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水热振荡法制备了膨润土-壳聚糖复合吸附剂,并对废水中铜(Cu(II))进行吸附。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复合吸附剂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膨润土-壳聚糖复合吸附剂对铜的吸附性能优于单一膨润土。与膨润土相比,膨润土-壳聚糖复合吸附剂的形状不规则,表面粗糙疏松。在Cu(II)初始浓度为50 mg/L、pH值为7、吸附温度为30℃、接触时间为15 min的条件下,膨润土-壳聚糖复合吸附剂对Cu(II)的去除效率可达95%以上,吸附量可达到20.12 mg/g。此外,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都能很好地拟合Cu(II)在两种吸附剂上的等温吸附。膨润土壳聚糖复合吸附剂对Cu(II)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2.
采用间歇吸附试验探究壳聚糖改性硅藻土对废水中As (Ⅴ)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壳聚糖改性硅藻土对As (Ⅴ)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在As (Ⅴ)质量浓度为5 mg/L、p H值为3.0、吸附剂添加量为0.4 g/L、温度为25℃条件下,40 min即可达到吸附平衡,吸附效果显著,As (Ⅴ)去除率为92.96%。等温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模型,理论最大吸附量为11.78 mg/g,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速率主要受限于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3.
从吸附温度、吸附剂投加量、pH值、反应时间、初始浓度等方面考察了自制壳聚糖磁性微球作为吸附剂对含铅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初始pH值为5.0,反应时间为20 min,吸附剂的投加量为0.900 g,初始浓度为50 mg/L时吸附剂对Pb2+的吸附效果最佳。壳聚糖磁性微球对Pb2+的吸附过程基本符合Langmuir、Temkin等温吸附模型,为二级反应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4.
壳聚糖改性膨润土吸附对苯二酚废水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用壳聚糖作为改性剂,与膨润土靠静电引力形成复合吸附剂,并用此复合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对苯二酚,得出了吸附对苯二酚废水的最佳条件:壳聚糖的负载量为0.045 g/g.投加量为2.0g,振荡时间120 min,温度30℃,pH值为9.0,振荡速率90 r/min.对吸附机理进行了讨论,壳聚糖改性膨润土吸附对苯二酚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壳聚糖吸附铀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试验探讨了壳聚糖吸附水中铀时的影响因素、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当溶液初始铀质量浓度1 000 mg/L,pH=5左右,壳聚糖用量2.0 g,固液比1∶50,反应时间为120 min时,壳聚糖对铀的去除率最大为94%,吸附量为1.43 mg/g。吸附过程动力学更适合二级反应,相关系数0.999 2~0.999 7,吸附等温式较符合Langmuir方程,相关系数0.997 2~0.998 4。  相似文献   

6.
交联壳聚糖吸附处理低浓度含铀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壳聚糖(CTS)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用环氧氯丙烷对壳聚糖进行化学改性,制得不溶水的交联壳聚糖(CCTS),用作含铀废水的吸附剂,探讨了pH值、吸附剂用量、铀初始浓度、粒径对吸附的影响及其对铀的吸附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当废水pH=3~5左右,交联壳聚糖用量为10 mg,铀初始浓度为50 mg/L,经160 min后可达吸附平衡,铀的吸附去除率最高可达98.0%以上,交联壳聚糖对铀的吸附规律较好地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吸附动力学模型可用准二级速率方程来描述。初始铀浓度为50 mg/L,壳聚糖和交联壳聚糖对铀的吸附去除率分别为87.4%,98.0%,交联壳聚糖对铀的吸附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以改性有机肥为吸附剂吸附水中Cu(Ⅱ),探究了Cu(Ⅱ)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吸附剂用量、转速和溶液初始pH值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pH=5、温度30 ℃、转速150 r/min时,改性吸附剂吸附Cu(Ⅱ)在2 h达到吸附平衡;吸附剂用量为8 g/L时,吸附量最大;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等温吸附曲线符合Langmuir方程,说明其吸附为单层吸附。  相似文献   

