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讨论Clifford-半群S在其幂等元半格E上的局部化与S的最小群同余之间的关系,并给出Clifford-半群的半直积在其幂等元半格上的局部化。  相似文献   

2.
半群S称为拟正则的,如果关于每一个元素a∈S,存在自然数n及元素x∈S使得an=an×an.半群S称为具左中心幂等元,如果关于任意x,y∈S1,y≠1,及任意幂等元e∈S,使得x∈y=e×y.具有左中心幂等元的正则半群和富足半群早在1999年已由岑嘉评和任学明研究.本文讨论具有左中心幂等元的拟正则半群及其代数性质.文中首先定义了拟右半群,证明了拟右半群为拟右群的半格,进而给出了拟右半群的若干代数特征.  相似文献   

3.
证明了若正统半群的子半群格是可补格,则此正统半群是带,亦即证明了对其幂等元集是带的正则半群而言,Shevrinh的open问题(参考文献[1],T61)有肯定的回答。  相似文献   

4.
本文给出两个含么半群的半直积为Clifford-半群的充分必要条件;并证明半直积的最大群同态象与最大群同志象的半直积是同构的.  相似文献   

5.
主要证明了具有CEPGV-逆半群S,当E为S的幂等元半格时,RC(S)为C(S)的子格;tr:p→trp为S上正则同余格RC(S)到E上同余格C(E)上的完全同态,ρθ=|ρmin,ρmax|.还研究了具有CEPGV-逆半群上的群同余,并证明了为S上同余格C(S)到S上群同余格上的同态.  相似文献   

6.
本文给出两个含么半群的半直积为Clifford-半群的充分必要条件;并证明半直积的最大群同态象与最大群同态象的半直积是同构的。  相似文献   

7.
C半群的两个结果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讨论了C半群的零空间性质及扰动C半群的不可约性,建立了以下两个结果:结果1设(X,||·||)是Banach格,{T(t)}是正C半群,B∈B(X)是一个正算子。那么,扰动C半群{S(t)}是不可约的充分必要条件为:J={0}及J=X是仅有的满足T(t)JJ,t≥0;K(λ)JJ的闭理想.结果2对生成元为A的C半群,其中。  相似文献   

8.
幂等元是半群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有限半群一定存在幂等元,本文首先给出幂等元的推广,引入周期元的概念,然后给出一个周期元的特征定理,最后再通过它给出有限半群幂等元的特征定理。  相似文献   

9.
刻画了纯正半群的强半格上的最小群同余,给出了由这样的同余得到的商半群为每个纯正半群的商半群的强半格的结论,并证明了该结论.  相似文献   

10.
基于拓展的含中间幂等元的富足半群,给出了一类具有中间幂等元的拟富足半群的结构.为此研究了这一类具有中间冥等元的拟富足半群的构造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以建立筛状结构(构形)列为切入点,根据其内在性质和构形间的相互关系得出构形中孤立态元素个数以及相邻数对个数的公式,从而证明了孪生素数对是无限多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大豆蛋白质11S和7S组分及其亚基分析方法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豆蛋白质组分及其亚基的分析方法进行了评述.主要内容为:利用超速离心技术把大豆蛋白质组分分为4种,以沉降系数分别表示为2S、7S、11S和15S,其中7S和11S是主要组分;利用碱溶、酸沉(冷沉)和缓冲液中沉淀的方法分别分离提取7S和11S,经凝胶过滤或离子交换柱层析提纯;利用碱溶、酸沉和离心分离方法分离提取大豆分离蛋白;利用D isc-PAGE技术初步分析7S和11S组分的个别亚基,利用SDS-PAGE技术测定7S和11S组分及其亚基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含量;以相对分子质量为标准,在SDS-PAGE谱带中划分7S和11S组分的亚基组并测定其相对含量,然后计算7S和11S组分的相对含量和11S/7S比值.上述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和适用情况.在讨论的基础上提出食品科学与遗传育种科学要密切结合,培育含有不同蛋白质组分、不同亚基和组分比值的专用大豆品种,既可以深入研究亚基的功能特性,又能开发出新的大豆蛋白制品.  相似文献   

