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 运用步态分析系统评估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态,并比较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常规康复治疗与单独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步态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5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拒绝尝试下肢康复机器人治疗者设为对照组(15例),尝试下肢康复机器人治疗者设为观察组(38例)。观察组每周6 d接受30 min机器人辅助步态治疗2次和每天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仅每天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由同一名医师采用WALKERVIEWTM步态分析系统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步态时空参数及关节运动学参数。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4周步长、步频、膝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4周步频、膝关节活动度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康复疗法与单独常规康复疗法均能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态,且前者比后者在改善脑卒中偏瘫步态方面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3.
步态分析在足踝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步态是人类步行的行为特征,涉及行为习惯、职业、教育、年龄及性别等因素,也受到多种疾病的影响。行走时一侧足跟着地至该足跟再次着地称为1个步态周期,在1个步态周期中,每侧肢体要经过踩地负重和离地摆动两个阶段,分别称为步态周期的站立相和摆动相。还根据是单足着地,还是双足着地,将站立相分为单肢支撑相和双肢支撑相。步行与跑步的关键差别在于步行有双支撑相。双支撑相的时间与步行速度成反比。步行障碍时往往首先表现为双支撑相时间延长,以增加步行稳定性。正常步态需要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及骨骼肌肉的动态整合,是通过骨盆、髋关节、膝关节、距小腿关节(踝关节)和足趾的一系列活动完成的,而躯干则基本保持在两足之间的支撑面上。任何环节的失调都可能影响步行和步态,而异常也有可能被代偿或掩盖。正常步态应该是双侧对称的,有些人受左利或右利的影响会在行走时偏重于一侧肢体,造成轻微的步态不对称,这种不对称如果相差超过8%~10%,则应视为异常。  相似文献   

4.
PNF技术在临床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近10年在临床康复治疗中应用PNF技术的研究,简要介绍PNF技术基本理论,指出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PNF疗法是否可以更广泛的应用到临床中,以及配合传统疗法是否能有效的提高治疗率提出了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肺康复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已得到广泛研究,其疗效也得到肯定,但对其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尚不明确,由于相关高质量研究较少,缺少适用于不同疾病的肺康复方案及康复疗效评价体系.本文通过阅读近年国内外关于肺康复治疗各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研究,综述研究成果,报告肺康复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6.
7.
本文通过对内隐记忆在记忆康复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临床记忆康复提供依据及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集体康复的模式对膝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治疗干预,利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探讨其对患者步态参数的影响。方法从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选择非运动员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3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人。对照组以传统1对1治疗为主,实验组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增加集体康复内容。两组在训练前和训练1个月后对三维步态参数(包括步长、步速、步频、患足廓清地面最大距离)进行测定。结果训练前两组各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训练前后及训练后组间对比各指标存在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集体康复模式有利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步态参数的改善,步频,步速明显加快,步长明显增长,患足最大廓清高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动物步态分析是一种评价神经系统运动行为高度敏感的检测方法,由于其指标多样性和客观性,在评价药物的药理毒理研究中展现出很大的应用前景,有利于揭示作用于神经系统药物的药理毒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戴胡明 《安徽医药》2013,34(4):514-517
步态是人类步行的行为特征,正常步态是由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本体感觉和视觉等多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任何一系统的病损均可导致步态异常。目前步态分析研究主要集中在偏瘫、脑瘫、膝骨关节炎等疾病上,其他系统的疾病的研究较少,对于脊柱退行性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及非特异性腰腿痛患者,由于支配神经及下肢疼痛带来的影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一种预防和有效矫正异常步态的康复方法,观察其临床效果并进行机制探讨.方法 将6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分为预防组和矫正组,每组30例.2组均采用三阶段康复方法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如下功能评定:rns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运动程序信号的强度和比例、行走时步幅、患肢负重时间及关节活动度,同时对2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后预防组26例无异常步态,行走模式正常;4例有轻度划圈步态,佩戴足托后得到矫正.矫正组全部患者步态得到明显矫正,但6例仍需足托辅助.治疗后2组患者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运动程序信号的强度和比例、行走时步幅和患肢负重时间以及关节活动度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神经训导三阶段康复方法是预防和矫正偏瘫患者下肢异常运动模式的有效方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 kind of rehabilitation approach that can prevent and rectify abnormal gait and to observe its clinical effectiveness and to explore its mechanism. Methods Sixty hemiplegic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at were 30 cases each. The treatment was done by three stage method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functional evaluation were done respectively as follows; lower extremity Fugl-Meyer, pace width, the weight loading time of the affected limb, the joint range of motion, the magnitude and ratio of the motor program signals. The data was analyzed and compared statistically. Results In prevention group, 26 patients recovered normal gait, and 4 had lightly hauling gait, but it can be rectified by using foot support. In the rectification group, the entire patients recovered with normal gait except 6 patients who needed the help of foot suppor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data of the lower limb Fugl-Meyer, pace width, weight loading time of the affected limb, range of motion, signal strength and proportion of motor program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P <0. 01). Conclusion The three stage neurological training rehabilitation technique is an effective method of preventing and rectifying abnormal gait.  相似文献   

