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以PCR技术检测石蜡包埋尖锐湿疣组织标本中HPV-DNA。实验结果:30例具有典型病理特征标本和14例病理特征不典型的标本均发现HPV-DNA6型中或/和11型;2例诊断为假性湿疣的标本有1例检出HPV6型DNA;3例生殖道鳞癌有2例检出16例HPV-DNA;2例正常组织未检出HPV-DNA。这一结果表明用石蜡包埋标本在进行PCR研究中有特别用途,PCR可对尖锐湿疣的诊断提供直接,快速和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组合靶基因自动检测仪快速检测人乳头瘤病毒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目的 探讨检测尖锐湿疣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方法。方法 将基因芯片与压电传感器技术相结合,对复发型尖锐湿疣及相应的原发病例组织标本各22份,利用HPV6、11、16、18 4种型特异寡核苷酸探针,进行HPV检测,并与常规的聚合酶链反应(PCR)和斑点杂交方法比较。结果 用压电基因传感器芯片技术检测,原发型组织标本22份全部为HPV阳性,其中HPV6 17份(77.3%),HPV11 3份(  相似文献   

3.
249例尖锐湿疣及湿疣样病变形态学及HPV原位杂交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249例临床诊断或怀疑为尖锐湿疣的活检标本作病理形态学观察,组织学诊断为尖锐湿疣148例,可疑18例,炎性增生83例。抽取其中30例尖锐湿疣、10例可疑尖锐湿疣、15例炎性增生作地高辛标记的HPV6B/11DNA原位杂交。结果:尖锐湿疣组均阳性,可疑组1例阳性,炎性增生组均阴性。本文对尖锐湿疣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了讨论。本组材料中的92.8%的病例在组织学上得到了确诊,并且和HPV6B/11原位杂交结果相符,仅7.2%病例组织学列为可疑,需进一步作HPV检测。  相似文献   

4.
人类乳头状瘤病毒与肺癌的病因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与肺鳞癌发生的病因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石蜡包埋肺鳞癌组织标本50份,肿瘤组织旁鳞状化生上皮标本30份,正常支气管粘膜30份中的HPVDNA。结果:上述三种标本中,HPVDNA的检出率分别为26%、37%和10%,其中以HPV16型所占比例最高。结论:结果表明HPV感染与肺鳞癌的发生有一定的联系,鳞状上皮化生似可视为癌前病变,PCR技术较体外杂交技术和DNA探针有更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尖锐湿疣(CA)患者皮损中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进行分型与定量检测,我们对斑点杂交技术略加改进,获得成功。一、材料和方法确诊的CA标本60例,活检标本按常规提取组织DNA,08%琼脂糖凝胶电泳,M750uVisA型微量紫外可见光测量A2...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2063例临床诊断为尖锐湿疣活检组织的形态学观察。并应用原位杂交检测方法分析尖锐湿疣组织中低危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和组织形态学改变之间的关系。首次对挖空细胞在尖锐湿疣组织病理学诊断上所起的作用进行评价。方法 收集2063例活检组织标本,(1)根据组织病理学诊断尖锐湿疣的标准分为2组,尖锐湿疣组1409例,非尖锐湿疣组654例,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组织中低危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情况和形态学改变。(2)挖空细胞为诊断标准,将2063例活检标本分为“挖空细胞组”1129例与“非挖空细胞组”934例,并将结果与病理诊断标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原位杂交阳性信号 主要位于挖空细胞的细胞核中,在2063例中有1466例阳性,阳性率71.06%,其中尖锐湿疣组1409例有1341例阳性,阳性率95.17%  相似文献   

