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拍摄科学纪录片过程中,照明师所需做的拍摄前的准备工作,拍摄过程中不同的拍摄条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应采取的不同布光措施。  相似文献   

2.
电视是视听兼备的传播媒体,电视语言的直观和形象带来的视觉冲击力一直是纸质媒体和广播无法与之相抗衡的。我们知道电影中经常会运用手提镜头,它拍摄画面的视觉节奏感在无形中保持了时间与空间的完整与真实,这是电影艺术对拍摄方式的运用。同样,在电视节目的拍摄中,拍摄方式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常见的拍摄方式主要有固定拍摄、运动拍摄和复合拍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拍摄科学纪录片过程中,照明师所需做的拍摄前的准备工作,拍摄过程中不同的拍摄条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应采取的不同布光措.  相似文献   

4.
现场拍摄质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而人物是现场拍摄的重要对象。新闻工作者在拍摄人物的过程中,需要将拍摄对象的声音、情绪、肢体语言等完美呈现出来,灵活运用设计镜头、同期采访技巧,在保证画面流畅、连贯的基础上,让广大观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激发观众的观看兴趣,提高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因此,新闻工作者要高度重视人物拍摄,依据新闻主题、拍摄对象,选择科学的拍摄方法,不断提升人物拍摄质量,促进电视新闻的整体发展。基于此,本文先指出电视新闻的特点及其人物呈现的方式,然后分析电视新闻报道中人物拍摄技巧,最后提出提升电视新闻报道中人物拍摄质量的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专题片具有真实性,主要运用纪实的手法,充分展现表现对象的特点。专题片在拍摄中和其他影片有所不同,专题片不仅仅要具有真实性特点,还要根据拍摄内容需要的差异选择不同的拍摄手法和技巧。在人物访谈类专题片的制作过程中,拍摄制作技巧对人物访谈类专题片的拍摄质量和欣赏价值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朱奕 《现代电视技术》2006,(11):124-125,128
在纪录片中,间隔拍摄的使用通常是活泼的表现方式。大型记录片《再说长江》的拍摄中,大量使用了间隔拍摄的手段。《再说长江》作者结合工作经验,介绍了Sony HDW-750p间隔拍摄自动间隔记录和手动间隔记录两种记录模式的设置方法和应用,并总结了拍摄体会。  相似文献   

7.
普通B92D电影,在航拍、水拍、直播等特殊条件下拍摄也要比一般场景的拍摄要困难,相比之下,3D电影在这些特殊条件下(航拍、水拍、直播、运动拍摄、远景拍摄等)如何拍摄就更为复杂,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以3D拍摄支架的选用,来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8.
在大型文艺活动的拍摄中完善的设备保障是完成严密拍摄的基础。大型文艺活动拍摄团队人员组成的素质是活动拍摄成功的关键。人员素质包括人员组成结构、技术水平、艺术修养、思想态度、流程管理等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9.
《数字生活》2011,(8):136
如今数码相机中也逐渐都置入了动态影像的拍摄功能,虽然可以使用各种镜头拍摄各种专业级别摄像机才有的特殊效果,但拍摄的长度和灵活度还是很受局限,毕竟相机还是相机,动态影像的拍摄只是作为辅助。想要痛快的拍摄动态影像还是需要专业的DV来诠释。  相似文献   

10.
读完《极限摄录的终极体验》后,我想结合本人拍摄工作经验,谈谈关于延时和间隔拍摄:关于延时拍摄:1、电视摄像机延时拍摄的原理是:拍摄时摄像机先将带长5秒的素材记录在图像缓存板上,之后再一起转录到磁带上;所以要在拍摄中保持电池电量充足,防  相似文献   

11.
周锦晖 《数码》2005,(5):212-215
山水:若想拍出动感十足的片子,不能不用到追随拍摄,追随拍摄又称追踪拍摄,是拍摄运动物体,尤其是横向直线运动物体时最常用的特技。这种动静结合的拍摄方式 ,能增强视觉效果,很适合突出主题,在人群中,车流里,拿出你的相机来试试这一招,你的片子定能出奇制胜。  相似文献   

12.
月下竹 《数码》2006,(11):188-191
又到秋雨延绵的季节了.趁着天公巧安排.拍摄些应季的雨中风景吧。谁说雨天不能拍摄?只要照顾好你的相机.雨天拍摄的作品往往能在众多的作品中脱颖而出,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影视生产中,特殊拍摄方法已成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深入揭示某些细微的运动变化,以及许多在常规条件下不容易拍摄的对象时,都要使用一些特殊拍摄方法进行摄取.随着摄像(影)机的改进和摄像技艺的提高,早期的一些特殊摄影方法被大量地运用到影视拍摄中,现在已经成为常规的拍摄方法.在此,我们对早期影视生产中的一些特殊拍摄方法进行解析,以便能更好的运用到现代影视创作中来.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大众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随之提高,对纪录片的审美要求也逐步提高。拍摄工作是纪录片制作的重点,对于纪录片质量、播出效果等都有直接影响。人物纪录片需要具有真实性,能够将人物的情感和命运真实地反映出来。但是真实记录具有不可重演性,要想拍摄出动人的纪录片,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增强编辑意识,并将其渗透整个拍摄过程中,将人物面貌特征等要素全面地展示出来,有效增强纪录片人物拍摄效果,为纪录片后期制作提供良好的素材。本文主要阐述在纪录片人物拍摄中编辑意识的重要性,探析纪录片人物拍摄中编辑意识的应用原则,并探索在纪录片人物拍摄中体现编辑意识的策略,以期提高纪录片的审美水平。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个优秀的摄像师,在拍摄作品的时候需要发掘客观拍摄对象的创造空间,对其进行再创作。本文从拍摄作品中常见的问题出发,分析如何才能发掘拍摄作品的创作空间分析,并提出了树立编导意识、创作意识等若干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6.
钟声 《数码》2003,(4):72-74
旅游,人们所到之处不外乎山山水水,大到江河湖海,小至山涧涓涓细流,所谓山重水复又一景,因而风光摄影中水景的拍摄占有很重要的部分。况且我国是一个海岸线极长的国家,海景的拍摄绝对是水景拍摄中最让人心旷神怡的。  相似文献   

17.
在日常工作和娱乐中,DV的应用越来越多。使用电脑采集,制作自己的电影成为可能。但在众多素材当中,可以剪辑使用的,其数量微乎其微。大多素材都是因为拍摄的光线问题,使拍摄的主体不突出。或拍摄取景的问题,使拍摄的主体过大或过小。这些问题可以在拍摄时尽量克服,达到剪辑的需  相似文献   

18.
乐山广播电视台《欢喜茶楼》方言情景剧是以室内拍摄为主,室外拍摄为辅。剧中植入乐山人文语言风格、文化风俗、拍摄室外背景等来展现了当代乐山人在茶楼中千姿百态的生活。对于地市级台这是一次节目的创新尝试。本文介绍了我台技术保障部门在情景剧的拍摄、灯光布置及同期录音中技术实践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9.
罗梅 《中国有线电视》2006,(19):1979-1981
分析电视新闻拍摄美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在实地拍摄过程中如何体现电视新闻的美感。  相似文献   

20.
分析电视新闻拍摄美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在实地拍摄过程中如何体现电视新闻的美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