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情境在移动位置服务领域起到融合多源时空数据、模拟地图使用情形及获取用户空间需求的作用。根据作者早期建立的位置地图情境模型,本文基于活动理论构建了位置地图情境三层推理规则,重点描述其基本原理与方法;通过形式化表达将情境推理的结果与位置地图表达联系起来,形成三层推理规则的解析与运行流程;以用户去机场登机为例,假设2种不同情形,验证5种情境事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情境推理方法简洁、可操作性强,为进一步研究智能化地图服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位置服务的迅速发展,位置地图作为一种新型的地图产品,相比一般地图的内容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从而拓展了位置地图的研究领域和适用范围。为此,首先,本文通过情境理论,分析了其与位置地图之间的联系,指出情境建模在位置服务特别是位置地图应用中的重要意义;然后,针对目前的情境模型在移动地图服务中存在不同情境信息之间关联度不强、情境推理难以实现的问题,重点剖析活动信息在情境建模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活动分层的位置地图情境三层模型,研究了活动模型、行为模型和情境信息模型的研究内容及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了活动模型与不同行为、行为模型与多种情境信息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形式化描述语言(本体)建立了位置地图情境模型的逻辑结构;最后,以用户去机场登机为例,验证了本文提出的位置地图情境建模的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前,尽管形形色色的导航地图产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必备帮手,但是实用性不强、效率偏低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严重降低了人们对地图的信任程度。为此,本文引进情境理论,通过分析其与导航地图之间的联系,指出情境建模在沟通用户、环境与设备之间作为桥梁的重要意义,并将活动从一般情境信息中剥离出来,确定了导航地图情境建模基本原理,从通用情境信息建模和导航活动建模2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导航地图情境建模的方式与方法,为后续研究情境推理与表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HNCORS的世界     
<正>时间和空间是描述客观世界的基本参数,世界上各种事物只有赋予空间位置和时间信息才会有确切的意义。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空间位置信息的精确性和时间的准确性要求越来越高。过去用图纸表示的空间信息,用常规测量仪器绘制的地图,已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  相似文献   

5.
全息位置地图是泛在网环境下以位置为核心实现多维时空动态信息关联,提供泛在空间信息智能服务的新型地图。其中,多维动态场景建模是全息位置地图创建位置本体,汇聚、关联、分析、传递和表达与位置相关的泛在信息的过程,同时也是全系位置地图基础数据建模的基础。本文面向全息位置地图室内多维动态场景建模需求,在室内空间语义划分的基础上,定义了室内空间语义概念、概念属性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集合,在此基础上提出面向全息位置地图的室内空间本体建模方法,并实现了一种室内空间本体建模工具。本文以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实验场,利用室内空间本体建模工具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能够有效支持室内泛在信息的语义查询,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位置描述进行空间定位是大数据时代位置服务向智能化转型的关键。针对不同语境中位置描述模糊性差异显著而难以定位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面向模糊位置描述的形式化方法与推理机制。首先,通过梳理人类空间认知规律,明确自然语言中位置描述时关注的要素类型,研究模糊位置描述的形式化表示。然后,基于超赋值理论,从空间对象、距离关系和方向关系3个方面构建模糊位置描述的推理机制。顾及位置描述的上下文语义,利用观察值阈值开展空间推理实现定位。最后,设计收集位置描述的问答系统对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依据实际应用场景及时调整位置描述的形式化表示粒度,空间推理结果贴合直观认知。  相似文献   

7.
移动互联网时代,地图是战略资产。BAT(百度、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大佬用资本大战地图市场,资本+技术+市场的结合必将带来地图产业的新变局。传统测绘单位,准备好了吗?移动互联网时代,地图是战略资产。不管社交、搜索还是电商都离不开地图。地图未来可以成为信息服务的入口,也能够成为综合的生活服务平台。借助LBS(地理定位服务)技术向如此海量的用户提供基于位置的餐饮、团购、酒店、娱乐等O2O生活服务,是地图服务的一个新的商业模式。而这也意味着,BAT(百度、阿里、腾讯)三巨头在地图领域再次短兵相接。  相似文献   

8.
<正>地图,是时间最好的见证者,是空间变换的缩影。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地图上的颜色逐渐繁多,赤橙黄绿青蓝紫,好似一个画家的调色板,勾勒着大地之脉。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地图的需求更加广泛和密切。在信息视觉化的今天,简单的符号、标记已不能满足人们对地图信息的需求,直观、简洁、时尚、方便、美观、实用性的地图更符合现代人的读图方式,富有美感和创意的地图文化产品逐渐成为主流。2016年,对于青海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地图部  相似文献   

9.
地名:地图空间认知的“定位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名是地图的主要内容之一,具有其他地图要素不可比拟的直观性和概括性,是百姓最容易接受的定位方式。本文以用户的地图空间认知顺序为切入点,首先介绍了地名的产生及发展过程、地名特性、地名定义、地名要素以及地名注记符号在地图空间认知语义三角中的作用。其次,从地名注记的标注位置、颜色、字体与字号、方向及文字排列、文字间隔、整体布置六个方面论述了地名注记作为"定位符"的内在原因。最后,对遥感影像地图、航空像片、普通2维地图以及3维地图四种常用地图中的地名注记进行了分析。地名注记符号是地图空间认知中最直观,最有效的信息传输要素,在地图空间认知中发挥着重要的定位与导航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不久前,《杭州亚运地图》正式亮相。这份精美的地图以标准的杭州市域地图为底座,纸质版本以清新、灵动的手绘展示了亚运场馆分布、特色场馆等重要信息;新媒体版支持线上查阅,只需扫描“身份二维码”就能查阅相应场馆的地址、规模、举办赛事等信息,并在线跳转导航到场馆位置。为杭州亚运会56个竞赛场馆建立三维实景模型,推出20余款产品,这是浙江省测绘成果在重大国际活动中的一次集中应用,也是浙江省地理信息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相似文献   

