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青海省同德县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查清青海省同德县是否有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存在,我们采用被动血凝(PHA)和ELISA抑制法(Inhib-ELISA)对该县巴水乡地区收集的311份喜马拉雅旱獭血清进行了平行检测,PHA检出8份阳性血清,阳性率为2.57%,抗体滴度1∶20~1∶80。结果表明该地区存在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但1990年该地旱獭间鼠疫动物病流行很弱。  相似文献   

2.
1 石渠县鼠疫基本流行特点石渠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 ,与喜马拉雅旱獭疫源地的青海境内玉树、称多、玛多等县接壤 ,同属一类地理景观。即青甘藏东北高寒草甸喜玛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景观〔1〕。(喜玛拉雅旱獭 :MermotahimalayanaHods ,184 1)历史上石渠县无鼠疫记载。 1981年开始对该地区进行鼠疫监测 ,并一直认为该地区属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一部分。 1986年首次在该地区发现鼠疫血凝阳性材料 9份 ,最高滴度达 1:12 80 ;1988年发现 6份放射免疫反应检测阳性材料 ;1996年发现 5份犬血清血凝阳性材料 ;1997年在石渠县俄…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石渠县是我国新发现的一类鼠疫自然疫源地——青藏高原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历史上石渠县无鼠疫病流行的记载。由于该县位于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东南缘,于1981年开始进行鼠疫流行病调查工作,1986年首次在该地区发现牧犬血清鼠疫F1抗体阳性材料9份,最高滴度为1:1280;1988年发现犬血清RIP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德格县旱獭鼠疫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证实喜马拉雅旱獭(旱獭)鼠疫在四川是否存在,为鼠疫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结果通过鼠疫间接血凝试验(IHA)检出犬阳性血清2份,从33份旱獭标本中检出鼠疫F1抗原阳性材料10份,17份旱獭检材中检获鼠疫菌4株。结论确定四川德格县为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张掖地区动物鼠疫IHA检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 2年在肃南西水及其他地区开展了动物鼠疫血清 IHA检测 ,至 1995年共检验喜马拉雅旱獭 (Marmota hi-malayana简称旱獭 )血清 2 35 8份 ,阳性 118份 ,阳性率 5 .0 0 % ,F1抗体滴度从 1∶ 2 0~ 1∶ 5 12 0 ,几何平均滴度为1∶ 116 .5 0 ;牧犬血清 373份 ,IHA阳性 48份 ,阳性率 12 .87% ,F1抗体滴度为 1∶ 2 0~ 1∶ 6 40 ,几何平均滴度 1∶118.15 ;艾鼬血清 2 2份 ,阳性 6份 ,阳性率为 2 7.2 7% ,F1抗体滴度 1∶ 16 0~ 1∶ 12 80 ,几何平均滴度 1∶ 718.38;其他动物血清 IHA检测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鼠疫病原学和血清学的实验检测结果,了解新疆青河县山区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的潜在状况。方法采用鼠疫"四步检验"法分离青河县山区捕获的长尾黄鼠及灰旱獭脏器、自毙动物脏器及骨骼和寄生蚤中的鼠疫菌;间接血凝试验(H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动物脏器和寄生蚤悬液中的鼠疫F1抗原;长尾黄鼠、灰旱獭以及牧犬血清中的鼠疫F1抗体。结果经鼠疫"四步检验"和反向间接血凝(RIHA)检验长尾黄鼠脏器552份、灰旱獭脏器4份、自毙长尾黄鼠和灰旱獭脏器及骨骼13份、长尾黄鼠体外寄生蚤583只,均未检出鼠疫菌及F1抗原;检测长尾黄鼠血清552份,IHA法检出阳性1份、滴度1∶2~9,ELISA法检出阳性3份、平均滴度1∶2~8;检测牧犬血清129份,IHA法检出阳性6份、平均滴度1∶2^(3.83),ELISA法检出阳性8份、平均滴度1:26.75;其中牧犬鼠疫F1抗体阳性标本中检出鼠疫IgM抗体阳性2份,平均滴度1∶2^(5.5)。结论新疆青河县山区啮齿类动物间有鼠疫流行迹象,流行区域为花海子地区,存在潜在鼠疫自然疫源地,建议对该区域开展进一步鼠疫疫源性调查。  相似文献   

7.
