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2 0 0 0年河北省及京津地区地震活动实况1 .1  2 0 0 0年河北省及京津地区地震活动特征据河北省地震台网测定 ,2 0 0 0年 1月 1日至 1 2月 31日河北省及京津地区共发生地图 1  2 0 0 0年河北省及京津地区地震活动分布图震 851次 ,ML2 .0级以下地震 62 7次 ,ML2 .0~ 2 .9级地震 1 84次 ,ML3.0~3.9级地震 37次 ,ML4 .0~ 4 .9级地震 3次 ,最大地震为 2 0 0 0年 6月 2 5日唐山 ML4 .4级 (见图 1 )。从河北省及京津地区 1 990年以来地震活动统计表可以看出 :1小震频度底 ;从 1 990年以来至2 0 0 0年 1 2月小震频度达到最低值仅有 85…  相似文献   

2.
在20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地震力学研究的许多方面仍留下疑团,留下一线光明的是我们已认识到对应力变化的简单计算可以解释一些地震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可以用以往的和正在进行的应力变化研究来解释人工诱发的地震活动。  相似文献   

3.
2000年上半年全球共发生MW≥6.5地震14次。其中MW≥7.0地震7次;浅源地震10次;中源地震3次;深源地震1次。浅源大地震发生的区域集中于印度尼西亚和南印度洋地区。6月份发生的地震所释放的地震矩占上半年全球所有地震释放的地震矩的一大半。  相似文献   

4.
1999年MW7.1级赫克托矿地震发生在离1992年MW7.3兰德期地震断层仅20km的地方。两个地震相距较近表明,兰德斯地震触发了赫克托矿地震。基于弹性半空间模型,USGS、SCEC和CDMG(2000)的科学家发现兰德斯地震引起赫托矿地震震源处产生了负的库仑应力变化。这一负的应力变化与静态应力触发假说不一致。本文中,我们给出由下地壳的粘弹性流动控制的过程兰德斯地震对赫克托矿地震应力触发的证据。这种粘弹性流动产生了已为GPS和InSAR测量技术观测到的大尺度震后回跳。本项研究的结果是,粘弹性流动明显改变了兰德斯地震后莫哈韦沙漠地区的区域应力场。包括粘弹性流动的演化应力场逐渐使赫克托矿震源处的库仑应力演化到正应力的水平。就在赫克托矿地震前,库仑应力增长超过1bar,使赫克托矿破裂趋近灾难性破裂的边缘。  相似文献   

5.
2000年下半年全球共发生Mw≥6.5地震27次,其中23次为浅源地震,深源地震4次。发生Mw≥7.0地震5次,最大震级达Mw8.0。11月16日和17日,在俾斯麦群岛和所罗门群岛交界地区,发生了3次Mw≥7.8地震。2000年,全球地震活动处于1976年以来的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数字地震台网数据管理中心(CDSNDMC)从美国地震学合作研究会数据管理中心(IRISDMC)得到的资料,2000年3月份全球范围内共发生M≥5.0地震97次(见表1)。其中M≥6.0地震6次,最大一次地震发生在火山烈岛地区,震级为7.6。本月发生的97次M≥5.0地震中有63次发生在东半球,34次发生在西半球。根据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统计,对于发生在我国境内的M≥5.0的地震事件,CDSN大部分台站有地震波形记录;对于发生在全球的M≥6.0的地震事件,CDSN各台站也有地震波形记录。欢迎各研究单位使用CDSN的地震波形记录数…  相似文献   

7.
在1937年花石峡7 1/2级大地震后,沿该地震断裂带上,于1963、1971年又先后发生了7级和6.3级2次地震。这2次地震不仅震中位于1937年地震断裂沿线上,而且所形成的地表破裂也与1937年地震地表断裂重合,断错方式也完全一致。中计算了沿1937年花石峡地震地表破裂带及其延长线上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发现2次后续地震都发生在库仑破裂应力变化为正的断层单元上,而且其震级和库仑破裂应力变化为正的断层单元长度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这说明,1937年花石峡地震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触发了同一断裂带上的2次后续地震。在1937年花石峡地震地表破裂带东端,有一段库仑破裂应力变化为正、长度大于34km断层单元,这可能是未来中长期6.5级以上地震易发地段。  相似文献   

8.
据《新华社》、《美联社》、《路透社》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 ,2 0 0 1年 1月 13日当地时间中午 ,萨尔瓦多的拉巴斯省发生大地震 ,造成惨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 地震参数1.1 发震时间主震发生在当地时间 2 0 0 1年 1月 13日中午 11时 34分 ;北京时间 1月 14日凌晨 0 1时35分 ;格林尼治时间 17时 34分。地震持续了约 30 s,此后断断续续发生了 5 2 3次余震 (截止 1月 15日 )。1.2 震中位置萨尔瓦多测定 ,这次大地震的震中位于首都圣萨尔瓦多东南 10 5 km的拉巴斯省 ;美国国家地震信息中心测定为 12 .8N,88.8W。1.3 震级美国地质调查局国…  相似文献   

