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数据挖掘在冠心病中医证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琳  胡志希  凌智 《辽宁中医杂志》2014,(12):2727-2729
数据挖掘技术是当今临床医学领域处理海量数据,从中获取知识和规律的重要工具之一。冠心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对冠心病中医证治进行数据挖掘,能系统、客观的评价冠心病中医证治的规律。本文总结了数据挖掘在冠心病医案、文献、现代中医临床等方面的研究应用,提出冠心病中医证治数据挖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李筱颖  唐兴荣 《新中医》2021,53(14):193-196
目的:以唐兴荣教授于2018年(戊戌年)诊治胃痛的有效中医处方为研究对象构建数据库,通过统计分析进行经验总结,结合五运六气学说探讨其在中医临证研究方面的应用价值,形成辨治经验供进一步传承。方法:应用Microsoft Excel软件构建唐教授临证规律数据库,应用SPSS24.0数据统计软件,通过频数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等数据统计方法,挖掘其中潜在的证型和用药规律,并将该规律结合运气学说进行分析。结果:构建了唐教授在胃痛患者中临证的诊治方证数据库,实现方证的实时采集与数据转录,结合当年的五运六气学说,挖掘归纳出唐教授治疗胃痛组方——肝脾(胃)同治,兼顾气血的特点。结论:通过建立方药证治数据库、利用统计技术进行中医方药和五运六气规律的研究,方法可行,结果可靠,可用于总结名中医的临床经验特色。  相似文献   

3.
由于中医证候辨证论治系统具有非线性、多维多阶性、复杂巨系统性等特征,采用传统的线性方法进行证候学研究,很难真正地进行证候的规范化研究、亦很难得到临床的普遍认可与采纳。而数据挖掘具有可以处理模糊性和非线性数据等优势和特点,可以更为有效地应对中医证候判断的经验性、非确定性和模糊性等问题,包括关联规则挖掘等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可为中医证候学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学平台。  相似文献   

4.
数据挖掘为中医药传承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技术。目前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传承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名老中医学术思想提炼,挖掘四诊以及证候之间的隐性关联,挖掘"方-药-症"的关系。此外还有中药研究、中医特色技术研究等。今后对数据挖掘所得出的结论需要进行临床实践的验证和机理的探索与研究,这样才能全面掌握和继承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5.
<正>中医药的传承与发扬一直是中医界关注的焦点,数据挖掘技术为中医药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本文简要介绍数据挖掘技术概况,综述数据挖掘技术在内、外、妇、儿等常见学科疾病证候研究中的应用成果,分析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病证规律探索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1数据挖掘概况数据挖掘又称数据库知识发现(knowledge discover in database,KDD),是指从大量的、不完  相似文献   

6.
数据挖掘中的分类算法及其在中医证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研究领域中,辨证是中医学的核心,也是确保疗效的前提。为了研究中医辨证分类规律,数据挖掘近年来广泛用于其中,成为数据挖掘用于中医药领域研究的一个特点。分类算法是数据挖掘中的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文章简要介绍了分类算法中的常用技术如决策树分类、贝叶斯分类、神经网络分类等,同时对其在中医证候分类研究中的应用进行概括,希望能为未来中医证候学的研究提供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7.
常用的数据挖掘技术大致可分为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及其他分析等,利用该技术可研究银屑病中医证候发展规律,总结临床各医家的辨证规律,归纳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特点和临床用药经验,在银屑病辨证论治规律各方面均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此外,在针灸的循经取穴、辨证取穴、局部取穴规律方面,数据挖掘技术亦为筛选针灸治疗银屑病的统一规范性、科学性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撑。但是,目前现有的数据挖掘技术处理软件方法较为单一,挖掘精度与深度不够,今后,需对多种数据挖掘技术进行整合并加以创新运用,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人工神经网络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候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证候特征的分析,揭示证候分类和四诊信息之间的规律,从而找出辨证的规律。如何解决中医证候的客观性问题,是目前中医发展面临的最大困境。随着学科间的互相交叉融合,数据挖掘技术被引入中医证候研究,人工神经网络就是其中的一种。