说明日本火灾逃生措施.  相似文献   

9.
洪水之后     
2011年3月11日的东日本大地震和海啸袭击了日本的东北数省,造成约20000人丧失生命.此次巨大灾害造成的次级灾害福岛核电站事故在之后很长时间内一直是全世界各大媒体的头条新闻. 地震和海啸造成的灾难是巨大的.灾难发生后的1 8个月,维修和善后工作主要集中在成千上万受损或被毁的商业和住宅建筑上.同时,一项新的政府研究表明,如果南海海槽有3个地震同时发生,死亡人数会达到320000,其中70%将死于震后的海啸.此项研究引起了日本公众的愤怒.  相似文献   

10.
城市直下型地震就是在城市及近旁发生的地震,地震的震源往往就在城市区域的下部或者其附近.这一名词是日本学者提出来的.城市直下型地震,尤其是大地震产生的巨大破坏力对城市建筑物、构筑物及相关设施的损毁非常严重,造成的灾难也极其惨烈,是城市安全的最大威胁.  相似文献   

11.
当前地球正处于地震相对活跃期,近年来全球地震灾害频发.2008年中国汶川发生8.0级地震,2010年智利发生8.8级地震,仪2010年全球就记录到7级以上地震达28次,大大超过往年平均数据.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震级高达里氏9.0级,并引发特大海啸和核事故,给日本社会经济造成了重创.  相似文献   

12.
1995年1月17日,日本神户市发生了7.1级直下型强烈地震,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灾难.4年过去了,在神户市人民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城市已基本恢复.地震对于开展城市防震减灾工作以及如何创建一个安全的环境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现将神户市4年来在地震安全建设方面的工作作一简单介绍,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13.
地震预警系统定义 2008年6月14日,日本岩手县发生7.2级强烈地震,仅造成7人死亡、100余人受伤,10余人下落不明。地震发生时,日本的地震预警系统起到了一定程度的预警作用,有效地减少了伤亡和损失。发生在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东海大地震,地震预警系统同样起到了作用,使得运行于日本东北地区和东京之间的27对新干线列车自动刹车停运,避免了更大的损失。我国部分媒体在报道这些地震灾害时,混淆了本质上不同的地震预警与地震预报两概念。致使我国有些人产生误解,认为日本做到了地震前瞬间预报地震,因而能够预报地震。  相似文献   

14.
《城乡建设》2005,(4):37-37
最近,日本的新泻地震和东南亚的地震海啸,对我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近年来,我国也处于地震活跃、高发期,提高城乡抗震防灾能力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第九届世界地震工程会议于1988年8月2~9日在日本东京和京都召开。会议收到论文1300余篇,汇成论文集8册;内容涉及面广,几乎包括了地震工程的所有领域。鉴于会议的部分情况已在国内有关刊物上作了介绍,本文仅就论文集中的部分内容简介于后,以供参考。一、地震与地震区划1.关于墨西哥地震。自1984年第八届世  相似文献   

16.
日本的地下开发并非始于今日.近年来,随着建筑学等领域的技术进步,日本陆续建设起一大批设施更为完善的地下街、工厂、发电厂、铁路、公路以及仓库,已成为日本大都市的重要基础设施.目前,京东都内一所超高压变电所中的九座均建于地下.1985年,朝日电视台兴建了日本第一座地下摄影棚.在地震甚为频繁的日本,这座摄影  相似文献   

17.
致国际建协主席路易斯,考克斯女士亲爱的考克斯女士:我们在此向在3月11日星期五日本东北部地区遭地震与海啸袭击后所有给予我们的巨大帮助的人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尽管地震对日本东北部地区和福岛核电站区造成了严重损失,并波及到东京等其他地区,东京的会议和酒店设施仍完全有能力举办会议,展览和其他活动.  相似文献   

18.
“不死鸟计划”重建日本阪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年1月17日凌晨,日本兵库县神户市发生里氏7.2级大地震,造成日本6434人死亡,近4.4万人受伤,约65万座建筑物受损,逾30万人无家可归,这是日本自1923年关东大地震以来人员伤亡最惨重的一次地震。地震发生在日本第二大经济圈——关西经济圈,直接导致经济损失达10万亿日元,这意味着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2%瞬间消失,且当时日本正值泡沫经济破灭后“失去的十年”中叶。地震对战后一代日本人来说犹如晴天霹雳。  相似文献   

19.
3月11日14点46分,日本宫城县东北部发生里氏9级地震。强震过后。立刻引发大规模海啸,十几米高的海浪吞没了日本东北部地区。接着地震和海啸又引发了核电站的“核震”。13日雾岛山新燃岳火山又再次喷发,喷烟高度达4000米……一波波的特大灾难冲击着日本,直到现在,强冷空气又袭击日本地震灾区,大部分地区降起大雪。核融合炉炉心融解、辐射尘扩散的阴影仍在弥漫,余震仍然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20.
地震,是人类经常面临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地震破坏性极强,不易预测。时至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仍不能对地震做出比较准确的预测,许多防范措施也常常是被动的。因此,地震给人类造成的灾难是巨大的。在人类历史上,地震留下的记录是可怕的。许多地震令人类无法忘怀: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1976年中国唐山大地震、1985年墨西哥大地震……在这些地震中人们经常提及的、日本人难以忘却的一次是1923年9月1日的关东大地震。突如其来的“抖动”日本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在日本历史上,曾发生过两千多次大地震。日本东京附近,平均每三天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