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115例流行性出血热的血小板功能观察了下述一些指标:(1)血小板计数;(2)血小板粘附性;(3)血小板聚集性、介聚性以及凝血酶对血小板聚集性的作用;(4)血小板ⅫⅠ因子(纤维蛋白稳定因子)活性;(5)血块收缩。并以正常人20例作为对照。病人年龄15~50岁,重型17例,中型83例,轻型15例。重、中型在发热期和肾脏损害期早期即有出血现象,如皮肤及粘膜(口腔、眼结膜)瘀点、鼻衄、胃肠道或子宫出血等,轻型病例出血症状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特点是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问延长和血块收缩不良,骨髓中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巨核细胞的发育受到抑制。部分病人可以查到血小板抗体,据北京儿童医院1980-1995年因出血性疾病住院病儿4000例统计,其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1044例,占25.1%。  相似文献   

3.
利福平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虹  封锡春 《工企医刊》2000,13(3):36-36
1986年以来,我们发现服用利福平后引起血小板减少性紫癜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例病人中男2例,女4例,年龄小于14岁2例,大45岁4例。结核病史6个月~5年,病前无血小板减少或皮肤粘膜出血史。6例病人,3例为浸润性肺结核,1例为肺门淋巴结核,1例为颈淋巴结核,1例为长期低热盗汗、  相似文献   

4.
紫癜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是因血小板减少而发生的皮肤、粘膜和其它组织的自发性出血,多见于感染、中毒、恶性肿瘤、骨髓功能减退、脾功能亢进和病因不明的病人。临床表现:急性者有畏寒、发热、血小板减少、皮肤粘膜大量淤点、大片淤斑;慢性者主要反复发作的皮肤淤点或单独性鼻衄,月经过多,血小板减少。  相似文献   

5.
紫癜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是因血小板减少而发牛的皮肤、粘膜和其它组织的自发性出血.多见于感染、中毒、恶性肿瘤、骨髓功能减退、脾功能亢进和病因不明的病人。临床表现:急性首有畏寒、发热、血小板减少.皮肤粘膜大量淤点、大片淤斑;慢性者主要反复发作的皮肤淤点或单独性鼻衄.月经过多,血小板减少。  相似文献   

6.
121例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聚集 (PAgT)功能异常及其同出血、肝功损害的关系。方法 用血小板聚集计测PAgT。设肝硬化组 12 1例 ,对照组 5 2例。结果 肝硬化组血小板聚集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 ;出血组与未血出组PAgT无显著性差异 ;ChildB、C级组测定值较A级显著降低。结论 PAgT的检测可作为肝硬化病情严重性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7.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是围产期一种常见疾病,可由多种内科合并症和妊娠并发症引起。患者由于血小板计数减少或功能不良导致出血,并且一般止血药物效果多不理想,尤其在分娩、手术、麻醉过程中容易发生严重出血甚至危及母儿生命〔1〕。因此正确认识血小板减少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加强围产期管理和护理,对改善妊娠结局十分重要。本文就我院产科近5年来62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病例进行分析,并总结我们对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护理经验。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产科2000年1月~2004年12月共收入院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62例。其中初产…  相似文献   

8.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简称ITP)系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文献报道不少。但对重型ITP的预后却少见报道。本文就 1995~ 2 0 0 1年我院住院的 4 0例血小板计数小于 2 0×10 9/L的重症ITP治疗及预后作一探讨。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诊断及疗效标准参照 1984年洛阳会议文件。男 2 1例 ,女 19例。年龄≤ 14岁 2 0例 ,15~ 5 4岁 17例 ,≥5 5岁 3例。急性ITP 2 7例 ,复发性ITP 13例。临床上所有患者均有皮肤瘀斑及牙龈渗血。伴有内脏出血 14例 ,其中上消化道出血 7例 ,表现为呕血或黑便 ;血尿 7例 ,肺出血 1例。伴有内脏出血的 14…  相似文献   

