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本文在分析RSVP信号的结构和多播性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了RSVP信令的简化和改进,提出一种能满足MIPv6环境下移动节点切换的QoS.  相似文献   

2.
崔玉萍  孙华 《微机发展》2006,16(12):100-103
全IP移动网络中的QoS是最近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中资源预留协议(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RSVP)是一个关键技术。为了保证切换时的QoS,需要进行资源预留。针对RSVP不适应移动环境的缺点,文中在全IP移动网络的接入网的微移动域中,提出一种动态资源预留的QoS解决方案,实现微移动协议和RSVP协议之间的互操作。当有多个移动主机需要进行预留时,需要对它们进行优先级排序。文中提出了一种在全IP移动网络中基于信令预测优先级排队的动态排序算法,以有效地对多个移动主机进行资源预留。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全IP移动网络中的Qos是最近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中资源预留协议(Resource Reser Vation Protocol,RSVP)是一个关键技术。为了保证切换时的QoS,需要进行资源预留。针对RSVP不适应移动环境的缺点,文中在全IP移动网络的接入网的微移动域中,提出一种动态资源预留的QOS解决方案,实现微移动协议和RSVP协议之间的互操作。当有多个移动主机需要进行预留时,需要对它们进行优先级排序。文中提出了一种在全IP移动网络中基于信令预测优先级排队的动态排序算法.以有效地对多个移动主机进行资源预留。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层次化管理的流透明移动IPv6 QoS解决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目前移动IPv6环境下的IntServ/RSVP模型在处理移动节点切按时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化移动管理的流透明移动IPv6 QoS模型,简称为HMMFT移动IPv6 QoS模型。这种模型显著地减少了移动节点发给通信节点与家乡代理的绑定更新消息,提高了MIPv6的切换速度,同时基于移动节点的区域转交地址来标识流,实现了域内切换的流透明。本文的最后利用NS2对HMMFT移动IPv6 OoS模型性能的优越性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不同等级的端到端QoS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RSVP协议的QoS分级过滤机制。该机制对同一会话中的数据进行分级,并通过扩展RSVP信令,定义相应的服务等级,使 得路由结点可通过QoS过滤机制过滤摔高于预约服务等级的数据包。经模拟验证,该机制在带宽资源不足的网络环境中,能有效缓解网络拥塞,更好地保证端到端的QoS。  相似文献   

6.
移动Ad hoc网络与Internet互连的QoS保障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IntServ/RSVP模型、DiffServ模型、基于IntServ网络的MRSVP的分析和比较,提出了一种新的MANET移动接入QoS保障框架,并在MANET移动接入方法和层次化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资源预留协议MMRSVP。该协议与MRSVP和RSVP相比,实现简单、操作方便,能很好地节省网络资源。  相似文献   

7.
流量工程技术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磊 《计算机工程》2002,28(11):1-3,57
目前有两种支持显式路由LSP的信令方案:受限路由信令传递协议(CR-LDP)和扩展的资源预留协议(RSVP-TE),文章对两种方案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在流量工程是集中QoS技术,是该文讨论的另一个方面,此外,为了实现端到端的服务质量保证,跨ISP的流量工程也面临技术上和实施上的挑战,这可通过IPSs或流量中继的聚集两种方式实现。  相似文献   

8.
无线移动网络中的QoS是最近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中资源预留协议(ResourceReserVationProtocol,RSVP)是一个关键技术.为了提供更多的服务,蜂窝在变小,这样切换更频繁了.因此为了保证切换时的QoS,需要进行资源预留.当有多个移动主机需要进行预留时,就需要对它们进行优先级排序.本文提出一种在全IP移动网络中基于信令预测优先级排队的动态排序算法,以有效地对多个移动主机进行资源预留.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既保证了快速切换,又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预留,有效地分配了有限的资源.  相似文献   

9.
IP宽带网络服务质量保证部署的实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T对IP宽带网络从间接QoS和直接QoS两个角度进行QoS部署的一般性思路。对于间接QoS,给出了通过MPLS流量工程进行流量平衡的一般性建议;对于直接施用QoS机制的方式,提出了在网络核心部署高效率的区分服务,通过Pass-through的方式对用户端的RSVP信令给予支持方法,并给出了一些相关概念和工程实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资源预留协议在移动IP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讨论了在移动环境下标准RSVP所存在的问题,并对现有的几种解决方案进行了描述和分析。随后介绍了简单资源预留协议的工作过程,并提出了一种在移动IP中提供实时服务QoS的简单资源预留协议与移动IPv6的集成模型。  相似文献   

11.
吴进  贺辉  邹波 《计算机工程》2009,35(14):117-119
在移动IPv6环境中,IntServ/RSVP模型很难实现QoS保证。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资源预留方案,该方案建立在分层移动IPv6协议的基础上。分析移动节点在域内的资源预留机制,与MRSVP, HMRSVP进行性能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较高性能。  相似文献   

