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血小板第4因子对急性放射损伤小鼠骨髓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小板第4因子(platekt factor 4.PF4)对用5.0 Gy ^60COγ 照射损伤小鼠骨髓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3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6只)、PF4处理组(12只)和照射组(12只)。在照射前26、20h分别给PF4处理组小鼠腹腔注射40μg/kg的PF4,再用5.0Gy的^60COγ射线全身均匀照射。照射后4、20h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小鼠骨髓细胞的凋亡率;并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的表达。结果:照射后4、20hPF4处理组的小鼠骨髓细胞的凋亡率低于照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检测显示照射后4、20h照射组小鼠骨髓细胞Bax的表达要比正常对照组和PF4处理组的表达要高。结论:PF4可以抑制辐射所致小鼠骨髓细胞的凋亡。此保护机制可能与促凋亡蛋白Bax表达的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半叶马尾藻多糖(SHP)拮抗辐射损伤小鼠造血系统的机制。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骨髓细胞周期和Westernblotting测定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质CDK4的表达。结果:[60Co]γ射线(5Gy)导致小鼠骨髓细胞G0/G1期阻滞,而S期和G2/M期细胞百分率下降。SHP(10-40mg/kg)可以减轻小鼠骨髓细胞G0/G1期阻滞,增加S期和G2/M期细胞百分率,表现为SHP加照射组小鼠G0/G1期骨髓细胞百分率明显低于单纯照射组,S期和G2/M期骨髓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单纯照射组。小鼠骨髓细胞CDK4蛋白质表达照射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SHP加照射组小鼠骨髓细胞CDK4蛋白质表达显著高于单纯照射组。结论:SHP拮抗[60Co]γ射线损伤小鼠骨髓细胞的机制与其调节骨髓细胞周期和增加CDK4蛋白质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尾叶香茶菜二萜类化合物B(DB)对小鼠前列腺癌细胞株RM-1细胞周期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方法:MTT法观察不同时间、不同剂量的DB对RM-1 细胞增殖率的影响;相差显微镜观察对RM-1细胞形态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观察DB作用后RM-1细胞p53、GRIM-19、STAT3 和细胞周期相关因子CHK1、CDK2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1)MTT结果:DB可抑制RM-1 细胞的增殖,呈时间、剂量依赖性;(2)形态学观察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经DB处理后的RM-1细胞出现生长抑制,细胞主要阻滞在G1期;(3)RT-PCR结果: DB (2 mg/L,4 mg/L,8 mg/L) 分别作用RM-1细胞12 h、24 h、48 h后,p53、CHK1、GRIM-19 mRNA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CDK2、STAT3 mRNA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4)Western blotting 结果:DB (2 mg/L,4 mg/L,8 mg/L) 分别作用RM-1细胞12 h、24 h、48 h后,P53、GRIM-19 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而CDK2蛋白表达水平则低于对照组。结论:DB可抑制RM-1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是与细胞周期相关基因p53的上调,CDK2表达下降有关,影响了G1期进入S期,同时GRIM-19-STAT3-CDK2途径可能也参与G1期阻滞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益气解毒方对TgN (p53mt-LMP l)/HT转基因小鼠鼻咽黏膜上皮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53、p21、CDK2和cyclinD1的影响.方法 TgN (p53mt-LMP1)/HT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模型组(MG)、益气解毒方干预组(YG)、维甲酸阳性对照组(TG),每组24只;同品系C57BL/6J鼠24只作对照组(CG).各组均用诱癌剂二亚硝基哌嗪进行处理(每次剂量73 mg/kg,每周2次,共28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小鼠鼻咽黏膜上皮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53、p21、CDK2和cyclinD1的表达水平,并采用Western blot法进行验证.