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目的:运用成本-效果法分析急诊胃镜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治疗价值。方法: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40例,分别采用镜下治疗及药物治疗,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镜下治疗及药物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率均为100%;两组病人的住院天数分别为6.7d和11.8d(P<0.05);住院的总费用分别为3124.5元和5226.8元(P<0.05);成本-效果分析显示急诊胃镜治疗优于药物治疗。结论:针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应首先考虑应用成本-效果比低的镜下治疗。  相似文献   

2.
奥美拉唑静注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探寻药物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有效方法。方法:应用阿斯特拉公司生产的奥美拉唑针剂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78例。结果:12小时内止血9例,24小时内止血29例,显效率达35.9%,72小时内止血者33例。总有效率达91%。结论:奥美拉唑静注实为上消化道大出血非手术治疗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作者选用李泽民等关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2种药物治疗方案,运用药物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本院门诊病例进行了成本-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3):477-478
选取2014年1月~10月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8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9例,单一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联合组在单一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生长抑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为(10.42±1.48)d,明显比单一组的止血时间(15.67±1.72)d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单一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3.47%(36/49),明显低于联合组93.88%(46/49),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采用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治疗,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止血时间,提高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且安全性高,推荐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将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奥美拉唑持续静脉泵入)和对照组各43例(奥美拉唑常规剂量间断静脉注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的72h之后血压、脉搏、休克指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等指标以及呕血、黑便、便血的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常规剂量奥美拉唑间断静脉注射的用药剂量相对较少,而且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奥美拉唑组和联合用药组各44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奥美拉唑组加用奥美拉唑治疗;联合用药组加用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输血量、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用药组治疗有效率93.18%高于奥美拉唑组的75.00%,输血量少于奥美拉唑组,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奥美拉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36%低于奥美拉唑组的31.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患者输血量,缩短止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提高止血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比较单用奥美拉唑、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2年9月郸城县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的小儿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与对照组(37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采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0.5%)、总有效率(97.2%)明显高于对照组显效率(56.8%)和总有效率(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小儿上消化道出血比单用奥美拉唑治疗止血更快,效果更好,再出血发生率低,二者具有协同作用,不足之处在于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增加了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急诊胃镜诊治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应用价值 ;通过卫生经济学评价 ,探讨急诊胃镜的安全性及医疗费用。方法 :将 91例患急诊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急诊胃镜组 (A组 )及非急诊胃镜组 (B组 ) ,A组患者在血压正常后立即行胃镜检查 ,B组患者在入院后 2 4~ 4 8h行胃镜检查 ,两组均酌情进行胃镜下治疗 ;评价两组患者的确诊率、再出血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日、胃镜检查费、输血费、药费及总住院费 ,计算两组患者的成本效果比。结果 :A组确诊率 (1 0 0 .0 % )及胃镜检查费 (71 4 .78± 2 6 3.5 4 )元明显高于 B组〔分别为 90 .2 %和 (383.5 7± 2 5 1 .72 )元 ,P<0 .0 5 ,P <0 .0 1〕;再出血率 A组 (6 .7% )明显低于 B组 2 6 .8%(P<0 .0 5 ) ;A组平均住院日为 (5 .4 2± 1 .70 ) d,输血费为 (791 .80± 2 5 8.35 )元 ,药费为 (94 5 .2 2± 1 2 5 .82 )元 ,总住院费为 (2 785 .76± 35 3.2 6 )元 ,明显低于 B组 (8.5 1± 2 .30 ) d(P<0 .0 1 ) ,(1 2 70 .2 9± 5 6 9.2 1 )元 (P<0 .0 1 ) ,(1 2 2 3.81± 2 5 4 .4 4 )元 (P<0 .0 1 ) ,(35 2 7.76± 5 5 5 .6 2 )元 (P<0 .0 1 )。成本效果比 A组为 2 785 .76元 /人 ,低于 B组 35 2 7.76元 /人。结论 :急诊胃镜诊治上消化道大出血不仅安  相似文献   

10.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内镜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友雄 《新医学》1993,24(3):150-151
  相似文献   