9.
获得性低巨核细胞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获得性低巨核细胞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cquiredamegakaryocyt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 ,AATP)是一种不常见的以骨髓巨核细胞减少,临床表现以出血为特征的疾病,初诊时大多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PT) ,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故将1 984年1月~2 0 0 2年1 2月,我们所治疗的1 5例患者做一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5例患者男3例,女1 2例,年龄2 6~6 0岁,均符合下列诊断标准:(1 )血小板减少伴出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正常,可伴失血性贫血。(2 )至少不同部位2次骨髓检查显示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或消失,而其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严重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分娩期处理、母婴结局。方法总结1996~2004年在我院产科住院20例妊娠合并严重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资料(血小板计数均<50×109/L)。结果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发病原因依次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再生障碍性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白血病。治疗方法: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于术前或分娩期给予输新鲜血、血小板和新鲜冰冻血浆。20例中5例阴道分娩,15例剖宫产。产后出血6例,新生儿颅内出血2例。结论在术前和分娩前若能及时补充新鲜血及血小板,使血小板计数≥50×109/L以上者;无产科手术指征可阴道分娩,否则应剖宫产,这是避免或减少母婴不良结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症感染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病因及治疗方案。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7年6月于医院住院的重症感染伴血小板减少症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监测患者第1天、第3天、第5天血小板计数,100例患者分为未使用人免疫球蛋白组20例和使用人免疫球蛋白组80例,未使用人免疫球蛋白组除采取积极抗感染治疗措施外,不予以其他治疗,使用人免疫球蛋白组同时给予人免疫球蛋白10 g/天静脉滴注,5天为1疗程。每周复查血常规1次,连续观察4周。结果 100例重症感染伴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感染部位以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为主,其中多系统感染7例。100例重症感染伴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发热27例,体温为37.7~40.0℃;出血11例,表现为各脏器、皮肤和穿刺部位出血;合并感染性休克5例。中性粒细胞增高24例,血培养阳性17例,痰培养阳性24例。病毒感染28例、细菌感染29例,真菌感染15例,未明确病原体28例,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和未明确感染来源患者血小板计数分别为(71.72±15.61)、(55.36±11.23)、(65.23±12.75)和(61.47±13.94)×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进一步两两比较,病毒感染组血小板计数最高,细菌感染造成的血小板减少最低(P<0.05)。观察4周后,使用人免疫球蛋白组血小板计数基本恢复正常58例,未使用人免疫球蛋白组仅有8例血小板计数基本恢复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重症感染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中以病毒、细菌感染最常见,其次为真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相比,细菌感染引起血小板降低更明显。中小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输注对感染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安全有效,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和围生理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56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血小板计数分为三组,妊娠早、中期发现血小板减少患者,给予口服药物,低于20×109/L时给予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和/或输注血小板等提高血小板计数,终止妊娠。结果:56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38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13例,妊高征3例,再障1例,原因不明1例。阴道分娩35例,剖宫产21例,均有产科指征,产后出血8例,活产新生儿56例。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是产科常见出血疾病,产前适当提高血小板计数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障围产期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3.
对1983年至1985年在广州发生的42例流行性出血热临床表现的研究,本病3~5月为流行高峰。28.6%的病人呈典型症状及五期临床经过。大多数病人有发热、多尿及出血。出血病人,肠道出血占42.8%。血小板减少及较高血尿素氮分别占61.9%及83.3%。免疫学检查,所有病例血清IgG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4.
周欣 《中国医师杂志》2000,2(11):687-688
急性白血病 (AL)患者常有出血表现 ,且在化疗后常有出血加重的倾向 ,通常认为与血小板 (PLT)数量减少 ,凝血因子异常有关。我们对AL患者及其化疗前后的血小板 ,某些纤溶指标及反映血管内皮细胞(VEC)功能的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一氧化氮 (NO)等进行了检测 ,探讨纤溶及血管内皮功能在AL时的改变及化疗药物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初发或复发AL17例 ,男 8例 ,女 9例 ,平均年龄 (39 2± 12 7)岁 ,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0例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7例。所有病人均根据临床表现 ,外周血象 ,骨髓细…  相似文献   

