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加载絮凝-超滤耦合工艺处理城镇生活污水过程中,考察聚合硫酸铁-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FS-PDMDAAC)絮凝剂对污染物的去除率及絮凝机理,并结合不同微砂投加量下絮体形态及滤饼层阻力特征,进一步探究其对膜通量衰减的影响作用机制。结果表明,PFS-PDMDAAC可有效去除蛋白类有机物,减少进入膜孔的污染负荷;在絮凝体系中投加微砂可促进形成尺寸大且结构较为密实的絮体,这种絮体滤饼层可有效减少膜的滤饼层阻力,从而减缓膜通量的衰减速率。  相似文献   

2.
絮凝-膜过滤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选用了5种无机絮凝剂和2种有机絮凝剂进行了单一和复合处理时的对比研究,并考察了pH值、投加顺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絮凝和膜过滤结合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研究表明,在三氯化铁和有机絮凝剂复合的最佳絮凝条件下,COD的去除率达65%左右;在膜分离过程中引入絮凝处理,能显著提高处理效果,COD去除率在75%左右,同时,絮凝处理后的膜通量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3.
絮凝-超滤耦合技术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絮凝与超滤耦合技术处理生活污水,考察了压差、膜面流速和温度对不同体系稳定通量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耦合条件对COD的去除效果,分析膜的污染机理,提出有效的膜清洗方法.研究表明:在膜分离过程中引入絮凝处理,能显著提高处理效果;不可逆污染阻力Rf在总阻力中占主要地位;FeCl3+壳聚糖+超滤这一耦合工艺在3m/s流速和0.2MPa下操作可得到较好的稳定通量和COD去除率.  相似文献   

4.
采用电絮凝—电解耦合技术处理船舶生活污水,研究了电絮凝过程中电流密度、电絮凝时间、污水盐度、极板间距、污水初始pH等因素对船舶生活污水COD去除率的影响;进一步采用自制Ti/SnO2-Sb2O3/β-PbO2-La电极深度电解处理电絮凝后的污水,并对电解过程中的电流密度、电解时间等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在最佳电絮凝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到64%;在随后的电解深度处理过程中,当电流密度为0.06 A/cm2、电解时间为180 min时,COD总去除率为93%。  相似文献   

5.
以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采用新型复合聚硅酸镁盐絮凝剂( CSM),探讨了化学生物絮凝工艺的影响因素及最佳运行条件,考察了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对pH、水温的适应能力.结果表明,在污水水温为14~16℃情况下,化学-絮凝工艺最佳运行条件为:污泥活化时间2.0h,MLSS/COD =1.5~2.0,曝气强度为0.04m3·h-1,反应时间为40 min,絮凝剂投量为60 mg·L-1.在利用CSM为絮凝剂的条件下,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对原水pH适应范围较宽.原水水温对SS和PO43--p去除效果影响不大,而COD和NH4+-N的去除率则随着水温的下降而下降.  相似文献   

6.
以铝板为阳极进行电絮凝试验,研究电流密度、电解时间、污水pH等对电絮凝的影响,并分析最佳工作条件。结果表明,电流密度为6 mA/cm~2,电解时间9 min,污水pH为6~8,是去除浊度的最佳工作条件。各影响因素下,电絮凝出水铝残留量、总余氯量、pH变化量、电导率变化量等不会对后续生化处理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铝板为阳极进行电絮凝试验,研究电流密度、电解时间、污水pH等对电絮凝的影响,并分析最佳工作条件。结果表明,电流密度为6 mA/cm2,电解时间9 min,污水pH为62,电解时间9 min,污水pH为68,是去除浊度的最佳工作条件。各影响因素下,电絮凝出水铝残留量、总余氯量、pH变化量、电导率变化量等不会对后续生化处理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采用电絮凝-超滤集成技术处理洗浴废水,实验研究了电极材料、电流密度、电解时间和电导率等因素对电解洗浴废水COD、浊度去除率的影响,并确定了超滤膜的清洗周期和清洗方法.结果表明,电解工艺中Al电极较Fe电极具有更好的处理效果,电絮凝-超滤集成技术对洗浴废水的COD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85%和95%以上,超滤透过液达到了生活杂用水标准.超滤膜清洗周期为12天,采用化学清洗和水力冲洗相结合的清洗方法可使超滤膜的通量恢复.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6种絮凝剂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选出絮凝剂LF-Tou2,通过均匀实验对其絮凝效果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pH为7.5、添加量为19 mg/L、温度27℃、搅拌时间为3 min时,生活污水COD去除率为92.9%.  相似文献   