11.
总结17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Rockall危险性积分系统进行护理的经验与体会.根据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低度危险组、中度危险组、高度危险组3组,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于低度危险组患者的护理注重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使其认识到治疗与护理要求,从被动接受变主动配合,增进自护能力;对于中度危险组患者的护理注重病情观察,护理管理者安排足够人力值夜班,安置患者入住距离护理站较近的病房,使抢救物品处于备用状态;对于重度危险组患者注重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低氧血症、保证血容量以及三腔二囊管的护理,并给予患者心理支持,护理管理者安排专人一对一护理患者,安置患者入住抢救室.本组17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运用Rockall危险性积分系统进行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其病死率(13.1%)、再出血率(18.2%),较未运用Rockall危险性积分系统进行评估前的病死率(15.2%)、再出血率(20.3%)均有所下降.认为应用Rockall危险性积分系统后有利于提高护士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情的正确判断,在观察、抢救及护理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护理管理者根据Rockall危险性积分评估结果可合理安排人力及物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善得定、三腔二囊管对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方法:将98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善得定(治疗组)和三腔二囊管(对照组)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8.0%显著高于对照组75%(P<0.05),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善得定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疗效较三腔二囊管好,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3.
重型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研究损伤程度、体温、血糖、血压与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性。结果130例中上消化道出血61例。GCS、中枢性高热、血糖浓度、低血压与上消化道出血显著相关,属于高危因素。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的监护治疗中,应警惕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性,尤其对伴有出血高危因素的病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凝血酶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疗效。方法:对照组68例仅补充有效血容量及静注法莫替丁、止血芳酸和/或垂体后叶素,治疗组6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凝血酶1000~2000 u溶在温生理盐水10~20 ml中,口服或灌注,每1~3小时1次,每日连用3~4次,连续2~3日。结果:治疗组显效率52.9%与总有效率95.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9.4%与88.2%(x~2=6.824和7.651 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凝血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四季分布调查与防护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与四季变化的关系。方法 对 370例肝炎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发生的 5 2 4例次上消化道出血的四季分布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结果 四季出血发生率比较 ,冬季最高 ,春季、秋季次之 ,夏季最低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出血的发生率可能与四季变化有关。提出护士在出血高发季节应加强预防护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给药方法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效果与费用比较。方法将200例临床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急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A组(n=102)和B组(n=98),A组使用胃管内注入凝血酶,B组采用口服凝血酶,其他治疗相同,比较两组间不同时限的止血效果及直接医疗费用和间接医疗费用。结果使用凝血酶胃管注入法的患者血压、心率平稳,大便转黄,血红蛋白稳定情况在24h、48h均优于口服凝血酶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管注入凝血酶组患者的各项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口服凝血酶组,其中胃管注入凝血酶组患者所花费的药费、住院费、护工陪伴费、总医疗费和口服凝血酶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管注入凝血酶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8.5±5.2)d,明显少于口服凝血酶组(16.3±9.7)d,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管注入凝血酶方法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其止血效果和经济学评价均明显优于口服给药法。  相似文献   

17.
重型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重型颅脑损伤后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1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上消化道出血54例,GCS、去脑强直、中枢性高热、血糖浓度、低血压与上消化道出血显著相关,属于风险因素。结论 在重型颅脑损伤的监护治疗中应警惕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性,尤其对伴有出血风险因素的患者。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226例由非甾体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分析,强调用药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做好用药前指导,同时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止血及纠正失血性休克,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分型在急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34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根据出血速度、量、急诊手术的顺序分为五型:急速型、持续型、间歇型、徐缓型和急速--止血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急速型短时出血量大,需急诊手术;持续型出血量多,持续时间长,常需连续输血;间歇型初始出血量不大,且止血3天后再次大量出血,常需输血及急诊手术治疗;徐缓型虽持续时间长,但出血量不多且逐日减少,有时需输血;急速--止血型出血较急,量较多,但一般48~72h不再出血,有时需输血、手术。结论: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监测除沿用传统的血液动力学指标外。出血型的分析对判断、预见病情发展及采取有效的急救治疗措施是一种简便、有价值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