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南方早震旦世火山活动强烈,晚世有所减弱,既有大陆喷发又有海底喷发。基性、中性、酸性熔岩和火山碎屑岩均有,以拉斑玄武岩、钙碱性火山岩和碱性火山岩系列为主,极少量过碱性火山岩。根据地理分布和构造部位可划分为四个火山岩带,火山喷发的构造背景为后造山裂谷。  相似文献   

2.
目的确定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和布克赛尔玄武岩的形成时代,并探讨其地质意义。方法在锆石阴极发光内部结构研究的基础上,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玄武岩形成时限在291~310 Ma。结论玄武岩喷发形成时代不是晚奥陶世,而更可能是在早二叠世。其中,最老的继承性单颗粒碎屑锆石谐和年龄为(2 395±27)Ma,推测该区应存在前寒武纪古老地块。因此,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由两条蛇绿岩、蛇绿混杂岩带围限的区带,应是由蛇绿岩、蛇绿混杂岩地体、岛弧岩浆杂岩和微古陆块共同组成的古生代增生带。  相似文献   

3.
对山西中北部繁峙玄武岩的地理分布、地质特征和岩石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得出繁峙玄武岩的岩性以伊丁石化粗玄岩夹中细粒橄榄玄武岩为主,火山喷发通道在滹沱河谷内,因被覆盖而不得见到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新疆三塘湖盆地卡拉岗组时代问题商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解决三塘湖含油气盆地卡拉岗组时代归属问题,以地表和井下所获得的孢粉及同位素年龄值为依据,对这一长期存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充分论证.研究认为该盆地的卡拉岗组与哈尔加乌组为同一时代的地层,没有上下关系,为一套以玄武岩和安山岩为主的火山喷发岩系,自下而上含Endosporites- Verrucosisporites - Fabalicypris(豆星介属)和Punctatisporites - Virkkipollenites -Protohaploxypinus两个化石组合带;在玄武岩和安山岩中获得K-Ar年龄值分别为260.08 Ma和286.40 Ma,Rb-Sr年龄为343.80±34.00Ma;其时代为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  相似文献   

5.
峨眉地幔热柱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少数几个地幔热柱之一.但是,它的活动时间一直是地学界争论的热点,观点一认为:它是指发生于早晚二叠世之间大量喷发的峨眉山玄武岩浆时期;观点二认为:它起源于晚泥盆世,包含石炭纪、二叠纪以及整个中生代,一直延续到新生代早期.作者通过对中国西南地区峨眉山玄武岩及相关岩浆活动的地质学、地球化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黔西南高砷煤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收集、野外调研、采集代表性样品作相关分析测试、综合研究等手段重点从黔西南地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以及峨眉地幔岩浆活动——峨眉山玄武岩浆喷发带来成矿物质、峨眉地幔热柱活动形成晚二叠世黔西南岩相古地理格局、燕山期峨眉地幔热柱活动成就高砷煤的形成等方面认识、分析黔西南高砷煤的形成特殊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对皖南地区早二叠世晚期至晚二叠世早用沉积层序特征的综合分析,并辅以生物化石的年代,提出了二鳖系上、下统界线的一种新的确定方法,即将其界线确定在两层序的分界处.  相似文献   

8.
本文详细研究了淮北煤田早二叠世地层植物化石1300余块,其分属于10大类共69属165种。该区早二叠世植物化石丰富,保存良好,是典型的华夏植物群。根据该期植物群的纵向发育规律和空间分布特点,其可划分为两个植物组合,即早二叠世早期山西组的Cathaysiopteris whitei-Callipteridium koraiense-Cordaites schenkii组合带和早二叠世晚期下石盒子组的Lobatannularia ensifolia-Gigantonoclea spp.-Caulopteris spp.组合带。  相似文献   

9.
基于四川盆地二叠纪玄武岩喷发事件,在众多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详细研究玄武岩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玄武岩喷发事件的油气地质意义。结果表明,峨眉山玄武岩垂向上具有多旋回的特征,最多可识别出10~11个旋回;平面上不仅在川西、川南大面积分布,在川东北也有分布。玄武岩油气地质意义表现在:玄武岩经过后期改造发育有效储集空间,可以构成油气储层;玄武岩喷发前玄武岩浆呈柱状上侵过程中形成的隆升系统,对后期的生物礁和颗粒滩沉积体系的发育创造了有利条件,并为下二叠统茅口组古岩溶储层发育创造了条件;隆升同时发育拉张系统,为下伏茅口组灰岩白云岩化深部Mg~(2+)来源提供了运移通道;二叠系含油气系统的形成亦受控于此。  相似文献   