9.
2000年6月25日在唐山市古冶发生ML4.4地震,此次地震前唐山老震区4级地震平静13个月,频度、b值、缺震曲线、η值均出现一定程度异常,特别是6月15日在陡河附近发生了一次小震群,最大震级为3.4级,还出现了承德地倾斜、宽城地倾斜、玉田深井水位、河间马17深井水位等短临前兆异常。为此,河北省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提出了准确的预测意见。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数字地震台网数据管理中心 (CDSN DMC)从美国地震学合作研究会数据管理中心 (IRIS DMC)得到的资料 ,2 0 0 0年 6月份全球范围内共发生 M≥ 5 .0地震 1 31次 (见表 1 )。其中 M≥ 6 .0地震 2 8次 ,M≥ 7.0地震 2次 ,最大一次地震发生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南部 ,震级为 8.0。本月发生的 1 31次 M≥ 5 .0地震中有 1 0 6次发生在东半球 ,2 5次发生在西半球。根据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统计 ,对于发生在我国境内的 M≥ 5 .0的地震事件 ,CDSN大部分台站有地震波形记录 ;对于发生在全球的 M≥ 6 .0的地震…  相似文献   

11.
根据日本大地测量学理事会的建议,日本地震预测研究计划自1964年开始运行。经过30多年对地震前兆的深入研究,日本大地测量学理事会对研究计划进行了详细评审,做出了一个新的研究计划,命名为“新地震预测观测和研究计划”,这个为期5年的新研究计划于1998年8月被提议,于1999年开始执行。  相似文献   

12.
1995年兵库县南部地震后,日本地震学家的思路有所改变,制订出更切合实际的新地震预报计划。  相似文献   

13.
20 0 2年 7月 1~ 7日在意大利西西里岛召开了一次历史地震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共有来自 3 0多个国家的专家参加 ,正式代表 70多位。会议的主要召集人是 :阿科斯塔(V. Garcia Acosta,墨西哥 ) ,马森 (R. W. M.Musson,英国 )和斯图奇 (M.Stucchi,意大利 )。会议由意大利国家地球物理和火山研究所资助并主办。此次会议可以称为该专题的首次国际学术研讨会 ,主要议题是与会代表各自介绍本国在历史地震领域的研究情况 ,加强了解 ,促进合作。从一些代表的报告中可以看出 ,由于历史、地域及政治等原因 ,各国的情况很不平衡 ,但都给予…  相似文献   

14.
地震预报探讨中的地磁学手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磁手段地地震预测研究中的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地震前兆的探讨方面占有一席之地;在探测地下构造中有许多贡献。我们可以开展许多与地震预测基础研究有关的地磁研究,例如地磁模型研究、地磁脉动研究、地球深部研究,等等。对地磁场变化规律性的研究也是提取地震地磁前兆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针对地震预报研究的有关问题,提出在继续推进地震短临预报科学研究的同时,应重视并加强长期地震预测研究工作,并将其作为地震预报的一个组成部分;调整地震预报科研课题的组织形式,加强对区域性,地区性地震预报方法,前兆机理及其理论模式的探索研究;加密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地震台网及前兆观测台点,淘汰低效能的前兆观测手段或台项;努力提高地震预报队伍的素质,培养和造就高级预报人材。  相似文献   

16.
通过总结和思考,认为关于深部流体作用和研究内容应重视剖析强震孕育区的深部环境及深浅部构造和介质特征的耦合关系。一是要继续深化对深部介质精细结构的;二是要重视加强深浅部流体运移规律及特征的研究,对岩石圈内流体通道特征的研究是主要途径之一。从物理基础角度提出了地震前兆成因的3种类型:力学成因前兆,介质状态成因前兆和物质运移成因前兆,并讨论了不同成因类型前兆的地震预报意义。文章还简述了地震地下流体化学组分探测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光纤传感器在今后预测技术革新中的优势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大地测量工作者将大地测量技术应用于地震监测和预测的历程。介绍了过去几十年在地震监测和预测中大地测量工作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绩,讨论了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的地方。并且结合近二十年来以3S(GPS、RS、GIS)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引入给对地观测技术带来的革命性变化,使得观测结果的精度和时空域中密度大为改观这一事实,对地震研究中的大地测量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IASPEI2009(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联合会)大会于2009年1月10日至16日于南非的开普敦市举行,现将会议上关于地震预报的进展汇总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1477年5月13日银川一带发生强烈地震,地震处于沙漠边缘,故史料记载不够详细。此次地震有限的地震史料,结合前人研究的历史地震震级估计和烈度衰减经验公式及相关的地震资料,通过估算和对比方法重新分析研究1477年地震的震级和震中。建议此次地震震级应为M7 1/4 ,震中位置为民勤东130 km处,而银川和张掖的地震烈度分别取值为Ⅶ和Ⅵ度。结合新建议的震中位置,简单讨论这次地震发生的构造条件。  相似文献   

20.
1477年5月13日银川一带发生强烈地震,地震处于沙漠边缘,故史料记载不够详细。此次地震有限的地震史料,结合前人研究的历史地震震级估计和烈度衰减经验公式及相关的地震资料,通过估算和对比方法重新分析研究1477年地震的震级和震中。建议此次地震震级应为M7 1/4 ,震中位置为民勤东130 km处,而银川和张掖的地震烈度分别取值为Ⅶ和Ⅵ度。结合新建议的震中位置,简单讨论这次地震发生的构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