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气机升降学说在脾胃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楚东岳 《河南中医》2009,29(10):1025-1025
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认为脾胃气机升降受他脏影响。脾胃气机升降失调表现为升降不及,升降反作,升降失调三个方面。提出用补益法,升降法,调理升降法治疗脾胃气机升降失常。  相似文献   

2.
气机升降学说在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 ,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古代医家从“天人相应”的观点出发 ,认为气机升降是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形式 ,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说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 ,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气机升降 ,各脏皆有 ,然而气机升降的枢纽则在脾胃。没有脾胃的升降运动 ,则清阳之气不能敷布 ,后天之精不能归藏 ,饮食清气无法进入 ,废浊之物亦不能排出。脏腑气机升降受脾胃升降的影响 ,脾胃升降运动的维持也有赖于其它脏腑升降的协调。其它脏腑对脾胃升降的影响 ,常表现为 :肝失疏泄 ,气机郁滞则无克脾犯胃 ,肺失宣降则不能助脾…  相似文献   

3.
黄琰 《河南中医》2019,39(11):1638-1642
脾胃升降失常后,容易出现寒热错杂的特殊病机,这种中焦寒热错杂的病机,往往会夹杂湿、痰、饮、水、瘀等病理产物,应治以辛开苦降之法,辛能开气宣浊,苦能驱热除湿。针对寒温失宜,寒热错杂,痰湿内生之病机,非吴茱萸莫属;针对中焦湿浊内生,酿湿成痰,痰热胶结的病机,胡黄连是较好的选择;根据脾胃病寒热错杂的病机,甘和守中以生甘草为佳。使用吴茱萸、胡黄连辛苦相合为代表的推化法,同时佐以生甘草,既能甘平补脾以守中,又可微凉泻热。通过调节中焦脾胃,来恢复人体气机正常的升降出入。吴茱萸与胡黄连的配伍是推化法的关键,在剂量上,根据寒温比例的不同,吴茱萸与胡黄连的比例可灵活调整,用量均为2~10 g。根据痰、饮、水、湿、实等病理邪气的不同,还可配伍芳香化浊、淡渗利湿、通腑泻浊等药物。  相似文献   

4.
脾胃是气机升降之枢纽,脾气升清,胃气降浊.生理状态下,脾胃脏腑之气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升中有降,降中有升,始终保持协调通畅,故而人体能够升清降浊,摄取精微,排泄废物,完成机体的新陈代谢.若气机失调,升已不降,降已无升,升降混乱,则易致人体发病.故治疗脾胃疾病重在调理脾胃气机,俟脾气得运,胃气得降,则气血生化有源,疾病自愈.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脾胃的相互关系及重要性的阐述,了解五脏六腑的升降运动是以脾胃为枢纽。若脾胃虚弱,升降失常,就会发生种种病证,需以肝脾同治进一步指导脾胃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 ,笔者依据脾胃升降理论 ,运用调节脾胃气机升降的方法治疗脾胃病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1 寒热并用 ,辛升苦降。此法用于胃脘疼痛、痞满呕恶、肠鸣泄泻等症。凡具有中焦寒热错杂的证候 ,均可选用本法。多用于消化性溃疡病、急慢性胃炎、急慢性结肠炎。常用药物 :半夏、黄芩、黄连、党参、木香、香附、川楝子、白术等。2 健脾和胃 ,补疏并施。此法用于脾胃虚弱、运纳失常、传导不利 ,有夹湿蕴热结阻大肠者 ,有土虚木乘气滞血瘀中阻者 ,还有脾虚及肾、命门火衰夹滞者。其病情缠绵 ,反复发作 ,虚实兼具者居多。常用药物 :白术、扁豆、…  相似文献   

7.
<正>通过对脾胃的相互关系及重要性的阐述,了解五脏六腑的升降运动是以脾胃为枢纽。若脾胃虚弱,升降失常,就会发生种种病证,需以肝脾同治进一步指导脾胃病的治疗。刊名:中医临床研究2015年08期47-47,49页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伤寒论>、<金匮要略>具体条文、方药的分析、归纳,明确了脾胃气机升降在整个脏腑新陈代谢中的重要作用,全面理解"脾胃为气机升降枢纽"这一内涵,进一步完善其理论内容,同时为临床辨证用药治疗脾胃病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医认为:气是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升降出入是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它体现于各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以及脏腑组织间的协调关系.人体气机升降出入正常,才能保证人体正常的功能活动,<素问·六微旨大论>曰:"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升长化收藏"."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这充分说明了气机升降出入运动对人体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王光铭  陈昱倩  刘万里 《中医杂志》2015,(2):176-177,180
花类药气味芬芳、药效平和,多为轻灵活泼、药性流通之品,治疗脾胃病尤其是调节脾胃气机升降甚是恰当,具体临床应用如以葛花、旋覆花升清降浊,以扁豆花、厚朴花化湿和胃,以玫瑰花、绿萼梅疏肝行气,以蒲公英、合欢花清解郁热。  相似文献   

