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原因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自发性SAH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头颅CT扫描及全脑DSA检查,按照DSA检查结果分析病因并指导治疗,总结病因检出率、治疗和转归.结果 53例患者首次DSA阳性42例(79.2%),包括动脉瘤31例、脑动静脉畸形7例、脑膜动静脉瘘2例及烟雾病2例;二次DSA检出前交通动脉瘤及大脑前动脉畸形各2例;整体阳性率86.6%.阴性患者行内科保守治疗,阳性患者根据病因分别行介入栓塞、手术、放射、扩血管等对症治疗手段,随访6~9个月,16例(30.2%)遗留有轻中度精神障碍,死亡3例(5.7%).结论 全脑DSA在自发性SAH的病因分析中仍有不可替代的临床价值,用于指导其临床治疗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2.
杨涛  胡兴越 《浙江预防医学》2006,18(3):67-67,69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最常见的病因是颅内动脉瘤,但在自发性SAH中,仍有15%~20%的SAH患者在全脑血管造影未能发现动脉瘤,这一部分患者在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影像学、并发症及预后等相关问题上有其特殊性。为此,我们对37例脑血管造影(DSA)阴性SAH和90例DSA阳性SAH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对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全脑血管造影阴性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致病原因,探讨诊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全脑血管造影阴性的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2例患者行磁共振成像(MRI)或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检查;1例脑室内小动静脉畸形,行γ刀治疗;3例因复查CT发现出血量增加形成脑内血肿而紧急手术;24例行全脑血管造影复查,发现6例动脉瘤.结果 40例患者中保守治疗30例,29例治愈出院,1例死亡;经全脑血管造影、MRI检查及手术探查发现10例阳性结果,经γ刀、手术及介入治疗痊愈.结论 对首次全脑血管造影阴性SAH患者在治疗上应重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行全脑血管造影复查或结合临床行MRI或MRA复查.  相似文献   

4.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48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进行CTA检查,同期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分析比较两种检查的结果.[结果]11例SAH患者其CTA和DSA均未见异常.37例CTA和DSA结果存在异常患者中,CTA发现37个动脉瘤,DSA发现38个(2例多发性动脉瘤),CTA遗漏2个动脉瘤,误诊1个动脉瘤.CTA诊断动脉瘤的灵敏度为94.7%,特异度为91.7%.[结论]64排螺旋CTA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方法,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老年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特点。方法对老年人自发性SAH临床资料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人自发性SAH仍以动脉瘤破裂出血为主,56例患者中行DSA检查43例(76.8%),发现动脉瘤患者35例(81.4%),发现动脉瘤42个,其中多发性动脉瘤4例,动脉瘤多分布在前、后交通动脉。DSA阴性者6例,动静脉畸形(AVM)2例。头痛、脑膜刺激征常不明显,早期出现意识障碍者和有并发症、伴发病者多见。结论了解老年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特点,早期DSA检查并积极治疗,可减少再出血的风险,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及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经验。方法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21例行DSA检查,6例确诊动脉瘤者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成功栓塞6例10个动脉瘤。1例术中渗血,经治疗后康复。结论介入神经放射技术为许多脑血管病的诊断治疗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SAH患者117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进行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并后续进行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多平面重建(multi planar reconstruction,MPR)等处理。分析CTA诊断符合率及对动脉瘤的评估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DSA诊断结果对比,CTA诊断符合率为98.29%。CTA与DSA所测得的动脉瘤瘤体宽度分别为(6.45±2.41)、(6.55±2.35)mm;瘤颈宽度分别为(3.50±2.50)、(3.55±2.44)mm。以上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TA用于诊断SAH病因准确率高,且操作简便快速、安全无创,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DSA)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 12 0例经临床和CT诊断为SAH的患者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进行选择性的全脑血管DSA检查 ,部分病因明确病例进行栓塞治疗。回顾性对所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正常者 8例 (6 .7% ) ,阳性者 112例 (93.3% ) ,其中颅内动脉瘤 79例(70 .5 % )、血管畸形 17例 (15 .2 % )和脑动脉狭窄及闭塞 16例 (14 .3% ) ,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结论 DSA全脑血管造影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的最直接和最可靠的检查方法 ,并能为血管内栓塞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可靠解剖形态。  相似文献   

9.