7.
PCR在检测女阴尖锐湿疣HPV.DNA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28例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标本中HPV6和11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7例具有典型组织学特征(空化细胞)和8例组织学特征非典型标本中均检出HPV6和(或)11型病毒。3例原病理诊断为假性湿疣标本中有1例也检出HPV6型病毒。本文结果证明PCR是诊断尖锐湿疣快速,简便,高敏感和特异性强的方法。病因不明的假性尖锐湿疣的发生与HPV感染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原位PCR(ISPCR)的敏感性 ,对原位杂交 (ISH)检测阴性或弱阳性的尖锐湿疣组织 (CA)进行ISPCR检测 ,为其推广应用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标本来自我院和西京医院 ,从 80例光镜诊断为CA或可疑CA中选择 2 7例HPV6 11DNA弱阳性 (ISH)和 18例HPV6 11阴性的标本行ISPCR对比检测。标本经 10 %福尔马林固定 ,石蜡切片 4μm厚。HPV6 11DNA探针为第四军医大学病理教研室制备 ,试剂盒购自德国BochringerMannheim公司。HC 2 0 0型多功能PCR仪为西安飞机工业…  相似文献   

9.
应用普通石蜡切片的HE染色和核酸原位杂交(ISH)等方法,对97例临床诊断为尖锐湿疣的病例,进行病理组织学分类和人乳头瘤病毒HPV6B/11型DNA的检测。结果证明,HPV的DNA原位杂交比HE染色的病理诊断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是诊断尖锐湿疣较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特异、灵敏的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长臂光敏生物素探针杂交检测幽门螺杆菌(HP)的方法。方法用PCR产物直接克隆并测序,以含HPDNA序列的重组质粒外源片段为探针。用细菌培养、单纯PCR和PCR结合杂交(PCR-Sb)检测经胃镜诊断为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炎症、十二指肠溃疡的胃活检组织、唾液和粪便标本中的HP。结果检测胃活检标本79份,PCR-Sb阳性率为99%,单纯PCR及细菌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95%和65%,PCR-Sb的灵敏度达到1fg。唾液标本的检测阳性率为35%,粪便标本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测序证实了PCR扩增的正确性。PCR结合长臂光敏生物素探针杂交是特异、灵敏、简便和对人体无害的检测HP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幽门螺杆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晓菊  邹天然 《华西医学》1994,9(4):416-418
本文应用与幽门螺杆菌染色体DNA高保守区序列互补的引物对,建立聚合链反应检测技术,对28种非HP菌及16株HP进行检测,特异性100%,敏感性达到能检出1pg染色体DNA(相当于100个菌细胞)水平,对36例接受胃镜检查病人的胃活检组织进行检测,HP阳性率47.2%(17/36),而对照方法中细菌培养HP阳性率33.3%(12/36),快速尿素酶试验HP阳性41.6%(15/36)。结果提示PCR  相似文献   

12.
杨渝浩  董德琼 《新医学》1998,29(1):16-17
目的:研究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与肺鳞癌发生的病因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石蜡包埋肺鳞癌组织标本20份,肿瘤组织旁鳞状化生上皮标本30份,正常支气管粘膜30份中的HPVDNA。结果:上述三种村本中,HPVDNA的检出率分别为26%,37%和10%,其中以HPV16型所占比例最高,结论:结果表明HPV感染与肺鳞癌的性发生有一定的联系,鳞状上皮化生心可视为癌前病变,PCR技术  相似文献   

13.
人乳头瘤病毒PCR产物酶标-微孔板杂交分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直接酶标记微孔板反向分子杂交法用于人乳头瘤病毒(HPV)型别鉴定。方法利用HPV通用引物介导PCR(GPPCR)扩增靶DNA,然后对产物直接标记辣根过氧化物酶复合物(HRPPEIQI),与预先包被在微孔板上的HPV寡核苷酸探针杂交后酶显色法检测。结果HPV各型之间无交叉杂交;杂交灵敏度可达13~76个病毒DNA拷贝,比PCR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高10倍;该法重复性好,阳性孔批内CV为6.34%,批间CV为10.53%,阴性孔批内CV为1%,批间CV为5.79%;而且杂交影响因素较少。结论该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无放射性和EB染料污染,杂交时间短、仪器读取结果,便于大量常规临床样本定性或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检测了正常妇女,慢性宫颈炎妇女中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结果表明,HPV总阳性率为58.6%,各型感染率分别为29.3%、30.7%、28.6%、34.3%、均显著高于正常妇女中的感水平。16名患者经一个疗程干扰素局部用药治疗后,其中15人出现不同程度好转,且HPV-DNA阴转。上述结果表明:(1)HPV在宫颈炎的发生、发展中起子一定的作用;(2)HPV对干扰素十分敏感,  相似文献   

