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棉花坑铀矿床产有三类萤石,分别为形成于铀成矿期主成矿阶断的紫黑色萤石、形成于铀成矿期成矿晚阶段的紫色萤石以及形成于铀成矿后期的浅绿色萤石,这三类萤石均属于热液成因。紫黑色萤石和紫色萤石相似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暗示了两者具有相同的物质来源,而浅绿色萤石的物质来源可能与紫黑色萤石、紫色萤石的物质来源不同。从铀成矿期至铀成矿期后,萤石弱的负Ce异常、明显的负Eu异常和U的含量以及这些参数的变化特征都指示了成矿环境由还原向氧化转化,成矿流体性质由还原向氧化演化。在研究棉花坑铀矿床萤石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基础上,结合长江铀矿区的成矿地质背景和类比邻近相似铀矿区成矿流体的研究成果,认为棉花坑铀矿床成矿流体存在多源性,该成矿流体是一种经历了深部循环的外来流体,并不源于富含Ba、U等元素的前寒武纪结晶基底,也并未与其发生较为充分的水-岩反应。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南岭中段黄沙矿区221铀矿床成矿流体性质、来源和成矿环境问题。以该矿床与矿石矿物(沥青铀矿、次生铀矿物等)和其他脉石矿物(微晶石英、方解石等)密切共生的黄铁矿为研究对象,在详细的野外和室内岩相学观察基础上,系统研究了该矿床矿石和蚀变辉绿岩中的黄铁矿稀土元素、微量元素以及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各样品中黄铁矿稀土元素总体表现为相似的配分模式,即LREE明显较HREE富集(La_N/Yb_N:20.3~59.12)、明显的负铕异常(δEu:0.32~0.78)和基本无铈异常(δCe:0.98~1.09)的特征;微量元素中Co含量为131.5×10~(-6)~647×10~(-6),Ni含量为96.9×10~(-6)~268×10~(-6),Co/Ni比值为0.6~5.6,As含量为23.7×10~(-6)~41.8×10~(-6),相对于大陆地壳的平均值明显富集;硫同位素组成具有相对狭窄的变化范围,δ~(34)S_(CDT)为1.6‰~3.2‰,极差为1.6‰。综合221铀矿床黄铁矿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硫同位素组成特征,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认为221铀矿床的成矿流体以地幔流体为主,伴有大气降水和盆地热卤水的参与;在铀成矿作用过程中,幔源流体的上升有利于加热和驱动富氧化性的大气降水深循环,黄铁矿和基性岩脉在铀成矿作用过程中提供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还原剂。  相似文献   

3.
510-1铀矿床是若尔盖铀矿田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典型铀矿床之一。本文对该铀矿床的矿石、地层中的岩石以及岩脉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硅质岩的ΣREE平均含量为22.07×10~(-6),硅灰岩的ΣREE平均含量为18.47×10~(-6),而矿石的ΣREE平均含量达57.47×10~(-6),矿石相对赋矿围岩其ΣREE显著增加,暗示其铀矿化和蚀变过程是稀土元素富集和带入的过程。岩、矿石的稀土配分曲线以及LREE/HREE-ΣREE关系图解表明,大部分矿石与硅质岩、硅灰岩、花岗斑岩表现出相近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出它们之间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矿石、硅质岩和硅灰岩的Y/Ho比值说明地层沉积与矿床形成时期均存在明显的热液流体活动。  相似文献   

4.
《稀土》2021,(4)
哈达图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大型砂岩型铀矿床,成矿潜力优越。在矿物学的基础上,对哈达图铀矿床特富矿石(3000μg/g)进行了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通过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揭示特富矿体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哈达图矿床富矿石主要以沥青铀矿为主,周围发育了大量黄铁矿和有机质;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特富矿石中明显富集了Co、Ni、Zn等元素,推测有深部还原性流体活动参与,含矿段自氧化带至富矿体氧化还原敏感元素(Mo、RE、U)逐渐富集,指示了层间氧化作用的发生;稀土元素配分曲线表现出既相似又相分离的特征,暗示富矿体后期经历了热液流体改造,使铀再次富集。  相似文献   

