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台湾电影《饮食男女》是著名导演李安在1994年拍摄完成的电影,是他“家庭三部曲”的收官之作。电影讲述了退休的餐厅大厨老朱(郎雄饰)和三个女儿生活在一起,每周日晚上他都要烹饪一桌丰盛的晚宴。要求三个女儿不论多忙都要出席,但是每一次.晚宴都在不愉快的气氛中结束。大女儿家珍(杨贵媚饰)是个老姑娘,决心照顾父亲却又不甘心。小女儿家宁(王渝文饰)青春不羁,做事不顾后果。  相似文献   

2.
带钱谈恋爱     
朋友的女儿考入北京的一所大学.他这个做父亲的自然非常高兴.摆了一桌宴席请我和几位好友。席间.我们少不了说些祝贺的话,然后.我问他:现在是学生谈恋爱比较普遍.你有没有和女儿谈过这个问题?有友点点头.说:谈过了.我已经表明我的态度:不鼓励.也不阻止。  相似文献   

3.
开心一笑     
父亲正在用着家里的电脑.没想到.小女儿在他身后窥视。忽然,小女儿转身冲向厨房.对妈妈尖叫:“我知道了!爸爸的密码!我知道爸爸的密码了!”  相似文献   

4.
唯不说相思     
安宁  老侯 《健康文摘》2008,(4):17-17
我一直以为父亲是个没有情爱的男人,至少,他从没有在我和哥哥面前表现过对母亲的亲呢。甚至,连关爱都很少有。他总是粗声大嗓,口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和强硬。我因此常常很奇怪母亲怎么会看上了父亲——两个人从小就在一个小镇上,彼此看着对方长大,却从没有说过一句话。即便是后来他们结了婚,父亲都惜字如金,极少对母亲说一些温柔的言语。  相似文献   

5.
程好的父亲是大学老师,他对女儿的前途早就做了细致的规划,希望女儿的人生可以一帆风顺。诸如什么时候、在哪个学校读完中学、大学,跟哪个老师学习之类,父亲都安排得清清楚楚,处处庇护着女儿,希望女儿能够按照自己的规划实现人生中的“成功”。然而,程好最近老是拒绝上学,理由是对新调来的老师讲课风格不适应,“看着不顺眼”,父亲百般劝说都没有效果,只好带她来看心理医生。  相似文献   

6.
父亲,是女儿一生中最早接触到的异性.他对她后来选择男朋友,有着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袁仕友 《长寿》2007,(5):57-57
我父亲年逾七旬.常与几个老伙伴一起打麻将.并以少量的金钱论输赢.有时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因怕这样对他身体有害,我就多次规劝他,但也不见效.便吓唬他说.再去赌博.小心公安局把你抓去拘留哟!谁料.他听了大发雷霆.说这么大年纪了.公安局不可能因为玩牌赌钱而拘留他。请问:父亲的说法正确吗?  相似文献   

8.
晓超 《大众健康》2011,(12):73-75
见到甄文俊的下午,他刚刚完成了一台手术。患者是位76岁高龄的老人,他正在向老人的女儿叮嘱患者术后的注意事项。我听到老人的女儿满怀感念地对他说:“甄主任,谢谢您!是您给了我父亲又一次生命。”  相似文献   

9.
老公的父亲86岁,生前是个基督徒,一个极平凡、极普通的人,一辈子辛苦劳作,养育了五个子女,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业绩。一得到老人去世的消息,亲朋好友都赶来了。大家都聚集在老人的房子里,回忆往事,翻看照片。女儿深情地说:“看,我拿着父亲给我买的芭比娃娃,我的十岁生日礼物,  相似文献   

10.
他是一名普通小学老师,从教28年来以自己微薄的收入默默地资助任教村子里的贫困小学,从2002年至今,为了赚钱.每逢节假日,他都谎称外出打牌.瞒着他人下井挖煤。他为何要这样做?在女儿的眼里.他为什么又是一位可恨的父亲呢?2006年2月.笔者采访了他.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1.
台湾电影《饮食男女》是著名导演李安在1994年拍摄完成的电影,是他"家庭三部曲"的收官之作。电影讲述了退休的餐厅大厨老朱(郎雄饰)和三个女儿生活在一起,每周日晚上他都要烹饪一桌丰盛的晚宴,要求三个女儿不论多忙都要出席,但是每一次,晚宴都在不愉快的气氛中结束。大女儿家珍(杨贵媚饰)是个老姑娘,决心照顾父亲却又不甘心。小女儿家宁(王渝文饰)青春不羁,做事不顾后果。老朱最喜欢的二女儿家倩(吴倩莲饰)和老朱一样喜欢烹饪,  相似文献   

