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海南省芒果产量、种植面积皆位居全国首位,海南芒果产业的发展态势对其他省份起着导向性作用。研究海南芒果的生产成本、品种结构、销售途径、加工等,分析海南省芒果产业链环节之间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政府部门指导芒果产业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芒果已成为海南支柱性的热点水果之一,成为振兴农村经济、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产业,但海南芒果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束缚了海南芒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现分析海南芒果产业发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对攀枝花芒果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认为攀枝花芒果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优势和效益明显,但未充分发挥出其种植经济效益。应加强对该产业的引导和投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出台更多优惠政策,完善产业链,使芒果产业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促进攀枝花市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广西右江河谷地区芒果产业发展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右江河谷地区发展芒果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从遗传育种与栽培、病虫害防治、采后处理、深加工开发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芒果产业的科技发展现状,提出了芒果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之际,作者对海南三亚南田农场芒果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立健全监管体系,确保芒果质量安全;实施标准化生产,提升芒果品质;延长产业链,促使产品升级;完善销售体系,促进果农增收;实施品牌战略,获取最佳效应;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利用芒果论坛成果,促进芒果产业升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华坪芒果产业现状与差异化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华坪县芒果产业发展现状,提出华坪芒果产业差异化发展思路:一实施品种差异化战略,发展晚熟品种,发挥产品熟期差异优势;二加快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实施质量差异化战略;三建立新型生产组织形式,实施组织差异化战略。  相似文献   

8.
针对云南芒果野生资源及产业种植情况,从区域分布、海拔、范围、主栽品种及发展现状等方面分析云南芒果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云南芒果病虫害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摸清云南省芒果病虫害的种类及其发生危害情况,进而为防治云南省芒果病虫害提供依据,为芒果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保障,于2008~2010年期间,根据芒果的种植分布、病虫害发生特点,采用定点调查、走访、询问和全面普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云南省芒果主产区病虫害分布、危害及种类进行了调查,共鉴定出云南省芒果病虫害94种,其中病害23种,害虫71种。  相似文献   

10.
2008年8月26~27日,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主办、攀枝花市农林科学院承办的“农业部948项目晚熟芒果现场展示暨产业交流会”在四川省攀枝花市成功举办。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南大学、云南省农科院、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福建省农科院、四川省农科院、攀枝花市农林科学院的专家、学者和攀枝花市芒果企业代表出席了会议,并就“948”项目晚熟芒果实施进展和计划进行了现场交流。参会代表就芒果产业发展问题作了专题报告,同时对攀枝花市混撒拉芒果基地和金河芒果基地进行了现场考察,并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现场指导。  相似文献   

11.
采用离体叶片抗病性鉴定法对来自国内外的189份芒果种质进行了抗炭疽病抗性评价.结果表明:参试种质中未发现免疫种质,其中高抗种质9份、中抗种质55份、中感种质90份、感病种质34份和高感种质1份.对于这64份抗病种质,应在炭疽病流行年份继续开展田间抗病性评价工作,同时结合农艺性状评价,确定种质是否能在生产上推广或能否作为育种材料.试验结果为189份芒果种质抗炭疽病创新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炭疽病是杧果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杧果的生长势以及杧果的产量和质量,选种抗病品种是有效的防治方法之一。采用室内离体叶片抗病性鉴定法,初步鉴定了在农业部儋州杧果种质资源圃中的229份杧果种质对炭疽病的抗病性。结果表明,在参试的种质中未发现免疫和高感种质,其中高抗种质13份、中抗种质36份、中感种质116份、感病种质64份,这些种质的初步评价,为进一步展开杧果抗病遗传规律及分子育种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采用触角电位技术(EAG)测定热带作物主要害虫绿鳞象甲对11种绿叶挥发物组分的触角电生理反应,并以茶树、芒果、柑橘、荔枝等4种绿鳞象甲常见寄主植物为供试对象,对其进行绿鳞象甲的室内选择行为试验。EAG试验结果表明:绿鳞象甲雌雄虫均对反-2-己烯-1-醇表现出最强的EAG反应,对吲哚表现出最弱的EAG反应,两者之间差异显著;从EAG反应值上看,绿鳞象甲雌雄虫对所测定各种化合物的EAG反应强度大小顺序基本一致。室内选择行为试验结果表明:绿鳞象甲对芒果的选择性最强,其次是荔枝和柑橘,选择性最弱的是茶树,说明芒果为其更适宜寄主。  相似文献   