毛崇梅  衣玲  李胜 《临床医学工程》2012,19(9):1433-1436
目的探讨CTA、MRA、DSA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差异,为颅内动脉瘤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有价值的依据。方法选择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或疑似颅内动脉瘤的患者29例,行脑血管造影术(DSA)及三维重建(3D-DSA)。之前全部病例行3D-CTA、21例病例行MRA检查并行三维重建,以3D-DSA及脑外科术中检查为标准,比较3D-DSA与3D-CTA、MRA之间显示动脉瘤立体形态、载瘤动脉与毗邻血管的关系、瘤颈及其与载瘤血管关系及穿支情况等方面信息的区别。结果 SAH患者资料共29例,其中28例共患有动脉瘤38个,阴性1个。CTA和DSA/3D-DSA各检出27例37个动脉瘤,二者检出动脉瘤的数目及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A检查18例动脉瘤,漏诊3例。结论 CTA/3D-CTA和DSA/3D-DSA二者检出动脉瘤的数目及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MR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SA/3D-DSA在与载瘤动脉关系、动脉瘤上有无穿支方面优于CTA/3D-CTA及MRA。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因及诊治。方法回顾总结71例SAH患者的诊治资料,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1例患者均经颅脑CT或脑脊液(CSF)检查确诊,其中32例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DSA),17例患者发现动脉瘤,15例采用动脉瘤夹闭手术治疗,2例采用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其余均采用内科保守治疗。结论SAH出血原因检查首选DSA,对瘤性SAH治疗尽可能早期采用动脉瘤夹闭术或动脉瘤弹簧圈栓塞,对年龄偏大患者慎用或不用抗纤溶药物。  相似文献   

11.
检查目标:探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采用方法:对100例脑血管病患者先行MRA检查,并按改良的Seldinger技术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检查结果:DSA结果:41例脑梗死患者中,发现血管闭塞1例,严重血管狭窄者13例,狭窄病变血管16根,Moyarnoya病1例,基底动脉梭型动脉瘤1例;4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fA)患者中。发现血管闭塞2例,严重血管狭窄8例,狭窄病变血管11根;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中发现动脉瘤4例;3例脑出血患者中发现动静脉畸形1例;2例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中发现Moyamoya病1例;1例癫广间患者确定为动静脉畸形;1例头痛患者确定为动静脉畸形。MRA结果:41例脑梗死患者中,发现血管闭塞2例,严重血管狭窄17例,狭窄痛变血管20根;45例TIA患者中,发现血管闭塞4例,严重血管狭窄9例,狭窄病变血管12根;7例SAH患者中发现动脉瘤2例;余结果与DSA相同。结论MRA对脑血管病诊断有其优越性,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刘小梅 《医疗装备》2022,(18):44-46
目的 探讨CT冠脉造影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至2021年9月赣州市赣县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疑似ACS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T冠脉造影检查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验证CT冠脉造影诊断ACS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度,比较DSA、CT冠脉造影对冠状动脉斑块、冠脉狭窄程度的检出情况。结果 DSA检查结果显示,60例患者中,阳性56例,阴性4例;经CT冠脉造影检查显示,阳性56例,阴性4例;CT冠脉造影诊断ACS的灵敏度为98.21%(55/56),特异度为75.00%(3/4),准确度为96.67%(58/60);CT冠脉造影诊断ACS的结果与DSA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为理想(Kappa=0.732);DSA与CT冠脉造影对钙化斑块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SA与CT冠脉造影对冠脉轻度狭窄、中度狭窄及重度狭窄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冠脉造影诊断ACS的准确度较高,有利于检出钙化斑块,准确评估冠脉狭窄程度,且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及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诊断破裂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8例可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行3D-CTA检查,应用表面遮盖、最大密度投影等重建技术,15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将得到的影像学资料与手术所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4例患者确诊为动脉瘤,共发现动脉瘤38个,其中多发性动脉瘤4例.3D-CTA可以清晰显示瘤体、瘤颈、载瘤动脉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将3D-CTA与DSA检查测量的瘤体及瘤颈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手术治疗23例,介入栓塞治疗7例.结论 16排螺旋3D-CTA图像质量高,可作为SAH及可疑动脉瘤患者的首选筛查方法,DSA可作为必要的补充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救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经DSA、CT、手术证实的30例SAH患者,用等量生理盐水置换脑脊液(CSF)和椎管内尿激酶(UK)注射治疗,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头痛等症状明显减轻至消失,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 .0 5 )。结论 应用生理盐水置换脑脊液可快速消除SAH患者之急性症状,对DCVS也有较好治疗和预防作用,而早期加用小剂量尿激酶椎管内注射,可以明显提高以上疗效,同时又不会增加再出血的危险。  相似文献   

15.