12.
康复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康复医学理论的指导下,配合康复治疗对患者实施的一般及专门的技术,在骨科患者的医治中,加强康复护理同抢救治疗一样,是促进机体功能复和减少致残的关键,通过对患者的病情和心理进行评估,加强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术前康复训练、术后功能锻炼,提高患者康复功能锻炼的主动性,患者康复知识知晓率提高,护理效果良好,并发症的发生减少。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病情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对31例AS患者进行三维步态分析检查,收集脊柱活动度参数、时空参数、时间参数,同时评估患者生活质量(HAQ评分)、疾病活动指数(BASDI)、功能指数(BASFI)、测量指数(BASMI),并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AS患者行走时的脊柱左右侧倾幅度较正常值比较明显增大(P<0.01),脊柱前倾幅度较正常值比较亦有增大趋势,静止状态脊柱旋转幅度较正常值比较明显减小(P<0.01).②AS患者步长、步幅、步速与正常值相比均明显减少(P<0.05),患侧下肢的步长、步幅、步速数据减少尤为明显(P<0.05),健侧下肢的步长与步幅减少,步频加快(P<0.05).③患侧下肢单支撑相时间有缩短趋势,双支撑相时间有增加趋势.④患侧下肢的步长、步幅、步速、步频均比健侧下肢减小(P<0.05).患侧下肢单支撑相较健肢缩短,双支撑相较健肢延长,摆动相较健肢缩短(P<0.05).⑤患侧下肢、健侧下肢的步长、步幅、步速、步频均与HAQ、BASDI、BASFI、BASMI呈负相关;时间参数中患侧下肢支撑相与HAQ、BASFI呈正相关,双支撑相与HAQ、BASFI、BASMI呈正相关,单支撑相与BASMI呈负相关,摆动相与HAQ、BASFI负相关;时间参数中健侧下肢支撑相与BASMI呈正相关,单支撑相与HAQ、BASFI呈负相关,摆动相与BASMI呈负相关;脊柱侧倾幅度与HAQ、BASDI、BASFI、BASMI均呈正相关;BASMI与行走时脊柱侧倾幅度、脊柱前倾幅度呈正相关,与静止时的脊柱旋转幅度呈负相关;而所有步态分析数据与年龄、病程、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均无相关性.结论 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能较好量化评估AS患者脊柱活动范围及步行功能,可作为评价AS患者疾病活动度和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康复干预对脑性瘫痪(脑瘫, CP)患儿足外翻步态矫正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60例脑瘫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患儿在出生后12个月内(0~12个月)开始接受正规康复干预, B组患儿则在出生后12个月后(13~24个月)开始接受正规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各足底区域占全掌压力百分比、各足底区域占支撑期百分比及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分级。结果治疗后, A组患儿足前掌内侧缘、足弓内侧缘占全掌压力百分比(36.5±5.3)%、(6.1±2.0)%均低于B组患儿的(45.2±7.6)%、(12.8±5.2)%,足前掌外侧缘、足弓外侧缘和足跟占全掌压力百分比(19.5±4.8)%、(8.9±3.0)%、(28.9±5.2)%均高于B组患儿的(16.0±3.8)%、(7.1±2.4)%、(18.8±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着地实相、前掌接触实相占支撑期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整足接触实相占支撑期百分比(41.7±1.3)%低于B组的(49.7±1.8)%,离地实相占支撑期百分比(45.2±2.0)%高于B组的(37.1±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GMFCS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出生后12个月内)进行康复干预能显著改善脑瘫患儿足外翻畸形,为脑瘫康复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现代康复医学认为呼吸训练不仅可增强胸廓活动,协调各呼吸肌功能,还可增加肺活量和吸氧量,并通过影响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的功能,改善全身状况;同时由于呼吸训练无创无痛,简单方便,且无需任何额外开支,容易被患者接受,因此有学者建议把呼吸训练作为多种疾病恢复阶段早期主要的锻炼方法,并可作为其他康复方法的辅助措施[1].  相似文献   

18.
现代康复医学认为呼吸训练不仅可增强胸廓活动,协调各呼吸肌功能,还可增加肺活量和吸氧量,并通过影响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的功能,改善全身状况;同时由于呼吸训练无创无痛,简单方便,且无需任何额外开支,容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9.
肌内效贴疗法是近年来在康复领域新兴的一种治疗方法,因其操作简单、方便,效果即刻而明显,使病人易于接受,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从肌内效贴的出现、发展、特征、作用、在儿童中的贴扎方法与取下方法等方面,综述了肌内效贴疗法在小儿脑瘫、肌性斜颈、臂丛神经损伤及其他疾病中的应用进展情况,并提出肌内效贴今后在儿童康复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康复治疗改善腰椎管狭窄(DLSS)术后功能障碍,观察步态训练在腰椎管狭窄术后患者中的康复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科室收治的30例DISS患者开展研究,以双盲法分组,即对照组(n=15,常规康复治疗)和观察组(n=15,基于常规康复治疗加强步态训练),对比两组康复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腰椎JOA评分高于对照组,而ODI评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步速、步频、步幅等相关步态指标观测所得结果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腰椎管狭窄术后康复治疗中积极开展步态训练可改善患者腰椎功能,轻其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