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Dynesys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效果。方法对12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应用Dynesys系统治疗。比较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活动度评分(ROM)及椎间隙高度。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全部患者行1~2 a随访,与术前比较,术后患者的疼痛VAS评分、ODI指数、ROM评分及椎间隙高度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皮肤感染1例,经更换敷料愈合。未发生硬脊膜撕裂、脑脊液漏、脊神经损伤、螺钉松动、装置移位等并发症。结论对腰椎退变性疾病应用Dynesys系统治疗,可有效缓解腰痛、减轻活动障碍、增强活动度及恢复椎间隙高度,而且并发症少,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2.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13):1239-1242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0例腰椎退变性侧凸患者,临床均给予后路手术治疗。观察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冠状位Cobb角、矢状位前凸角、生活质量评分(SF-36)的变化,并统计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2年。术后3、6个月、1年时,患者VAS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且随时间增加显著降低(P<0.05)。术后3、6个月、1年时,患者腰椎冠状位Cobb角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且随时间增加显著降低(P<0.05),但术后1年与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3、6个月、1年时,患者矢状位前凸角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且随时间增加显著升高(P<0.05),但术后1年与术后6个月时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患者SF-36各指标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情感职能、生命活力、社会功能评分较术前均明显增加(P<0.05)。3个月时总优良率为78.0%,6个月时总优良率为88.5%,1年时总优良率为91.5%。[结论]后路手术可有效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凸,改善脊柱畸形,缓解疼痛,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腰椎退变性疾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腰椎退变性疾病贾连顺李青⒇腰椎退行性变是引起腰椎某些疾病,如腰椎椎间盘病、腰椎椎管狭窄及腰椎退变性滑脱等的重要原因,表现为下腰痛、神经根痛、下肢无力、跛行等临床症状,甚至可出现瘫痪。由于发病及其病理过程十分复杂,研究方法和范围受到一定限制,至今有许多...  相似文献   

4.
Dick教授谈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手术治疗(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Dick教授谈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手术治疗(二)史亚民1侯树勋1整理随着人群老龄化腰椎退变性疾病愈来愈多,已成为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其致残率较高,严重者甚至完全丧失正常生活能力。尽管目前对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手术治疗仍存在争议,但通过椎管减压、内固...  相似文献   

5.
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手术治疗长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各种手术方法的长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16例退变性腰椎滑脱症伴腰椎管狭窄的患者不同的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男性41例,女性75例.所有病例均有腰痛及间歇跛行.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四组,经5至12年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6.2年.所有随访患者术前术后放射片经相关测量,术前、术后JOA(日本骨科协会)评分.结果 术后JOA评分20~29分,平均28.3分,25分以下6例,25~29分110例.植骨融合失败6例,融合率94.8%.结论 1.术后脊柱是否融合是腰椎滑脱术后中长期疗效的关键;2.各种内固定方法的长期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但患者承受的经济负担及手术创伤不同.  相似文献   

6.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9):1821-1822
