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介绍了华北岔河集北部区块回注污水处理工艺和处理站概况。由于注入水中细菌数量严重超标(SRB菌数≥100个/mL),注水井油套管发生了极其严重的腐蚀。由一种市售双组分二氧化氯消毒液产生CO2,以SRB菌数103~100个/mL、TGB菌数100~10^5个/mL的岔北污水为水样,测得ClO2加量为2mg/L时,两种菌可被完全杀灭。使用天津正方公司制造的Mountain-410型二氧化氯发生器,2005年10月、11月、12月在岔北注水站进行了回注污水二氧化氟杀菌三阶段现场试验,加药点设在多功能过滤器后,监测点设在滤前、滤后、出站口(喂水泵后)及各配水间,监测项目为SRB、TGB菌数和ClO2残余浓度Cr。第一阶段加药量10mg/L,出站口Cr达到0.4mg/L后在11天内各监测点菌数高且波动大。第二阶段加药量加至15mg/L,出站水菌数达标,但4.3km外的两配水间菌数高,Cr〈1mg/L。第三阶段保持加药量为15mg/L.出站水不含菌,6个设监测点的配水间菌数为0或0.5、0.6个/mL,完全达标,距离处理站0.7、1.2、4.3km的3个配水间Cr为4.2、3.4、1.9mg/L。此后ClO2加量保持〈10mg/L,配水间Cr≥1.5g/L.注入水菌数达标。图1表4参4。  相似文献   

2.
扼要介绍了在酸性介质中用H2O2还原NaClO3制备稳定性二氧化氯的工艺,在该工艺中气态ClO2收率>90%,纯度>98%,吸收率>99%,所得液态稳定性二氧化氯产品有效浓度2%~5%,在40±2℃下6个月内有效浓度几乎不降低,在25℃以下存放期为1.5~2.0年。讨论了用ClO2处理油田回注污水时的杀菌、除硫(H2S,FeS等)、清洗管道、疏通地层作用。在含油28.6mg/L、含硫(S2-)26.2mg/L、含悬浮物28.0mg/L、SRB菌数2500个/mL的纯梁首站污水中,加入稳定性二氧化氯产品使ClO2浓度为12.5mg/L可杀灭全部SRB,使ClO2浓度为5.0mg/L可使SRB菌数降至102个/mL以下,达到行业标准要求。N80钢片在该污水中的腐蚀速率(0.1507mm/a)随ClO2浓度增大而降低,浓度12.5mg/L时最低(0.0251mm/a),浓度再增大时则上升。稳定性二氧化氯产品用作油田回注污水杀菌剂时,其适宜用量视水质等情况而定。图1表3参11。  相似文献   

3.
系统考察了污水中多种因素对聚合物溶液黏度的影响。在25℃时,污水中使聚合物化学降黏的主要成分为铁、钙、镁,其影响顺序为:Fe2+〉Fe3+〉Ca2+≈Mg2+;在65℃时,污水中使聚合物化学降黏的主要成分为铁、硫、钙、镁,其影响顺序为:Fe2+〉Fe3+〉S2-〉Ca2+≈Mg2+。在25℃、65℃时,生物影响聚合物黏度的主要菌种为铁细菌(FeB)、硫酸盐还原菌(SRB)和腐生菌(TGB),其影响顺序为FeB菌〉SRB菌〉TGB菌。确定了采油用污水配制聚合物溶液时各影响因素的限度指标:铁离子〈0.1 mg/L、S2-〈1 mg/L、Ca2+〈100 mg/L、Mg2+〈50 mg/L、FeB菌〈100个/mL、TGB菌〈10000个/mL、SRB菌〈10000个/mL。此时的聚合物溶液黏度损失小于30%。当污水中这些成分高于该指标时,将引起聚合物溶液黏度大幅降低,必须采取有效方法抑制。图6表1参9  相似文献   

