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髌韧带内侧缺损构建兔膝骨关节炎模型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构建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将16只健康纯种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4周组、模型6周组和模型8周组,每组4只。各模型组实验兔于无菌条件下造成双后肢膝内侧髌韧带2/3缺损,术后允许其自由活动,手术7天后每天强迫活动1h。光镜下观察造模后各时间段股骨髁负重区软骨病理改变,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MMP-13及TNF-α水平。结果模型6周组、模型8周组出现关节软骨细胞变化、基质分解破坏、滑膜增生等炎症及退行性改变,其Mankin评分及血清MMP-13、TNF-α水平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6周组表现为膝骨关节炎早期改变,模型8周组表现为膝骨关节炎中期改变。结论髌韧带内侧缺损法构建兔膝骨关节炎模型,方法可行,能更好地再现因应力异常而导致的膝骨关节炎。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太白通络凝胶膏对膝骨关节炎兔软骨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改良Hulth法制备膝骨关节炎兔模型,ELISA检测兔关节液IL-6、IL-1β、TNF-α含量变化情况;免疫组化检测关节软骨中MMP-13、TGF-β1、Col-Ⅱ表达水平;取兔膝关节软骨制作石蜡切片,并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甲苯胺蓝(TB)染色,用改良Mankins标准进行评分。结果:太白通络凝胶膏可降低兔膝关节液中炎症因子IL-6、IL-1β、TNF-α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太白通络凝胶膏可提高兔膝关节软骨组织中TGF-β1、Col-Ⅱ的表达水平,降低MMP-13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太白通络凝胶膏能降低兔膝关节液及关节软骨中IL-6、IL-1β、TNF-α、MMP-13的表达,促进TGF-β1、Col-Ⅱ的表达,缓解膝关节软骨细胞的凋亡,从而对关节软骨起到保护及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成药》2021,(7)
目的基于NF-κB信号通路探讨散寒化痰方外敷对兔模型膝骨关节炎的影响。方法以改良Hulth法制备兔KOA模型。将36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扶他林软膏)及散寒化痰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外敷给药6周。HE染色、MASSON染色法及电镜分别观察家兔膝关节软骨组织形态学及软骨细胞超微结构变化;ELISA法测兔血清IL-1β、TNF-α水平;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MMP-3、MMP-13、ADAMTS-5、CollagenⅡ蛋白及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 p65入核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兔膝关节软骨细胞结构破坏严重;血清IL-1β、TNF-α水平上升(P0.01),MMP-3、MMP-13、ADAMTS-5蛋白及mRNA表达上调(P0.05,P0.01),CollagenⅡ蛋白及mRNA表达下调(P0.01),NF-κB p65入核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散寒化痰方各剂量组兔膝关节软骨细胞结构仅轻度损伤,血清IL-1β、TNF-α水平降低(P0.01),MMP-3、MMP-13、ADAMTS-5蛋白及mRNA表达下调(P0.05,P0.01),NF-κB p65入核表达降低(P0.05,P0.01);散寒化痰方低、高剂量组兔膝关节软骨组织中CollagenⅡ蛋白及mRNA表达均上调(P0.05,P0.01)。结论散寒化痰方可能通过抑制膝关节软骨细胞NF-κB p65入核表达,阻止NF-κB信号通路激活,下调MMP-3、MMP-13、ADAMTS-5及上调CollagenⅡ表达,抑制兔血清IL-1β、TNF-α水平升高,进而保护膝骨关节软组织,延缓KOA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对膝骨关节炎兔滑膜组织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中Toll样受体2(TLR2)、NF-κB、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以及关节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实验用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8只。模型组及电针组采用改良Hulth法制备膝骨关节炎模型,造模成功后,电针组给予电针治疗2周,模型组与空白组正常饲养。记录各组兔造模结束及术后2周改良膝骨关节炎严重程度指数(Lequesne MG);术后2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兔关节冲洗液中TNF-α、MMP-13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兔滑膜组织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兔滑膜组织中TLR2、NF-κB、MyD88蛋白表达量。结果模型组兔行为学Lequesne MG指数,关节液中TNF-α、MMP-13水平,滑膜krenn评分及滑膜组织中TLR2、NF-κB、MyD88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均0.05),电针组兔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电针能够通过抑制膝骨关节炎滑膜NF-κB信号通路降低关节液中TNF-α、MMP-13表达,减轻滑膜组织的炎症反应,从而达到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复方艾叶油乳膏剂对手术所致兔膝骨关节炎模型关节软骨病理改变及MMP-13的影响。