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疆晾房环境对绿色葡萄干色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葡萄干因其色泽新鲜、诱人而备受消费者推崇,经济价值是红褐色葡萄干的2~3倍。新疆吐鲁番、哈密地区晾房独特环境条件是绿色葡萄干生产的关键因素,该研究对整个制干时期内晾房及对照(晒干)的环境温度、湿度、光环境指标进行了系统的监测及分析,对绿色葡萄干形成的关键环境因子进行了解析。研究得到以下结论:吐鲁番极端高温、干燥生态条件及晾房独特构造在该生态条件下营造的适宜的温度、湿度环境是绿色葡萄干形成的关键因素。制干期间白昼条件下可降低环境中的最高温度(30.5~36.3 ℃)、平均温度(25.8~30.0 ℃)和昼夜温差(7.8~17.2 ℃),而晒干方式中以上3个关键指标的实际变化范围分别是40.8~68.0、27.0~34.0、27.7~50.0 ℃;晾房内的湿度不易受外界湿度影响,湿度维持在15.0%至35.0%是晾房可生产出绿色葡萄干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晾房内较低的光照强度和紫外线强度是形成绿色葡萄干的重要因素之一,相对于晒干方式中超过2 000 μmol/m2•s的光强和121.5 μmol/(m2•s)的紫外线强度,晾房内光照强度和紫外线强度分别控制在3.3和1.46 μmol/(m2•s)以下。葡萄干色泽变化主要受浆果中叶绿素a含量调控,晾制绿色葡萄干中的叶绿素a含量显著高于晒干红褐色葡萄干,2者叶绿素b含量无明显差异。综合分析认为晾房中低光照强度、稳定的温、湿度条件是其利于绿色葡萄干形成的关键因素。该研究结果可为晾房结构改进及工业化生产条件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生态环境对白肋烟上部叶的品质和中性香气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生态环境对白肋烟晾制品质的影响,将云南省宾川县和云龙县生产的白肋烟异地互换晾制。调查了白肋烟调制期间的温、湿度,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气质联用仪测定调制结束后烟叶中的质体色素和中性香气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两地生态条件存在差异,湿度差异明显,温度差异较小,整个白肋烟晾制期间,云龙县空气相对湿度较宾川县高4.42%~16.54%。宾川县晾房烟叶晾制时间比云龙县晾制的烟叶少9 d。两个生态环境下,烟叶的物理外观和内在品质差异显著。宾川县晾制的云龙县生产的烟叶β-类胡萝卜素的残留量比宾川县生产的烟叶高6.44%,而云龙县晾制的宾川县生产烟叶比云龙县生产烟叶高14.45%。在云龙县晾制的烟叶中性香气成分含量比在宾川县晾制的高,宾川县生产烟叶和云龙县生产烟叶相应高出47.31%和20.37%。同一产地烟叶,烟碱和总糖含量表现为在宾川县晾制的烟叶极显著高于在云龙县晾制的烟叶;而总氮含量均表现为在云龙县晾制的烟叶极显著高于宾川县晾制的烟叶。生态环境与烟叶中的质体色素、中性香气成分、化学成分含量密切相关。因此,在白肋烟生产中,应因地制宜,科学调制白肋烟,提高烟叶质量,增加烟叶香气。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不同栽培措施耦合对降低白肋烟中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s)含量和提升烟草质量的作用,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品种(鄂烟1号LC、TN90和鄂烟3号LC)、施氮量(210、270和330 kg·hm~(-2))和BSM剂量(0.10、0.30μmol·L~(-1)和清水涂抹)3因素耦合对白肋烟中部叶常规化学成分、硝态氮、生物碱、TSNAs、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是影响N-亚硝基降烟碱(NNN)、降烟碱、烟碱和总生物碱含量的主要因素,种植鄂烟3号LC品种TSNAs含量较低;施氮量是白肋烟中N-亚硝基新烟草碱(NAT)、N-亚硝基假木贼碱(NAB)、TSNAs和硝态氮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TSNAs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BSM剂量处理的烟叶中TSNAs含量存在差异,打顶后涂抹0.30μmol·L~(-1)BSM烟叶TSNAs含量较低。综上可知,在我国恩施地区利用鄂烟3号LC+施氮量210 kg·hm~(-2)+0.30μmol·L~(-1)BSM可有效降低白肋烟中部叶TSNAs含量,且烟叶常规化学成份协调,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较好。本研究结果为优质白肋烟的生产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不同西瓜栽培方式对温室大棚小气候要素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保护地3种西瓜栽培方式下温度、湿度和产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种天气状况下三立架二地爬种植方式的温度、湿度有利于西瓜生长发育,是上海地区春季保护地西瓜适宜栽培方式,果实膨大期40℃以上高温对西瓜生长明显不利,较为适宜西瓜生长的田间环境小气候为平均气温27℃,温度变幅15~38℃,相对湿度75%~80%。  相似文献   