12.
针对无线移动通信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在移动IPv6网络中保障用户通信服务质量的资源预留新方案Fast RSVP.该方案采用跨层设计的思想,将两个不同层次的模块:移动IPv6模块和RSVP模块结合起来,通过在两个模块之间增加一些原语使得二者配合工作以保证移动用户的通信业务质量.Fast RSVP方案引入了邻居隧道提前资源预留、优化路径资源预留、切换预留、路径融合等一系列新机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移动环境中的RSVP扩展方案相比,该Fast RSVP方案在支持无线移动通信方面具有如下优势:(1)能够实现移动节点带有服务质量保证的快速切换;(2)能够避免移动IP切换过程中三角路由和重复预留造成的资源浪费;(3)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切换预留请求,在保证网络整体性能的前提下显著降低因为切换而导致的服务中断率.  相似文献   

13.
移动互联网是Internet发展的一种趋势.移动IPv6为移动互联网提供了保障.本文概述了移动IPv6技术,指出了现有的QoS体系结构在移动IPv6网络中存在的问题,并详细分析了预先资源预留、QoS对象选项、RSVP和移动IPv6协议结合等几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移动IPV6越区切换管理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移动IPv6为IPv6节点提供了在Internet中使用固定的家乡地址在不同子网中进行漫游通信的能力,然而当节点在网络间越区切换的时候,容易引起通信质量的下降或中断。针对标准移动IPv6和HMIPv6(层次化移动IPv6管理模型)对节点切换管理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越区切换管理模型方案,通过非固定的移动锚节点(MAP,Mobility Anchor Point)管理域,以及动态的MAP切换时机的选择,来达到降低切换行为的发生频率、保持切换发生时通信的连续性、使MAP负载均衡等目的。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Mobility-Aware 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 (MARSVP) in which mobility and QoS signaling are performed as a single functional block. The key concept of MARSVP is to convey mobility-specific information (binding updates and their associated acknowledgments) by using newly defined RSVP objects embedded in existing RSVP messages. An appealing feature of MARSVP is that it adheres to the current RSVP standard (RFC 2205) and thus requires minimal changes to end nodes without affecting any of the conventional RSVP routers in between. The proposed mechanism is evaluated using a simulation model for application-level performance and an analytical model for network-level signaling cost.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a 27.9% improvement in QoS interruption when using Mobile IPv6 (MIPv6), 12.5% when using Hierarchical Mobile IPv6 (HMIPv6), and no improvement when using Fast Handovers for MIPv6 (FMIPv6). On the network-level, signaling cost savings of 9.4% and 11.9% are achieved for MIPv6 and HMIPv6, respectively, while FMIPv6 achieves savings of 17.9% when using Voice-over-IP traffic and 26.7% for Video-over-IP traffic. The results of the conducted studies indicate MARSVP’s superiority to conventional RSVP when deployed over wireless networks.  相似文献   

16.
移动IPv6尤其是层次化移动IPv6技术中,地址重复检测过程严重影响了移动节点的切换速度。这篇论文通过从搭建的层次化移动IPv6实验床收集的数据,分析了造成上述性能下降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基于多播侦听者发现机制的快速重复地址检测方案,最后论证了此方案相对于传统方案的性能优势。  相似文献   

17.
移动节点在两个子网之间移动时将产生切换,而基本的移动IPv6切换延迟太大,不能满足实时业务的要求,因此IETF提出了移动IPv6快速切换协议.本文对移动IPv6的切换原理和性能进行了分析,对目前快速移动IPv6和层次移动IPv6切换进行了比较,并提出快速层次移动IPv6的切换方案,减小移动IPv6的切换时延,提高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18.
HMIPv6的LT-TMAP快速切换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余勇  王康华  孙为 《计算机工程》2010,36(5):125-127
分层移动IPv6(HMIPv6)作为移动IPv6的一种改进技术用于解决宏移动和微移动之间的切换管理问题。针对移动锚点(MAP)的选取不合理造成移动节点服务时延增加、MAP负载过于集中等问题,提出HMIPv6的授权给临时移动锚点(LT-TMAP)快速切换方案,在理论上描述该实现过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网络的MAP资源,具有更好的实时性,提高了切换效率。  相似文献   

19.
移动网络的性能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首先通过对移动IPv6与RSVP集成模型的工作过程的研究,深入分析了这种模型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采用的一种快速的串并行结合的消息分发方式,并对这种消息分发方式和逐跳方式进行比较,表明此种方式能更好的适应基于移动IPv6的移动MPLS网络。  相似文献   

20.
IPv6的出现为有QoS要求下移动IP中的切换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提出一种基于双路候选并利用RSVP的移动ipv6切换方式。该方式通过建立直接从相应节点(CN)到家乡代理(HA)或是到移动节点(MT)的RSVP会话,解决了移动IP中的三角路由问题并保证QoS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