5.
《稀土》2020,(5)
通过对杨山萤石矿的地质背景、围岩及萤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萤石的稀土配分型式属于重稀土富集型,表现为轻稀土向右缓倾、重稀土向左倾曲线,形态基本一致,但与围岩稀土配分型式存在明显不一致。不同颜色的萤石均具有负Eu异常特征,指示该矿床萤石沉淀时成矿流体为成矿温度较低的还原环境;存在不明显的Ce负异常,可能是成矿流体本身就存在Ce亏损,易形成萤石矿的负Ce异常,与区内合峪花岗岩体的δCe值相似,揭示了成矿流体具有一致的来源,部分成矿物质来源可能来自合峪岩体。根据Y/Ho-La/Ho关系图,杨山萤石稀土元素数据投点呈几乎水平分布的特征,Y/Ho比值介于31.59~37.39之间,明显大于28,指示矿床的成矿流体可能具有一致的富F流体来源。综合矿床地质特征、Y/Ho-La/Ho关系图、Tb/La-Sm/Nd关系图、Tb/Ca-Tb/La关系图,杨山萤石矿床中不同颜色的萤石矿表现为硅化萤石→紫色萤石→绿色萤石→浅(白)色萤石结晶演化的趋势,在形成时间存在一定微小的差异。根据Tb/Ca-Tb/La关系图及La+Y-Y/La关系图,杨山萤石矿床为岩浆热液型萤石矿床,与花岗岩的侵入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甘肃枣子沟金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文军  陈耀宇 《黄金》2013,(9):23-29
对比研究了枣子沟金矿区内不同类型矿石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及地层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借以示踪成矿物质来源。研究表明,矿床不同类型矿石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既有相似又有差别,反映成矿物质具有多样性;矿石与容矿岩石(地层、岩浆岩)稀土元素配分曲线颇为相似,总体呈右倾型,具Eu负异常。表明成矿与容矿岩石(地层、岩浆岩)具有一定的成因联系。成矿物质来源于壳源及壳幔混合。地幔流体可能参与了矿床成矿作用。成矿环境表现为早期还原,晚期由还原向氧化转化。  相似文献   

7.
王忠伟 《世界有色金属》2020,(3):260-260,262
会泽铅锌矿为川-滇-黔成矿省中一大型矿床,具有负责的矿床成因特征。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前寒武纪基底及沉积盖层;构造特征以断裂为主,呈NW向;出露岩浆岩为峨眉山玄武岩;Pb-Zn矿体主要受NW向断裂控制。同位素特征显示,矿床形成于晚三叠,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沉积盖层,成矿流体主要为变质流体。  相似文献   

8.
《黄金》2017,(10)
江西金山金矿田朱林西—竹叶岭矿区主要的岩石类型为糜棱岩、超糜棱岩、千糜岩、变质安山玄武岩。糜棱岩类岩石SiO_2质量分数为60.95%~67.81%,w(K_2O)/w(Na_2O)介于0.37~0.83,表现出富Na贫K的特征;富集Th、U、K、R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及La、Ce、Nd、Hf等元素,亏损Ba、Ta、Sr、P、Ti、Nb等强不相容元素;稀土元素总量偏低,富集轻稀土元素,显示中等强度的Eu负异常,配分曲线呈右倾型。根据主微量、稀土元素特征并结合前人对金山金矿区的研究成果表明,朱林西—竹叶岭矿区具有和金山金矿区相一致的糜棱岩类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糜棱岩类岩石原岩为一套以火山物质为主的火山碎屑沉积岩,富集深部地幔物质,是成矿的主要物质来源,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大气降水。晋宁期为成矿聚集期,初步成矿,加里东、海西、燕山期的岩浆活动可能进一步成矿或对早期矿体叠加改造。  相似文献   