2003年云南省盈江县猫血清鼠疫F1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猫在云南家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宿主地位.方法应用改进的微量法鼠疫间接血凝试验(IHA),对2003年采自云南省盈江县的216份猫血清进行检测.结果从4份被检猫血清中检出鼠疫F1抗体,阳性率为1.87%.阳性血清抗体滴度分布1∶ 203份,1∶ 1601份,有2份血清呈现出低滴度抗原抗体反应(1∶ 10).结论首次证实猫在云南家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偶然宿主作用,并且认为猫可作为该疫源地鼠疫监测的指示动物,其流行病学意义有待进一步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牧羊犬耶尔森菌感染和携带状况,探讨3种致病性耶尔森菌在自然界是否存在替代或拮抗关系,为鼠疫防控提供新方法。方法采集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牧羊犬血清、肛拭子标本进行致病性耶尔森菌的检测与分析。结果检测阿克塞县、肃北县、肃南县、天祝县牧羊犬血清分别为88、94、70、64份,阳性率分别为31.82%(28/88)、32.98%(31/94)、2.86%(2/70)、1.56%(1/64)。采集阿克塞县、肃北县、肃南县、天祝县的牧羊犬肛拭子共171份进行致病性耶尔森菌分离,动物间鼠疫流行猛烈的阿克塞、肃北分别分离出1株克氏耶尔森菌和2株非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结论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间鼠疫流行猛烈地区的牧羊犬感染和携带非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相似文献   

9.
沙湾山地位于依连哈比尔尕山北坡,处于玛纳斯山地和鸟苏山地鼠疫疫源地之间;东起于玛纳斯河,西至小安集海河。自1976年以来,在沙湾山地鹿角湾、达子庙、石头沟、白杨沟、大牛、博尔霍拉等地开展了鼠疫自然疫源地调查,共捕啮齿动物8种,调查区内鼠疫主要宿主动物为灰旱獭和长尾黄鼠。采到蚤16种,灰旱獭主要寄生蚤为谢氏山蚤与斧形盖蚤长。尾黄鼠主要寄生蚤为 Citellophilus tesquorum altaicas。用间接血凝从鹿角湾牧犬血中检出阳性12份,博尔霍拉牧犬血中检出阳性2份;反向血凝从自毙獭中检出阳性2份。用细菌学方法从博尔霍拉自毙獭体内分离出鼠疫菌1株,从黄鼠的方形黄鼠蚤中分离出鼠疫苗2株。根据以上资料,首次判定沙湾山地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而后山博尔霍拉为灰旱獭和长尾黄鼠为宿主的双宿主鼠疫自然疫源地。现已查出的疫源地面积约为1600公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西藏阿里地区鼠疫监测结果 ,探讨鼠疫控制对策. 方法 按照<全国鼠疫监测工作方案>和<动物鼠疫监测标准>进行喜马拉雅旱獭密度、体蚤调查和鼠疫细菌学、血清学检验. 结果 阿里地区鼠疫主要宿主仍然是喜马拉雅旱獭,平均密度达1.04只/hm2;梳检喜马拉雅旱獭132只,平均蚤指数2.89;测定鼠疫F1抗体血清211份,阳性125份,阳性率为59.3%,鼠疫F1抗原69份,阳性31份,阳性率为44.9%;剖检自毙旱獭46只,检出鼠疫菌22株,检菌率47.8%. 结论 宿主的高密度、主要媒介的高指数、自毙旱獭检菌率均证明本地区鼠疫进入了非常活跃时期,应加强监测和防治工作,杜绝鼠间鼠疫波及到人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2007年和2008年宁夏鼠疫自然疫源地人群鼠疫F1抗体水平和分布情况.方法 采集宁夏鼠疫发生地和动物鼠疫流行疫源地的5个市(县)居民血样718份作为调查对象,采集非疫区居民血样475份作为对照组.用间接血凝试验、胶体金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3种方法检测人群鼠疫F1抗体.两种以上方法检测为阳性者,判定为阳性血样;抗体滴度没有达到阳性判定标准者,判定为可疑血样.结果 检测718份血样,检出阳性血样9份(滴度在1:16~1:64),阳性率为1.25%(9/718);可疑血样28份,检出率为3.90%(28/718).3种方法检测非疫区人群血样475份,全部为阴性.疫区和非疫区人群血清鼠疫F1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P<0.05).