8.
累托石/壳聚糖吸附剂的制备及对锌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浸渍法制备了累托石/壳聚糖复合吸附剂,用复合吸附剂对含Zn2+溶液进行了吸附试验,在试验基础上对实际电镀含锌废水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当壳聚糖与累托石的质量比为0.04,壳聚糖脱乙酰度为90%时,制成的复合吸附剂吸附效率较高。当水中Zn2+浓度低于100 mg/L时,在pH值为7,复合吸附剂用量为3.0g/L,吸附时间为40 min条件下,复合吸附剂对Zn2+的吸附率达99%以上,处理后的水符合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9.
壳聚糖改性膨润土及其对水中Pb2+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壳聚糖改性膨润土,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原料配比的改性膨润土,运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X-衍射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表征结果表明,壳聚糖吸附在膨润土的表面,形成了复合吸附剂.考察了壳聚糖改性膨润土对水中Pb2+吸附性能,通过单因素影响吸附实验,确定了壳聚糖改性膨润土吸附水中Pb2+的适宜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Pb2+初始浓度为20mg/L时,膨润土和壳聚糖质量比为1︰0.01,反应时间为45min,pH值为5.5,吸附剂用量为1g/L,Pb2+去除率达到90%以上.与膨润土相比,吸附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运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对该吸附过程进行拟合,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经多次再生,吸附容量基本不变.通过计算不同温度下各热力学参数△G,△H,△S的值,表明该吸附过程是一个自发的吸热过程.  相似文献   

10.
以甘肃产凹凸棒石为基体,活性氧化铝、成型剂等为复合添加剂,通过造粒成型制得了一种凹凸棒石基复合吸附剂。研究了该种吸附剂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过程,并对其吸附平衡、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复合吸附剂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属于Langmiur型,吸附动力学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1.
采用微波法,以天然鳞片石墨为原料制备膨胀石墨,按一定配比与膨润土复配制得膨润土/膨胀石墨复合吸附剂,采用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等进行表征,表明膨润土与膨胀石墨复配成功。探究膨润土与膨胀石墨的质量配比、吸附剂用量、刚果红溶液浓度、吸附时间等条件对复合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膨润土与膨胀石墨质量比为0.9∶1,吸附剂用量为0.75 g/L,刚果红质量浓度为250 mg/L,在30℃条件下吸附60 min,吸附效果最佳,脱色率为96%。动力学数据分析表明,拉格尔格伦(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能更好地描述吸附过程;朗格缪尔(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拟合度更好,且平衡吸附量与Langmuir等温吸附拟合参数更接近,膨润土/膨胀石墨对刚果红的吸附过程为单分子层吸附。  相似文献   

12.
天然沸石负载壳聚糖去除废水中Cr(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80目天然沸石与90%脱乙酰度壳聚糖的O.5%醋酸溶液按1∶1.2质量比混合,使壳聚糖负载在天然沸石上,制成固体复合吸附剂,用于去除水中Cr(Ⅵ)。最佳工艺条件是:壳聚糖与天然沸石质量比为0.04,吸附剂用量为8.0g/L,废水中Cr(VI)质量浓度不大于10mg/L,pH值为4~6,吸附平衡时间为40min,Cr(VI)去除率为80%。与活性炭吸附法相比,天然沸石-壳聚糖复合吸附剂吸附效果相近,吸附平衡时间短,成本仅为其1/6。与单一的天然沸石或壳聚糖相比,该吸附剂对Cr(VI)离子的吸附速度快、吸附能力强,成本低。  相似文献   

13.
膨润土-壳聚糖复合吸附剂处理苯酚有机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膨润土和壳聚糖为原料,制备了膨润土和壳聚糖复合吸附剂,研究了该复合吸附剂对有机废水中苯酚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5℃,酸性环境(pH值为2)中,废水初始浓度为50mg/L,复合吸附剂用量为5g/L,吸附时间为1h,苯酚的去除率可达到93%以上.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钠基膨润土为主要原料,选用壳聚糖作为改性剂,通过微波辐射进行改性,制备出壳聚糖改性膨润土吸附剂,并研究了其对Cr(VI)的吸附性能和吸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吸附剂对Cr(VI)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吸附的适宜工艺条件是:pH值为5~6,吸附时间为30min,吸附剂用量为12.0g/L。与单一的膨润土或壳聚糖相比,该吸附剂对Cr(VI)离子的吸附速度快、吸附能力强,并且具有成本低、应用范围广的优点,Cr(VI)的去除率可达到85%。  相似文献   

