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分析2010年~2015年中国图书情报学SCI论文,了解中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的发展情况及现状。利用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数据库检索并统计了2010年~2015年中国图书情报学相关的论文,从文献量、著者、机构、核心期刊、引文、研究主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中国图书情报学SCI论文数量在不断增多,但是高被引论文依然以与国外学者合作为主,论文的研究主题以图书情报学方法相关研究论文为主等。  相似文献   

2.
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2001-2010年图书情报学主要期刊发表论文的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可视化其网络关系,分析图书情报学研究机构的分布与合作情况.首先,统计研究机构的发文数量,找出重点研究单位;其次,构造合作矩阵,绘制合作网络图,设定阈值,分析研究机构的合作现状;再次,对研究单位以及其发表文章的关键词构造2-模矩阵,绘制2-模数据网络图,划定阈值,找出研究机构的重要研究领域和重点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单位.  相似文献   

3.
李秋杰 《情报科学》2012,(7):1109-1114
为深入揭示我国图书情报学的发展变化,为该研究领域的论文选题、科研立项和学科规划提供参考信息和决策依据。本文采用词频分析法和共词分析法,对2001-2010十年间图书情报学领域批准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关键词进行计量分析,以探索和发掘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结构和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在坚守核心研究主题的同时,不断拓展新的研究领域,整体呈现出七大研究结构和五大研究特征。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研究2010-2014年中国新被SCI收录科技期刊的文献计量指标,分析发展态势。【方法】 利用Web of Science和JCR,预估各期刊2014年度影响因子(IF),统计H指数、零被引率等文献计量学指标,研究IF和零被引率、大陆地区发文和大陆施引次数的相关性。【结果】 我国新被SCI收录期刊发展势头良好。【结论】 当前应从减少零被引率、提高国际论文比、组约高质量研究性论文、优先资助填补我国学科空白的英文期刊等方面促进我国SCI期刊的培育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从引用与被引用两个角度全面分析学科的跨学科性。【方法/过程】以图书情报学18 种核心期 刊为例,从中国引文数据库检索下载该18 种期刊1996 年至2015 年载文的参考文献与施引文献期刊题录信息,以题 录信息中“刊名”字段与期刊-学科分类体系进行学科匹配,确定引文学科来源,从引用与被引用角度全面分析图书 情报学的跨学科性。【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基于引用与被引用文献信息,可以从知识输入和知识输出两个角度反 映图书情报学跨学科性特征。即:跨学科广度大、跨学科强度高、知识输入与输出表现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 和主要交流学科相对集中。  相似文献   

6.
采取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2000年-2009年中国图书情报类核心期刊基金资助论文进行分析,从资助基金的级别与比例、论文在期刊上的分布、高产出作者及其重点研究领域、高产出机构及其重点研究领域、关键词词频分布等方面,描述中国图书情报学基金资助研究的基本特点和整体状况.同时,将数据分为2000年-2004年、2005年-2009年两个阶段进行比较分析,揭示中国图书情报学基金资助研究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杨彩霞 《现代情报》2007,27(11):22-25
《情报理论与实践》是公认的我国图书情报学的核心期刊,它所发表的论文基本上代表了我国情报学的研究水平。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该刊1987—2006年的发文进行了统计,并从栏目设置、发文时滞、发文作者的地区和系统分布以及发文合作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从中可以明显看出,《情报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及我国情报学发展的动态过程、特点、成就和趋势。  相似文献   

8.
2000年~2003年《图书情报知识》论文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张永军 《现代情报》2005,25(5):48-50
本文对2000年-2003年《图书情报知识)发文引文情况、发文地区、以及论文作者群变化规律、论文合作率、产出率及作者系统单位分布等进行了统计分析,比较客观地揭示了近几年来图书情报学科研人员进行科研活动的一些规律。以期在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上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大数据时代,数据是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发现我国图书情报学领域的大数据演进特征,对于 我国图书情报学领域大数据的研究、应用及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论文以中国知识和维普数据库作为 数据来源,以图书情报学领域大数据及相关议题的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从文献增长趋势、研究空间格局以及研究 主题三个层面来分析我国图书情报学领域大数据研究演进特征。【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图书情报学领域大数据及 相关议题的研究正处于中前期的加速发展期,具有良好的研究前景。大数据及相关议题的研究力量较为分散,且 持续性较差。此外,图书情报学领域大数据及相关议题的研究主题逐年拓展并深化。  相似文献   

10.
姜鑫  马海群 《现代情报》2016,36(4):170-177
本文以CSSCI收录的18种图书情报学期刊发表于2014年的4407篇期刊论文作为数据来源,通过共词聚类分析、战略坐标分析、作者合作分析和作者-关键词耦合分析方法探讨了2014年我国图书情报学领域的研究进展。本文通过共词聚类分析和战略坐标分析确定了2014年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的17个重要主题及其演变趋势,通过作者合作分析确定了2014年我国图书情报学领域的科学合作状况及主要合作团体,通过作者-关键词耦合分析确定了高产作者的主要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1.
杨耀  施筱勇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0):221-226
基于撤稿观察数据库,对2014-2018年间涉及基础生命科学、健康科学、环境科学、物理科学、商业和技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七大领域的中国、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论文中2208篇撤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国的撤稿数量及因科研不端行为撤稿数量均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中国的撤稿量明显降低,但中国因科研不端行为撤稿数量均高于其他四国,其中每万篇论文因科研不端行为撤稿在2018年已降低至0.84篇,但仍然为其他四国的2~5倍;从科研不端行为类型看,剽窃是最多发的行为;而从领域分布看,因科研不端行为的撤稿在基础生命科学和健康科学领域的比例呈现逐年减少趋势,在物理科学领域的占比逐年增加,呈现向新兴技术和交叉学科转变的新趋势.可见中国的科研诚信建设已取得很大进步,但整体的诚信环境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应加强对发达国家尤其是德国的科研诚信建设经验研究和学习借鉴;各国应加大对科研活动中剽窃行为的打击力度,并注意提前开展针对新兴领域的科研不端潜在行为研究,为科研诚信建设、科研不端预防和监测提供方法与工具.  相似文献   

