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地源热泵系统依靠地埋管换热孔、抽水回灌井等结构体实现换热、取热、储热,地埋管换热孔间距、抽水回灌井间距对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是否真正节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从研究地埋管周围岩土体温度变化对单孔换热功率的影响着手,分析影响传热、换热的因素,提出一个确定地埋管间距的经验公式;研究抽水回灌井之间水热传递和运移方式,提出一个确定抽水回灌井间距的经验公式,可供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2.
哈头才当水源地是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新选的水源地.为了达到B级精度要求,并优化开采方案,在布置一般性抽水试验的同时,选择合适的地段进行群孔抽水试验,不仅可以了解干扰井间相互影响程度和含水层的富水性,还可以利用群孔试验资料建立数值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方法进行水文地质参数求解,所求参数和单孔抽水试验结果相比差异不大,且更加客观合理.在水源地场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施大型群孔抽水试验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李福林 《钻探工程》2021,(11):103-110
南京一过江隧道明挖段为超深基坑,有深厚强透水砂层,含水层厚度大、渗透系数大,接受长江水补给,基坑采用悬挂式止水帷幕,涌水量大,在降水井施工过程中,通过洗井试抽发现原降水方案不能满足降水要求,且偏差非常大。为确保基坑安全、顺利施工,现场边施工降水井边开展原位抽水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并借助三维数值法进行参数反演及降水模拟,及时对开挖深度大的JD1、JD2节段的降水井管径、数量、水泵配置进行了调整。基坑内抽水试验反演的参数远大于原方案参数,实际基坑涌水量高达91000 m^(3)/d,是原降水方案预估值42000 m^(3)/d的2.2倍,由于及时科学地调整了降水方案,在总井数增加不多的情况了,将坑内水位降至基底以下,保证了基坑的顺利实施,充分说明了抽水试验及方案的优化调整在降水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基坑降水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整个基坑的安全。南通市南山湖综合楼基坑开挖过程中虽建立了止水帷幕,但仍需对基坑降水的方案进行安全评估。采用MIDAS/GTS数值分析软件建立三维渗流模型,通过对现场单井抽水试验进行模拟分析,综合地勘报告中室内试验渗透系数和抽水试验的渗透系数,反向推演出符合工程实际的渗流边界函数和渗透系数;然后利用反推得到的计算参数,建立三维渗流模型,模拟群井抽水状态下水位降深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对群井降水效果进行分析,验证降水井设计是否合理,指导基坑土方的开挖。  相似文献   

5.
根据朱集西煤矿建井前施工的井筒检查孔中获取的地质资料,利用抽水试验和流量测井方法求取的水文地质参数,分别利用地下水呈层流状态和紊流状态下的两种方法,估算了井筒基岩段涌水量并分析比较,涌水量采用值作设计、建井依据.  相似文献   

6.
《煤炭工程》2021,53(7)
为分析子域解析元素法用于煤矿地下水流场模拟的可行性和精度,构建了基于子域解析元素法的煤矿地下水流场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煤矿疏降水量预测实例中,最后将模拟结果与Feflow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各疏降水控制孔位置与疏降水量相同的条件下,子域解析元素法模型与Feflow模型中各带压疏降水孔水位均降至临界安全水位以下所需的时间分别是57d与60d,并且各观测孔在疏降水后的水位均降至临界安全水位以下。研究结果表明,子域解析元素法用于煤矿地下水流场模拟可行且精度可控,是煤矿地下水流场模拟方法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保德煤矿五盘区施工4组不同间距的试验预抽钻孔,并对试验孔数据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统计分析,以试验孔分析结果和保德煤矿历年瓦斯抽放数据作为依据,对保德煤矿瓦斯预抽钻孔最佳布孔方式和保德煤矿8#煤层瓦斯合理预抽期进行研究。确定了保德煤矿8#煤层合理预抽期为18个月,平行预抽钻孔最佳孔间距为10 m。  相似文献   

8.
通过阐述煤矿老空水探放钻孔布置帮距的合理性和探水钻孔终孔位置钻孔间距与孔间距的矛盾,提出了"帮距"的新概念,统一了对探水钻孔终孔位置钻孔间距与孔间距的认识,明确了探水钻孔横向钻孔间距和纵向钻孔间距的要求是在掘进停掘位置。对煤矿探放老空水钻孔布置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沿空留巷中选取合理炮孔间距难题,基于双向聚能爆破成缝机理,建立联孔聚能爆破力学模型,引入聚能管影响参数,分析爆破后岩石裂缝扩展长度,推导炮孔间距计算公式;并以邱集煤矿为工程背景,计算得合理炮孔间距为1.0 m;采用LS-DYNA软件对间距为0.8、1.0、1.2 m的双孔聚能爆破裂缝扩展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在距炮孔中心0.2 m处聚能方向岩石所受应力峰值是非聚能方向的2.6倍,炮孔连心线方向裂缝更易扩展;当炮孔间距为1.0 m时,两孔间裂缝完全贯通且炮孔连线中心无竖向裂缝产生。经邱集煤矿现场试验证明,采用间距为1.0 m的炮孔爆破切顶后,孔内形成连续裂缝,炮孔间裂缝贯通形成切缝面,与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0.
井筒涌水量的大小和查明含水层的富水部位,对选择井筒施工方案和防治水措施,缩短建井工期,提高经济效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部分煤矿建井期间预测的井筒涌水量与实际不符,有的相差很大,究其原因,除水文地质计算理论不完善外,而对井筒水文地质条件未查清,特别是以井检孔大层段多含水层的混合抽水试验所取得的参数(由于井筒区含水层的裂隙、岩溶发育和富水性不均一,有些岩层不含水,大层段抽水作为一个含水层  相似文献   