方法参照Hulth法分别建立兔膝骨关节炎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假手术组、复方艾叶油乳膏剂组,取同龄正常兔为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假手术组于膝关节处涂抹乳膏剂基质,药物组以相应的药物涂抹。4周后空气栓塞处死动物,取股骨内髁约0.5cm×0.8cm组织块,观察软骨的形态学变化及软骨中MMP-13表达与分布。结果复方艾叶油乳膏剂能减轻关节软骨病理损伤,减少MMP-13表达。结论复方艾叶油乳膏剂可通过减少MMP-13表达而起到保护关节软骨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威灵仙脂质体对兔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威灵仙脂质体乳膏对免膝骨关节炎关节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及关节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将32只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和造模组24只,造模组采用关节腔内注射木瓜蛋白酶法建立OA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威灵仙脂质体乳膏组和扶他林乳膏组,每组8只.采取膝关节处涂抹乳膏的方法治疗8周.治疗结束后收集关节液及关节软骨标本,用放免法检测关节液中TNF-α、IL-1β的含量.观察兔膝骨关节组织病理学变化,并用Colombo评分比较各组差异.结果:威灵仙脂质体组关节液中TNF-α、IL-1含量以及关节软骨Colombo病理学评分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P<0.01),光镜下其软骨结构保存基本完整,表面溃疡糜烂较轻微,软骨细胞破坏不严重,电镜下细胞膜及细胞核基本完整,内质网病变较轻.结论:威灵仙脂质体能抑制骨关节炎免关节液中TNF-α、IL-1β的产生,对兔膝OA的损伤软骨具有较好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阳和汤对兔膝骨关节炎模型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6月龄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乐葆组和阳和汤组,每组6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膝关节腔内注射木瓜蛋白酶造模。造模成功后,阳和汤组予阳和汤灌胃,西乐葆组予西乐葆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给药2周。灌胃前后分别测量4组兔膝关节皮温、周径,进行膝关节Lequesne MG评分。停药1周后采集标本,ELISA法检测关节液中IL-1β、TNF-α、MMP-13含量;光镜下观察关节软骨病理改变并进行Mankin's评分;免疫组化检测软骨组织Wnt4、β-catenin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膝关节皮温、周径和Lequesne MG评分,关节软骨病理切片Mankin's评分及Wnt4、β-catenin表达,关节液IL-1β、TNF-α、MMP-13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和汤组膝关节周径、Lequesne MG评分,软骨病理切片Mankin's评分及Wnt4、β-catenin表达,关节液IL-1β、TNF-α、MMP-13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阳和汤能抑制骨关节炎炎症反应,修复软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的表达,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和改善MMP-13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对实验性兔膝骨关节炎软骨退变的干预作用,并从细胞信号转导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和手法组,除正常组外,其余两组动物均采用手术方法建立膝骨关节炎模型。造模4周后对手法组给予髌骨按揉、关节被动屈伸等形式的手法治疗。干预8周后处死动物,暴露膝关节行形态学观察,并取股骨髁部做病理切片,行HE染色,镜下观察其组织病理学特征并进行Mankin’s评分,比较各组关节软骨退变情况。应用RT-PCR方法分别检测滑膜组织中IL-1β、i NOS、MMP-13和软骨组织中P38、ERK1/2的mRNA表达水平。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软骨组织内MMP-13及磷酸化的ERK1/2(p-ERK1/2)的蛋白表达。比较各组实验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法组关节软骨退变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Mankin’s评分分值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手法组软骨P38、ERK1/2及滑膜组织IL-1β、i NOS、MMP-13的mRNA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显著下调(P0.05)。模型组和手法组的MMP-13、p-ERK1/2的蛋白表达较正常关节软骨明显增强,而手法组MMP-13、p-ERK1/2的蛋白活化程度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受到抑制。结论中医手法能够有效抑制膝骨关节炎的软骨退变程度,影响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的表达,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软骨MAPK信号转导通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蚁龙通痹汤对兔膝骨关节炎病理形态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骨关节炎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日本雄性大耳白兔按体重分为4组,即正常组,模型组、蚁龙通痹汤组、葡立胶囊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行右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切断建立骨关节炎病变模型.