14.
当今现有农药利用率低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如非靶标生物和人畜安全受影响,以及环境污染等。如何提高现有农药的利用率迫在眉睫。为提高芒果生产中杀菌剂的有效利用率,结合芒果的特性,研究添加农药助剂对杀菌剂在芒果叶片上润湿展布性和农药持留量的影响,为农药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以防治芒果细菌性角斑病的杀菌剂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液体在芒果叶片的接触角及不同浓度液体的表面张力,根据表面张力及接触角结果,获取芒果叶片的临界表面张力以及助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CMC)。通过添加助剂,分析其对药液在芒果叶片表面上展布和最大持留量(maximum retention, Rm)的影响。本研究中,助剂380从实验室前期研究基础上筛选得到,结果表明,助剂380可以降低药液表面张力,增加药液在叶面的润湿展布,对常用细菌性角斑病防治药剂表面张力值的降低范围为23.54%~75.94%,最低可达(17.62±0.65)mN/m,低于芒果叶片的临界表面张力;且加入助剂的药液能很好地在芒果叶面上展布,在芒果叶上的持留量显著增加,最大增加率为203.53%。因此,在芒果细菌性角斑病防治过程中,可以通过添加助剂380来提升药液在作物叶面的展布效果和持液量,从而提高农药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芒果采后病害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芒果最严重的采后病害为炭疽病和蒂腐病,目前主要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但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已成为当今公众所关注的问题之一。为了提高芒果的食品安全性,很多学者对生物防治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1)利用植物源抑菌物质;(2)选用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3)采前采后诱导芒果抗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芒果炭疽病是海南省芒果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病害。本文应用生态位理论,测定芒果炭疽病生境生态位。结果表明芒果炭疽病的空间生态位宽度指数比较大,对空间资源利用较充分。果园中间的果树通风性差,湿度大,芒果炭疽病的病情指数最大,北边边线较通风、湿度小芒果炭疽病病情指数最小。果实期、夏稍期、秋稍期、花期芒果炭疽病的生境生态位宽度指数依次为:0.950 8、0.941 2、0.965 3、0.849 7。在各生境位点上,芒果炭疽病对资源的占有和利用能力是不同的,边线的生境相对不利于芒果炭疽病的生存,花期时果园各方位生境  相似文献   

17.
贵州主栽杧果品种果实品质及香气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贵州主栽杧果品种的果实品质特性,分析了‘金煌杧’‘贵妃杧’‘玉文杧’‘桂七杧’‘红玉杧’5个主栽杧果品种果实的12个品质指标和香气成分。结果表明:5个杧果品种的平均单果重在380~898 g,果形指数在1.60~2.14,可食率72.10%~77.74%,水分含量82.06%~85.10%,总灰分含量1.30%~1.70%,粗纤维含量在0.90%~1.10%,可溶性糖含量在7.75~13.90 g/100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1.05%~17.10%,总酸含量在0.120~0.233 g/100 g,维生素C含量在0.0018~0.0073 g/100 g,糖酸比在40.26~123.88,固酸比在61.30~153.39;5个杧果品种共检测出50种香气成分,以萜烯类化合物为主;‘金煌杧’‘贵妃杧’‘玉文杧’‘桂七杧’‘红玉杧’分别检测出香气组分14种、14种、21种、21种、16种,其中萜烯类化合物的含量分别达56.34%、73.95%、82.47%、97.32%、64.16%。5个杧果品种的香味均以松木香味为主,略带青香、苹果香和柠檬香等香味。  相似文献   

18.
张德生  胡祎 《热带作物学报》2016,36(12):111-116
如何参与企业合作,农户会权衡生产决策权的转移问题。研究基于四川攀枝花市芒果种植户实地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果农的生产决策权转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多数果农不愿意转移生产决策权,生产规模、种植年限、年龄、文化程度、合作经历和政府认知态度情况等六个因素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果树产量的智能评估,本研究对自然环境下的圣心芒果树图像进行果实识别研究,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芒果图像在线识别计数方法。首先,采用Faster R-CNN深度学习模型构建芒果图像识别算法;接着基于微信小程序与网页平台开发芒果图像上传模块,实现随时随地上传芒果图像至服务器;然后采用基于TCP协议的服务器客户端通信模式,并结合基于MATLAB平台的Faster R-CNN程序集,构建上传图像的在线分析模块,实现线上芒果图像的实时识别与计数;最终,芒果图像的识别与计数结果通过微信小程序和Web页面程序反馈给用户,内容包括单张图片和1个果园区域内所有图片的识别与计数结果,并实现青色芒果和红色芒果的分类统计。应用本研究构建的在线深度学习识别计数方法,在自然环境下采集125幅芒果图像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芒果图像识别算法的计数识别准确率达到82.3%,其中漏检率与误检率分别为11.7%和8.6%,平均计数误差与计数误差率分别为4.2和7.9%;芒果图像在线识别计数方法能有效实现果树图像的采集、上传、识别与计数、分类统计和结果反馈,对整个果园区域内结果数量进行统计与分析,为果园的智慧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对海南南田农场反季节芒果的施肥研究表明,不同营养元素在各主要土壤类型上的反季节芒果贡献率差异较大,N、P、K分别为29.8%、22.9%、2.95%。各养分利用率在不同土壤类型上都较低,N、P、K平均利用率分别为5.63%、1.21%和10.31%。各地果树主要生育期养分变化趋势一致,说明反季节芒果生长具有较好规律。在试验基础上,提出各土壤类型上的施肥模型和最佳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