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内经》肺朝百脉理论启发下,经合临床认为百脉(血)会聚于肺中。肺不仅主气也与血密切联系。据此提出肺病病理多瘀血的论点,治肺要适度活血的法则。故治疗在辨证基础上立法,选方佐以活血化瘀药,以此理论治疗肺系病,每收到显著功效。实践证实肺朝百脉既百脉(血)朝会于肺。  相似文献   

2.
“肺朝百脉”及“肺主治节”理论是肺系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目前中医界对此理论重视不足,研究相对较少,限制了该理论在临床诊疗中的进一步应用与发展.充分认识“肺朝百脉、主治节”理论内涵,对指导肺系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盛生宽  盛全成 《河南中医》2012,32(11):1465-1466
慢性肺系疾病总的痛机为本虚标实.虚为肺脾心肾,但各有偏重;实为肺疼,却贯穿始终.故虽本病痛机错综、证候纷繁,治疗时总不外活血化瘀、补脾益肾,方用补脾固卫活血汤、异功活血汤、补肾益肺活血汤,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4.
肺朝百脉、肺主治节理论是肺系藏象学的主要内容,然而目前中医界对此理论重视不足且研究相对较少,限制了该理论在临床诊疗中的进一步应用与发展。故通过对"肺朝百脉、主治节"的生理功能及其文字释义相关性研究,阐述肺对呼吸运动水液运行脏腑气机血液运行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素问·经脉别论>载有:"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中医基础理论>(五版教材)将"肺朝百脉"列为肺脏的重要功能之一.笔者从文理和医理两个方面对"肺朝百脉"加以分析探究,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介绍邵长荣教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的经验。认为其主要病机为肾阳虚、痰瘀阻滞,治宜补肾活血、泻肺祛痰,选用经验方三桑活血汤治疗。并举验案1则。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泻肺利水化瘀通络汤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武威肿瘤医院心内科12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泻肺利水化瘀通络汤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氧分压(Pa...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补肺活血胶囊治疗肺系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及已进行的临床研究,从中医理论分析补肺活血胶囊治疗肺系疾病的临床效果.结果:现有的关于补肺活血胶囊的临床研究和资料表明,补肺活血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肺心病等肺系疾病有显著疗效.结论:补肺活血胶囊作为临床常用药,临床效果显著,其...  相似文献   

9.
肺朝百脉”语出《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后世多数医家和注家多从“朝”字入手诠释,以“朝向,朝会”做解,以“单向”的指向性作为解释该句.本文以《黄帝内经》为主要参考,提出‘肺朝百脉’是指:肺是“气”的“双向调摄”并提出了肺朝百脉的中医理论模型“8”字模型.  相似文献   

10.
肺为五脏之华盖,其功能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词水道,主治节,朝百脉;肺热叶焦可致五脏津伤成痿,肺气空虚、肺阴耗散、大气下陷、阴血不能营养白骸而致痿;临床可从肺脏论治痿证,予续命汤、生燥救肺汤等治疗。  相似文献   

11.
综述近年来王清任五种逐瘀汤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情况。"五逐瘀汤"在月经失调、妊娠病、产后病、杂病中均有应用,其中血府逐瘀汤可治疗多种妇科气滞、瘀血病,通窍活血汤善治头部损伤致月经失调病症,少腹逐瘀汤善治寒凝血瘀型妇科病,膈下逐瘀汤善治气滞血瘀型痛经。  相似文献   

12.
健脾补肾方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肺癌3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健脾补肾方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患者予健脾补肾方治疗3个月,观察主要症状变化、瘤灶稳定率、Kamofsky评分以及患者生存期。结果患者治疗后主要症状明显改善(P〈0.05,P〈0.01),瘤灶缓解率为17.14%,Kamofsky评分提高稳定率为91.42%;1年生存率为74.29%,1.5年生存率为57.14%,2年生存率为42.86%。结论健脾补肾方在改善肺癌患者主要症状、稳定病灶、提高生存质量以及延长生存期等方面均有良好的疗效,中医扶正法为主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宣白承气汤证是邪热壅滞于上焦肺,致使肺气无法下达,肠腑无法顺承所致,自当降肺气,使大肠得以"顺承"肺胃之气,腑气通畅而司传导,这也是方名中"承气"的内涵。换言之,此时病理机制的主要矛盾是肺气不通,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则是肺失肃降,治疗时针对矛盾的主要方面,故而降肺气即所以通肺气。宣白承气汤中吴鞠通之所以用杏仁、石膏"宣肺气之痹",是因为肺气因邪热壅滞而痹阻不能下行,这里的"宣"也当理解为疏通,"宣白"也即疏通肺气,这样才符合吴鞠通本意。疏通肺气有别于"宣肺",适用于肺气宣和(或)降的功能失调所致之肺气不通。故吴鞠通之宣白承气汤清肺热、降肺气、通腑气,当是为疏通肺、胃、大肠之气机而设,如其自辨所言是"宣肺气之痹"而非"宣肺","宣"是疏通之意,"宣白"当理解为疏通肺气,如此则医理通,疑惑除。  相似文献   