13.
S-紧性与S-分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S -紧空间中讨论了几个S-分离空间之间的关系 ,给出了S2 -空间成为S3 -空间 ,S3 -空间成为S4 -空间的一个充分条件 .主要结论 :设X是 -S紧空间 ,且具有有限半开集可交性 ,则 (1)若是S2 -空间 ,则X是S3 -空间 ;(2 )若是S2 -空间 ,则X是S4 -空间 ;(3)若是S3 -空间 ,则X是S4 -空间 .  相似文献   

14.
CODOG系统的三S离合器的一种数学模型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基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与核能工程学院的柴-燃联合(CODOG)动力装置实验台,为深入研究动力切换过程中系统的机动性能,特别是三S离合器(Synchro-Self-Shifting)的一些相关参数的动态变化,从不同角度出发考虑了系统中各部件间的摩擦力因素的影响,对立了三S离合器的一种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计算,然后通过大量的动力切换实验第一次同时得出了三S离合器啮合及脱开过程的位移曲线,为分析整个系统的机动性提供了理论及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水化微量热仪研究了不同类型聚羧酸减水剂对不同晶型C3S水化放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斜晶系(M)C3S、三方晶系(R)C3S的水化放热速率峰值相比三斜晶系(T)C3S显著降低,且水化放热峰出现延迟,MC3S的水化放热峰延迟最明显。三种晶型C3S的3d水化放热总量由大到小为:TC3S、MC3S、RC3S。不同分子结构的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系聚羧酸减水剂,主链越短,支链越长,对TC3S的水化延迟作用越大。乙烯基聚乙二醇醚系聚羧酸减水剂对三种晶型C3S的水化放热过程延迟作用由大到小为:RC3S、MC3S、TC3S。对水化放热曲线进行的Krstulovic-Dabic模型研究表明,C3S的水化过程为NG-D类型水化历程。  相似文献   

16.
关于C/S结构与B/S结构的混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发挥C/S结构和B/S结构各自的优势,在B/S结构的基础上,采用B/S结构与C/S结构混合应用的方式,形成了一种新的结构体系。在这种结构体系中,一些需要用Web处理的满足大多数访问者请求的功能应用(如信息发布、查询界面)采用B/S结构方式,而只需少数人使用的后台功能应用(如数据库管理、维护界面)则采用C/S结构。  相似文献   

17.
基于Web的一站式办公机制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的应用体系结构从传统的C/S和B/S发展到B/S/S,办公自动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介绍了办公自动化的发展趋势,B/S/S三层体系结构和SUN公司提出的J2EE多层应用体系结构模型。并在此基础上以TOMCAT为应用服务器平台,应用JSP技术实现了基于Web的一站式办公自动化系统。  相似文献   

18.
论自补图的构造(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剖析了4n阶自补图的结构,获得了一些关于自补图的重要性质,并且应用这些结果解决了至今悬而未解的问题—4n阶自补图的构造。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以Windows DNA和COM+技术为核心,研究C/S与B/S紧偶合为目的,探索建设N层应用体系架构。在这种体系架构下,中间层由一组使用C/S技术实现的组件和由一组使用B/S技术实现的组件构成,为APPSERVER,客户端(UI层)根据用户请求调用不同的APPSERVER的接口或方法,处理不同的业务。系统通过APPSERVER的设计,组合C/S与B/S各自的技术优势,把C/S和B/S的两大应用技术有机地结合为一体,为既有C/S的应用又有B/S的应用的管理型软件的开发,提供了一种解决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基于B/S的企业信息系统由于良好的性能越来越受到欢迎 ,但B/S系统在数据录入效率方面不如C/S,影响了企业采用B/S系统的积极性 .文章从B/S系统结构和HTML特征分析了B/S系统的输入效率 ,并给出了减少客户端提交次数、用回车键切换控件等几种提高效率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