15.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炎支原体感染呈全球性,每3~5年为一个流行周期[1]。近年来,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它不仅能引起肺炎支原体肺炎,还能引起肺外并发症。本文对我院2002年~2004年1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本组男7例、女9例;3~5岁2例、5~9岁6例、9~13岁8例。16例患儿均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入院。入院查肺炎支原体抗体IgM均阳性,血小板均有不同程度减少。其中有皮肤出血点或淤斑者16例、鼻衄6例、牙龈及口腔黏膜出血3例。入院时外周血小板计数<10×109/L 1例、(10~80)×109/L者…  相似文献   

16.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1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特点及妊娠期的监护和处理.方法对130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研究.结果发现单纯由妊娠引起血小板减少94例(72.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引起12例(9.2%),合并肝脏疾病11例(8.5%),重度妊高征引起10例,先兆子痫4例,(共占10.8%), Rh血型不合及病毒感染各1例(各占0.8%).血小板减少出现最早孕周为17+4周,<28周出现37例(28.5%),>28周出现93例(71.5%),3/4左右孕妇血小板减少出现在妊娠晚期.对血小板(5万u者用强的松治疗,分娩前后使用血小板制剂,同时考虑剖宫产.产后出血率为2.3%.新生儿血小板减少2例,头颅血肿1例.63例PT患者在产后1周血小板恢复正常.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一般发生在妊娠晚期,妊娠期血小板减少(PAT)是最常见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类型.有合并症的血小板减少程度严重,大多<7万u,半数ITP有临床症状.糖皮质激素是治疗严重血小板减少的有效手段,术前血小板仍<5万u可输注浓缩血小板.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不增加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母亲合并ITP时,新生儿可能血小板减少.1/2患者血小板在产后1周左右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7.
张玉红  单泓 《职业与健康》2009,25(16):1783-1784
目的探讨冰冻血小板的制备及在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输注对象为血小板减少或功能不良引起出血或有严重出血倾向的患者。观察指标:①输注前后2h出血时间;②输注前后1h患者血小板计数;③根据前后两者结果判断输注冰冻血小板是否有效。结果出血时间:输前,(94-3)min;输后,(44-2)min;输血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输后1h比输前血小板升高(6—50)×10^9/L。结论输注冰冻血小板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因血小板减少或功能不良导致的出血。  相似文献   

18.
自1996年以来,笔者用白拟中药升血安冲剂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30例,收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30例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45岁,均具有皮肤粘膜点状出血、瘀斑、鼻衄等出血征。  相似文献   

19.
正血液病是指发生在血液、骨髓、脾及淋巴结等的疾病,常表现为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质或量的改变。以红细胞改变为主的就是常说的贫血或红细胞增多症,以白细胞变化为主的有白血病和粒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等,而血少板减少或功能障碍则称为血少板减少性紫癜。一般常把由于血小板和血浆凝血因子异常所引起的出血称为出血性疾病。血液病的症状主要有贫血、出血倾向、发热、黄疸、骨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等。  相似文献   

20.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病因及妊娠结局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寻找其最佳的处理方法以促成良好妊娠结局。方法收集北京市垂杨柳医院2000-2008年收治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例49例,对其发生的病因、处理方法及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包括: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PAT)21例(42.86%),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13例(26.5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7例(14.29%),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4.08%),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2例(4.08%),病因不明4例(8.16%)。有剖宫产指征的27例行剖宫产术结束妊娠,其余22例阴道分娩。产后出血1例,产后出血率2.04%。胎死宫内2例。新生儿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者4例。结论多种原因可引起妊娠期孕妇血小板减少,PAT是最常见类型。在针对病因治疗的基础上,糖皮质激素及血小板制剂是治疗严重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有效手段。在术前和分娩前若能及时补充新鲜血及血小板,使血小板计数≥50×109/L以上者,无产科手术指征可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