造模后第2天开始给药(葡立胶囊0.1 g·kg-1,蚁龙通痹汤生药0.6g·kg -,ig每日1次),连续4周.观察各组兔膝关节软骨及滑膜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测定关节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IL)-1β含量以及软骨下骨生物力学检测,并分析软骨.中基质金属蛋自酶(MMP)-1、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TIMP-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蚁龙通痹汤组动物关节液IL-1β和.TNF-α含量、软骨MMP-1和TIMP-1表达率、关节外在表现和软骨病理组织学变化,以及软骨最大载荷和弹性模量均出现明显差异改善.结论:蚁龙通痹汤能够减少兔膝骨关节炎关节液IL-1β和TNF-α的分泌,改善MMP-1和TIMP-1在软骨组织细胞中表达的平衡而达到对软骨组织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刀对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兔软骨细胞外基质Ⅱ型胶原(Col-Ⅱ)、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刀治疗KOA的相关机制。方法: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刀组和电针组,每组10只,以左后肢伸直位固定制动法制备KOA模型。针刀组以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及髌韧带为松解对象,以纵疏横剥法进行针刀松解,每周1次,共治疗3周;电针组电针左后肢"阴陵泉""阳陵泉""内膝眼""外膝眼",每次20min,每周治疗3次,共3周。X线观察膝关节影像学改变,光镜观察关节软骨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膝关节整合素β1(Integrinβ1)、Col-Ⅱ、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及Aggrecan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X线结果显示,造模后,模型制备成功,关节病损情况属于早中期膝骨关节炎。光镜结果显示,模型组关节软骨层表面粗糙不平,表层软骨细胞稀少,细胞排列紊乱,部分软骨细胞坏死,潮线模糊或扭曲不完整,部分软骨有血管通过或血管翳生成,电针组及针刀组关节软骨组织结构均较模型组明显改善,针刀组较电针组改善更明显。Mankin评分比较,模型组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1),针刀组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膝关节组织中Integrinβ1、Col-Ⅱ、Aggrecan蛋白表达较空白组显著降低(P0.01),MMP-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针刀组Integrinβ1、Col-Ⅱ、Aggrecan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P0.05),MMP-3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电针组Integrinβ1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其它指标与模型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可能通过对软骨力学环境的影响,激活整合素力学信号转导通路,促进细胞外基质Col-Ⅱ、Aggrecan蛋白表达,下调MMP-3的蛋白表达水平,阻抑软骨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延缓软骨损伤与关节退变程度,达到治疗KOA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参麦注射液关节腔注射对兔骨关节炎作用的机理。方法:将30只雄性清洁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及对照组予改良Hulth法造模,造模成功后,治疗组予参麦注射液关节腔注射,对照组予生理盐水注射,8周后抽取3组关节液,用Elisa法检测TNF-α、IL-1β、MMP-3。结果:对照组的IL-1β、TNF-α、MMP-3水平与空白组比较均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IL-1β、TNF-α、MMP-3水平高于空白组,但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关节腔注射可通过降低关节液中的TNF-α、IL-1β、MMP-3来缓解骨性关节炎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南星骨痛凝胶贴膏对兔膝骨关节炎关节形态及血清IL-1、TNF-α、MMP-13、TIMP-1表达的影响,探讨南星骨痛凝胶贴膏治疗兔膝骨关节炎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18只健康6月龄新西兰兔随机分成3组:空白组(A组)、模型组(B组)、骨痛膏治疗组(C组). BC组用3%木瓜蛋白酶关节腔内注射造模后C组给予南星骨痛凝胶贴膏外敷,给药4周后,用Aloka Latheta LCT-200观察兔膝骨关节影像学改变、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TNF-α、MMP-13、TIMP-1含量。结果 C组兔膝关节病变程度较B组轻,C组兔血清中IL-1、TNF-α、MMP-13含量较B组降低(P<0. 05),TIMP-1含量较B组升高(P <0. 05)。