12.
父爱有声     
我印象中,父亲一直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小时候,我很怕和父亲说话。他威严冷峻,不苟言笑。大概从叛逆期的时候,我几乎没再和父亲说过话。其实,心里也明白.父亲是爱我的。我想,天底下的父亲大概都是这样的,无言地爱着儿女.正所谓父爱无声。  相似文献   

13.
爱情用心     
当邮递员的父亲这些天在自家邮箱里发现了一些特殊的信件,这些信件都是寄给女儿的。信封的颜色及上面的图案很温馨浪漫,看字迹都是出自一人之手,不禁让人联想到情书。但父亲没有动它们,只是看了看,便把它们又放回到信箱中。看得出,女儿盼望着那些来信。因为女儿总是读它们很久,然后,认真地回信。终于有一天,女儿把他领到父亲面前,说他就是不断给自己写信的人。男孩走后,女儿征求父亲意见。父亲没有直接表态,  相似文献   

14.
十本小人书     
小学二年级时,父亲带我去城里的姑姑家走亲戚。我跟姑姑邻居家的男孩玩得很好,他上初中了,像大哥哥一样照顾我。我离开的时候,这位哥哥送给我十本小人书。他说这些小人书他都看过了,送给我做个纪念。  相似文献   

15.
相思两个字     
我一直以为父亲是个没有情爱的男人,至少他从没有在我和哥哥面前表现过对母亲的亲密。有时候我给他们拍照,父亲总是催促着我们赶紧照,他没闲工夫陪着我们。说完了又偷偷把身子朝前移一移,结果,几乎所有的照片里,都是父亲很伟岸地占据了"大半个江山";而母亲,则温顺地站在他的身后,像是他的贴身丫头。  相似文献   

16.
我父亲今年65岁,退休前是一家食品厂的质检员,他原来脾气性格都很好,但最近的脾气却变得暴躁起来,经常对我母亲大吼,怪她把家里的钥匙、钱等物品弄丢了,我母亲觉得很委屈,打电话告诉我们说那些东西其实都是父亲自己弄丢的,想要和他理论,却常弄得一肚子气,也没法说清楚。  相似文献   

17.
吴茜 《婚育与健康》2013,(10):53-53
女儿心中的大树 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父亲就是一棵参天大树。我的家在鄂西的一个小镇,镇上的人大多重男轻女,但父亲很疼我,只要有空,他就会陪我玩跳房子、翻绳、捉迷藏之类的。记得5岁时的一个夏日,他在房间看书,  相似文献   

18.
肖峰 《健康》1994,(10)
有位做父亲的最近写信给我,说他有一个女儿,品貌兼优,周围有许多条件不错的小伙子在追求她。但不可思议的是,他女儿却看上了一个以前入过狱,现在仍爱赌博、酗酒、滋事等恶习不改的男人。家人一齐苦口婆心地规劝她,甚至还以断绝家庭关系来威胁她,可都不能改变他女儿对那位男子的一片痴情……  相似文献   

19.
终生之痛     
父亲去世时,我只有十二岁。与重男轻女,偏疼哥哥的母亲相比,父亲更偏爱我这个毛丫头。但在他的意识里,大概觉得只有将女儿当作儿子来爱才会爱得真实、爱到极致。因此,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大庭广众之下,父亲从不叫我的名字,而是直呼:“老儿子”。那时,我还不能理解在这个性别错位的称呼里饱含着父亲对女儿怎样的疼爱和情感寄托。当时,母亲带着我和哥哥与外婆住在小镇上,父亲则独自在沈阳工作。七十公里的距离使得父亲只能在节假日里才能赶回家与我们团聚。我很少见到父亲,但父女之情却没有受到丝毫阻碍。每次回来,无论我藏在家里哪个角落,父亲都…  相似文献   

20.
我今年42岁,家住东北,是一名乡镇中学女教师。30岁那年,丈夫有了外遇,新欢是个未婚女人,且为他怀了孕。在这种情况下,我主动提出离婚,成全了他们。一个支撑着这个破碎的家,当起了单亲妈妈。 现在回想起来那是什么样的日子啊!白天工作,晚上独守空房,里外一人张罗……但这一切我都挺过来了,为了让别人看看我没有男人也一样的能力;为了让那不负责的父亲看看,没有他,他的女儿照样能养大成人成才!在学校里工作热情,精力充沛,人前总是装得满不在乎的样子,夜晚躲在被窝里不知偷偷地流过多少眼泪。那个时候只有一个信念,盼着女儿快点长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