结果 YG组、TG组及CG组p53蛋白和cyclinD1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MG组(P<0.05);YG、TG及CG组p21蛋白表达量高于M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CDK2蛋白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益气解毒方逆转鼻咽黏膜癌前病变的发展可能与下调cyclin D1蛋白和上调p21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P21和Cyclin D1mRNA在食管癌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21和Cyclin D1mRNA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检测45例食管癌组织及其对应的正常组织中p21和Cyclin D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p21 mRNA在肿瘤组织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组织(P〈0.05),p21mRNA表达减弱与食管癌的临床分期、肿瘤的分化程度相关(P〈0.05);Cyclin D1mRNA在肿瘤组织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Cyclin D1mRNA表达增强与食管癌的临床分期、肿瘤的分化程度相关(P〈0.05);在食管癌组织中,p21 mRNA表达与Cyclin D1mRNA呈负相关(r=-0.757,P〈0.05)。结论p21 mRNA的表达下调、Cyclin D1mRNA参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葛洋  刘臻 《解剖学研究》2020,42(3):233-236,240
目的探讨低表达miRNA-224-3p对结肠癌细胞株SW480增殖及侵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iRNA技术沉默miRNA-224-3p在结肠癌细胞株SW480中的表达,实验分为si RNA组和NC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miRNA-224-3p、Cyclin D1以及CDK4蛋白的表达;采用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力。结果转染si RNA后,siRNA组中miRNA-224-3p蛋白表达明显低于NC组(P0.05);CCK8结果表明在结肠癌细胞株在转染24 h、48 h和72 h时的细胞增殖率分别明显低于NC组(P0.05);流式检测结果表明在siRNA组中,处于G0~G1期的SW480的细胞数量显著高于NC组(P0.05),处于S期的SW480细胞数量显著低于NC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siRNA组中的Cyclin D1和CDK4蛋白表达明显高于NC组(均P0.05);Transwell小室检测表明siRNA组细胞的侵袭力明显低于NC组(P0.05)。结论低表达miRNA-224-3p可显著抑制结肠癌细胞株SW480增殖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阻滞细胞周期进程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iR-211 与上皮性卵巢癌发生的关系,及其对卵巢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对30 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标本及卵巢癌细胞系HO8910 中miR-211、Cyclin D1 和CDK6 表达情况进行研究,同时选取30 例非卵巢癌患者组织标本及正常卵巢上皮细胞株IOSE80 作为对照,并分析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及卵巢癌细胞系中miR-211、Cyclin D1、CDK6 表达情况及表达相关性;miR-211 对卵巢癌细胞增殖,以及对Cyclin D1 和CDK6 表达的影响。结果:卵巢癌组织miR-211 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织(P<0.05),卵巢癌细胞中miR-211 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卵巢上皮细胞(P<0.05);在上皮性卵巢癌细胞系HO8910 中,第3 天和第4 天miR-211 组细胞数显著低于miR-Ctrl (P<0.05);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Cyclin D1、CDK6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卵巢上皮组织(P<0.05);上皮性卵巢癌细胞系中miR-211 显著抑制Cyclin D1 和CDK6 的表达;在卵巢癌组织中,Spearman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iR-211 和Cyclin D1 和CDK6 相对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 =-0.583,P =0.010)。结论:miR-211 可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并抑制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 和CDK6 的表达,miR-211 与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 和CDK6 在卵巢癌发生中可能存在调控关系。  相似文献   

8.