5.
猪舍环境温湿度对育成猪的生理及生产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9  
试验采用美国DSI公司生产的动物生理参数无线遥测系统与猪舍环境参数及动物行为自动检测系统研究了长白猪在夏季湿热环境下的行为生理反应。结果表明猪舍高温将导致猪的体温升高、心率加快,猪的生产性能降低等热应激反应,高温高湿环境下猪的热应激反应更为严重,高温时环境湿度增大10%,相当于环境温度升高1℃对猪的影响。环境温度对猪的体温和心率影响极显著;环境湿度对猪的体温影响显著,对心率有影响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棉种储存期不同温湿度对其发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棉种不同温湿度储存条件下的发芽力试验,分析棉种适宜储存环境及其种子的复苏能力。  相似文献   

7.
对田间环境土壤富水条件下不同供氮处理小麦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片水分利用率和气孔导度的分析测定表明,增施氮肥有助于扩大高光合速率分布的空气温湿度范围,显著抑制高温低湿对叶片蒸腾的促进作用,提高叶片水分利用率,提高叶温。土壤富水条件下,合适的施氮量应在90~180kg hm-2之间。  相似文献   

8.
通过选用蔗糖、淀粉、纤维素和腐殖酸等4种有机物质,调节土壤碳氮比为20的情况下,研究了不同有机物对烤烟生长、烟叶生理生化特性及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有机物均能有效地促进烟株生长,且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烤烟叶绿素的含量,以蔗糖和腐殖酸处理表现较好;成熟期各处理可以降低烤烟中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转化酶活性;淀粉酶活性较旺长期大,利于淀粉的分解转化,提高烤烟单株叶重;有机物显著提高了烟叶氮、磷、钾含量和积累量,其中以蔗糖处理和腐殖酸处理效果最显著;同时,显著提高烟叶总糖、还原糖和烟碱含量,并能降低烟叶中淀粉含量,各项指标综合来看以蔗糖的显著最为显著。烤后烟叶香气成分总含量以蔗糖处理最高,趋势为蔗糖处理>腐殖酸处理>淀粉处理>对照>纤维素处理,且香气成分含量较高的种类以蔗糖处理最高,腐殖酸处理次之。  相似文献   

9.
不同调制方法对烟草烟碱转化及TSNA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明确调制方式对不同品种(系)烟草烟碱转化和特有亚硝胺(TSNA)的影响,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白肋烟[B37LC(低烟碱转化)品系、B37HC(高烟碱转化)品系]、马里兰烟[Md609LC(低烟碱转化)品系、Md609HC(高烟碱转化)品系]、烤烟(‘云烟87’、‘K326’)和晒烟(‘深色公会晒黄烟’、‘浅色公会晒黄烟’)等4种烟草类型的8份材料为主处理,烤制、晾制和晒制3种调制方法为副处理,进行了生物碱和4种TSNA含量检测与研究。结果表明:品种(系)是影响生物碱含量、烟碱转化率和4种TSNA含量的主要因素,N?亚硝基降烟碱(NNN)是4种烟草类型的主要TNSA,所占比例在54.35%~97.36%。不同烟草类型中以白肋烟、马里兰的HC品系与LC品系间差异最大,其中LC品系的NNN含量比HC品系下降90.93%和91.54%。3种调制方法中,烟碱含量为烤制晒制晾制,降烟碱及烟碱转化率则为晾制晒制烤制;除N-亚硝基假木贼碱(NAB)含量烤制显著高于晾制外,NNN、4-(N-甲基亚硝胺基)-1-(3-吡啶基)-1-丁酮(NNK)、N-亚硝基新烟碱(NAT)及TSNA总量均为晾制晒制烤制,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调制方法对白肋烟、马里兰烟的HC品系影响最大,对LC品系影响最小。综合认为:在烟叶特别是白肋烟、马里兰烟生产上积极推广烟碱转化率低的品种,同时努力改善调制条件、改进调制工艺是降低烟叶TSNA含量、提高烟叶安全性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烤烟产值与种植密度之间的关系,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在重庆市黔江区水市乡开展大田小区试验,设置1100/667 m2、1050/667 m2、1000株/667 m2等3个种植密度处理T1、T2、T3(即行距都为115 cm,株距分别为52 cm、55 cm、58 cm),比较其烟株生育期、农艺性状、烤后烟叶化学...  相似文献   