间接血凝试验、胶体金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3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1.25%(9/718)、1.25%(9/718)、2.51%(18/71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1,P>0.05).结论 宁夏鼠疫自然疫源地内尚存在一定比例的鼠疫F1抗体阳性人群,均分布在近几年有动物鼠疫流行的地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2004 - 2008年蒙古旱獭鼠疫疫源地监测结果,掌握该疫源地的发展和变化特点。方法 每年5-9月,在满洲里市、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鄂温克旗及牙克石市,以旗(县)为单位开展监测,每个旗(县)监测面积为20 000 ~ 40 000 hm2。采用路线法调查旱獭密度,采用一日弓形夹法调查达乌尔黄鼠密度,采用五米夹线法调查夜间活动鼠类;对捕获的旱獭和达乌尔黄鼠体外寄生蚤,全部在低倍镜下进行分类鉴定,并用探蚤棒对达乌尔黄鼠洞干进行蚤类采集和鉴定;对获取的鼠、蚤可检材料,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鼠疫诊断标准》(GB 15991-1995),采用鼠疫细菌学培养方法进行病原学检测,采用间接血凝试验方法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 5年间,疫源地的蒙古旱獭密度为0.010只/hm2,达乌尔黄鼠密度为0.602只/hm2,夜间活动鼠类捕获率为2.69% (258/9600);蒙古旱獭染蚤率为17.54% (10/57),蚤指数为2.54;达乌尔黄鼠染蚤率为28.40% (213/750),蚤指数为1.01;达乌尔黄鼠洞干染蚤率为5.60% (46/822),蚤指数为0.17。共剖检各种宿主动物1351只,培养各种蚤类127组628匹,病原学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共检测各种动物血清1064份,检出阳性血清43份,阳性检出率为4.04%(43/1064),阳性血清最高滴度为1:1280。除2006年外,其余4个年度均发现血凝阳性材料;发现阳性血清的地区共有3个(满洲里市、新巴尔虎右旗、新巴尔虎左旗),分别检出血凝阳性血清30、12、1份。结论 蒙古旱獭鼠疫疫源地的疫情处于活跃状态,且涉及的范围逐渐扩大。今后在监测工作中要继续加强检菌,同时注意该地区的主要宿主更替,全力做好人间鼠疫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掌握和分析云南省2018年鼠疫疫情现况,为鼠疫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8年对云南省104个县(市)开展鼠疫宿主、媒介、病原学和血清学监测,并对监测结果统计学分析。结果 黄胸鼠疫源地以黄胸鼠、褐家鼠为优势种;齐氏姬鼠-大绒鼠疫源地以齐氏姬鼠、大绒鼠为优势种,黄胸鼠疫源地黄胸鼠鼠体蚤以印鼠客蚤和缓慢细蚤为主;褐家鼠以缓慢细蚤、人蚤和印鼠客蚤为主。齐氏姬鼠-大绒鼠疫源地齐氏姬鼠鼠体蚤以棕形额蚤、特新蚤指名亚种为主;大绒鼠鼠体蚤以方叶栉眼蚤为主,特新蚤指名亚种为次要寄生染蚤种。对47 618只动物进行细菌学检验,检出鼠疫菌4株;对20 710组媒介进行细菌学检验,结果均为阴性。应用鼠疫间接血凝试验方法检验动物血清20 105份,阳性4份,应用鼠疫反相间接血凝试验方法检验动物脏器23份,阳性5份。结论 云南省野鼠疫源地玉龙县和古城区发生动物鼠疫流行,流行强度猛烈,家鼠疫源地未发生鼠疫疫情,但是形势不容乐观,应加强对全省鼠疫的监测和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2001-2009年全国鼠疫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结果及人间和动物间鼠疫疫情分布.方法 查阅2002-2010年全国鼠疫监测报告文献资料,对2001-2009年全国鼠疫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结果及疫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1-2009年在贵州、广西、云南、青海、西藏、甘肃、内蒙古7个省(区)共分离出鼠疫菌2966株.其中,用鼠疫细菌学方法检测各种动物1 138 000只,分离出鼠疫菌1998株;检测媒介动物379 227组,分离出鼠疫菌927株;人体分离出鼠疫菌41株.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各种动物血清1 169 702份,判定动物IHA阳性血清3177份,人IHA阳性血清168份;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IHA)检测各种动物材料53 323份,判定RIHA阳性材料500份.