4.
孤岛中一区注聚井二氧化氯解堵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胜利孤岛油田中一区一部分注聚井地层堵塞严重,常规酸化解堵效果不好,为此开发了二氧化氯解堵技术。室内实验结果表明:1%CMC和0 5%HPAM溶液与等体积0 4%ClO2溶液的混合液在60℃放置3小时后,粘度较空白混合液下降95%和87%;HPAM/Cr3 强凝胶在0 4%ClO2溶液中于80℃放置12h后解体,产生少量絮状沉淀;ClO2在加量30~200mg/L时在30~90min内基本上杀灭全部SRB菌(初始菌数2 5×104~≥1 1×108个/mL),在加量5~100mg/L时在5~60min内基本上杀灭全部TGB菌(初始菌数≥1 1×107个/mL);0 2%~0 8%ClO2溶液对FeS的溶蚀率为16 8%~23 1%,远高于15%盐酸液的5 3%;常温下ClO2对N80钢的腐蚀率符合现场施工要求。在4口注聚后恢复注水的井实施0 4%ClO2解堵,使平均注水压力由13 3MPa降至10 1MPa,注水量达到配注量,有效期79~325天,平均192天;10口对应采油井原油增产,其中7口油井增产显著,有效期107~301天,平均178 4天。表5参2。  相似文献   

5.
开发了一种含有多种金属和非金属吸附核的无杌多核高分子混凝剂HPMC.与常规无机混凝剂PAC相比,经HPMC处理的污水中油、悬浮物含量均显著下降.HPMC与现场在用药剂的协同性良好,净化后的污水中油、悬浮物含量分别由58.91、58.86 mg/L降至0.59、5.0 mg/L,硫酸盐还原菌(SRB)、腐生菌(TGB)和铁细菌(FB)菌数分别由2.5×103、7.0×104和1.1×104个/mL降为0个/mL,平均腐蚀速率由0.0902 mm/a降至0.0382 mm/a,达到回注标准.对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一厂含油污水现场净水试验的结果表明:HPMC具有用量少、沉降性能好、絮凝速度快等特点,使净化罐出口水中的悬浮物含量为6~10 mg/L、含油量为0.5~4 mg/L、平均腐蚀速率为0.02~0.04mm/a,达到该油田区块回注水标准.并且降低了装置的运行工况,改善了污泥性能,提高了注水水质的长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氧化-混凝法用于油田回注污水处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报道了过氧化辅助混凝法处理油田回注污水的研究结果。简述了方法原理。在室内实验研究中将油田污水先用石灰乳处理,使pH值升至7.07~7.3,先后加入合20%H2O2的氧化剂和混凝剂聚硅酸铝铁,沉降后的上清液经砂滤器过滤即得到净化污水。加入氧化剂5mg/L和混凝剂60mg/L,使污水中含油、悬浮固体、总铁、舍硫(S^2-)分别由146、43、26、8.0mg/L降至2.8、2.1、0.1、0mg/L;与单独使用混凝剂相比,混凝剂的最优加量范围由80~100mg/L扩大至40~90mg/L,适应处理水量变化的能力大大增强;氧化剂最优加量范围为4~6mg/L.在中原油田采油三厂进行的现场试验中,过氧化辅助混凝法(5mg/L氧化剂 60mg/L混凝剂)处理后的污水,舍油、悬浮固体、总铁、舍硫、MF、TGB、SRB、腐蚀速率等指标均大大优于混凝法(90mg/L混凝剂)处理后的污水,特别是MFF值高达42,TGB和SRB茵数为0,腐蚀速率为0.0386mm/a;在水处理流程中,被处理水的腐蚀速率除混合罐内高于来水外,均低于0.076mm/a;处理后污水合氧量低,水质的稳定性提高。图5表4参5。  相似文献   

7.
刘立  杨志刚  陈东喜  张昊  郭亮  张遂望 《油田化学》2006,23(1):42-45,58
长庆油田第一采油厂坪桥站回注污水处理工艺包括二级除油、气浮、三级过滤,加磷系缓蚀剂,来水细菌含量很高,在过滤前沿流程细菌繁殖。产生H2S,腐蚀性增大,处理后水发黑发臭,含S^2-160mg/L。Fe^2+6.0mg/L,SRB〉10^6个/mL.TGB和IB均为100~10^7mg/L,腐蚀速率0.622mm/a。2004-07-08-2005-01-13期间进行了稳定性二氧化氯(ClO2质量分数8%)杀菌剂应用试验,通过三个阶段的加药量调整,在第三阶段后期达到每周加药2次,每次按当日处理水量加入二氧化氯杀菌剂商品8.0~10.0mg/L,处理后水清彻无异味,含S^2-4.8mg/L,Fe^2+0.9mg/L,SRB10^1~10^2个/mL,TGB和IB均〈10个/mL,腐蚀速率0.08mm/8。详细发表了试验期间加药量变动、细菌数及有关水质数据。指出污水中硫化氢和二价铁离子消耗二氧化氯,使其杀菌效果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应相应加大二氩化氯加量.图1表5参1.  相似文献   