10.
以聚硅酸铝为混凝剂,用化学絮凝法处理小区生活污水。考查了酸度、混凝剂的加入量、搅拌速度、搅拌时间、沉降时间对CODcr,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酸度在pH7.80左右,每100 mL污水中聚硅酸铝加入量为0.2mL,搅拌速度为45r/min,搅拌20s,沉降15min后,测上清液的化学耗氧量,CODcr去除率可达89%左右,处理后的污水CODcr值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1.
改良SBR-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回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多  王成琛 《当代化工》2009,38(2):124-126
采用改良SBR和膜法结合的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处理生活污水,出水浊度低于1NTU。出水的p(COD)、p(Nn3-N)分别小于25mg/L和10mg/L。通过研究发现改良SBR-膜生物反应器具有良好的硝化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SBR法处理生活污水的应用实例。监测数据表明该工艺成熟可靠,出水能够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3.
用聚硅酸铝混凝剂处理小区生活污水,确定最佳混凝条件。考查了酸度、混凝剂的加入量、搅拌速度、搅拌时间、沉降时间对CODCr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酸度在pH为7.80左右,每100mL污水中聚硅酸铝加入量为0.2mL,搅拌速度为45r/min,搅拌20s,沉降15min后,测上清液的化学耗氧量,CODCr去除率可达89%左右,处理后的污水CODCr值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4.
梅鹏里  汪家权  王淦 《广东化工》2014,(6):127-128,126
将一个或多个装满填料的模块淹没在曝气池内组成一个完整的污水处理系统,实现了不同的物理、生化处理过程在同一个反应器内完成。采用该新型一体化技术来处理小城镇生活污水,通过实验确定了其最佳运行参数,分析了工艺原理。该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占地面积小、投资省、耗能低、运行管理方便,特别符合小城镇生活污水对处理工艺的要求。结果表明,对COD和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0.56%和72.3%,对SS的去除率可达到95%以上并且非常稳定,可用作城市杂用水。讨论了该新型污水处理技术的特,并且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陈浩传  姬海燕  洪惠  范晓丹 《广州化工》2012,40(24):133-135
为了实现小区生活污水中水回用,采用生物活性炭对模拟小区生活污水进行处理。通过研究挂膜阶段和稳定运行阶段出水的COD、NH3-N、PO34-、pH等指标来考察生物活性炭对污水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16 d后,生物膜基本成熟,对COD及氨氮的去除率在75%以。稳定运行阶段,该系统对COD、NH3-N、PO34-的去除率均达到80%以上,出水COD、NH3-N及PO34-的浓度分别稳定在50 mg/L、1 mg/L及4 mg/L以下,出水水质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中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6.
对上流式分段污泥床(UpflowStagedSludgeBed)反应器在中温(35±2℃)下厌氧处理生活污水进行了试验研究。反应器内污泥经过40d的培养驯化后,用于处理生活污水。重点探讨了不同停留时间(HRT)对COD和SS去除率等的影响,并考察了反应器各段间微生物相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水力停留时间为4.7h时,其出水pH=6.5,COD和SS的去除率分别在52%和70%以上,有较好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7.
低温生物膜技术处理营区生活污水及再利用项目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驯化过的低温CBMR高效生物膜反应器技术 ,使处理后的营区生活污水达到国家允许排放标准后 ,回收利用于营区的绿化 (草坪 )喷灌、养殖、冲厕、洗车等 ,从而达到水资源循环利用 ,实现营区污水“零排放” ,创建绿色生态营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玄武岩纤维填料不同布置间距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玄武岩纤维(BF)作为生物填料应用于生活污水处理,选取BF进行生物巢培养,并对生物巢形成时间进行了对比分析,探究了不同BF水中COD、氨氮和总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BF三种BF填料布置间距对COD、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总体上随水力停留时间(HRT)的延长而提高,BF填时,对生活污水中COD、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8.4%、83.3%和64.7%。  相似文献   

19.
对涠洲终端处理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进行综合改造,实现了生活污水再利用.解决了厂内绿化用水问题.同时减少了污水排放量,保护了淡水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实现了污水资源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