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通过软件缺陷预测可以指导软件开发过程中资源的分配,提高软件质量和软件可靠性。为了更好地利用软件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指导软件的开发,在介绍了软件缺陷管理,数据挖掘,软件开发信息库知识的基础上,将数据挖掘的知识应用到软件开发信息库中,从版本信息库和缺陷跟踪系统中提取相关数据,经过预处理后这些数据就成数据挖掘技术的研究对象,通过选取合适的软件度量元,利用这些度量元建立新的软件缺陷预测模型并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信息系统开发过程风险管理的实施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余坚  郑跃斌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38(12):110-112,153
现代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的系统工程,对系统开发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是提高系统建设成功率的重要途径。现有的风险管理方法普遍缺乏明确性、可操作性和整体性。文章在分析软件开发过程风险管理的意义和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软件开发过程风险管理的概念和性质;采用实体联系模型方法建立了软件开发过程风险各部件的实体模型;构建了软件开发过程风险管理的实施模型。  相似文献   

3.
高志升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10,6(7):1772-1773,1780
分析了高校软件开发中人员,过程管理,软件类型的特点,提出了改造敏捷模型应用于高校软件开发,阐述了改造敏捷模型的优点,并介绍了其在在线投稿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4.
朱瑾  曹健  张纬星 《计算机工程》2004,30(Z1):583-585
为了使中国的银行在与国际银行的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必须切实提高银行的信息系统的水平.通过有效积累与管理银行业软件开发过程中所产生的知识,有利于提升银行业软件开发过程的速度和质量.文章提出了面向银行业软件开发过程的知识管理系统的结构模型,然后阐述了其中的关键技术,包括基于案例推理的相似度检索、用户权限的动态安全策略和知识的主动供应,最后给出了实现的原型.  相似文献   

5.
为了使中国的银行在与国际银行的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必须切实提高银行的信息系统的水平。通过有效积累与管理银行业软件开发过程中所产生的知识,有利于提升银行业软件开发过程的速度和质量。章提出了面向银行业软件开发过程的知识管理系统的结构模型,然后阐述了其中的关键技术,包括基于案例推理的相似度检索、用户权限的动态安全策略和知识的主动供应,最后给出了实现的原型。  相似文献   

6.
由于中小型企业管理软件开发的能力比较弱,常常导致项目处于混乱。开发过程混乱,使得新技术、新工具的优势难以体现。因此,对软件开发过程加以管理,可以提高软件过程的控制能力,确保软件项目的开发成功是当今研究的主要方向。能力成熟度模型和敏捷软件开发方法是当今流行的软件开发过程管理方法。本文针对这两类软件开发过程管理方法在中小MIS系统开发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7.
与工程项目类似,在软件开发的整个过程当中涉及软件过程规范、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组织管理以及需求管理等若干要点,如果其中的一个节点出现了问题,则极有可能导致整个软件开发项目功亏一篑。笔者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经验,将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若干构成要素进行了精确化处理(即精确软件开发过程),明确划分了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精确软件开发过程在某系统的开发当中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软件工程过程RUP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软件开发过程的日趋复杂,软件开发过程难以得到有效控制,软件产品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而软件工程过程RUP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在需求管理、分析设计、配置及变更管理等方面为开发人员提供准则和相应的管理工具。在实际的软件开发过程中应用RUP可以提高软件开发组织的生产效率,提高软件质量,降低软件开发成本,减少软件开发风险。同时RUP也吸收了多种开发模型的优点,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应用RUP能够达到软件工程研究所制定的CMM(Capability Matyrut Model)模型的2级或3级。  相似文献   

9.
基于CMM的中小软件企业过程改进实施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斌 《自动化仪表》2010,31(8):23-26
随着软件工程化进程的推进,各种过程改进模型和方法层出不穷。针对如何将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与我国中小型软件组织相融合这一问题,对CMM中的各关键实践进行了裁剪和重定位。结合软件开发的迭代增量模型,将软件开发过程分为先启阶段、精化阶段、构造阶段和产品提交等阶段,并将需求管理、项目规划管理和项目监控等管理活动与软件开发过程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CMM模型的适合国内中小型企业的过程改进方案,实践证明了此方案的可行性及经济性。  相似文献   