12.
我国985高校图书馆科研实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军 《情报科学》2012,(8):1227-1231,1241
通过对CNKI的《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和《中国引文数据库》,选取了北京大学等10所985工程的高校图书馆作为统计源(统计时间2011年7月底),对这10所高校图书馆1981-2010年发表论文的数量、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发文、基金论文发文、被引篇数、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量、H值分布、高产作者、高频被引论文和高频被引作者这10项指标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按照相应排名计算出相应的科研实力积分,从而揭示了我国10所985高校图书馆学术研究的现状。  相似文献   

13.
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为主要数据源,分析了2006-2010年高校图书馆作者为第一作者发表的CSSCI源刊论文,并对数量分布、地域分布、多产机构、多产作者以及被引频次等指标进行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4.
郭彬  杨振中 《现代情报》2016,36(10):164-170
本文以2010-2014年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开发的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数据源,以“科技创新”作为主题进行文献检索,在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中共收集445篇文献。通过应用文献同被引分析、统计分析的方法对科技创新前沿的文章进行了描述及研究,揭示了这5年科技创新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科技创新合作模式,产品绩效的影响因素和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关系,科技创新商业化,创新战略的选择,开放式创新下的知识管理,新产品开发,质量管理对创新的影响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为了掌握国际情报学研究发展趋势,推动我国情报学的研究和学科发展。【方法/过程】采集了 ASIS&T会议2002—2019年的论文数据,综合运用统计分析、社会网络分析、人工研读分析等手段,对国际情报学研 究发展趋势和中国情报学研究特色进行分析。【结果/结论】中国情报学正积极融入国际学界,但不同机构的国际化 发展水平仍不均衡;近18年国际情报学研究经历了“数字化”“社会化”“数据化”三个发展阶段,“数据”和“用户”是 当前国际情报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中国情报学注重信息技术和计量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在未来发展中应加强数据 治理和信息用户研究。【创新/局限】基于ASIS&T会议论文从国际情报学视角下分析了中国情报学的研究特色和发 展趋势,然而ASIS&T会议仅是国际情报学学术交流的典型代表,分析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差。  相似文献   

16.
旨在揭示大数据研究中国家和机构间的合作模式和网络结构,发现主要参与国家和机构的主导地位,并利用科学地图来可视化这些合作特征.在了解大数据领域全球论文产出概况的基础上,应用网络特征指标分析大数据研究合作网络的结构特征及演化规律、主要国家与机构在合作网络中的地位及其作用,并通过VOSviewer软件以科学叠加图(overlay map)的形式对结果进行可视化.研究发现:全球大数据研究以国内合作尤其是机构内合作为主,国家和机构间合作的比重较低,随着时间推移,国际合作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并逐渐向多元主导模式转变;中国、美国和英国在国际合作网络中占据核心地位、发挥桥梁作用;中国作者在国际合作网络中的主导性较高,中国科学院、德克萨斯大学和清华大学是最为活跃的参与机构.  相似文献   

17.
借助WOS数据库和Google Scholar梳理低碳经济主题论文的数量、被引频次及研究方向、机构、作者、基金、国家、期刊等情况,分析高被引文献。研究发现,1990年以后的文献数量变化趋势与普莱斯曲线吻合,美国、中国、英国占主导地位。高被引论文中,美国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中国以后应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合作,提高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鼓励多人、多机构、多领域的国际合作,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十年来(2000-2010)SSCI收录的信息科学和图书馆学的66种期刊中的中国大陆学者发表的455篇论文进行计量分析,包括各年文献量、期刊、著者、机构、研究主题和引文等,以期从一个侧面来反映我国大陆学者在信息科学和图书馆学研究方面的科研生产量、核心期刊、核心人员、核心机构、主要的研究领域和国际影响力等信息,便于人们通过定量数据了解我国大陆信息科学和图书馆学研究的现状和实力。  相似文献   

19.
迟婧茹  陶蕊  李婷 《科研管理》2019,40(6):276-284
近年来,我国科技评估行业迅速发展,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革。跟踪国际上科技评估的研究前沿和行业动态有助于更好地审视我国科技评估行业的发展态势。本文以评估及科技评估领域知名的国际学术期刊为载体,对2014-2016年间刊载的学术论文进行统计。研究发现美国、荷兰等西方国家在评估领域非常活跃;影响评估、文献计量等是近年来科技评估领域的国际研究热点;我国科技评估行业的国际影响力有限,行业发展尚不成熟。建议我国科技评估界在国际交流、行业建设、理论与实践结合等方面借鉴国外经验有所加强。  相似文献   

20.
我国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载文被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 《情报科学》2008,26(10):1513-1517
本文应用CNKI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引文数据库>网络版作为统计源,从文献被引用角度,对15种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2004年至2006年的栽文进行被引状况的统计与分析.以了解我国图书情报领域学术成果交流、渗透和利用情况,客观评价本学科核心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