11.
手持设备自身的限制及无线网络环境的特点,要求地图在许多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新的技术条件。制图综合作为地图生产与制作的重要环节,是当前移动环境下地图应用必须面临的问题。本文以居民地综合算法为例,探讨了部分算法在移动环境中的执行效率,并进行了可用性验证。尝试将移动环境中用户位置以及用户的当前任务等上下文信息用于综合算法中,设计以用户位置及当前任务为中心的实时制图综合算法,最后以案例证明了算法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2.
遥感图像分类一直是遥感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然而,传统遥感分类方法在地物复杂地区不能取得满意效果。不但分类精度不够理想,分类灵活性也存在不足。本文尝试引入证据推理"软"分类方法,选择小兴安岭山区一景TM遥感图像,基于用户知识和经验,通过人机交互处理,以累计信任度(CBV)最大为划分像元归类的原则得到证据推理方法的分类图像。结果表明,整体分类精度从最大似然法的78.74%提高到82.28%,kappa系数从0.67提高到0.71。但该方法对于裸地分类精度不高,通过人为设定各类别CBV阈值的方法,获得了人为干预的证据推理方法分类图,其整体分类精度达到了87.80%,kappa系数也达到了0.81,所有类别的生产者和用户精度相比于最大似然法都有提高。研究表明,证据推理方法在遥感分类精度和分类灵活性方面都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在位置服务领域,用户所处环境的上下文信息在分析、处理请求,以及推送相应的位置信息服务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如何存储和管理上下文位置信息缺乏统一的模型和标准,本文对此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位置服务的上下文信息模型。利用User Context(< User >,< Time >,< Location >,< Surroundings >,< Demand >)5元素模型描述位置服务上下文信息中5个信息元素(用户信息、时间信息、位置信息、环境信息、用户需求信息),这5个信息元素均是直接因素,彼此独立且获取方便,人为干预少;同时,利用数据库技术可将5元素模型抽象成5元素表形式存储于数据表中,以便高效检索。最后,通过分析5元素模型中的不同信息元素,可推理出基于搜索关键词的用户需求偏好及基于时间和位置信息的用户轨迹(用户行为、热点区域、用户兴趣)。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出行对地图的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导航电子地图得到了广泛应用,随之而来的就是导航地图数据的定位精度和现势性问题,而动态增量更新是解决地图现势性的唯一途径,但是长期以来受终端硬件性能瓶颈的影响,进展不大,而当前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导航终端硬件设备的处理运算和存储能力的提高,导航仪硬件设备成...  相似文献   

15.
地学知识图谱的定义、内涵和表达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学图谱和地学信息图谱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地学知识图谱的概念,并介绍了地学知识图谱的基本框架、特征和理论意义。地学知识图谱将地学知识以虚拟空间坐标的形式反映在地图上,用以展示地理对象特征空间分布,揭示出一些隐含的规律。它是对地理知识形式化的图形表达,具有语法和语义特征,因此,有可计算性。它的基本组成要素和结构由所表达的内容决定。地学知识图谱,不仅是一种知识表达和数据挖掘的手段,也是空间认知的一种方式和结果。  相似文献   

16.
自适应地图符号模型与原型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地图学中出现了电子地图等新型地图,在内容表达上发生了新的变化,但其地图符号的模型并没有取得相应的研究成果,以适应地图的新形式和新内容。本文对地图符号在地图新形式和新内容表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自适应空间信息可视化系统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自适应地图符号模型设计的原则,提出了树结构的自适应地图符号模型,设计了以树结构符号模型为核心的自适应地图符号系统模块,以及该模块和自适应空间信息可视化系统的其他模块间的接口;引入"晚绑定"的思想,实现了自适应地图符号编辑器原型系统,对树状地图符号模型的符号定义和符号集合图形数据部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归纳和总结了定位统计图表表达的理论,给出了定位统计图表的数学模型,并根据统计图表的坐标系维度对其进行了分类。通过统计图表的定位方式抽象出定位图元的几何类型,并相应给出了定位参数的计算方法。最后程序化地实现了直方图、柱状图、扇形图、饼状图、玫瑰图等基础图表的几何定位和自动构建,极大地提高了定位统计地图的设计水平和制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基于案例推理的统计地图表示方法智能选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图符号的选择在空间信息可视化中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案例推理的研究范式和专题制图过程,提出了一种智能化专题制图的CBR框架,它依赖的知识主要是系统所存储的专题地图设计过程中解决问题的具体记录。本文从案例库内容设计、案例表达和数据库模式、案例相似性计算和案例检索等方面重点研究了CBR在统计地图表示方法智能选取中的应用,并以《中国人口地图集》为蓝本,以myCBR为工具,展现了CBR在专题地图设计知识获取、表达和推理中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