11.
中焦脾胃为一身上下气机枢纽,脾胃升降运转正常,则一身气血阴阳调和,脾升胃降失常是脾胃病的关键病机,陈颜主任医师治疗脾胃病强调"气机调畅",以恢复脾胃气机为核心,临床疗效满意。结合陈医师验案举隅,以管窥豹介绍其治疗经验,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2.
13.
姜程帆  彭君伟  陈江 《河南中医》2020,40(8):1159-1162
胃食管反流病病位在食管,属胃所主。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横逆犯胃,导致肝(胆)胃不和或肝脾不和;气郁日久,化火生热,胃热上泛食管,发展为肝胃郁热证、胆热犯胃证。治当平肝扶胃,采用抑木扶土法,以"苦辛泄降,少佐酸味"为遣药原则,采用《金匮要略》半夏厚朴汤化裁治疗。脾不升清,胃(浊)气挟热上逆,发为胃食管反流病。故调和阴阳,祛其寒热偏盛,使脾升胃降,气机调畅,应为胃食管反流病治疗思路之一。吴门医家对脾胃升降失常的治疗各具特色,薛己治脾,以升为主,遵循李东垣"大升阳气"之法,以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补脾之虚,升下陷之清阳;叶天士调胃,以降为先,遵循张仲景"急下存阴"法,创立"胃阴学说"。胃食管反流病与肺脏有一定关联,肺主肃降,助胃使浊阴下降,肺胃不和,胃气上逆也是胃食管反流病的病机之一。当降肺降胃,用药以"轻剂清降,以及苦辛寒开肺"为原则。吴门医家着眼于全身气机升降平衡,论证了脾升胃降和肝升肺降对维持脾胃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在胃食管反流病的升降治法中既疏肝肃肺,又善补胃阴,调和脾阳胃阴。  相似文献   

14.
杨晓明 《光明中医》2001,16(1):25-26
根据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结合笔者20年的临床体验,本文就升降疏三法在脾胃病中的应用总结如下。1 升法脾位中焦,主司运化,其气主升,脾气司运化消磨,脾阳主温化腐熟,运水谷循常道,化水谷为精微,升气血以奉养周身。若因过度劳累,饮食不节,或久病不愈,均可损伤脾气,进而脾阳损伤,失其升清功能,后果常见两类病变:一为中气下陷;二为清阳不升,均可变生诸多疾病。在治疗上首先运用升法,一是升脾气,二是升脾阳。11 升气法:中气不足,气虚下陷,则要以升气为主。升举脾气:若脾气虚弱,升提无力,气虚下陷而见头昏肢倦,饮食无味,少气懒言,食后胃脘坠痛…  相似文献   

15.
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脾胃纳运功能正常 ,水谷精微物质充盛 ,则营卫协调 ,五脏安和 ,机体功能正常 ;若脾胃气机升降失调 ,或升降太过 ,或升降不及 ,或升降反作 ,则不仅消化功能发生紊乱 ,而且将波及其它脏腑 ,变生多种病证。对于脾胃系统病证 ,调理气机升降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试论脾胃的气机升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文彬 《江苏中医》1999,20(11):9-10
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脾胃纳运动能正常,水谷精微物质充盛,则营卫协调,五脏安和,机体功能正常;若脾胃气机升降失调,或升降太过,或升降不及,或升降反作,则不仅消化功能发生紊乱,而且将波及其它脏腑,变生多种病证。对于脾胃系统病证,调理气机升降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周少林 《国医论坛》2004,19(1):19-20
脾和胃同居中焦,二者以膜相连,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互为表里,在五行中皆属于土,而脾为湿土,胃为燥土。生理上,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主统血,主肌肉四肢;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水谷,二者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转输。胃强脾健,则水谷气盛,精足神旺,气机畅和,先天得养,后天得  相似文献   

18.
此文从纵的方面概述气机升降学说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先秦《黄帝内经》奠定升降学说的理论基础,建树以后继续发展的支架;东汉.张仲景蝇未明言升降,然升降理论始终贯穿于临床证治,并曲尽运用之妙;魏晋以至唐宋的医家对升降学说的贡献不著;鑫凶学派急鸣,从不同角度充实升降学说的内容;明清名医辈出,探颐索隐,承前启后,推动了或降学说的普及与发展,建国以业,今哲时贤阐幽妆微,新见迭出,不仅丰富升学说的内涵,而  相似文献   

19.
气机升降,是人体生命功能活动的基本形式,也是历代医家用以诠释生命,解读病理,指导临床立法治病的理论工具。特别是临床实用性极强,如“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通,下输膀胱”,“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嗔胀”等理论,讫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笔者结合临床实际,就运用气机升降理论诊治疾病的若干体会作一举隅报告。  相似文献   

20.
仲景在其《伤寒论》中继承了《内经》的气机升降理论,将其运用于临床医疗中,不仅使辨气机升降成为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在传变规律、病理变化、确立治则、组方用药等方面,都具体运用了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