p53基因表达在辐射诱导骨髓细胞凋亡和修复中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p53基因表达在辐射导的骨髓细胞凋亡和修复中的改变与作用。方法 经^60Coγ射线以5.5Gy全身辐射78只LACA小鼠。于照后4wk内分批活杀,将骨髓分别进行HE染色和超薄切片,并进行P53蛋白LSAB免疫组化染色和突变型p53(mtp53)cDNA-DNA原位杂交。结果 照射后小鼠骨髓出现明显损伤及损伤后重建现象;照射后6h,造血细胞凋亡显著,并出现凋亡的典型改变;P53蛋白于造血细胞凋亡及修复时均明显增多,而mtp53DNA仅于修复期呈阳性。结论 p53基因表达与了辐射诱导的骨髓细胞凋亡和凋亡后的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yclin D1和p27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Cyclin D1和p27蛋白在62例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比较Cyclin D1、p27蛋白与卵巢癌的各项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及两者间的关系。结果在上皮性卵巢癌中,Cyclin D1蛋白的表达在FIGO分期Ⅰ-Ⅱ期低于Ⅲ-Ⅳ期,组织学G1-G2组低于G3组,术后残留癌组织≤2cm组低于〉2cm组,淋巴无转移组低于有转移组;而p27蛋白在FIGO分期Ⅰ-Ⅱ期高于Ⅲ-Ⅳ期,组织学G1-G2组高于G3组,淋巴无转移组高于有转移组,以上各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Cyclin Dl、p27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s=-0.255,P〈0.05)。结论CyclinDl、p27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展及恶性程度有关,可作为评估上皮性卵巢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yclin D1过表达对子宫颈鳞癌SiHa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其他信号分子的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PCR法扩增cyclin D1基因全长,构建cyclin D1-pcDNA3.1质粒转染人乳头状瘤病毒16阳性的SiHa细胞,筛选cyclin D1稳定过表达细胞株.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转染细胞cyclin D1 mRNA和蛋白表达.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采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细胞CK7、E-cadherin、波形蛋白、Snail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增殖分化相关基因CDK4、CDK2、p21、p27、cyclin E、Rb、E2F、E6/E7、Ki-67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对细胞同步化处理,用RT-PCR法检测细胞周期不同时间点cyclin D1及p21基因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 成功构建cyclin D1稳定过表达的G-3细胞株.生长曲线及Ki-67 mRNA升高(P〈0.05)提示G-3细胞增殖速度加快,G-3细胞中波形蛋白、Snail基因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均P〈0.05),E-cadherin、CK7基因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提示转染细胞发生了上皮间质转化.cyclin D1过表达后,CDK4、CDK2、p21、p27、cyclin E表达增加,Rb、E2F、E6/E7、p16表达无明显改变,p21与cyclin D1表达趋势基本一致,在细胞周期不同时间点表达存在波动性.结论 转染诱导cyclin D1过表达可促进SiHa细胞增殖和上皮间质转化,这一过程中伴随着CDK4、CDK2、p21、p27、cyclin E基因表达的上调.cyclin D1过表达时,p21表达量也增高,可能通过影响波形蛋白表达参与了对SiHa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调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神经元细胞周期蛋白1(cyclin D1)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4(cyclin-dependent kinase 4,CDK4)的表达与神经元凋亡的关系及异丙酚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内栓线阻断法(middle cerebral artery obstruction,MCAO)造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观察cyclin D1和CDK4蛋白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再灌注48 h时进行大鼠神经功能缺陷比较。结果: (1)异丙酚可以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功能缺陷(P<0.01);(2)与假手术组比较,脑缺血再灌注48 h后缺血侧海马神经元cyclin D1、CDK4表达明显升高、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异丙酚组海马神经元cyclin D1、CDK4的表达和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侧海马cyclin D1、CDK4表达增强,这可能是介导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凋亡的机制之一;异丙酚可下调神经元cyclin D1、CDK4的表达,抑制神经元凋亡,减轻缺血再灌注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s)干预后辐射诱发胸腺损伤修复后的胸腺细胞周期蛋白D1、p53基因的表达。方法 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照射组、照射+ADSCs组和假照射+ADSCs组8只。照射组为辐射诱发胸腺淋巴瘤动物模型组,照射+ADSCs组为尾静脉注射EGFP质粒转染ADSCs。