9.
对西藏那曲南措金铜矿区内与成矿关系密切的花岗闪长岩和花岗闪长斑岩运用LAICP-MS锆石U-Pb测年与岩石地球化学的分析方法确定其形成时代、岩浆源区性质及成岩构造背景。结果显示,岩石样品的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59.2 Ma±0.69 Ma和161.5 Ma±1.5 Ma,形成于中—晚侏罗世。地球化学方面,岩石属于钙碱性系列,A/CNK介于0.83~0.98,Mg#值为53~59,具有高Sr(525×10~(-6)~901×10~(-6))、低Y(12.05×10~(-6)~13.72×10~(-6))、Yb(1.16×10~(-6)~1.44×10~(-6))、富Na(Na2O/K2O值为2.07~2.43)的特征,LREE富集,Eu弱正异常,判定岩石属于O型埃达克岩类。岩石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总体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Ba)和轻稀土元素(Sr、Zr、Hf),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Ta、Nb、Ti);无明显的Eu负异常,显示了与火山弧岩浆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性质的亲缘性。岩石的Nb/Ta值为10.45~18.79,Zr/Hf值为32.76~36.90,判定岩浆起源于洋壳部分熔融并有少量地幔物质混入。结合前人研究结果认为,岩石形成于班公湖—怒江洋盆板片向北俯冲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  相似文献   

10.
采用XRF、ICP-MS等技术测定了湘中南地区二叠系龙潭组5个煤层煤样的主量元素与稀土元素含量。对主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稀土元素分配模式、赋存状态及来源、成煤环境等的研究表明,湘中南煤中∑REE变化于10.42×10~(-6)~122.73×10~(-6),平均为63.67×10~(-6),高于世界煤均值;LREE/HREE变化于4.26~11.63,平均为7.35,具有弱Ce负异常(δCe:0.85~1.08)和显著Eu负异常(δEu:0.55~0.71),表明成煤环境为受海水影响较弱的还原环境;∑REE与煤灰分产率、Si、Al、Ca等呈正相关关系,三角端元图解显示靠近陆源区的泥炭沼泽覆水程度较浅,碎屑物质注入较多,造成煤中稀土元素含量高;湘中南地区龙潭组煤与基底前寒武纪板岩等具有相似的稀土元素分配曲线,呈现继承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西秦岭造山带天子山埃达克岩地球化学特征及Cu-Au成矿研究表明,天子山二长花岗岩的Si O2含量较高,为68.14!~69.92!,Na2O为4.29!~5.57!,天子山二长花岗岩具有强烈的亏损重稀土元素,极高含量的Sr(579×10-6~1120×10-6)及Ba(2 350×10-6~2470×10-6),极低含量的Y(7.86×10-6~10.2×10-6)及Yb(0.72×10-6~0.98×10-6),极高的Sr/Y(64.10~132.32)和La/Yb(56.33~75.19)[1],这与埃达克岩特征极其相似.天子山二长花岗岩断裂构造较为发育,含矿热液易在岩体中聚集,还能沿裂隙进入围岩形成矿化.目前外围已发现并勘查了中低温热液金矿6处,中型1处,小型1处,矿点4处[2].因此天子山岩体是找铜金有利的岩体,具有极大的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12.
贵州下寒武统黑色页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杰  孙传敏  杨国峰  谢飞 《稀土》2008,29(2):72-75
研究了贵州开阳、织金等地碳质页岩系岩石化学特征及稀土元素特征.样品中K2O含量大于Na2O,与我国南方类型岩石K2O>Na2O特征相一致.黑色页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贵州开阳、织金等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岩系中稀土元素总量ΣREE为227.47×10-6~623.18×10-6,黑色页岩系稀土均值为532.69×10-6,其稀土总量偏高.黑色页岩系Y含量范围在122.02×10-6~188.40×10-6,均值为155.26×10-6,反映了富集钇的基本特征.黑色页岩中Dy元素发生一定程度富集.LREE/HREE比值为1.35~1.67,表明黑色页岩系稀土含量组成属于轻重稀土相对集中型.与织金磷块岩稀土组成类似,反映了稀土元素形成具有一定渊源性.稀土组成模式及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表明是较典型的海相沉积物稀土配分模式.综合分析得出本区黑色页岩系属正常海相沉积成因.  相似文献   