10.
广西煤中热液脉体的岩石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详细讨论了广西早奥陶世,早石炭世,晚二叠世煤中的热液脉体的种类,岩石学特征及其与煤变质程度的关系,无论什么时代的无烟煤,随着其变质程度升高,煤中脉体种类增多,矿物成分变得复杂,较高温热水矿物出现。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川中-川西地区钻井资料匮乏、受玄武岩喷发影响地层纵横向分布发生变化等问题,利用地震资料开展中二叠统茅口组及上覆地层地震相特征分析。通过地震识别,茅口组顶界在地震剖面上主要表现为强波峰地震反射,川中-川西地区茅口组顶界存在明显的弱振幅杂乱地震反射特征连片分布。根据沉积背景分析,认为川西南部地区、川西中部地区、川西北部地区、川中地区茅口组顶界弱振幅地震异常响应特征为火山喷发、火山沉积与碳酸盐岩喀斯特等不同地质作用所引起;结合茅口组上覆地层的差异,将川西-川中分为4个地震相区域。四川盆地上二叠统玄武岩在成都-简阳地区分布,早期可能为火山口爆发区,为油气勘探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12.
对分布于西藏改则地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早白垩世去申拉组火山岩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大地构造研究。该区火山岩为一套低-中钾的中-基性钙碱性岩石,其中玄武岩原始岩浆来源于不均一地幔,安山岩岩浆由玄武岩岩浆结晶分异形成,岩浆在上升过程中未发生地壳混染作用;该区火山岩形成于早白垩世大陆板内裂谷构造背景下。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了峨眉山玄武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和锶、钕同位素特征,并与不同构造环境火成岩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峨眉山玄武岩显示了次大陆地幔富集的特征和地幔部分熔融、分异结晶的成因特点,喷发在大陆边缘裂谷构造环境。这一结论与其他地质研究成果的一致性,说明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可以提供基性岩浆喷发构造环境的重要信息。本文还提出了玄武岩浆喷发、裂谷作用可能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4.
攀枝花-西昌古裂谷晚古生代的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分6个阶段重塑了晚古生代攀枝花-西昌古裂谷的演化,认为它属地台区不成熟的小规模裂谷,是大陆边缘地区发生张裂及深部物质上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滇西保山地区晚石炭世火山岩主要以基性熔岩——玄武岩为主。该区玄武岩分为东、西两个岩带,西岩上在剖面结构、喷发韵律、旋回、环境方面均有差异,但两岩带玄武岩都起源于原始地幔的低程度部分熔融。保山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均与大陆溢流玄武岩(高原玄武岩)相似,其产出的构造环境是大陆板内断裂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作者研究了焦家式金矿与玲珑式金矿的共生组合关系,利用不同方法测定了两类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并进行了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焦家式金矿和玲珑式金矿具有相同的成矿热液来源和相似的物理化学条件,从焦家式金矿到玲珑式金矿,物理化学条件的演化和同一种类矿床从早到晚的演化相一致,成矿热液主要来源于中粗粒花岗岩。  相似文献   

17.
贵州二叠系锰矿主要以碳酸锰和氧化锰矿石为主,主要分布于遵义-黔西-纳雍-水城一带的台沟相内,对其形成时代一直以来都有争议.笔者通过对该区锰矿沉积特征及其与峨眉山玄武岩的接触关系等来探讨贵州二叠系锰矿成矿时代,认为贵州二叠系锰矿成矿时代属于中二叠世茅口晚期.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北部哈拉哈塘地区存在流纹岩覆盖于玄武岩之上的迭置关系。对上层流纹岩采用SIMS锆石U-Pb 法精确测定其年龄为 287.3 ±2.0 Ma。该年龄限定该区玄武岩的喷发时代不晚于 287 Ma,证明塔里木溢流玄武岩的主喷发期应不晚于 287 Ma,而非前人提出的大约 275 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