8.
脂肽复配弱碱三元复合驱体系进入现场应用后,采出污水聚合物浓度879 mg/L,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浓度61.07 mg/L,脂肽表面活性剂浓度高达232 mg/L,且含量随时间逐渐增长,含油浓度高达1957 mg/L,悬浮物浓度高达556 mg/L,SRB细菌浓度2×10^(7)个/mL,FB细菌浓度1.1×10^(3)个/mL,TGB细菌浓度2×10^(5)个/mL。针对现场采出污水出现悬浮物大量增加和污水发黑,且污水处理工艺中沉降段和过滤段悬浮物祛除能力急剧下降的问题,开展污水水质实验,基于脂肽表活剂的乳化特性和生物特性分别筛选有效破乳剂与杀菌剂在现场投加,实现对SRB、FB和TGB含量的控制,并优化过滤罐反冲洗工艺参数,防止由于悬浮物含量高导致滤料过滤效果不好的问题,确保污水的处理稳定达标。所得结果可以指导后续污水处理工艺的改进,对脂肽体系推广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一污水站减少污泥产生量的污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减少文一污水站按现行工艺在高pH(8.0-8.5)下处理油田污水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量,开发了一种新的污水处理工艺,在室内实验条件下,用一种pH调节剂将污水pH控制在7.0-7.5,加入除铁剂,除铁增效剂各100mg/L,得到了最好的净水效果(滤膜系数MF>30),车原污水相比,净化水污泥产生量由10.8g/L降至-1g/L,50℃,15d静态腐蚀速率为0.0089-0.0110mm/a,平均0.0097mm/a,SRB菌数为0,TGB菌数0-10^1个/mL,与地层水完全配伍;矿化度和主要成垢离子浓度有所降低。在文一污进行了为期47d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1)在pH6.8-7.2,除铁剂和增剂剂加量分别为150,130mg/L时,净水效果最好,外输入MF>28,SS 5mg/L,含油2mg/L,(2)pH增大时污泥产生量增大,处理后水水质变差;(3)pH6.8-7.2除铁剂130mg/L,增效剂100mg/L为最佳净水条件,外输水MF>20;(4)净化水腐蚀性符合水质指标,主要腐蚀因素是二次沉降罐曝氧,加入Na2SO3可降低溶解氧含量,但引起水质下降;(5)试验期间污泥量减少1/2-1/3。(6)处理后水水质波动主要是水量波动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
渤南油田采油污水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室内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处理渤南油田结垢性含油污水的方法,在45-50℃下在渤南首站污水中依次加入以活性Ca(OH)2为主要成分的助凝剂CH-2和等量PAC,PAM组成的复合如凝剂JPM-1,短时间搅拌后静置沉降50-60min,上清水经砂滤后清澈透明,浊度<0.5NTU,pH值上升至8.0-8.5,各项水质测定值(含油量,悬浮物,腐蚀速率,粒度中值,SRB和TGB菌数)均符合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的A3级指标,CH-2加量为280-400mg/Ln,JPM-1加量为150-200mg/L,随污水含油量(39-112mg/L)增加而增加,未处理污水失钙镁率为17.7%,有结垢性,处理后水及其与未处理水的2:3和3:2混合水失钙镁率<1%,无结垢性,此方法工艺简单,可利用原有设备,经济性好。  相似文献   