13.
三黎矿床位于广西大明山地区中部,为一个产于寒武系砂页岩中的石英脉型Pb-Zn矿床。为了查明矿床成因,笔者对该矿床中闪锌矿利用ICP-MS开展了微量元素(含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闪锌矿富集Mn(136.40~23520×10-6)、Cu(69.11~1263.00×10-6)、As(90.48~1090.00×10-6)、Cd(2549.00~12990.00×10-6)、Pb(0.41~349.20×10-6)和In(36.87~36690.00×10-6)等元素;闪锌矿的Ga/In比值介于0.01~11.03之间,均值为3.70;Zn/Cd比值变化于43.36~201.29之间,均值为107.15。闪锌矿的稀土元素含量较低(1.02~5.43×10-6),富集轻稀土(LREE/HREE=2.92~13.79),弱的Eu和Ce的负异常(δEu=0.67~1.08和δCe=0.57~1.02);Y/Ho比值变化较大,介于22~69.67之间,均值为34.94;在球粒陨石标准化的配分模式图上,稀土配分曲线整体呈右倾弱Eu和Ce负异常的模式。三黎Pb-Zn矿床属岩浆热液型矿床,形成于中低温、富F、还原的成矿环境,其深部具有寻找隐伏矽卡岩型Pb-Zn矿体和石英脉型W矿体的潜能。  相似文献   

14.
白马崖金矿床处于康滇地轴北,是康定杂岩体内典型的石英脉—蚀变岩型金矿床。矿区出露古老的变质结晶杂岩基底,多呈刚性较强的块状岩石,岩性以斜长角闪岩、黄铁绢英岩、绢英片岩和构造片岩等为主。矿石矿物以石英为主,占90%以上,含少量绢云母、黄铁矿及其他硫化矿物。矿区断裂以近SN向脆—韧性剪切断裂为主,具多期次活动特点。通过矿床地球化学主量元素、稀土元素、硫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的研究,白马崖金矿区围岩与蚀变岩在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上均表现为缓右倾型;白马崖金矿床δ34S变化于-2.1‰-4.4‰之间,均值为1.6‰;含矿石英中流体包裹体以富含CO2为特征。白马崖金矿床断裂构造发育,深部岩浆流体带来成矿物质,并对围岩进行改造,富集成矿,对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稀土》2017,(5)
下庄铀矿田是我国最大的花岗岩型铀矿田,本文在详细的野外勘察基础上,对矿田下庄岩体、帽峰岩体以及不同矿化类型(硅化碎裂岩型、蚀变碎裂花岗岩型和碱交代型)矿石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下庄岩体和帽峰岩体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和稀土元素Ce、Sm、Y,明显亏损Ba、Sr和轻微亏损Nb、Ta,具有较高的Rb/Sr比值和较低的Nb/Ta比值,表明下庄岩体和帽峰岩体高度成熟的地壳演化特征。硅化碎裂岩型和碎裂蚀变花岗岩型矿石Zr亏损明显,反映矿石形成过程中有地壳物质混染;各类型矿石稀土总量ΣREE、Sm-Nd图解、轻-中-重稀土元素三角图解反映出成矿流体运移过程中萃取了不同岩石中的稀土元素,矿石稀土元素主要继承了围岩中稀土元素特征,铀矿田成矿过程处于一个连续的热液体系中。  相似文献   