文章总结了人工神经网络在中医证候诊断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其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数据挖掘技术及其特点,并从医案整理与名医经验传承、证候规律与标准化、用药配伍规律、疗效评价等四方面,探讨分析了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现代化发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高血压病症状、证候以及用药规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高血压病中医证治方药规律。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收集治疗高血压的文献数据,采用基于敏感关键词频数统计的数据分层算法,挖掘高血压中医症状、证候以及用药规律。这些规律通过一维频次表及二维网络图进行展示。结果:高血压的最常见症状为头痛(2 650次),头晕(1 734次),证候以肝阳上亢为主,其次为阴虚阳亢和肝火亢盛,病变涉及肝、肾等脏腑。治法方面,为平肝潜阳,补益肝肾,并与活血化瘀法配合使用。汤药以天麻钩藤饮,钩藤饮以及半夏白术天麻汤为最常用。中药以天麻、钩藤应用最多。结论:文本挖掘能够比较客观地总结中医证治方药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和复杂网络等方法挖掘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病因、辨证分型,从不同角度、层次发现证、治间的内在规律,为临床辨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Excel 和Access 建立数据库,进行频次统计,采用SPSS 17.0 和Medisco-3S 系统进行关联分析及复杂网络分析。结果:肾虚、痰湿、血瘀为PCOS 的基本致病因素,因此“痰瘀胞宫”为PCOS 生殖藏象的基本病机,PCOS 主要证型为脾肾两虚、肾虚血瘀、脾虚痰湿、肾虚痰瘀互阻及肾虚肝郁5 型。结论:治疗上应以补肾为主,辅以活血化痰疗法;将现代统计学方法与关联规则、复杂网络等数据挖掘方法相结合应用于PCOS 文献研究中,能够为PCOS 的“痰瘀胞宫”病机理论的提出和“补肾活血化痰法”的治则治法提供文献依据和统计学证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名家辨治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辨治IgAN经验的文献,提取有价值资料,建立Access数据库。运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SQL)对数据进行处理,揭示中医药名家对IgAN的辨证(病因、病机、主症、证候)和治疗(治法、用药、组方)特点。采用Cytoscape软件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分析IgAN的中医诊疗规律。结果:IgAN临床常见病机为迫血妄行、伤阴、瘀阻等,常见症状有血尿、蛋白尿、腰痛等,常见证候有气阴两虚证、气虚证、风热证等,常见治法为凉血活血止血、益气滋阴等,常用中药有黄芪、地黄、茯苓等,常用方剂有知柏地黄丸、小蓟饮子、银翘散等。结论:IgAN总体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肾气虚、气阴两虚为主,标实以风、热、湿、瘀为主,治疗以补虚泻实为总则。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得出的中医名家辨治IgAN规律,可为IgAN的临床辨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贫血中医证治方药规律.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收集治疗贫血的文献数据,采用基于敏感关键词频数统计的数据分层算法,挖掘贫血中医证候、治法、汤药、中药规律.这些规律通过一维频次表及二维网络图进行展示.结果:贫血证候以虚证为主,常见于气、血、阴、阳亏虚,病变涉及肝、脾、肾等脏腑.治法方面,以补法为多,各种补益方法常与活血化瘀法配合使用.汤药以补气、养血活血功效为主,以归脾汤、四物汤、当归补血汤为最常用.中药以补气养血活血药为主,当归、白术、人参、甘草、大枣、黄芪应用最多.结论:文本挖掘能够比较客观地总结中医证治方药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文本挖掘探索中医辨治银屑病的证候分类及血热证的中药用药规律。方法:采集治疗银屑病的相关文献,建立Access数据库,运用SQL对数据进行处理,挖掘中医辨治银屑病的证候分类及用药规律。结果:血热证、血虚证、血瘀证、风热证、湿热证是依次排在前5位的银屑病证型;血虚证是最常与其他证型相兼的证型;生地黄、青黛、土茯苓、茯苓、丹参是依次排在前5位治疗银屑病血热证的中草药;青黛是最常与其他中草药配伍使用治疗血热证的中草药。结论:文本挖掘获得的中医辨治银屑病的证候分类及用药规律符合临床实际,为银屑病中医辨治的规范标准化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分析某院含附子的中成药处方,从中医辨证论治的角度分析该类中成药的临床用药特征规律,探究数据挖掘在中医药处方分析中的应用前景。方法:抽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某院门诊含附子成分的中成药处方,从患者基本情况、中医疾病、中医证候等方面回顾分析该类中成药的临床使用情况,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6进行基本统计,并结合Microsoft SQL Server Analysis Services 2012的3种数据挖掘算法解析处方用药特征。结果:某院使用含附子中成药共8种,14岁以下患者用该类药最多,其中小儿肺咳颗粒用量最大,中医疾病多为咳嗽、感冒、咳喘,中医证型多为寒热错杂证、风痰证、外感风邪。温补肾阳的中成药处方包含金匱肾气丸、龙鹿胶囊、尪痹胶囊、桂附地黄丸,中医疾病多为痹症、眩晕、虚劳等,证型主要为肝肾不足、肾虚血瘀、脾肾不足。