在12个类型的疫源地中,有9个类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发生和流行动物鼠疫,共分离出鼠疫菌2925株.判定2种动物、6种跳蚤为新的染疫动物和传播媒介;有6个省(区)的23个县(市、区)被判定为新的鼠疫疫源县.结论 2001-2009年我国动物鼠疫疫情仍然比较严重,有9个类型疫源地处在活跃状态.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scribe the pathogenic and serological test results of the plague in China from 2001 to 2009, and human and animal plague distribution. Methods Through access to information of the plague surveillance report in China from 2002 to 2010, national plague pathogenic and serological test results and the epidemic situation were analyzed from 2001 to 2009. Results From 2001 to 2009, 2966 strains of Yersinia pestis were isolated in the seven provinces which were Guizhou, Guangxi, Yunnan, Qinghai, Tibet, Gansu and Inner Mongolia. Of these, 1 138 000 animals were detected by bacteriological method, 1998 strains of Yersinia pestis were isolated;379 227 groups of intermediary animals were detected, 927 strains of Yersinia pestis were isolated;41 strains of Yersinia pestis were isolated from human body. Animal serums of 1 169 702 were detected by indirect hemagglutination assay(IHA), of these 3177 animal serums were positive, 168 human serums were positive;53 323 animal samples were detected by reverse indirect hemagglutination assay(RIHA), of these 500 were positive. There were outbreak or epidemic of plague in 9 types of plague foci, 2925 strains of Yersinia pestis were isolated. Two animals and 6 fleas were judged as new reservoir and new vector. There were 23 counties of 6 provinces were judged as plague new natural foci counties. Conclusions The plague epidemic in China is still serious between 2001 and 2009. There are nine types of foci in the active state.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雷州市鼠疫疫源地人群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广东省鼠疫疫源地健康人群鼠疫FI机体的分布水平、及其产生和维持机制。方法采集雷州市鼠疫疫源地2个乡镇农民的血样121份作为调查组和非历史疫区的农民血样200份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鼠疫间接血凝试验。结果通过对鼠疫疫源地人群的121份血清的俭洲、共检出鼠疫FI抗体阳性血清12份,阳性率为9.91%%。鼠疫非疫区健康人群血清200份,结果均为阴性一结论存鼠疫疫源地50岁以上健康人群中存在着一定比例FI抗体阳性者,是鼠疫菌苗被动免疫产生.还是50年前隐性鼠疫感染等因素,有待进一步调查和研究.但排除阳性人群居住区域有动物鼠疫现疫流行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云南省家鼠鼠疫疫源地静息期人和指示动物血清鼠疫F1抗体情况,分析鼠疫发生和流行的风险。