检测胸腺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结果在ADSCs注射后第7天,照射组小鼠胸腺G1期细胞的百分比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照射+ADSCs组小鼠胸腺G1期细胞的百分比较照射组明显增多;cyclinD1基因在ADSCs治疗组胸腺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较照射组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p53基因在照射组胸腺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较ADSCs治疗组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SCs可能通过p53、cyclinD1等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来调控细胞周期,形成细胞G1期阻滞,抑制肿瘤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p53和bcl-2蛋白过度表达与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53蛋白和bcl-2蛋白共同表达与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BC法检测p53蛋白及bcl-2蛋白在67例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全阴性组和p53阴性bcl-2阳性组的PCNA增殖指数低于p53阳性bcl-2阴性组及全阳性组(P<0.01或P<0.05)。全阳性、p53阳性bcl-2阴性组及p53阴性bcl-2阳性组均多呈浸润性生长(P<0.01或P<0.05)。全阳组浸润深度多至浆膜外(P<0.01或P<0.05)。两蛋白全阴性组5年生存率高(P<0.05)。P53和bcl-2蛋白表达与大肠癌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类型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cl-2蛋白表达对细胞增殖的相关性不大。主要是p53蛋白的作用。只要有1种蛋白表达时大肠癌即多呈浸润性生长,两种蛋白全部阳性组浸润深度较深,蛋白全部阴性组的预后较好,提示p53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可部分地反映大肠癌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食管癌变过程中有丝分裂促进因子(Mphase promoting factor,MPF)(Cyclin B1/CDK1复合物)及其相关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18、p21、E2F-1的变化与相互关系。方法选取35例食管鳞癌组织(同一病例包括食管鳞癌、上皮内瘤变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采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化EnV ision两步法分别观察各组中Cyclin B1、CDK1、p18、p21及E2F-1的蛋白表达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 Cyclin B1及CDK1蛋白阳性率在食管上皮癌变过程中逐渐升高,MPF(Cyclin B1/CDK1复合物)在食管鳞癌组织中呈高表达,阳性率为68.6%。p18、p21及E2F-1蛋白表达在正常食管上皮→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癌组织中逐渐升高,在食管鳞癌中均呈高表达。在食管鳞癌中,Cyclin B1表达与CDK1、p18、p21及E2F-1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CDK1与p21表达分别与p18表达呈正相关。结论在食管癌变的过程中,G2/M期转换阶段最重要的分子有丝分裂促进因子MPF(Cyclin B1/CDK1复合物)呈高表达。MPF与p18、p21、E2F-1具有协同作用,共同促进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p21蛋白过表达应在食管上皮内瘤变早期阶段引起重视。联合检测Cyclin B1、CDK1、p18、p21及E2F-1蛋白表达有助于食管癌早期诊断及病变发生发展的评估。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对CDK11P58和Cyclin D3表达的影响,本实验将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夹伤组,运用Western blot结合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标技术,观察了坐骨神经损伤后坐骨神经夹伤段、脊髓腰膨大前角和伤侧腓肠肌内CDK11P58和Cyclin D3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1)坐骨神经夹伤后,坐骨神经夹伤段及脊髓腰膨大前角、伤侧腓肠肌中的CDK11P58蛋白的表达先逐渐下降,后又逐渐上升;而Cyclin D3的表达无明显变化;(2)在假手术组的坐骨神经、脊髓腰膨大前角和腓肠肌内都可观察到CDK11P58和Cyclin D3的表达;而坐骨神经夹伤后,在上述部位可检测到CDK11P58的表达强度明显减弱,但Cyclin D3无明显变化;(3)免疫荧光双标结果显示CDK11P58和Cyclin D3在假手术组的坐骨神经、脊髓腰膨大前角和伤侧腓肠肌内都有共存;而在坐骨神经损伤后这种共存强度明显降低.以上结果提示,坐骨神经损伤可影响坐骨神经及脊髓腰膨大、伤侧腓肠肌内CDK11P58的表达,但对Cyclin D3无明显影响,表明CDK11P58可能在周围神经损伤和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α(ER-α)在流体剪切力促进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RK5)活化以及ER-α-ERK5信号通路在成骨细胞增殖中的具体分子机制。方法:给予成骨MC3T3-E1细胞孵育特异性ER-α抑制剂MPP(methyl-piperidinopyrazole,1μmol/L),孵育高选择性ERK5活性抑制剂XMD8-92(5μmol/L),和/或加载12 dyn/cm~2流体剪切力处理。采用MTT实验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活性,采用蛋白免疫印记实验检测ER-α、P-ERK5、ERK5、Cyclin D1(细胞周期蛋白)和CDK4(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生理强度(12 dyn/cm~2)的流体剪切力作用于成骨MC3T3-E1细胞60 min后能显著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促进Cyclin D1和CDK4的表达;同时ER-α和P-ERK5的表达显著增加。成骨细胞孵育MPP抑制ER-α后,P-ERK5的表达显著下降,Cyclin D1和CDK4表达也显著降低。