11.
干扰群井基坑降水设计中的水位复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扰群井基坑降水设计中,对基坑内水位降深的复核是关键的一步,它关系到降水井布置的合理性、影响到降水井的数量及基坑降水的成败,该文针对基坑内地下水位复核公式中相关参数的选取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具体参数取值的合理性问题,认为相关参数的选取应该考虑到抽水井的影响半径,公式中的基坑涌水量应该为抽水井影响半径范围内所有抽水井的出水量,分析了参数的使用条件,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改进建议,新参数的取值方法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2.
刘先彪  臧彦超  李静 《煤炭工程》2020,52(9):122-125
根据朝阳露天矿水文地质勘探、抽水试验资料、矿山实际疏干排水量与地下水动态观测,建立了矿区三维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确定了地面降水孔降水、采场内水平放水孔排水、泄压坑排水等多种方式联合的综合疏干降水方案,并运用地下水数值模型进行模拟预测和方案优化。预测结果表明提出的“降水孔-水平孔-泄压坑”排水方案是高效可行的,模拟得到最大矿区排水量为45000m/d。研究成果可为矿区降水方案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高勤福  高明中 《中州煤炭》2019,(11):135-138,142
为研究锚固系统应力传递规律的影响因素,基于正交试验研究方法,采用数值模拟软件FLAC对不同钻孔直径、锚杆直径、锚杆材质和间排距条件下的锚固剂和钻孔围岩界面的剪力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极差分析。结果表明:锚固系统应力传递的影响因素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锚固长度、锚杆间距、钻孔直径、锚杆直径和锚杆材质。为提高锚固效果,锚杆直径与钻孔直径要合理匹配,锚固长度和锚杆间距也要合理匹配。经过现场实践,验证了锚杆支护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大厚度含水层分段取水实践及各种干扰抽水试验成果分析,为大厚度含水层分段取水井距、垂向间距等的确定提供了经验和有效的试验资料。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改善晋宁磷矿因孔内积水而导致爆破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在单孔药量与药包埋深不变的情况下,只改变孔间距和排间距,利用LS-DYNA建立了孔间距为5、6、7 m,排间距为3 m和4 m的6组计算模型,并通过LS-Prepost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变台阶爆破的孔间距与排间距均改变了爆炸应力波的叠加效果,孔间距、排间距的大小存在临界值,低于临界值时选取单元有效应力值增幅较小,综合考虑单元最大有效应力,建议采用孔间距为600 cm、排间距为400 cm的孔网参数。将数值模拟所得孔网参数应用于现场爆破工程,统计分析发现大块率较改进前下降20.6%,爆堆松散程度良好,块度适中,炸药单耗由原先的0.33 kg/m3下降至0.25 kg/m3。  相似文献   

16.
细颗粒组成承压含水层的深基坑降水关键需解决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是把好降水井的成井质量关,保证成井质量,才能确保降水效果淇次是抽水试验资料一定要准确,利用抽水试验资料计算基坑涌水量,以便选择降水设备、确定降水井数量及布局。  相似文献   

17.
用抽水试验确定水跃值的计算机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坑降水工程中 ,水跃是一个有价值的参数。该文分析由抽水试验确定水跃参数的现有方法 ,并根据水跃经验方程的特殊性 ,建立了一种基于计算机的求参新办法  相似文献   

18.
为改善腾冲县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巷道掘进爆破效果,通过理论计算及LS-DYNA数值模拟方法对现有爆破方案中关键参数进行优化,分别建立不同掏槽及光面爆破数值模型并对其开展计算,提取爆破过程造成的损伤因子D,并基于损伤因子D对爆破效果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双空孔可为掏槽孔间产生连贯空腔提供良好条件;对比掏槽孔间距为20cm、30cm、40cm时掏槽爆破效果,发现间距为30cm时能形成最大空腔且贯通;对比光爆孔间距分别为30cm、40cm、50cm时的爆破效果,随着孔间距增加,两孔间的损伤区由贯通转变为不贯通,光爆间距为40cm时爆破效果可达到最佳。将以上结论运用于实际工程,发现爆破效果明显改善,表明利用岩石损伤演化规律对隧道掘进中炮孔参数优化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针对露天深孔台阶爆破容易出现块度不均匀、大块率高等问题,运用经验公式法对台阶爆破参数进行计算并确定爆破方案,建立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的台阶数值模型,对深孔台阶爆破孔排距共同作用下的岩体损伤情况及孔间应力大小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孔排距会影响炮孔间的应力叠加作用,模拟过程中SPH粒子能良好地模拟出爆破过程中岩石运动状态和岩石损伤范围,当孔间距为8.5m、排间距为5.0m,爆破效果最佳。将模拟结果应用于现场试验,大块率较优化前降低了10.3%,块度平均合格率提高了5.2%,现场试验与模拟结果最优爆破方案效果高度一致,说明利用SPH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台阶爆破是合理可行的。研究结果可为相关台阶爆破孔排距选择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长江漫滩复杂地层条件下超大超深基坑降水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江漫滩地区第四系松散层是一个巨厚的复杂含水体,地下水丰富,对深基坑施工影响极大。详细分析了南京梅子洲过江通道及青奥轴线地下交通系统工程中B2-J1区基坑降水工程的特征,分区分段进行降水设计,并根据各区段的地层特征,选用合适的降水井结构,利用全孔填滤料的方式对开挖面以上含水层进行疏导,取得良好的降水效果;针对坑内、外水位差大的区段设置坑外备用井,防止因围护结构缺陷造成基坑管涌,为基坑安全增加保障,并有效地控制了降水对周边环境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