方法 2019年7——8月,课题组选择云南省家鼠鼠疫疫源地弥勒市、芒市和梁河县作为研究区域,对8个曾经报告2次及以上鼠疫的自然村和8个从未报告鼠疫的自然村的人群及指示动物进行血清采集,每个自然村采集人血清不少于20份,指示动物血清不少于10份。用间接血凝法检测鼠疫F1抗体,并用上转发光法对阳性样本进行再次检测确认。结果 368份人血清中仅有1份鼠疫F1抗体阳性,307份犬血清和12份猫血清鼠疫F1抗体均为阴性。结论 云南家鼠鼠疫疫源地人群鼠疫F1抗体阳性率非常低,但鼠疫F1抗体阳性的自然村需要加强鼠疫监测。指示动物未检测出鼠疫F1抗体,当地发生鼠疫的风险不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三种检测鼠疫F1抗原方法用于诊断鼠疫的效果.方法在鼠疫疫源地,收集野生动物的血、肝、脾、淋巴组织标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IHA)、胶体金纸上色谱试验(GICA)三种方法检测鼠疫F1抗原.结果检测鼠疫疫源地内自毙和捕获野生动物脏器浸液标本414份,ELISA和GICA检出的阳性标本相同,阳性率均为5.31%(22/414),阳性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均为100%.RIHA初试2孔以上凝集186份,复试仅18份阳性,非特异性凝集率高达40.57%(168/414),阳性率4.35%(18/414).RIHA与GICA、ELISA的阳性符合率均为81.82%(18/22),阴性符合率均为98.99%(392/396);阳性标本的平均滴度,ELISA为1:29.95,RIHA为1:28.6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79,P<0.01).结论三种方法检测鼠疫F1抗原诊断鼠疫,RIHA结果有定量的意义,非特异性凝集率高,复试工作量大;GICA和ELISA具有相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GICA结果只有定性意义,ELISA排除了RIHA、GICA两种方法的缺陷,综合了两种方法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康保牧场长爪沙鼠疫源地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1~1986年连续6年对河北省康保牧场疫源地进行调查。发现啮齿动物18种,长爪沙土鼠(Meriones unguiculatus)为优势种,具有分布广,有较强的连续性等特点。平均公顷密度为0.16。搜集蚤32种,秃病蚤蒙冀亚种(Nospsyllus laeviceps kuzenkovi)和二齿新蚤(Neopsylla bidentatiformis)为优势种。用细菌学检验方法共检验啮齿动物和食肉动物5781只,蚤80组1123只,均未分离出鼠疫菌。用被动血球凝集试验、放射免疫沉淀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查啮齿动物和食肉动物血清1169份,仅有一份沙狐血清为阳性。证实疫源地内仍有鼠疫动物病流行。  相似文献   

19.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鼠疫F1抗体技术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鼠疫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快速检测鼠疫F1抗体技术在鼠疫血清学诊断、监测及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应用GICA、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AgS-ELISA)和间接血球凝集试验(IHA)对比检测190份啮齿动物血清和11份鼠疫免疫血清中鼠疫F1抗体。结果190份动物血清IHA检测结果均为阴性:GICA检测出1份阳性血清,滴度1:10;DAgS-ELISA检测出3份阳性血清,滴度1:4( ) 2份和1:16( )1份。3种方法检测11份鼠疫免疫血清均为9份阳性,但GICA敏感性低于IHA和DAgS-ELISA (GICA与IHA:t=3.257,P<0.05;GICA与ELISA:t=3.625,P<0.01;IHA与ELISA:t=1.437,P>0.05)。201份血清检测结果,GICA与IHA总符合率99.50%,与DAgS-ELISA总符合率99.00%,3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P>0.05)。结论GICA检测鼠疫F1抗体敏感特异、简便快速,与DAgS-ELISA同样为鼠疫血清学快速诊断和鼠疫监测中有应用价值的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