15.
天然沸石负载壳聚糖去除废水中铜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将80目天然沸石与90%脱乙酰度壳聚糖的0.5%醋酸溶液混合,制成颗粒吸附剂,用于去除废水中Cu2 .最佳工艺条件是:壳聚糖与天然沸石质量比为1∶20,颗粒吸附剂用量为15 g/L,废水中Cu2质量浓度不大于300mg/L,pH值为6~8,吸附平衡时间为8h,对Cu2 的去除率为99%.天然沸石-壳聚糖复合吸附剂与活性炭吸附剂相比,吸附效果相近,成本仅为其1/6;与单一的天然沸石或壳聚糖相比,该吸附剂对Cu2 的吸附能力强,成本低.  相似文献   

16.
用壳聚糖接枝聚丙烯酸/蛭石复合物作为铜离子(Ⅱ)吸附剂,研究了溶液初始pH值、蛭石在复合物中的质量百分含量、吸附时间,以及溶液初始浓度对复合物样品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物对铜离子的吸附量随着蛭石含量的增加而减小,但复合物中蛭石的含量达到30%时,对铜离子(Ⅱ)的吸附量仍超过220mg/g。吸附行为均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  相似文献   

17.
采用响应面法研究了铁改性蛭石-腐殖酸复合吸附剂去除As(Ⅲ)的影响因素(吸附时间、吸附剂量、pH、腐殖酸含量在吸附剂中的占比、As(Ⅲ)初始浓度),得到了影响因素对去除率的二次多项式模型和最佳吸附条件,并对吸附行为的吸附动力学与热力学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5个因素均对复合吸附剂吸附As(Ⅲ)的行为有显著影响;吸附最佳条件是:时间235min,吸附剂剂量8.48g·L~(-1),pH6.4,腐殖酸占比20%,As(Ⅲ)初始浓度11mg·L~(-1),此条件下的最大去除率为96.06%;用Langmuir、Freundlich方程拟合表明,Langmuir拟合结果最好,最大吸附量为3.94mg·g~(-1)(313K);吸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吸附过程热力学函数ΔG、ΔH、ΔS的计算表明,吸附过程是自发的吸热过程,吸附过程增加了体系的混乱度。  相似文献   

18.
改性斜发沸石吸附除水中铬(Ⅵ)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镁铝碱式盐改性斜发沸石的吸附除铬(Ⅵ)性能,研究了pH值、接触时间、吸附剂量、初始浓度等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斜发沸石吸附铬(Ⅵ)的速度很快,30min内可以接近达到最大吸附量。研究了吸附与溶液pH的关系,得到了优化pH值并解释了吸附机理。吸附的最佳pH值约为4~6。用Langmuir方程拟合了吸附等温线,计算的饱和吸附量为4.5^2mg/g。用拟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了吸附速率并计算了速率参数。  相似文献   

19.
采用挥发诱导自组装技术,以乙醇为溶剂、四甲基氢氧化铵(TMAOH)为结构导向剂,合成胺基修饰的介孔吸附剂。以Cu2+,Pb2+,Mn2+,Cd2+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介孔吸附剂对重金属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吸附剂对重金属的吸附更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式,行为主要表现为单分子层吸附。吸附动力学方程拟合表明样品对重金属的吸附行为更符合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表明此类吸附剂对金属离子的吸附以化学作用为主。吸附饱和的介孔吸附剂可经过简单的酸洗回收,多次回用后的重金属去除率仍可达到90%左右。  相似文献   

20.
针对水处理过程中使用聚丙烯酰胺后残留丙烯酰胺的问题,以膨润土为吸附剂,研究了膨润土对丙烯酰胺的吸附规律.结果表明,膨润土对丙烯酰胺的吸附过程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最大饱和吸附量Qmax为232.558 mg/g,吸附热为3.92 kJ/mol,主要为物理吸附.通过XRD和FT-IR表征,分析丙烯酰胺主要通过-NH2和-C=O基团与膨润土产生氢键作用,并发生插层吸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