决策树分析显示使用含附子的中成药处方具有年龄分布特点,其中中医疾病及证型为主要决策点;聚类分析根据该类处方患者年龄、性别、中西医诊断、中医证型将中成药处方分为10类;关联性分析显示小儿肺咳颗粒联用情况最多,但关联度不高,金匱肾气丸、芪苈强心胶囊、龙鹿胶囊和尪痹胶囊有各自的强关联用药。结论:数据挖掘算法纳入多因素分析临床处方的应用更接近中医临床辩证论治思维,结合基础统计可知某院含附子的处方整体用药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建立中医师辨证论治核心方药的数据挖掘方法。方法以中医师辨证治疗失眠症的临床诊疗数据为例,基于方剂相似度对目标人群进行模块划分,构建核心方药及其有效人群特征的复杂网络,采用子网筛选、分级核心子网挖掘算法,挖掘中医师辨证治疗失眠症有效人群的核心方药及其适应症。结果共采集101例失眠症患者245诊次诊疗数据,其中有78例就诊1次以上,主要疗效结局显示有效患者68例(87.2%),部分有效患者2例,无效患者8例。78例(144诊次)患者诊疗数据进行复杂网络挖掘,根据各诊次方剂相似度可划分为2个模块,模块度为0.184。其中,模块一核心方由枳实、半夏、青礞石、竹茹、茯苓、黄连、橘红、大黄、龙齿、珍珠母组成,其有效人群以舌红、苔黄腻、入睡困难、早醒、多梦为主要表现,兼见大便干、口干口苦、情志不宁、头晕、脉弦实等。结论基于方剂相似度的复杂网络挖掘方法,能够初步揭示中医师辨证论治用药特点,为辅助名老中医经验挖掘和传承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文本挖掘糖尿病肾病临床试验中医诊疗特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临床试验中医证候特点及用药规律。方法: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收集DN中医临床试验相关文献,建立Access数据库,运用SQL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Cytoscape软件对结果可视化,分析DN临床试验中医诊疗特点。结果:DN临床试验中常见症状为神疲乏力、腰膝酸软、浮肿,常见病机为络脉瘀阻、伤阴耗气、血行不畅,常见证候为气阴两虚证、阴虚证、阴阳两虚证,常用方剂为六味地黄丸、补阳还五汤、真武汤,常用中药为黄芪、丹参、地黄。结论:DN病机特点以脉络瘀阻、气阴两虚为主,治疗以益气活血化瘀、温阳滋阴补肾为主。利用文本挖掘的方法,可以从DN临床试验文献中探索中医诊疗规律,为临床辨证用药及临床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隐性知识是知识的核心,中医学隐性知识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隐性知识显性化是实现中医学知识有效交流与共享的必要条件,是促进中医学发展与创新的重要保障,但中医学隐性知识显性化过程会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数据挖掘技术能够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事先未知的、潜在的、有用的信息和知识。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提取隐性知识的优势,本文围绕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决策树分析、因子分析、贝叶斯网络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支持下的中医学隐性知识显性化进行了研究。通过文献分析与整理,以具体数据挖掘技术为分类标准和主线,研究对象涉及单个医家、古代医学典籍及现代临床研究等,研究内容涉及中医病因病机、治则治法、辨证规律、方剂使用规律、药对组方规律及其相关性等多个层面的中医学隐性知识。结果表明,针对研究内容的特点,选取针对性的数据挖掘技术能够实现中医学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这有利于拓展中医学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渠道,有利于提高中医学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程度,有利于最大限度的实现中医学隐性知识显性化与共享。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学隐性知识显性化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具有中医特色的数据挖掘传承平台应加以推广、整合与优化,促进中医学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分析现代临床实践中胃癌中医药治疗组方配伍规律,探索数据挖掘技术在方剂配伍规律研究中的合理应用。方法:本研究以CNKI及万方文献引擎为数据源搜集整理现代文献资料,综合运用频次统计、关联分析以及配伍网络等技术方法,分析了目标方剂集上中药使用频次及配伍特点等规律。结果:经筛选与标准化处理后,共纳入方剂116首,含中药1269味次,涉及17类212个中药。结论:中医治疗胃癌重视以扶正为本,随证常配伍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消痰散结、理气行滞之品。  相似文献   

20.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是我国硕果仅存的古代自然科学之一,中医想更好的为人类的健康服务必将要走现代化的创新之路。在中医现代化研究中,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于中医文献资料进行系统化、规范化整理,并且进一步提取和挖掘其中隐藏的精华,进行反映其隐含本质的知识获取研究,详细论述了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方剂理论、中医诊断、中医证候、中药功效、中医疾病等方面的运用,为构建现代中医药学理论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