[目的]观察后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矫形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弯的疗效。[方法]对30例腰椎退变性侧弯患者行后路经椎弓根钉棒矫形内固定、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术后复查X线片,以疼痛和跛行改善率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随访24~48个月,30例患者疼痛明显缓解,下肢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症状消失,无螺钉松动、钉棒断裂现象,无假关节形成。[结论]经后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后路椎弓根钉棒矫形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Dynesys和腰椎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早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两种方法治疗36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Dynesys组18例,腰椎融合组18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评分、ODI指数、手术效果优良率及椎间活动度(ROM)。结果两组术后VAS及ODI都得到明显改善;Dynesys组邻近节段ROM维持在原来状态,手术节段ROM减小;腰椎融合组邻近节段ROM增大,手术节段融合。结论Dynesys与腰椎融合术均可取的理想的早期疗效,Dynesys保持了部分椎间活动度,有利于防止退变加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腰椎退变性疾患行内固定手术的麻醉和管理的特殊性。方法回顾性总结近年来腰椎退变性疾患行内固定手术的麻醉患者235例,术前重点了解有否严重伴随疾病,并作相应的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必要的监测手段。结果8例病窦综合症和严重房室传导阻滞者,术前先放临时起博器,再行脊柱手术。78例患者直接选用气管插管全麻;157例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其中25例硬膜外阻滞,由于麻醉平面不够,扩散欠佳,不能手术而改气管插管全麻。行自体血回输187例,回输自体血250ml~1200ml,平均550ml;187例中输异体血53例,输血量200ml~600ml,平均400ml;未行自体血回输48例,输异体血600ml~2000ml,平均1000ml,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无一例因麻醉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腰椎退变性疾患行内固定手术,应积极治疗伴随疾病,选择合理的麻醉方法,必要时行自体血回输,术中严密监测,防止脊髓继发性损伤发生,是提高手术麻醉安全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osmic动态非融合系统在腰椎退变性疾病治疗中的短期疗效。方法对22例腰椎退变性疾病在后路减压的同时行Cosmic动态非融合系统内固定术,并评价术后疗效。结果术后随访8~24个月,平均14.5个月,术后临床疗效优17例、良4例,可1例。VAS疼痛评分术前(6.74±0.59)分,末次随访时(2.13±0.61)分。术前病变脊柱运动节段过伸过屈活动度(ROM)(8.39±2.72)°,末次随访时为(8.17±2.58)°。随访期间未见内固定松动和螺钉断裂现象。结论采用Cosmic动态非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患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等优点,可减少对脊柱生理结构的破坏,维持节段稳定,减少远期腰椎退变和再次手术的风险,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吴继功刘永才刘景发周明钦刘洪涛退变性腰椎滑中是指因腰椎退变引起损害节段的上位椎体向前或向后滑动,若伴神经根压迫症状,称为退变性腰椎滑脱症。自1991年元月至1997年12月间对退变性腰椎滑脱症21例,实施手术治疗,随访1至6...  相似文献   

11.
腰椎退变性疾病研究的新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括人工间盘置换技术在内的脊柱运动节段保留技术是目前脊柱外科研究的热点之一。很多研究者对应用运动节段保留技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深入的评估和比较。Zigler等[Spine J,2007,6(5):S5-S6]比较了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与腰椎融合术在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上的临床疗效差异,随访2—3年,结果显示人工间盘置换术在术后早期(3个月内)可很好地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来综述MIS-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解剖入路、临床应用和技术革新。手术者多采用多裂肌与最长肌之间的Wiltse间隙入路。该术式除了用于治疗单纯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还在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胸腰段间盘突出症、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等方面有优势。近几年的技术革新多集中在内固定方式和减少术中辐射量上,并取得了许多成果。MIS-TLIF因其组织损伤小和患者恢复早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当然它也有学习曲线陡峭、术中辐射大等不足之处。