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观察及有效护理,为肠内营养的护理提供指导方法。方法对56例食管癌患者于手术时置入空肠营养管,术后早期注入营养液,严格选择营养液及控制注入温度、速度,以及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结果56例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护理满意,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易于掌握与实施,促进吻合口的愈合,加快胃肠功能的恢复,应提倡早期肠内营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管癌管状胃成形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方法。方法 2007-08/2009-07收住四川省肿瘤医院胸一科施行食管癌管状胃成形术患者587例,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给予心理护理、掌握正确的输注方法、稳妥固定营养管、肠道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加强基础护理、监测营养代谢,检查水电解质平衡等一系列护理措施。结果 587例患者均治愈出院,顺利康复。结论做好食管癌管状胃成形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营养供给,对促进术后患者机体顺利恢复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满映红 《现代保健》2011,(1):130-131
目的 为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提供指导方法。方法对20例食管癌患者营养管置入方法、营养液的选择与输入以及相应的护理方法进行观察与总结。结果20例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护理满意,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易于掌握与实施,理应提倡早期肠内营养。  相似文献   

4.
潘敏清  陈素明 《中国保健》2008,16(9):382-383
目的:通过对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观察,探索科学有效的护理,为肠内营养的护理提供指导方法.方法:对298例食管癌患者术前营养管置入以及相应的护理方法进行观察与总结.结果:298例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护理满意,未发生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易掌握与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只要掌握肠内营养的基本原则,密切观察分析原因,边观察边处理,可使其变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门脉高压症术后应用经鼻喂养管行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方法对50例门脉高压症术后患者,早期应用瑞素行肠内营养,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营养状况,通过加强管道护理,预防并发症。结果50例均配合完成了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良好,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门脉高压症患者在术后通过经鼻喂养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是有效、安全的,管道护理是术后成功进行肠内营养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空肠营养管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中应用。方法:在112例食管癌根治术中放置空肠营养管,探索操作方法;术后24h即开始以能全力[肠内营养混悬液(TPF)]为主的EEN,观察病人反应。结果:患者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空肠营养管鼻饲能全力肠内营养混悬液(TPF)进行食管癌切除术后EEN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吴素丽 《中国校医》2012,26(3):205-206
目的掌握37例肝胆肿瘤手术后患者肠内营养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0年5月到2011年8月肝胆肿瘤术后实施肠内营养患者的临床资料,共37例,观察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给予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结果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患者发生重度腹痛、腹泻、恶心呕吐5例,便秘2例,堵管1例。所有患者经过对症处理,并发症得到了解决,无腹膜炎发生,肠内营养得以顺利进行。结论采用正确的护理配合才能更好的保证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安全与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食道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152例食道癌术后患者经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提供细致认真的护理,针对消化道症状,返流、误吸,营养管的脱落和堵管,代谢性并发症等肠内营养护理并发症,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实施肠内营养及提供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肠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严格护理的肠内营养,能有效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提高机体抵抗能力,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李腾龙 《医疗装备》2023,(19):112-114
目的 探讨早期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对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7月医院收治的80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经鼻胃管行肠内营养干预,观察组经鼻肠管行肠内营养干预。比较两组鼻饲管留置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总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结果 观察组鼻饲管留置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血淀粉酶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胀、反流及胃潴留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3、5 d后,两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5 d后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经鼻胃管行肠内营养支持干预比较,早期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更有利于改善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加快康复进程,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食管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和传统的完全胃肠外营养组,每组30例.肠内营养组为术中将鼻肠营养管置入患者的十二指肠降部,术后12h开始经鼻肠营养管通过输液泵滴注肠内营养剂(能全力),术后6d给予全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组为传统治疗方法,多采用全胃肠外营养支持,待肠功能恢复后逐渐过度到肠内营养.观察两种方法患者生命体征、胃肠道功能恢复及不良反应及实验室的生化指标.结果肠内营养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肠外营养组提前10~14h,输液量明显减少,缩短了住院日,减少了相关并发症.结论食道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功能、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而且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