10.
前言 [1]提出了软件开发知识表示与利用模型SOKM,但仅用它仍无法描述软件开发的知识,必需研究对应的知识表示和利用语言及其支撑系统。本文依据SOKM,提出了软件开发知识的面向对象(Object-Oriented)的O-O范例和面向逻辑(Logic-Oriented)的L-O范例相融  相似文献   

11.
软件配置管理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支持活动,应随着软件开发方式的发展而变化,并随着软件过程的成熟而不断进步。该文分析了软件过程工程的发展对支持工具提出的新要求,以及现有软件配置管理系统对过程支持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过程的软件配置管理模型———PBCM,并介绍了该模型的一个实现:WINGCM软件配置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2.
软件企业知识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首先介绍了知识管理和组织学习的概念,从它们在软件过程改进中的应用-能力成熟度模型开始,对知识与知识技术和软件知识技术进行了述评,包括知识转换模型,知识与知识技术,软件工程知识体系,对象技术等,指出了中国软件企业面临的挑战,最后,举例说明软件企业如何进行知识管理。  相似文献   

13.
中小软件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对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对于中小软件企业来说,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特点的管理方式是左右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首先讨论了加强软件企业管理的意义;其次,对目前中小软件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描述与分析,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管理的对策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软件开发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实施需求开发与需求管理的工作,从信息需求模型与信息寻求行为,到软件需求层次,再从需求工程的领域深入探讨需求开发与需求管理的工作。基于实践提出一套需求开发和管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针对软件开发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实施需求开发与需求管理的工作.从信息需求模型与信息寻求行为,到软件需求层次,再从需求工程的领域深入探讨需求开发与需求管理的工作。基于实践提出一套需求开发和管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基于元模型的软件开发与管理集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软件开发呈现一些新特点:团队并行开发,基于模型的软件开发,迭代增量开发等。开发过程是如此复杂,融合软件开发与管理支持的环境成为必要。文章认为开发与管理集成的关键是:环境提供对元模型的支持,以UML为基础的软件产品标准化,多种开发工具的数据集成和良好的数据管理机制。文章介绍了将开发与管理融为一体的集成化环境UML_IDME,集中讨论环境如何提供和协调过程模型,产品模型,组织模型和开发工具集合来达到开发与管理集成的目的。此外,还讨论了过程模型如何组织,指导和监控软件开发。  相似文献   

17.
如何科学地管理图书馆不但关系到读者求知的方便程度,也关系到图书馆的发展,因此开发一套完善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就成不可少了.介绍在BorlandDelphi7.0环境下采用“自上而下地总体规划.自下而上地应用开发”的策略开发系统的详细过程,并阐述系统结构和功能设计.从借书证发放到图书的借阅,从图书的入库登记到查询浏览,形成一个完整的图书馆管理系统解决方案.从软件工程的角度进行阐述.并且通过Delphi实现。  相似文献   

18.
陈星  兰兴土  李隘鹏  郭文忠  黄罡 《软件学报》2017,28(7):1881-1897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普及,涌现出众多不同用途、不同类型的云计算平台.为了满足遗产系统整合和动态资源扩展等需求,常常需要构造混合云来统一管理不同云平台中的计算和存储资源.然而,不同云平台的管理接口和管理机制存在差异,使得开发混合云管理系统难度大、复杂度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运行时模型的混合云管理方法:首先,在云平台管理接口基础上,构造单一云平台的运行时模型;其次,根据云平台领域知识,提出一种云平台软件体系结构的统一模型;最后,通过模型转换,实现云平台统一模型到运行时模型的映射.于是,管理程序可以建立在云平台统一模型的基础上,降低了混合云管理系统开发的难度和复杂度.本文还实现了基于运行时模型的CloudStack和亚马逊EC2混合云管理系统,并对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9.
软件重用技术和开发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德斌  张雪松 《计算机工程》2002,28(3):83-84,116
研究和探讨了基于可重用构件库的软件开发模式,并提出了实施软件重用技术的组织结构框架和管理过程,为软件企业实施软件重用技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浅论软件开发项目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产品的规模也越来越庞大,个人单打独斗的作坊式开发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各软件企业都在积极将软件项目管理引入开发活动中,对开发实行有效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