高永炳  龚波 《现代保健》2011,(23):121-123
目的 探讨CT血管造影(CTA)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1例SAH的患者行头颅CTA检查,应用各种后处理技术显示颅内动脉,以明确病因.结果 本组81例SAH患者经CTA 检查发现动脉瘤62例,动静脉畸形(AVM)1例,阴性18例.结论 头颅CTA检查对SAH的患者,能够及时明确诊断,可作为SAH病因诊断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16.
孙彬  孙瑛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5):2255-2256
目的 探讨血浆心房钠尿肽(ANP)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耗盐综合症(CSWS)的关系.方法 选取在2009年1月--2012年1月间共156例SAH患者,其中35例伴有低钠血症,占22.4%,低钠血症患者中21例为CSWS,14例为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SLADH).动态监测CSWS患者发病后第1-3天和第7天、第15天的血浆ANP、血钠水平,分析两者间的关系.结果 SAH伴CSWS患者其血浆AN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ANP可能导致了SAH后的CSWS.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临床误诊原因,吸取经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09例老年原发性SAH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分别误诊为高血压、颈椎病、病毒性脑炎、上呼吸道感染、脑梗塞、癫痫、偏头痛、冠心病等疾病。入院后经头部CT检查或腰穿检查脑脊液(CSF)确诊SAH。结论老年原发性SAH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对高度怀疑者,应作头部CT检查;CT检查阴性者,临床不能排除SAH,应尽早行腰穿检查CSF,以提高早期诊断率,减少延误诊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NCCT联合DSA对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IS)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 60例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前循环急性CIS患者均进行NCCT和DSA检查。分析诊断结果,并比较治疗前后的血管狭窄情况。结果 60例患者中,DSA检出60例阳性,NCCT检查显示41例阳性,19例阴性,准确度为68.33%。DSA检出9例血管正常,51例血管异常。43例大脑动脉闭塞以及狭窄患者治疗后的最小直径、病变长度显著高于治疗前,直径和面积狭窄程度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NCCT联合DSA可提高前循环急性CIS的诊断准确度,为血管内介入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有利于改善血管狭窄,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三维(3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47例疑似或确诊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行二维(2D)DSA及旋转数字血管造影(旋转DA)检查,并在此基础上行3D DSA重建,对所得到的图像进行比较,分析动脉瘤的形状、瘤颈、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及治疗方案的选择.结果 47例中经3D DSA共检查出46例53个动脉瘤,2D DSA有假阳性1例,假阴性2例,在动脉瘤的形状、瘤颈、与周围血管的关系显示上,3D DSA明显优于旋转DA和2D DSA.结论在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上,3D DSA比旋转DA和2D DSA能提供更加详细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全脑血管造影阴性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致病原因,探讨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全脑血管造影阴性的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2例患者行磁共振成像(MRI)或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检查;1例脑室内小动静脉畸形,行吖刀治疗;3例因复查CT发现出血量增加形成脑内血肿而紧急手术;24例行全脑血管造影复查,发现6例动脉瘤。结果40例患者中保守治疗30例,29例治愈出院,1例死亡;经全脑血管造影、MRI检查及手术探查发现10例阳性结果,经吖刀、手术及介入治疗痊愈。结论对首次全脑血管造影阴性SAH患者在治疗上应重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行全脑血管造影复查或结合临床行MRI或MRA复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