15.
聚合酶链反应对尖锐湿疣组织中HPV分型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合酶链反应对尖锐湿疣组织中HPV分型检测的意义吕火祥钱奕红刘建栋(浙江省人民医院,杭州310014)人乳头瘤病毒(HPV)6、11、16、18型常引起人类生殖器感染,其中HPV16、18型具有潜在的致癌性。国内外对HPV的检测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型别...  相似文献   

16.
肺鳞状细胞瘤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通过观察肺鳞状细胞癌及癌旁肺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分布,存在状态及与临床病理资料间的关系,探讨HPV感染在肺鳞状细胞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共有引物PCR检测120例肺鳞状细胞癌及癌旁肺组织中HPV的感染率,用多重PCR对阳性标本的HPV6/11,16,18分型,用原位杂交方法观察HPV在肺鳞癌组织中的分布及存在状态。结果 肺鳞癌组织HPV感染率(35%)显著高于癌旁肺组织(6.7%)(  相似文献   

17.
建立特异,灵敏的聚合酶链反应结合长臂光敏生物素探针杂交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用PCR产物直接克隆并测序,以含HP DNA序列的重组质粒外源片段为探针。用细菌培养,单纯PCR和PCR结合杂交检测经胃镜诊断为慢性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胃活检组织,唾液和粪便标本中的HP。  相似文献   

18.
应用电镜包埋后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对10例人肝癌及癌周组织,分别采用HBVDNA探针进行了包埋后原位分子杂交。结果显示:6例标本呈阳性反应.其中在肝癌细胞内HBVDNA少见阳性标志.在癌周肝细胞内HBVDNA呈强弱不等的阳性反应,其分布特征,核内主要呈散在型,核外呈局部的密集型。提示HBVDNA的分布特点可能与其复制的不同时期有关.并对HBV的致癌性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9.
TTV感染的肝组织病理学特点及病毒DNA原位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单一TTV(transfusion trsnsmitted virus)急性感染患者肝组织病理损害特点及病毒DNA的表达。方法 对某职业学校TTV感染流行期间,18例血清TTV阳性住院患者的肝活检组织进行HE、浸银Gomodri染色检查,以及地高辛标记TTV DNA(Dig-TTV DNA)探针原位杂交。结果 18例肝穿刺标本中出现汇管区炎14例(77.8%),胆小管损害6例(33.4%),肝小叶内灶状坏死7例(38.9%),微脂滴3例(16.7%),汇管区纤维化2例(11.1%),原位杂交阳性8例(44.4%),TTV阳性表达细胞散在分布于肝小叶内,坏死区及汇管区旁较密集。结论 单一TTV急性感染可致患者肝组织轻度炎性病变,其特征是汇管区炎及胆小管损害。TTV可能是一种嗜肝病毒。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了应用32P和光敏生物素标记克隆的pBF4DNA,作为探针,以斑点杂交试验,检测海南、云南和山东省的血样。两种标记探检测结果与镜检的符合率分别为恶性疟98.6%和96.2%;间日疟91.6%和86.7%;正常人血95.2%和100%;并可从多种疟原虫标本中,特异地检出恶性疟原虫,显示探针具有恶生疟原虫的种特异性。检测的敏感度为84个原虫/μl血,检测原虫DNA可达10pg水平。表明探针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