其远期疗效还需大量多中心、前瞻性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次序全内镜下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在我院行全内镜下腰椎融合术治疗的64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资料,男29例,女35例,年龄40~79岁(59.7±13.5岁);病程1~10年(3.1±1.6年),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0~31kg/m2(25.3±3.1kg/m2);退变性腰椎滑脱伴椎管狭窄20例,腰椎间盘突出伴退变性椎管狭窄21例,退变性椎管狭窄伴腰椎不稳18例,退变性侧凸伴椎管狭窄5例;单节段病变59例,双节段病变5例。其中38例采用C型臂X线机辅助下定位标记-置入导丝-内镜下减压植骨融合-经皮置钉的手术顺序(A组);26例采用C型臂X线机辅助下定位标记-内镜下减压植骨融合-置入导丝-经皮置钉的手术顺序(B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病程和病变节段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按Gertzbein-Robbins等的标准评估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术前和术后1年时随访的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腰椎前凸角、椎间隙高度、手术节段前凸角,观察术后1年时的椎间融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有统计学差异(A组189.6±35.4min、13.1±3.5次,B组210.4±33.5min、15.9±5.4次,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A组57.5±16.3ml、110.8±55.0ml、2.0±1.2d、7.3±1.2d和7.89%;B组60.4±18.8ml、119.8±49.0ml、2.2±0.9d、7.4±2.2d和19.23%)(P>0.05)。A组置钉优良率(91.8%)优于B组(77.8%)(P<0.05)。两组术后1年时的VAS评分(A组1.9±1.0分,B组1.8±1.0分)、ODI[A组(27.6±7.2)%,B组(26.8±6.7)%]与术前VAS评分(A组6.7±1.5分,B组6.4±1.6分)、ODI[A组(72.4±11.2.2)%,B组(73.5±13.6)%]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两组同时间点比较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1年的腰椎前凸角、椎间隙高度、手术节段前凸角(A组36.2°±6.5°、15.8±2.4mm、11.4°±1.4°;B组32.9°±6.5°、15.3±2.0mm、11.2°±1.1°)与术前(A组21.6°±6.5°、12.6±2.0mm、8.5°±1.9°;B组22.2°±7.7°、12.3±2.0mm、8.0°±1.9°)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同时间点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1年椎间融合率均为100%。结论:两种手术顺序全内镜下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均确切可行,但采用C型臂辅助下定位标记-置入导丝-内镜下减压植骨融合-经皮置钉的顺序手术时间更短,透视次数更少,置钉优良率更高。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评定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TDR)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中长期疗效。方法: 1999年12月~2006年12月应用Charite SB Ⅲ假体进行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患者65例,其中随访时间≥5年的患者48例,共52个假体。均在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进行疼痛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测量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的活动度和椎间隙高度。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随访时间≥5年但<10年患者(A组)33例,≥10年者(B组)15例。术前、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A组分别为94.0±6.3分、23.0±3.1分,B组分别为92.0±5.8分、21.0±2.2分,每组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末次随访时ODI,A组分别为(66.0±4.2)%、(12.0±2.9)%,B组分别为(65.0±7.8)%、(9.0±2.8)%,每组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活动度,A组分别为5.0°±2.3°、6.0°±1.1°,B组分别为4.0°±3.8°、6.0°±2.2°,每组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3例患者手术节段基本丧失活动度(平均为1.2°±0.4°,术后5年1例,术后7年2例),其余患者保留了2°~10°的活动度,平均为6.5°。48例患者中,出现相邻节段退变4例,其中1例患者术后8年出现腰痛,影像学检查发现手术相邻上位节段椎间盘退变并膨出,行手术治疗;1例患者术后7年手术相邻上位节段椎间隙高度较术前降低>2mm,2例(术后5年、8年各1例)患者手术相邻上位节段椎体前缘骨赘高度>3mm。2例出现假体移位(分别于术后5年和6.5年),3例出现异位骨化(分别于术后6年、7年和9年),均未出现临床症状。结论: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中长期疗效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5.