11.
烤烟房空气相对湿度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烤烟房普遍使用干湿球测湿法测量空气相对湿度,作者在验证其测量精度后发现,当烤烟房温度高于40℃以后,采用干湿球法获得的相对湿度值与基准仪器测量得到的相对湿度值相比,有较大差异,当温度较高且相对湿度较低时差异更明显。为此,在温度、湿度控制室内,获得了干湿球系数与风速、环境温度相关的试验数据。利用函数逼近理论和最小二乘法,提出了干湿球系数A新的数据融合计算公式。得到的结论是:风速在0.2~4 m/s、温度在40~70℃和相对湿度大于40%R.H的范围内,使用此公式获得A值后再计算出的相对湿度值,其误差小于1.5%R.H。  相似文献   

12.
白肋烟生育过程中矿质元素和烟碱含量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川白肋烟"达白1号"为材料, 对不同海拔高度(700 m和1 200 m)烟株生长期间矿质元素和烟碱含量的变化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烟株打顶前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叶片含N量逐渐增加, 打顶后显著下降;P含量在整个生育期比较稳定;K含量随生育期的延长逐渐降低且打顶后显著降低.叶片中微量元素含量依次为Ca>Mg>Mn>Fe>Zn>B>Cu, 其中Ca、Mg、Mn、Zn含量随生育进程一般表现先增高再下降趋势, Fe和Cu含量表现持续下降, B含量比较稳定.高海拔烟叶N、Ca、Mg含量低于低海拔, P、K、Fe、Mn含量高于低海拔, 其他元素无明显趋势.各海拔烟株Ca、Mg、B含量偏低, 微量元素Cu、Fe丰富.低海拔烟株烟碱含量高于高海拔且每烟株上部叶烟碱含量高于中部叶, 打顶后各部位烟碱含量上升速度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13.
不同来源氮素在烤烟体内的累积分配及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在云南省玉溪市赵桅村6组烟田(A)和赵桅实验基地(B)进行的大田15N示踪试验,研究了在不施氮和施氮90 kg/hm2条件下,水稻土烤烟干物质累积特征、肥料氮和土壤氮的吸收和分配及肥料氮和土壤氮对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能显著提高烟株干物重,增加烟株吸氮量,但在生育后期施氮与不施氮处理,烟株均存在干物质和氮素累积过多问题。施氮90 kg/hm2情况下,烟株整个生育期中吸收的氮素主要来自于土壤氮,而且烟株吸收的土壤氮及其占总吸氮量的比例随生育期延长和烟叶着生部位的升高显著增加;到采收结束时,两试验田烟株吸收的土壤氮占总吸氮量的比例分别达69%和74%。不同施氮水平烟叶品质差异较大,不施氮处理各部位烟叶总氮和烟碱含量均偏低,糖碱比不协调;施氮处理各部位烟叶总氮含量均在适宜范围内,但由于烟株生育后期土壤供氮较多,上部烟叶存在烟碱含量偏高的问题。选择有机质含量适宜的土壤,控制烟株生育后期土壤供氮量,对降低上部烟叶总氮和烟碱含量,提高我国烟叶整体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不同施肥和灌溉组合对烤烟化学成分和香气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烤烟(Nicotiana tabacumL.)品种吉烟9号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和灌溉组合对烤烟化学成分、香气成分含量、组成及其作用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N∶P2O5∶K2O为1∶2∶3和限量灌溉组合使烟叶的糖碱比和氮碱比均较适宜,蛋白质含量较低,化学成分较为协调,苯丙氨酸类、棕色化产物类和类胡萝卜素类致香物质含量较高,改善了烟叶的综合品质,表现为香气质纯净、香气量较足、杂气较少、刺激性较低、余味舒适、烟气浓度大、燃烧性好等,能较好满足延边烟区烤烟的生长发育,有利于提高烟叶香气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下部鲜烟叶摘除数量对烤烟品质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明确重庆烟区下部鲜烟叶摘除数量对烤烟化学成分、香气物质、等级结构及经济性状的影响,本研究选用‘云烟97’品种,研究打顶期摘除下部0片(CK)、2片(T1)、3片(T2)和4片(T3)烟叶后对烤烟化学成分、香气物质、等级结构及经济性状等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下部叶片摘除数量的增加,中上部烟叶淀粉、总氮和烟碱含量有显著提高的趋势,钾素含量显著降低;中上烟叶的糖碱比和钾氯比与摘除叶片数呈负相关关系,氮碱比与摘除叶片数呈正相关关系;中部叶以摘除3片处理(T2)的致香物质含量最高,上部叶以摘除2片处理(T1)的致香物质含量最高。摘除下部叶片后烟叶等级结构和经济效益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以T2处理最为显著,其次是T1处理,T3处理的效果最差。因此,综合考虑化学成分、香气物质、等级结构和经济效益等认为,在重庆武隆生态条件下的中等肥力土壤上处理下部鲜烟叶时以摘除3片叶为宜。  相似文献   