结论南星骨痛凝胶贴膏能减轻兔膝关节骨关节炎病变程度,对关节软骨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IL-1、TNF-α及MMP-13表达,增加TIMP-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法、活血法、补肾法、祛风法对SD大鼠膝骨性关节炎IL-1β、TNF-α及MMP-13、ADAMTS-5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SD大鼠180只,随机分为活血组、祛风组、补肾组、补肾活血组、预防组及模型组,每组各30只,以4%木瓜蛋白酶行膝关节注射制作大鼠膝骨性关节炎模型。模型制作成功后连续给药,预防组在模型制作同时予以活血药。治疗以1个月为1疗程,6组大鼠分别于模型制作成功给药后30、60、90d分批处死。处死后取大鼠膝关节滑膜及软骨,分别运用免疫组化及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测定SD大鼠膝关节滑膜IL-1β、TNF-α及膝关节软骨组织中MMP-13、ADAMTS-5mRNA含量的表达。结果:模型组与祛风组IL-1β、TNF-α及MMP-13、ADAMTS-5mRNA含量表达显著高于其他各组,且随着治疗进行降低不显著。早期,预防组比其他组降低显著(P〈0.05);活血组与补肾活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比祛风组、补肾组及模型组降低显著(P〈0.05);晚期补肾活血组、补肾组与其他组比较降低显著(P〈0.05),且补肾活血组与补肾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法与活血法对SD大鼠膝骨性关节炎IL-1β、TNF-α及MMP-13、ADAMTS-5mRNA的影响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作用,早期时活血法作用较补肾法显著,且预防性给予活血药治疗效果更佳;晚期补肾法较活血法显著,同时补肾活血法治疗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高尿酸肾病模型大鼠血尿酸、肾脏组织病理学及肾组织中的TGF-β1、TNF-α的变化及中药复方对TGF-β1、TNF-α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高嘌呤饲料加腺嘌呤灌胃制作高尿酸血症肾病大鼠模型,并分组处理,中药治疗组用中药煎剂,别嘌呤醇治疗组用别嘌呤醇溶液,模型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给予蒸馏水灌胃,用药持续4周。观察血尿酸、肾脏组织病理学及肾组织中的TGF-β1、TNF-α的变化。同时,观察中药复方对上述各项指标的调节作用。结果:高尿酸血症肾病大鼠肾组织TGF-β1、TNF-α表达明显上调,且中药复方能调节其表达。结论:高尿酸血症肾病大鼠肾组织TGF-β1、TNF-α表达明显上调;中药有调节高尿酸血症肾病大鼠肾组织中TGF-β1、TNF-α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膝骨性关节炎(KOA)兔行为学及关节软骨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含量的影响,探讨温针灸治疗KOA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关节机械制动法造成KOA模型,造模后对各组兔进行Lequesne MG行为学评估。治疗组选用"内膝眼""犊鼻""血海""阳陵泉"进行温针灸干预,每次干预20min,每日1次,共干预4周。4周后再次进行行为学评估,HE染色后观察膝关节软骨病理形态变化,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各组兔膝关节软骨中TNF-α、MMP-3水平。结果:造模后模型组与治疗组行为学评分明显高于正常组,治疗前后行为学评分差值治疗组明显高于模型组(均P0.05);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有明显炎性反应细胞聚集现象,治疗组炎性反应现象较模型组有显著改善;模型组膝关节软骨中TNF-α、MMP-3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均P0.05),治疗组膝关节软骨中TNF-α、MMP-3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均P0.05)。结论:温针灸可有效治疗兔KOA并降低关节软骨中TNF-α、MMP-3水平,发挥抗炎作用可能是其起效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6.
李琳  黄力 《北京中医药》2014,(2):141-145
目的初步探讨炎症反应在高血压左室重构中的作用,以及中药丹参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室重构的干预作用与机制。方法选用SHR8周龄40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治疗组(丹参+络活喜)、西药对照组(络活喜)、中药对照组(牛黄降压丸+络活喜)4组,并以sD大鼠10只作为对照组。疗程20周。观察各组血压及测定心脏重量指数(HWI);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及RT—PCR检测心肌组织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及mRNA水平表达。结果丹参可显著减轻SHR心肌细胞肥大、心肌问质炎性细胞浸润,也有降低心脏重量指数的趋势,但对收缩压无明显改变。SHR血清中TNF-α、IL-6,心肌组织内TGF-β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较sD大鼠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可明显降低SHR的TNF-α、IL-6、TGF-β1表达水平(P〈0.01),优于其他给药组。结论SHR血清中TNF-α、IL-6和心肌组织内TGF-β1的过度表达参与了高血压左室重构的过程。中药丹参具有独立于降压之外的逆转SHR左室重构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TNF-α、IL-6以及TGF-β1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通腑活血方对肠粘连模型大鼠盲肠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通路中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通腑活血方防治术后肠粘连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四组:对照组、模型组、通腑活血方组和几丁糖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大鼠采用Ellis法制备肠粘连模型,分别给予各组大鼠相应处理。