腰椎退变性疾病(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3 退变性腰椎滑脱 退变性腰椎滑脱是指因腰椎退变引起损害节段的上位椎 体向前或向后滑动;若伴有神经根压迫症状,称为退变性腰椎 滑脱症。 3.1 病理 由于腰椎椎间盘和两个小关节突关节软骨进行性退变, 关节囊及棘上、棘间韧带松弛,腰椎不稳,导致小关节突的相 互制约能力逐步减弱,损害节段的上位椎体向前或向后滑动, 但与峡部崩裂导致的椎体滑脱不同,退变性滑脱通常不超过 椎体前后径的30%,Ⅰ°为主,占90.5%,Ⅱ°仅占9.5%;后 者是椎节间丧失了制约关系,随着剪应力的加大,上位椎体前 滑脱可达Ⅱ°、Ⅲ °,甚至位移至下位椎体的前面。 发生退变性滑脱的椎节通常有节段性椎管狭窄,当两侧 关节突退变破坏不对称时,上位脊椎相对下位脊椎发生旋转, 导致侧隐窝和椎管变形和狭窄,引起相应的神经根压迫。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微创小切口侧前方腰椎间融合术(mini-open lateral-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La 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近期疗效和围手术期并发症。方法:分析2016年4月~2017年5月应用La LIF治疗的63例(94个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资料,男23例,女40例,年龄42~86岁(61±15岁)。腰椎间盘突出症8例,腰椎管狭窄症40例,腰椎滑脱症7例,成人退变性侧凸症8例。融合节段为单节段38例,双节段20例,3节段4例,4节段1例。L1/2 3例,L2/3 7例,L3/4 31例,L4/5 53例。不附加内固定即独立的(stand alone)La LIF共56例;同时行二期后路内固定术7例,其中2例非计划内后路手术(1例腰椎管狭窄症因术中终板损伤而行后路内固定术,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因术后cage下沉及症状缓解不满意而二期在外院行后路腰椎椎弓根内固定术),另5例退变性侧凸症行计划内后路减压或不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比较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腰痛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SF-36评分及X线片上手术节段椎间孔高度(intervertebral foramen height,FH)、椎间隙高度(intervertebral disc height,DH)和椎间孔面积(intervertebral foramen area,FA)。结果:63例患者完成随访,随访时间6.0±1.2个月(4~8个月)。单节段平均手术时间81±1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30±10ml;双节段平均手术时间130±21min,平均术中出血量50±12ml;3节段平均手术时间198±2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50±20ml;4节段手术时间220min,术中出血量300ml。术中出现静脉损伤1例,腹膜损伤1例,终板损伤2例(共3个节段)。术后1例出现切口红肿,对症治疗后缓解;4例出现一过性大腿前方疼痛或感觉异常,均在术后1个月内消失;1例出现下肢乏力,8周恢复正常。术后随访融合器下沉2例,融合器轻度移位8例。无病例因内置物失败、重要脏器损伤、术区感染等并发症而需行翻修手术。所有患者症状在随访过程中均逐渐改善,术后1个月、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及ODI与术前比较均显著性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SF-36评分较术前显著性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FH、DH和FA较术前均显著性增加(P0.05)。结论:小切口La LIF作为一种微创腰椎融合术式,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围手术期并发症少,在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不附加内固定的La LIF可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皮质骨轨迹螺钉(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结合改良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  相似文献   

18.
退变性腰椎滑脱是在1955年由Newman首先提出,他记载了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性关节炎所产生具有完整椎弓的椎体的滑动。腰椎退变与退变性滑脱腰椎退变的病变基础是椎间盘,在其退变的基础上,脊椎的关节软骨、关节突及其韧带发生相关的变化,而出现神经根的压迫,腰椎的滑动。与之对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腰椎后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出现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2009年3月至2011年5月我科共开展腰椎间盘手术400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A、B两组,A组28例为半椎板减压单侧固定组,B组372例为全椎板减压双侧固定组,均行钉棒内固定椎体间植骨Cage融合术,术后62例发生并发症。结果 3例行单侧内固定术后健侧出现剧烈的神经根刺激症状,均经过再次手术探查后症状缓解;17例行L4~5及L5S1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植骨Cage融合内固定术,术后双下肢麻木症状存在约1年,经过保守及营养神经治疗后症状大部分缓解;15例L4~5椎间盘突出症,给予髓核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出现双下肢症状缓解不明显,且术后1年伴有发凉、麻木等症状;25例全椎板减压双侧固定术后出现单纯脑脊液漏,2例出现术后感染,其中1例并发化脓性脑膜炎。统计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Oswestry评分,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Cage融合内固定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术后并发症,有时这些症状会持续较长时间,在治疗上首先应明确诊断,慎重选择内固定,术中注意椎管减压的程度和范围,同时掌握正确的椎间植骨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后路减压Dynesys动态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7月~2013年12月在我院采用后路减压Dynesys动态内固定治疗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63例患者获得78~144个月(95.4±15.6个月)随访,男97例,女66例;年龄31~60岁(43.5±1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