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由于应用场景的特殊性,重型装备的整车吨位达到交通运输部超限(超重)运输车辆标准,在实施公路运输时存在诸多限制。尤其是超重车辆在通过公路桥梁时,是否能顺利通过、不对现有桥梁产生损坏、不发生桥梁坍塌的事故,是现有重型装备设计论证以及使用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针对这一需求,对重型装备需要考虑的桥梁承载能力评价问题进行梳理,并分析了整车重量、轴距、轴荷等因素对通过性的影响趋势,为重型装备论证提供有效的支撑。  相似文献   

2.
重型战术车辆是美军地面部队的后勤保障中枢,承担着战术后方至前沿及战术地域弹药、油料和日用品等物资的定点保障和伴随保障任务,并用作主战及保障装备的改装平台,在美军战术车辆装备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机动性战术车辆的组成美军重型高机动性战术车辆由10吨级的重型高机动性战术卡车(HEMTT,8×8)、15吨级的货盘装载系统(PLS,10×10)、7吨级的中型战术车替代车辆(MTVR,  相似文献   

3.
军用车辆装备体系效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车辆装备体系基本概念的界定,在系统性、集约性、独立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性、先进性、可行性、合理性和适应性的相应指标,构建车辆装备体系的评估指标体系,对军用车辆装备体系效能评估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2013年澳大利亚国防白皮书中指出,为了提升陆军的火力、防护力和机动力,澳大利亚政府决定购买2700辆有防护和无防护的中型与重型车辆。作为澳大利亚陆军"陆地121"计划的3B阶段,拟购买的这批新式装备将用于替换现役的"乌尼莫格"、Mack和S-Liner系列卡车,以便进一步提升陆军战时支援和保障能力。根据计划,这批车辆将由莱茵金属·曼军用车辆公司澳大利亚分公司和Haulmark拖车公司澳大利亚公分司提供,主要用于输送人员和装备。  相似文献   

5.
朱天军  孔现伟  李彬 《兵工学报》2015,36(10):1832-1840
为实时监测并发现重型车辆危险行驶姿态,在重型车辆侧翻预警系统中,采用一种基于双层隐马尔可夫模型的重型车辆行驶状态辨识方法,动态辨识重型车辆行驶状态。选取典型重型车辆行驶工况,采集相应工况数据,采用T-G检验法对数据序列进行剔除异常数据预处理。利用K-means算法设定重型车辆行驶状态的阈值。利用Baum-Welch算法对双层隐马尔可夫模型进行优化,应用优化后的隐马尔可夫模型进行重型车辆行驶状态在线辨识。辨识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准确、高效地辨识各个单一和复合工况下的车辆行驶状态,并且具有很好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6.
车辆一路面器材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分析机械化路面器材保障车辆装备通行能力,探讨路面器材装备的主要结构形式和受力特点。提出路面器材通过性计算的U形沉陷和V形沉陷模式,根据能量原理定义挂钩牵引力功为驱动功和阻力功之差,并分别计算两种模式下车辆通过性评判准则及适用范围,探讨沉陷量、附着系数和变形系数对车辆通过性的影响。通行试验表明,能量判据理论预测机械化路面器材车辆通过性是一种简单合理的工程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杨增辉 《兵器》2009,(2):36-41
美国陆军现役的战术卡车共有40多个型号20余万辆。其主力车型有7种——“悍马”轻型高机动性多用途轮式战术车辆系列、中型战术车辆系列、重型战术车辆中的11吨级重型扩展机动性战术车辆系列.16.5吨级托盘载货系统、M915系列干线运输牵引车和60吨级别的重型装备运输车等。  相似文献   

8.
针对行军状态装备战损模拟研究的需要,对行军状态车辆火炮成建制装备建模技术进行研究。给出建立车辆装备模型的方法,重点研究两个装备模型合并时的坐标系转换以及变量的分析和计算,并建立车辆装备模型和车辆-火炮装备模型。  相似文献   

9.
方丽  黄河 《轻兵器》2013,(12):36-39
各种轮式车辆和装甲车辆是现代战场上不可或缺的重型装备,其可为士兵提供强大火力和有效保护,而这些车辆一旦在作战中发生故障或陷入泥潭,也会带来不小的麻烦。快速、有效地对重型车辆进行维修和牵引需要相当程度的专业知识和维修技巧。在维修过程中,只是犯一个极小的错误就有可能造成故障车辆的进一步损坏,进而造成维修人员或车辆乘员的伤亡。英国陆军皇家电子及机械工兵团中的维修技工即是重型车  相似文献   