16.
在湖南浏阳,运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硝态氮、铵态氮比例(RN)对烤烟田间长势与产量以及部分品质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RN对烤烟的农艺性状、产量、产值、均价等没有明显影响,而对烤烟的等级结构、内在化学成分含量、氮、钾、氯的吸收量有着显著影响,可以用显著的二次多项式模型或直线相关方程描述产值、均价、上等烟产量、下等烟产量等经济性状以及烟碱、总氮、钾、还原糖、氯、淀粉、挥发碱等内在化学成分的含量与铵态氮份额之间的关系;2)RN为75%∶25%时,中上等烟比例、烟碱、总氮、钾、钾氯比、氮吸收量最高,挥发碱含量最低。RN为25%∶75%时,挥发碱含量最高,总氮、淀粉含量最低。100%铵态氮时,还原糖、氯含量、淀粉的含量最高,碱、钾、钾氯比最低,同时显著地降低烤烟的等级结构。100%硝态氮时,总氮、钾、氯在烟叶中的含量最低,吸收总量也最少,同时产量、产值、均价也处于最低水平;3)本试验的任何RN下,烟碱、总氮、钾、氯、淀粉的含量均符合优质烟叶要求,而还原糖相反。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养分利用率和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整体上RN为54%∶46%~50%∶50%较好。  相似文献   

17.
为揭示相对湿度对胡萝卜热风干燥过程中内部水分迁移和表面水分蒸发的影响,以及物料表面结壳的成因,该研究在干燥温度60 ℃、风速3.0 m/s时,研究了恒定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RH)(20%、30%、40%和50%)、第一阶RH 50%保持不同时间(10、30、60和90 min)而后降为20%,以及基于物料温度自动控制相对湿度干燥条件下的内部水分迁移量(D)、表面水分蒸发量(E)、表面水分累积量(Q)、物料微观结构和复水率。结果表明,恒定RH干燥条件下,D随干燥时间逐渐增大而后趋于稳定,E随干燥时间逐渐增大而后降低。RH越高,物料升温速率越快,D越大;RH越低,E越大。RH为20%、30%和40%时,Q=0的时间分别为1.11、1.36和1.70 h,并在此时刻之后物料表面出现明显结壳现象,且RH越大,出现结壳时机越晚;RH为50%时未出现Q<0,可能未出现明显的结壳现象。Q>0时,干燥速率与Q值变化趋势一致;Q<0时,对应干燥速率减小。RH为50%保持30 min后降为20%时,Q=0的时间为1.39 h,相对于RH 20%的干燥条件能够提高物料温度和内部水分迁移速率,延迟结壳发生的时机,干燥时间缩短了18.5%。自动控湿干燥条件下,Q在0~0.25 h内迅速增大,对应干燥速率迅速升高。在0.25~0.50 h内逐渐下降,在0.78~2.00 h内,Q值共出现3个零点,且在Q=0处上下波动。此RH调控方式使得内部迁移至表面的水分会及时蒸发,并未在表面产生积累,对应物料温度呈现出阶梯上升的变化趋势,延缓了结壳出现时间,保留了较多的水分迁移孔道,干燥时间最短,为6.1 h,复水比最高为(4.39±0.07) g/g,收缩率最低为28.55%±1.71%,为最优的阶段降湿干燥方式。研究结果对于分析水分的内部迁移和表面蒸发过程,表面结壳的成因及优化调控相对湿度控制方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