14.
马桂琴教授认为,痰瘀胶结伤筋损骨,筋伤则筋纵不能自收持,骨伤则骨痿是风湿病临床中痹痿同病的根本病机。马教授认为,因痿致痹以补为要,因痹致痿以通为要,"痹痿同病"均可见肝肾不足、脾胃虚弱、气血两亏,均要佐以补虚扶正,补脾益肾以固根本。马教授认为,凡病不论病位浅深,病程长短,均有气血流通受阻,气血失和因素在内,既调畅三焦,又从六经运动的角度,调畅阴阳运动之枢机,从而提出治疗"痹痿同病"要善用柴胡剂及四逆散。马教授还重视调和营卫,常运用桂枝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补肾方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兔关节软骨细胞增殖与Caspase3/7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取兔的膝关节软骨,将软骨细胞分离传代后,取第三代细胞,用10μg/L的IL-1β诱导正常软骨细胞退变,制备益气化瘀补肾方含药血清作为干预措施。益气化瘀补肾方组分别加入IL-1β及不同溶度(5%,10%,20%)益气化瘀补肾方含药血清培养液,对照组分别加入IL-1β及不同溶度(5%,10%,20%)空白血清培养液,分别培养24h、48h后,采用MTT比色法检测软骨细胞增殖。另取对数生长期第三代软骨细胞分为4组:正常软骨细胞+20%空白血清;正常软骨细胞+20%益气化瘀补肾方含药血清;IL-1β诱导软骨细胞+20%空白血清;IL-1β诱导软骨细胞+20%益气化瘀补肾方含药血清。每组6个复孔,每孔100μl,各组分别用相应的血清培养24h、48h后进行检测,采用Caspase3/7试剂盒检测各组软骨细胞的Caspase3/7酶活性变化情况。结果不同浓度的益气化瘀补肾方血清均能拮抗IL-1β抑制软骨细胞增殖;与正常软骨细胞+20%空白血清组比较,IL-1β诱导软骨细胞+20%空白血清组Caspase3/7酶活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L-1β诱导软骨细胞+20%空白血清组比较,IL-1β诱导软骨细胞+20%益气化瘀补肾方血清组Caspase3/7酶活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软骨细胞+20%益气化瘀补肾方血清组的Caspase3/7酶活性与正常软骨细胞+20%空白血清组和IL-1β诱导软骨细胞+20%益气化瘀补肾方血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瘀补肾方血清能拮抗IL-1β抑制软骨细胞增殖,下调软骨细胞Caspase3/7酶活性,从而抑制软骨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6.
李传岐 《中国针灸》2007,27(2):147-149
“八珍方”由针补双合谷、三阴交组成,具有补益气血的功效,是用于治疗气血亏虚病证的常用方,是笔者祖父、父亲数十年临床总结出来的经验方,是整体治疗、辨证论治、气血双补的基础方,与中药“八珍汤”方有类似的功效。实践证明,凡属气血亏虚的病证,只要辨证正确,确能收到满意的效果。本文对该方的方治渊源、腧穴组成、操作方法、功效主治、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对“肺气虚证”大鼠肺组织及支气管NOS的检测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杨牧祥  杨澎涛 《中医杂志》1999,40(2):107-108
通过对实验性“肺气虚证”大鼠肺部组织NOS表达特征的检测,发现其肺脏间质有较多的巨噬细胞呈密集阳性反应。说明在“肺气虚”状态下巨噬细胞免疫活性中NO具有重要介导作用。NO合成增多,可作为“肺气”御邪的积极反应。同时,当邪气持续侵害致“肺气”虚乏时,肺组织供血状态则呈现出NO扩张血管作用减退所致的“瘀血征象。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祛湿化瘀通络方治疗高尿酸血症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常规西医降糖药加祛湿化瘀通络方;对照组给予西医降糖药;两组疗程均为90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尿酸、肾功能、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4%和23.33%,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血肌酐(Cr)外,治疗组治疗后血尿酸、肾功能、血脂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湿化瘀通络方具有减轻高尿酸患者的血尿酸、减轻肾脏损害程度、改善血脂代谢异常等作用。  相似文献   

19.
依据肺血栓栓塞症肺血管闭塞不通的特点,将本病中医病名确定为"肺血痹"。该病发病之前的病机为阳虚气滞,痰瘀交阻。笔者认为,临床对于肺血痹高发体质的患者,应提前治以行气温阳、化痰消瘀,不仅可以有效预防肺血痹的发生,又可固护患者正气,促进原有疾病的康复,不失为一举两得之法。该病发病时的病机为浊阴上犯,肺络瘀阻,法当宣阳通痹、豁痰祛瘀。该病发病后病机多见气血不足,肺气不畅的表现,治宜补气温阳、养血活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益气化瘀补肾方对慢性脊髓损伤的疗效与作用及机制。方法以BBB功能评分评价大鼠脊髓功能;生化酶标板微孔检测法检测脊髓组织中PLA2的含量;以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脊髓组织中NGFmRNA、BDNFmRNA的表达。结果脊髓慢性压迫后脊髓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增加;PLA2含量明显增高;NGFmRNA、BDNFmRNA表达均增强。益气化瘀补肾方治疗后脊髓组织中PLA2含量明显减少;NGFmRNA、BDNFmRNA表达均明显增加。结论益气化瘀补肾方能够减轻脊髓慢性压迫后的功能损害,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脊髓组织中炎症反应、促进神经营养因子NGF和BDNF的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