10.
刘海鸥  晋磊  董诗瑾  苗成生 《兵工学报》2015,36(8):1377-1383
重型车辆在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上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分析了配备自动机械变速器(AMT)的重型车辆换挡动力中断特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AMT重型车辆整车模型,并利用动态规划(DP)求解出重型车辆在确定道路下的最优综合性能换挡序列。计算对比原有换挡规律和DP决策下的车辆运行性能,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调整运行耗时和燃油消耗量的加权因子,可以获得兼备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的综合性能最优换挡序列,在保证AMT重型车辆动力性的前提下改善了燃油经济性,对AMT重型车辆的自动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桥式起重机在典型工况下工作循环一次时,对其主梁危险部位的应力进行测试,得到应力一时间历程,采用雨流计数法处理应力一时间历程获取载荷谱。根据线性累积损伤理论,估算出起重机在典型工况下工作循环一次时,主梁危险部位的损伤值。查询在线监测系统,获得起重机在各种实际工况下的工作循环次数,将实际工况近似为典型工况,推导出主梁的疲劳寿命公式。  相似文献   

12.
重型运载火箭发射空间太阳能电站相关技术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工程可实现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将其发射入轨的能力。中国正在开展重型运载火箭的可行性方案论证,基于重型运载火箭及其未来发展型号来实现太阳能电站的发射是最具实现性的方案之一。结合构想的空间太阳能电站方案,开展发射方案及任务规划的分析,提出了重型运载火箭和其拓展方案在空间太阳能电站建设任务中的可能应用,以及重型运载火箭在执行空间太阳能电站任务中所需攻关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王双双  张豫南  颜南明  赵玉慧  张亮 《兵工学报》2009,30(11):1418-1423
为了评估电传动履带车辆的性能,采用虚拟样机技术建立了20 t级履带车辆的电机驱动系统模型和车辆动力学模型,构建了机一电联合仿真模型。进行了中心转向、通过崖壁和壕沟等特殊运动的仿真评估,结果表明:车辆性能达到了设计要求,采用联合仿真的方法为电传动履带车辆的性能预测和评估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4.
重型运输车车架的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对重型运输车车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 .通过对改变车架纵梁厚度、横梁壁厚、横梁外径和局部加强的分析计算 ,研究了车架结构与其固有频率及其振型的关系 ,为解决车架结构的动力学问题和结构的改进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王金伟  石玉峰  陆挺  徐军 《兵工自动化》2010,29(4):45-47,51
为解决配送中心同时向多个部队提供配送的运输决策问题,提出以“吨·公里”为决策目标的军事物流配送决策模型。结合部队决策实际,提出贪婪遗传遍历求满意解的新算法。利用扫描法按运载能力进行编组,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每组配送次序进行排序,再引入贪婪法寻求配送最优结果。该算法将贪婪扫描法与改进的基于种群扩展的多变异遗传算法进行有机融合,能有效解决车辆编组和配送次序问题;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该算法的简捷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某型车辆低温起动难的老问题,分别采用铅酸蓄电池、超级电容器模块或复合电源单独起动车辆发动机3种典型方案,进行了低温起动试验测试,结果表明:超级电容器模块与铅酸蓄电池组成的复合电源,具有超强快速提升车辆低温起动能力、且起动次数多及工作可靠性高等特点,是一种解决低温环境条件下车辆起动难的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重型半挂车车架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参数化建模方法建立了60t重型半挂车车架有限元模型,采用曲棱四面体等参单元比传统方法提高了建模效率和可修改性以及计算精度.介绍了车架有限元模型的简化方法和不同工况下的力学模型抽象方法,根据计算结果,改进了结构并进行了验算,最后对有限元计算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多轮独立电驱动车辆驱动力优化控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充分发挥多轮独立电驱动车辆的动力性能,提出了一种层次化的驱动力优化控制结构。该控制结构包含基于各轴载荷预分配控制、驱动防滑控制和基于车辆状态的再分配3层控制,其中防滑控制是核心层,采用基于路面最优滑转率滑模控制的方法,通过设计基于累积求和统计目标控制的路面跳变检测器,结合车轮滑转率-路面附着系数图形,可实现变路面的最优滑转率估计。通过该分层控制结构,实现了驱动力在各轴之间以及各个驱动电机之间的优化分配控制。利用硬件在环实时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控制结构能改善车辆的爬坡性能、直线加速性能以及障碍路面行驶的通过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履带车辆的双侧电传动结构,结合履带车辆工作特点和最高车速、爬坡性能、加速能力和转向能力等动力学参数的设计要求,研究了牵引电机的特性参数匹配计算方法.以20吨级履带车辆为例进行了电机和侧传动的参数匹配.在Matlab/simulink中进行仿真,通过仿真对匹配结果进行验证和修改,进一步提高车辆动力性;得出了匹配后的履带车辆所能达到的极限转向半径.结果表明所选的参数设计合理,匹配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高超声速飞行器飞行时,会出现转捩问题,其对飞行器力/热特性和飞行器的设计均有显著影响。本文采用数值和工程方法相结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迎风面的转捩情况进行预测,同时对飞行器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缺陷对转捩特性的影响进行研究。本文得到了飞行器飞行的转捩高度,同时,获得了转捩特性与表面粗糙度、表面缺陷的相关关系,对该类飞行器的设计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