11.
广义存水率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水率 是描述油田注水能量利用率及评价油田注水开发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但传统存水率的概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使其不能得到广泛应用。基于存水率的物理意义,提出了广义存水率的定义,应用广义存水率可以反映具有边、底水油田的注水开发效果,并考虑到了油田弹性能量的作用。实例表明,广义阶段存水率下降的速度体现了油田的开发效果;在不同的油田含水阶段,广义累积存水率与含水率之间呈不同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2.
石化行业用水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中国石化现阶段用水和节水工作的情况 ,从管理、工艺和技术三个方面与国外情况进行了比较。并提出几种节水措施 :首先应加强节水管理 ,诸如节水奖励制度等应在企业中推广 ;二是完善用水工艺 ,尽可能减少冷却水用量 ;三是实行污水回用 ,开发针对不同回用对象的污水适度处理及回用技术 ,从而解决水资源紧缺与需求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工程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超临界水的特性,对超临界水氧化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超临界水氧化技术的工程化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姬塬油田罗1长8油藏合理注水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注水开发油藏,选择合理的注水方式进行开采,实现油田的稳油控水是关键。运用油藏工程、数值模拟结果结合生产动态,通过对低渗透油田罗1区块注水时机、注水方式、注水强度及水井分注等方面的研究,总结出适合该类油藏的注水方式,有效提高水驱效率、补充地层能量、减缓递减,实现油田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5.
累积存水率和累积水驱指数与含水率的理论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鉴于目前很多文献中出现错误的累积存水率和累积水驱指数与含水率的关系式,从累积存水率和累积水驱指数的定义出发,结合石油天然气标准中推荐的6 种水驱特征曲线,推导出了正确的累积存水率和累积水驱指数与含水率的理论关系表达式。用该系列公式可以正确评价水驱油田的注水适应性及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6.
侏罗系岩性油藏是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非常重要的原油产层,探索储层主要成岩作用类型对该区齐古组油气勘探及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 射线衍射、阴极发光、镜质体反射率和物性分析等资料,对阜东斜坡区侏罗系齐古组砂岩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该区齐古组砂岩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其次为长石岩屑砂岩;成分成熟度较低,结构成熟度较高;主要成岩作用类型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以及溶蚀作用,成岩演化阶段已达到中成岩阶段 A 期。 其中,建设性成岩作用主要包括部分绿泥石和伊利石包膜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破坏性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作用以及方解石、凝灰质、方沸石和硅质胶结作用。该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的岩性-地层油藏的储层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油气井见水早造成注水井波及系数降低及投资费用增加等方面的危害,分析了选择性堵水调剖剂和非选择性堵水调剖剂的特点及其在油田实际生产过程中应用情况,选择性堵水剂是利用油和水、出油层和出水层之间的性质差异来实现选择性堵水的;非选择性堵水技术则主要用于封堵单一水层或高含水层。文章还总结了化学堵水调剖的应用效果,展望了堵水调剖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对于注水开发油藏,选择合理的注水方式进行开采,实现油田的稳油控水是关键。运用油藏工程、数值模拟结果结合生产动态,通过对低渗透油田罗1区块注水时机、注水方式、注水强度及水井分注等方面的研究,总结出适合该类油藏的注水方式,有效提高水驱效率、补充地层能量、减缓递减,实现油田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9.
胜利油田注水现状及对储集层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胜利油区注入水以油田采出水为主,注入水水质是影响注水开发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水处理工艺落后、设备老化,水处理效果差,注入水水质合格率低。不合格污水的长期注入导致高渗透油田吸水能力层间差异大、有效注水程度低;低渗透油田注水压力升高,吸水能力下降,注水井井底蹩压严重。胜利油田注入水水质对储集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注入水中悬浮固体、乳化油滴、细菌及硫化物等对储集层孔喉的堵塞。通过对注水过程中储集层伤害机理的分析,制定适合具体油藏区块的注入水水质标准、大力加强污水处理工艺设备流程的改进和高效廉价的水处理剂的研发应用工作、提高污水处理工艺水平、改善注水水质,是改善胜利油田注水效果的重要举措。图2表4参17  相似文献   

20.
针对文南油田清水,污水先分别处理后再混合注入所导致的严重的腐蚀和结垢问题,对清水,污水先混合处理然后再注入进行了技术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地质基础研究,水质处理技术研究和模拟及现场试验,这种水质处理新技术的主要工艺特点是:污水先期除油;混合杀菌加药点前移;一级沉降罐内部结构优化设计,压力滤罐全面改造,现场应用证明,该技术可有效控制系统的腐蚀速率和结垢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