孵育XMD8-92抑制ERK5活性后,流体剪切力促进成骨细胞中Cyclin D1和CDK4表达水平显著下降。结论:流体剪切力通过ER-α-ERK5信号通路上调Cyclin D1和CDK4的表达水平,最终导致成骨MC3T3-E1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高表达和干扰PSMA7 对A549 细胞周期以及RB 途径中Cyclin D1、CDK4、P16、Rb 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pcDNA3.1-PSMA7 高表达和pGPU6/ Hygro-PSMA7-265 干扰载体分别瞬时转染A549 细胞,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SMA7 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再通过Western blot 实验检测Cyclin D1、CDK4、P16、Rb 的蛋白水平。结果:和对照组相比,PSMA7 高表达时周期时相分布无明显差异,但Cyclin D1、CDK4 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16、Rb 的表达明显增高;和对照组相比,干扰PSMA7 后细胞的G0/ G1、G2/ M 期比例均降低,而S 期的值增高,均具有差异,而Cyclin D1、CDK4 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16、Rb 的表达明显降低,以上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SMA7 在A549 肺腺癌细胞中能够影响RB 途径中Cyclin D1、CDK4、P16、Rb 的蛋白水平的表达,干扰PSMA7 使A549 细胞较早进入S 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抑制泛素1(UBQLN1)基因表达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的影响。方法: Western blot检测UBQLN1在乳腺癌T47D、BT549、MDA-MB-231、MCF7细胞中相对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的蛋白表达;用LipofectamineTM2000将干扰UBQLN1表达的siRNA(UBQLN1-siRNA)转染MDA-MB-231细胞,同时转染阴性对照组(NC组),并设置空白对照组,收集转染48 h的细胞Western blot检测其UBQLN1的蛋白表达;CCK8法检测UBQLN1-siRNA转染24 h、48 h和72 h的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及Transwell小室分别检测UBQLN1-siRNA转染48 h的细胞凋亡率及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促凋亡蛋白p53和抑凋亡蛋白Survivin、侵袭相关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STAT3和磷酸化的信号转导与转录因子3(p STAT3)的蛋白表达。结果:与MCF-10A细胞比较,UBQLN1在T47D、BT549、MDA-MB-231、MCF7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NC组比较,UBQLN1-siRNA组UBQLN1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24 h、48 h和72 h的细胞活力均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细胞侵袭能力显著降低,Survivin、MMP-2、MMP-9和p-STAT3的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5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三组间STAT3的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制乳腺癌细胞中UBQLN1基因表达可降低乳腺癌细胞活力和侵袭能力,并诱导细胞凋亡和下调STAT3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9.
电磁脉冲辐射诱导小鼠成纤维细胞系NIH/3T3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电磁脉冲(EMP)辐射对小鼠成纤维细胞系(NIH/3T3)凋亡的影响,并探讨EMP对生物体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 利用场强为60kV/m的EMP对生物体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 利用场强为60kV/m的EMP照射细胞后,采用细胞计数,MTT比色法,流式细胞术及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分别观察EMP对HIN/3T3细胞的活力,凋亡以及Bcl-2和p53蛋白表达等的影响。对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的细胞,在高倍镜下用CMIAS-Ⅱ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图像分析,所有数据均经SPSS8.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EMP可明显抑制NIH/3T3细胞的增殖与活力(P<0.05);非贴壁细胞率在辐射后明显增加,6h达高峰(33.9%),并可诱导细胞明显凋亡,6h达高峰(15.07%)。图像分析结果表明,EMP辐射后,有不同程度的Bcl-2蛋白表达的下调及p53蛋白表达的上调(P<0.05)。结论 EMP可诱导NIH/3T3细胞凋亡及Bcl-2及p53蛋白异常表达,提示Bcl-2及p53可能参与了NIH/3T3细胞的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20.
胃腺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的幽门螺杆菌感染与p53蛋白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p53蛋白表达与胃腺癌伴神经内分泌(NE)分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和组织化学方法,对60例胃腺癌的NE分化、HP感染和p53蛋白表达结果作对照研究。结果:60例胃腺癌中,NE分化伴发率为58.3%,HP感染率为35.0%,p53蛋白阳性率为68.3%。在胃癌肠型组中,HP感染率和p53蛋白阳性率高于弥漫型组(P<0.05)。在伴NE分化的胃癌组中,HP感染率高于不伴NE分化组(P<0.05)。结论:胃腺癌伴NE分化与HP感染有关:HP感染和p53基因高表达在肠型胃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