16.
滇—黔—桂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成矿区之一,分布有众多高温岩浆热液型金(铜)矿床和低温热液型金矿床,但这些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和形成过程仍存在争议。通过对高温岩浆—热液型金(铜)矿床(姚安金矿床和普朗金铜矿床)和低温卡林型金矿床(八渡和泥堡)中的热液磷灰石进行微量元素统计分析发现:高温富碱斑岩型金(铜)矿床中的磷灰石自形程度较好,具有较高的F和Cl含量,稀土元素呈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相对而言,低温卡林型金矿床中产出的磷灰石自形程度较差,具有相对较低的F和Cl含量,稀土呈中稀土富集模式。另外,磷灰石δEu-δCe图解和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揭示卡林型金矿床相对于岩浆热液型铜、金矿床具有更高的氧逸度。结合右江盆地辉锑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认为磷灰石(包括萤石和方解石)中稀土(MREE)富集特征指示低温成矿流体可能与特殊的盆地基底岩石存在一定联系。综合分析认为:磷灰石在高温—中低温金矿床中具有独特的地球化学特征,能够有效揭示矿床类型及成矿流体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对江苏南京甘家巷矿区铅锌矿床不同类型岩石和矿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探讨了岩石和矿石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结果显示:矿床中稀土元素的分布较为一致;甘家巷矿区稀土元素总量变化大,总体来看,稀土总量在铅锌矿石、底砾岩和粉砂岩中相对富集;在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上,轻稀土相对富集,稀土配分曲线向右缓倾,轻稀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增加富集程度降低,重稀土元素分布比较平坦。相对较稳定;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指示甘家巷矿区为受F2断裂和不整合面控制的中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8.
罗富东桥锑矿位于江南台背斜与滇桂台向斜之间的坳陷带,丹池大背斜之次级褶皱罗富背斜中段的北东翼,隶属于丹池成矿带中,矿体产于泥盆系地层中,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矿物组合特征显示典型的低温热液脉状矿床特征.文章在综合分析成矿地质背景和研究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基础上,探讨了罗富东桥锑矿床的成矿条件.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围岩与成矿元素的关系密切,是矿区锑矿的物质的重要的基础,罗富锑矿矿石和围岩、稀土元素的配分模式类似,指示了成矿物质有来源于围岩地层的可能性.流体包裹体表明:本矿区石英流体包裹体的形成温度变化范围不大,均一温度在170~230℃,属于中低温热液成矿;成矿流体的盐度变化范围在2.47!~7.39!,主要集中于5.1!左右,为低盐度;流体密度变化范围值为0.790.94~0.99 g/cm3,均值为0.87 g/cm3,为中低等密度;结合以上数据罗富东桥矿区属于中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马荃盆地铀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和含矿熔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认为成矿前富钠的碱性流体在辉绿岩的引领下进入孔隙度较高的角砾粗安岩,发生钠交代作用,并使角砾粗安岩中的铀活化、预富集,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成矿期富钾的碱性流体由玄武岩引领上升,沿断裂构造进入矿区,在破碎—裂隙带发育钾交代作用,该流体富磷,具还原性,其携带的深部矿质是该区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深部矿质叠加在成矿前铀预富集部位之上,在有利的空间形成又富又大的工业矿体。因此,马荃盆地铀矿床应属热液型铀矿床,重建了矿床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20.
钦杭成矿带南段广平花岗岩为晚侏罗世黑云母花岗岩,对其风化壳中残积层和全风化层进行了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两者ΣREE(包括Y)含量为387.67×10-6~953.22×10-6,平均608.76×10-6;轻稀土元素(LREE)中等-强富集,LREE/HREE=2.08~6.70,平均为3.43。残积层稀土总量为387.67×10-6~626.71×10-6,平均512.46×10-6;LREE强烈富集,LREE/HREE=3.75~6.70,平均4.94;Ce弱-中等负异常。相比之下,全风化层稀土总量为452.41×10-6~953.22×10-6,平均为640.86×10-6;LREE中等富集,LREE/HREE=2.08~4.75,平均为2.97;Ce表现为强烈负异常。两者均具有中等Eu异常。岩体风化程度不同,其稀土总量及配分模式差异明显,且具有一定规律。多元统计学结果显示,该岩体风化壳稀土元素可分为两类,Ce元素特征与其他元素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