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盲肠组织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Western blot和RT-PCR法检测盲肠NF-κB/TGF-β1/Smad3信号通路中关键因子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组织病理学出现显著变化,血清IL-6、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1),盲肠组织中IL-6、TNF-α、p-NF-κBp65、TGF-β1、Smad3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升高(P<0.0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升高(P<0.01),核转录因子-κB抑制蛋白(IκB)、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 与模型组比较,通腑活血方组和几丁糖组大鼠血清IL-6、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1),盲肠组织中IL-6、TNF-α、p-NF-κBp65、TGF-β1、Smad3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降低(P<0.01)、MMP-9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降低(P<0.01),IκB、TIMP-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且盲肠组织病理学均有显著改善,其中以通腑活血方组改善更显著。结论:通腑活血方可有效防止术后肠粘连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TGF-β1/Smad3信号通路活化,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调节TIMP-1/MMP-9平衡,防止肠粘连。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独活寄生汤结合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疗效及血栓素B2(TXB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变化。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2月-2018年8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0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推拿治疗)和观察组(采用独活寄生汤结合推拿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44%(51/54),对照组为81.48%(44/54),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视觉模拟(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JOA)评分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JOA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TNF-α、IL-1β、白细胞介素-1(IL-1)、TXB2、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OD水平高于对照组,TNF-α、IL-1β、IL-1、TXB2、CG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疗效显著,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降低TXB2、TNF-α、IL-1β水平的表达,改善腰部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研究中药贴膜治疗早期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模型关节液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透明质酸(HA)含量变化,评价其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应用Hulht方法建立兔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分别采用医用橡皮膏外敷、传统方法粉碎的中药粉外敷、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中药贴膜外敷治疗,另取10只健康白兔作为正常组。治疗6周后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实验动物右膝关节液IL-1、IL-6、TNF-α的含量;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各组实验动物右膝关节液HA的含量变化。结果:关节液中IL-1、IL-6、TNF-α的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正常组最低,模型对照组最高;治疗1、2、3组治疗后均有改善,其中治疗2、3组治疗结果优于治疗1组;治疗3组IL-1、IL-6检测结果与治疗2组无差别,TNF-α含量检测结果低于治疗2组。关节液中HA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模型对照组最低;治疗1、2、3组治疗后均优于模型对照组,其中治疗2组最高,治疗3组其次,治疗1组最低。结论:中药贴膜可以改善动物模型关节液中IL-1、IL-6、TNF-α、HA含量水平,推测中药贴膜治疗骨性关节炎作用机理与降低关节液中IL-1、IL-6、TNF-α,增加HA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